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小魚想回家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小魚想回家,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
現今社會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我們的環境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遭到破壞,河里的水變黑變臭,到處都會有塑料袋隨風“飛舞”,對于環境的重視,我們刻不容緩。所以我們要從小抓起,讓孩子們知道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所以我設計了活動《小魚想回家》,從小讓他們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愛護環境。
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知道自己不要去破壞清清的河水。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小魚想回家》的故事磁帶一盤、小魚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小魚卡片,讓幼兒認識,并說一說自己知道的有關小魚的知識,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啊?
幼:小魚。
師:那小魚生活在哪里啊?
幼:水里。
師:若是水變臟了,它們會怎么樣呢?現在我們看一下會發生什么事情。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故事掛圖,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并說出自己看到了什么。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圖片,想讓小朋友們看一看,小朋友們要仔細看,待會要告訴我圖片上發生了什么事情?
(幼兒仔細觀看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都看仔細了嗎?圖片中都有什么?
幼:有小魚、小烏龜,有的小魚死了,有的小魚在哭。還有黑黑的河水。
師:為什么小魚哭了呢?
幼:河水黑了,它的小伙伴死了,……
師:為什么它的伙伴會死掉,咱們聽一下故事,一起找一下原因。
小結:本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圖片,并在觀察中帶著問題去聽故事,為以下的教學起到引導的作用。
2、教師放故事磁帶,讓幼兒邊看掛圖邊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小朋友,剛剛聽到的故事名字是什么呀?
幼:《小魚想回家》
師:故事中都有誰啊?
幼:小魚、小烏龜媽媽和烏龜寶寶。
師:哦!那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仔細的聽一遍故事,待會兒我要問問題的。
小結:本環節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并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3、請幼兒再聽一遍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去愛護環境,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師:小朋友,故事中的小魚怎么了?
幼:哭了。
師:它為什么會哭?
幼:小魚想回家。
師:那現在小魚的家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不能回?
幼:黑黑的,還有很多的垃圾,小魚不能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了。
師:那我們大家怎么做,才能幫助小魚回家呢?
幼:不亂扔垃圾,不把臟東西倒在河水里,保護河水不被污染。
小結:本環節是重點部分,主要引導幼兒去保護我們的環境,從自己的身邊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水資源。
三、活動結束:
教師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們要愛護周圍的環境。
附故事:《小魚想回家》
一只烏龜媽媽領孩子們到草地上做游戲,忽然,一只小烏龜跑過來說:“媽媽,聽是誰在哭啊?”媽媽和孩子們朝著哭聲走過去,原來是一條小魚在低聲哭泣。烏龜媽媽問:“小魚,你怎么哭了?”小魚抬起頭,傷心的流著眼淚說:“我是一條小魚,以前我們總是自由自在的在水里面玩耍,可是最近河里的水變臟了,我的好幾個小伙伴都翻了白肚皮了。沒有辦法啊?”說完小魚又繼續哭泣起來。烏龜媽媽說:“是啊,以前我們的家是清清的河水,現在的家又臟又臭,我們都不想回家了。”小魚說:“我特別的傷心,我們離開了家都沒辦法呼吸了,我好想回到原來的家啊。”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想個辦法讓我早點回家嗎?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小魚想回家】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活動散文—彩虹教案04-10
詩歌小班語言教案08-19
《綠色的世界》小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4-26
詩歌小班語言教案08-20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 冬爺爺的禮物》課件05-06
小班新年語言教案模板01-10
《散文——彩虹》小班語言教案09-17
小班語言《水果歌》教案7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