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水》教案

時間:2024-12-13 19:00:04 夏杰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命之源——水》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命之源——水》教案(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命之源——水》教案(精選10篇)

  《生命之源——水》教案 1

  第一章《水——生命之源》

  第一課水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

  2、隱性目標: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水源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到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1、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呢?

  2、水有哪些作用?

  3、認識沙漠里的植物及動物。

  4、為什么說水是生命呢?

  教師小結: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實際上,人更離不開水,地球的所有生命都離不開水。人如果不喝水,一個星期就會死亡。動物沒有水喝,不能生存,植物沒有水,就會枯死。

  第二課地球上的水從哪里來?

  一、導入

  播放從太空中看地球的圖片。

  (有人說,我們的地球應當叫水球。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積被水覆蓋。在宇航員看來,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星球,地球上絢麗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離開了水將不復存在。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是產生于大江大河:古代埃及位于北非尼羅河流域,古代巴比倫位于西亞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印度位于南亞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國位于東亞黃河流域。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就沒有人類文明。

  二、探究

  1、師:地球上的水雖然很多,但淡水資源只有百分之二點七,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指地表水。

  2、師:既然淡水資源非常少,那就要想辦法拓寬淡水資源,同學們仔細讀一下課文,了解一下有什么方法?

  學生匯報,教師補充資料。

  第二章多姿多彩的水生生物世界

  教學目標:

  認識多姿多彩的水生生物世界。

  教學過程:

  一、人類的小朋友——浮游生物

  1、什么叫浮游生物?指在水流運動的作用下被動地漂浮于水層中的生物群。

  2、浮游生物包括哪些?一些體型微小的原生動物、藻類,也包括某些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某些動物的幼體。它們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可分為浮2游植物和浮游動物。按個體大小,浮游生物可分為六類: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10毫米,如大型橈足類、磷蝦類;中型浮游生物,5毫米,如小型水母,橈足類;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藍藻;微型浮游生物。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細菌。

  二、認識千奇百怪的海洋動物

  1、什么叫海洋動物?

  2、海洋動物有哪些?

  3、海洋動物有什么特點?

  第三章危機重重的水世界

  教學目標:

  認識到水危機是未來10年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

  教學過程:

  一、世界10條大河面臨嚴重威脅

  1、播放PPT,了解末被破壞前的長江、薩爾溫江、印度河、恒河和湄公河等世界10條大河的壯觀景象。

  2、播放視頻資料。了解世界10條大河的現狀。

  二、認識古老河流危在旦夕的原因

  三、了解中國的水危機

  第四章水資源的拯救

  第一課地球的水資源狀況

  教學目標:

  1、認識地球水資源的狀況

  2、了解我國的水資源狀況。

  3、知道水資源短缺已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課前老師搜集了一些資料,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播放課件)提問:“看完圖片后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二、看下面這幅圖片,你得到哪些信息?

  三、有人比喻說,在地球這個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湯匙。

  而這一湯匙的水我們中國又能分享到多少呢?(課件)中國水資源分布示意圖。你能獲取到哪些信息?

  討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學生自由發言。有哪些方法可以盡量避免這樣的情景重演?

  師:水資源對于我們世界、人類都是一種災難,為了使全世界都關心并解決淡水資源短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一項決議: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要求各國根據本國國情,開展相應的活動,以提高公眾的水資源開發與保護意識。

  師:面對如此嚴峻的水資源問題作為社會上的小公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學生自由發言。

  (結論: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約為世界人均量的

  4、教學過程

  一、有這樣一句話:“人類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聽到這句話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二、地球上的水資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請同學們用實例說明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三、你身邊的人或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樣珍惜水資源的?

  小組交流、匯報展示。

  學生匯報談感受。

  四、試著寫一寫節約用水的倡議書

  《生命之源——水》教案 2

  學情

  分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學生可以制作什么樣的板報內容,用畫的形式來詮譯如何李水愛水,用藝術化的小報讓更多的人了解水資源的現狀等。

  教材

  分析本課屬于綜合探索學習領域。力圖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美術實踐能力。教師在指指導學生對水問題進行挖掘的同時要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從美術的角度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本課共兩個版面,分別傳達了不同的意圖,即水與人類的關系,和介紹學生的活動。

  教學目標顯性內容與目標: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隱性內容與目標: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課時

  安排一課時

  課題

  5、生命之源——水

  授課時間3.17—3.18

  教學目標

  了解水的相關知識,特別是水資源對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一起來珍惜所剩不多的水資源。

  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技能服務于生活的能力。

  提高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到水對人類生活有多么重要,通過宣傳欄的制作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利用美術服務于生活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宣傳欄的裝飾設計方法。

  教學準備

  工藝課用具、彩色紙、課件、對稱形物品工藝課用具、對稱形物品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組織教學:

  課前師生準備好相關資料做好課前準備。

  導入:

  1、首先讓學生翻開書,根據自己已有的資料回答書上的`問題。(根據問題的核心展開討論)。

  2、引導學生關心水問題,關心、理解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讓所有學生共同完成一張大宣傳海報。

  4、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你的專欄想用什么美術用具來制作?你認為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怎樣讓你的專欄更美觀?”

