- 相關推薦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精選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1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以中國著名古典詩篇為題材譜曲的器樂作品——《孔雀東南飛》使學生體會理解音樂與詩歌的親和性。
2、結合詩歌更好的理解音樂,通過音樂也可以加深對詩歌的掌握,提高學生器樂作品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孔雀東南飛》樂曲,讓學生結合詩歌分段欣賞樂曲。
難點:理解樂曲如何表現原詩的內容。
教學模式:
聯想式——感情式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播放學生熟悉的旋律《梁祝》,用《梁祝》的相似點引出《孔雀東南飛》
[利用熟悉旋律作引子,既可以復習以前的知識,又便于對新內容的掌握,讓學生可以聯系著記憶]
2、引出課題:板書:音樂與詩歌
回顧前三課的內容均為聲樂作品,引出為詩歌譜曲的.器樂作品——孔雀東南飛。
3、介紹知識點
A、回顧協奏曲的概念
協奏曲:原名為“競奏曲”指管弦樂隊與獨奏樂器想協奏的樂曲,它既像其他交響音樂一樣擁有管弦樂隊的強大力量和豐富色彩,又有獨奏樂器的輝煌技巧,深受人們的喜愛。
古箏協奏曲是以古箏為獨奏樂器的協奏曲。
B、介紹樂器古箏
古箏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屬于弦樂器族,它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就開始廣泛流傳。
古箏構造分為:琴身(由共鳴箱和支架構成)和琴弦系統(包括琴弦、弦軸、前梁、后梁和音柱)兩大部分。
C、范奏一段古箏請生分析音色
古箏的音色在低音區低沉渾厚,高音區清越剔透,中音區則珠圓玉潤,極為悅耳。
4、回顧《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情節
請學生仔細回顧并敘述《孔》的故事情節
5、逐段欣賞分析
第一段:引子、第一主題、第二主題
在樂隊與古箏以慢板速度奏出抒情的引子后,深情、優美的第一主題和流暢、歡躍的第二主題,表現男女主人公原本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夫妻,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提示學生注意,第一段音樂所描繪的是書上沒有詳細提到的,但音樂卻為何如此詳細的描繪]
第二主題
通過突然轉調和散板節奏,古箏奏出情緒悲痛的旋律短句預示平和的家庭出現風波。
[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理解音樂所刻畫的場景]
第三主題
這段音樂集中表現出哀傷和憤怨的情緒,帶有過渡性質
第四主題
音樂激昂,表現劇烈的矛盾沖突,把音樂引向高潮
[讓學生仔細欣賞后討論,本段音樂所描繪的故事情節,充分發揮聯想能力]
第五主題
古箏在樂隊支持下,以流動的華彩音型奏出這段感情強烈的歌唱性旋律。接著再現第一段的第一主題,使全曲首尾呼應。樂曲最后結束在寓意深長的泛音上,表達了人們對這對恩愛夫妻的追念和深切的同情。
[學生在了解結局基礎上再傾聽音樂,更深得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涵]
二、總結
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與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2
授課時間: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課型:音樂欣賞課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音樂,理解《孔雀東南飛》所表達的情感與主題。
2. 感受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魅力。
3. 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 欣賞并理解《孔雀東南飛》的音樂作品。
2. 分析音樂作品如何體現詩歌的情感與主題。
教學難點:
1. 如何將音樂與詩歌的情感緊密聯系起來。
2.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內涵。
教學過程:
1. 導入:播放屠洪剛的《孔雀東南飛》歌曲片段,請學生回答歌曲的名字及所表達的主題。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孔雀東南飛》的音樂欣賞。
2. 新課教學:
介紹《孔雀東南飛》的背景及故事情節。
播放不同的《孔雀東南飛》音樂作品(如民歌版、交響樂版等),讓學生對比欣賞,感受不同版本在旋律、節奏、音色等方面的差異。
引導學生分析音樂作品如何體現詩歌中的情感與主題,如通過旋律的起伏表現人物內心的掙扎與決絕,通過節奏的快慢表現情節的緊張與舒緩等。
3. 課堂互動:
請學生分享自己對不同版本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組織小組討論,探討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魅力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
4. 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與詩歌交融的重要性。
布置課后作業:請學生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典詩歌,嘗試為其創作一段簡單的音樂作品或哼唱旋律。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3
授課時間:XX年XX月XX日
課型:綜合藝術課
教學目標:
1. 欣賞并理解《孔雀東南飛》的音樂作品,感受其藝術魅力。
2. 通過改編與表演,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征。
3.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1. 欣賞音樂作品,理解其情感表達。
2. 通過改編與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教學難點:
1. 如何將音樂作品與詩歌內容緊密結合,進行創意改編。
2. 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表演,展現詩歌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1. 導入:播放《孔雀東南飛》的詩歌朗誦音頻,請學生回憶并簡述故事情節。由此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將《孔雀東南飛》改編為音樂劇片段。
2. 新課教學:
分析《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性格與情感變化,為改編音樂劇做準備。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詩歌中的情節、對話、情感等元素轉化為音樂劇的形式。
分組進行音樂劇片段的改編與排練,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3. 課堂表演:
各組展示改編后的音樂劇片段,其他同學作為觀眾觀看并給出評價。
教師對各組的表演進行點評,指出優點與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4. 總結與拓展: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與文學結合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課后繼續探索音樂與文學交融的藝術形式,如嘗試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或參與學校的藝術表演活動。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4
授課時間:XX年XX月XX日
課型:音樂欣賞課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音樂,理解《孔雀東南飛》所表達的情感與故事背景。
2. 感受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魅力。
3. 培養學生欣賞古典文學與音樂結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感受音樂如何表現《孔雀東南飛》中的悲劇氛圍。
2. 理解音樂與詩歌相互交融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1. 導入:
播放屠洪剛的歌曲《孔雀東南飛》,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氛圍。
提問:歌曲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有何聯系?
