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 小班主題游戲教案:《小蝴蝶找朋友》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主題游戲教案:《小蝴蝶找朋友》,歡迎大家分享。
[游戲背景]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當媽媽)參與到幼兒的游戲當中:“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找好朋友一起玩好不好?請大家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是誰,要為自己的好朋友帶什么禮物。”
蝴蝶的頭飾和服飾。
草地、大廳。
教師鼓勵幼兒與好朋友進行交流。
放《找朋友》的音樂歌曲。
[幼兒游戲表現]
孩子們非常高興,齊聲叫好。
陳楠:“我的好朋友是小螞蟻,我要給她帶許多好吃的糖果。”
張浩:“我要帶給小蜻蜓一件漂亮的花衣服。”
王宛玢:“我要帶給螢火蟲一個小書包……”
孩子們穿戴上蝴蝶的頭飾和服飾隨“媽媽”離開“家”去找朋友。
在去找朋友的路上小蝴蝶們看到小螞蟻在吃力地搬豆。
小蝴蝶(王宛玢):“我們幫小螞蟻一起搬吧。”
小蝴蝶(樸路):“好吧。”
小蝴蝶(張昊):“我不喜歡小螞蟻,他老是偷吃糧食。”
小蝴蝶(王宛玢):“有困難大家要互相幫助。”
小蝴蝶(陳楠):“就是,我們還是幫助小螞蟻吧。”
幾只小蝴蝶一起幫小螞蟻把豆搬到洞里。
小蝴蝶(王宛玢):“小螞蟻,你愿意和我們做朋友嗎?”
小螞蟻:“我們非常愿意和你們做朋友。”
大家一起唱找朋友的歌,并為各自找到的朋友表演節目。
小蝴蝶(張吳)為找到的朋友表演蝴蝶飛。
小蝴蝶(王宛玢)和找到的好朋友手拉手在跳舞。
小蝴蝶(陳楠)在和好朋友唱歌。
小蝴蝶(樸路)一邊拍手一邊跳舞。
在音樂的伴奏下小蝴蝶們玩得非常開心。
[游戲目標與幼兒發展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還不能自三獨立地建構游戲情節,因此,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游戲并加以指導,更加體現了師幼間的合作意識,對游戲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促進作用。
材料的`提供更能引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尤其是大廳的利用更加烘托了游戲的氣氛。
游戲中幼兒有了主動幫助他人的意識。這與日常生活中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一定的關系。
幼兒間有一定的語言交流,能主動與人交往。
在游戲中打破了班與班之間的界限,能與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游戲,加強了班與班之間的互動。有了較好的游戲氛圍。
音樂的引進更加烘托了表演的氣氛。
【小班教案 | 小班主題游戲教案:《小蝴蝶找朋友》】相關文章:
小班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雞找朋友》09-23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鴨找朋友》09-23
小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找朋友》09-23
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烏龜旅行》09-22
《小青蛙捉害蟲》小班教案12-28
小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蝴蝶》09-22
小班元宵主題教案(精選7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