2. 新課教學:
介紹《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
欣賞與《孔雀東南飛》相關的音樂作品,如民樂演奏、聲樂作品等。
分析音樂作品如何表現故事中的情感變化,如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恩愛、被迫分離、雙雙殉情等。
引導學生討論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手法,如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元素如何與詩歌的意境、情感相結合。
3. 實踐環節: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選擇《孔雀東南飛》中的片段進行配樂朗誦或演唱。
鼓勵學生嘗試創作與《孔雀東南飛》相關的.音樂作品或詩歌。
4. 總結與拓展: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價值。
拓展學生對古典文學與音樂結合的認識,推薦相關作品進行課外閱讀和欣賞。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孔雀東南飛》故事的理解,還感受到了音樂與詩歌交融的藝術魅力。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豐富音樂作品的選擇,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5
授課時間:XX年XX月XX日
課型:綜合藝術課
教學目標:
1. 欣賞并理解《孔雀東南飛》的音樂作品,感受其悲劇美。
2. 通過音樂與詩歌的結合,深入理解《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3. 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如何通過音樂作品感受《孔雀東南飛》的悲劇氛圍。
2. 理解音樂與詩歌在表達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相互作用。
教學過程:
1. 導入:
播放與《孔雀東南飛》相關的音樂作品片段,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氛圍。
提問:你從音樂中感受到了什么?這與《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有何關聯?
2. 新課教學:
簡介《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特點。
深入分析音樂作品如何表現故事中的.悲劇氛圍和人物形象,如通過旋律的起伏、節奏的快慢、音色的變化等手法。
結合詩歌朗誦,引導學生體會音樂與詩歌在表達情感和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相互作用。
3. 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配樂詩歌朗誦,選擇《孔雀東南飛》中的經典片段進行表演。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嘗試將音樂作品與舞蹈、戲劇等元素相結合,進行綜合性的藝術表演。
4. 總結與評價: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與詩歌結合的藝術價值。
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鼓勵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繼續探索和實踐藝術創作的多種可能性。
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音樂與詩歌的結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了《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挖掘音樂作品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鼓勵他們在藝術創作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6
授課時間: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課型:音樂欣賞課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孔雀東南飛》的音樂作品,理解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
2. 感受大型聲樂作品的豐富表現力和強烈的震撼力。
3. 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分析,掌握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不同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音樂與詩歌相互交融的原因。
2. 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的不同藝術特色及定義。
教學過程:
1. 導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片段,請學生回答歌曲的名字、詞作者及演唱者。
由學生熟悉的古詩詞改編的歌曲導入,引發學生興趣。
2. 新課教學:
展示《虞美人》歌詞,簡介作者李煜,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誦。
欣賞歌曲《虞美人》,讓學生探討朗誦和演唱這首詩歌分別給人的感受。
引出音樂與詩歌融為一體的固定樣式是歌曲,并介紹聲樂體裁的知識。
欣賞《歌唱祖國》,請同學說出其在演唱形式、歌詞處理、歌曲旋律上的特點,并齊唱片段。
介紹《孔雀東南飛》的音樂作品,分析其背景、情感表達及音樂特點。
3. 樂理知識:
介紹2/4拍的特點,如速度快、節奏性突出等。
展示樂器,如薩克斯,并演奏《保衛黃河》主旋律,讓學生用2/4的節奏型打節奏。
4. 作品賞析與演唱:
欣賞《孔雀東南飛》音樂作品,感受其情感表達。
組織學生練習卡農手法,并唱唱主題旋律的曲譜。
通過作品賞析與演唱,理解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
5.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與詩歌的交融性及其重要性。
布置課后作業,如為自己熟悉的歌曲填詞、改曲等,進一步領略音樂與詩歌的交融之美。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 7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了解《孔雀東南飛》的音樂背景,掌握歌曲中的情感表達。
2. 情感與態度:通過欣賞音樂,理解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探究作品的社會意義。
3. 方法與過程:運用欣賞法、討論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音樂作品。
教學過程:
1. 導入:
播放屠洪剛的歌曲《孔雀東南飛》MV,感受歌曲中的.情感氛圍。
簡要介紹《孔雀東南飛》的故事背景。
2. 新課教學:
欣賞《孔雀東南飛》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關注歌曲中的旋律、節奏、音色等元素。
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表達,如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深情厚意、離別之苦等。
結合詩歌原文,探討音樂作品如何體現詩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小組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歌曲中的情感表達與詩歌原文的聯系。
每組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4. 拓展延伸:
將《孔雀東南飛》改編為小型音樂劇或話劇片段,讓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圍。
引導學生思考音樂作品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
5. 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音樂作品在表達情感和傳承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布置課后作業,如撰寫音樂作品賞析短文、參與校園音樂劇表演等。
【音樂與詩歌――《孔雀東南飛》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音樂的詩歌09-14
《當詩歌愛上音樂》詩歌欣賞08-08
關于描寫音樂的詩歌11-24
純音樂詩歌11-02
那些贊美音樂的詩歌11-26
晉國的音樂與詩歌成就09-01
音樂與人生詩歌欣賞11-01
關于中國詩歌與音樂關系10-31
音樂狂不睡詩歌07-18
音樂的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