  5、(擅長繪畫的同學設計以畫為主的小專欄,擅長寫的同學設計以數字為主的小專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設計小專欄。

  6、宣傳展示小結:給學生展示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總結經驗。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體會勞動后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廣泛的美術興趣。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學生根據收上的問題進行討論關注水資源的問題。分小組討論關于設計的關鍵問題。設計大海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長處設計小專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本組設計的宣傳海報。學生間相互點評。誰的設計最有新意。誰的專題內容更有自己的風解。誰的內容豐富,設計得美觀。滲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學生在評價中提高能力。

  板書:

  課件 生命之源——水本課的重點是在欣賞與水有關的美術作品中理解水對人類的重要性。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交流他們課前搜集的資料,了解更多的愛水、節水的常識。在學生回答中,我對資料不夠完整的做一定的補充。為了讓學生的公益小專欄做的更漂亮,我課前讓同學打印一些大的美術字。加強專欄整體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生命之源——水》教案 3

  學習目標:

  知道水的用途。

  教學重、難點:

  用一些途徑知道水的用途。

  教學準備:

  葉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地球表面有百分之幾是水?

  2、板題

  二、說一說

  1、同桌互相說說水的用途。

  2、填寫在書上第一頁。

  3、匯報。

  4、如果沒有水,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三、小實踐

  怎樣證明植物和動物體內有水?

  1、小組合作做擠葉子的實驗。

  2、匯報實驗結果。

  四、辯一辯

  1、動物體內也有水嗎?

  2、運動后出汗了,我的體重減輕了。

  3、還有其他方法驗證生命體內有水分嗎?

  五、小結

  板書設計:

  1生命之源——水

  水的用途

  植物和動物體內有水

  《生命之源——水》教案 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水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方便,是我們人類缺一不可的朋友。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動物、植物乃至微生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和地區正面臨著缺水的危險,我國也有很多城市面臨水荒。而對于我們地處江南水鄉的孩子來說,他們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缺水,認為水龍頭一開,就會嘩嘩自來。在日常的活動中也會發現一些孩子浪費的現象:如喝水時倒了滿滿一杯,喝不完就直接倒掉;洗手時水龍頭開得很大很大,看見水龍頭滴水不會主動去關上……《綱要》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為此,本次活動通過回憶、觀看、體驗、探索、思考等方法讓幼兒了解水的重要,缺水后的困難,從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目標:

  1、感知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懂得水的寶貴。

  2、體驗運水的艱辛,了解節約用水的方法。

  3、能積極設想保護水資源的方法,樂意參與保護水資源的行動。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幼兒在家體驗停水后生活的不便。

  2、活動幻燈片:缺水、運水相關圖片,浪費水相關視頻,體驗音樂。

  3、運水體驗材料:水桶、水盆、平衡木、椅子等。

  4、尋找浪費水的相關圖片、圖書、電腦。

  5、刷牙、洗臉、燒飯等相關圖片以及相關的刷牙杯、臉盆、鍋子等。

  活動過程:

  1、分享“停水一天”體驗活動感受,了解人的生活離不開水。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老師起來后發現家里停水了,你們家里有沒有停水過?停水后會怎么樣?會發生什么事情?

  幼兒一:早上起來刷牙洗臉的水也沒有,臉上臟臟的。

  幼兒二:游戲后,嘴巴很干,沒有水喝。

  幼兒三:出了汗,身上臭臭的,想洗澡沒有水。

  教師:停水后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評析:幼兒有了停水的相關體驗后,就感受到了水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水的多種作用,跟我們的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2、體驗“10米運水”的辛苦,在對比中得出結論“水——生命之源”。

  (1)觀看缺水地區相關圖片。(幻燈片1)

  教師:家里有時停水一天就感覺到非常的不方便,在我們國家的一些地方,那邊嚴重缺水,老師帶來幾張我們國家西南地區干旱時實拍的照片,看看缺水讓那里變成了什么樣子?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一:看到了泥土因為沒有水都裂開了,變成一塊塊的了。

  幼兒二:看到了草都死了。

  幼兒三:魚兒都死了。

  教師:魚為什么會死呢?

  幼兒三:水都干了,魚沒有了水就不能夠活下來了。

  教師:小朋友看到這些圖片,你覺得水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教師小結:水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不但人離不開水,動物植物也都需要水,沒有水就不能夠生存,水是生命的源泉。

  (評析:地處江南水鄉的孩子根本就不能夠體驗到什么是缺水,在實拍的照片中孩子們看到了什么是缺水,給了孩子視覺上直觀的體驗,知道了缺水后動物和植物上都不能夠存活下來,了解了水的寶貴)

  (2)觀看人們運水的圖片。(幻燈片2)

  教師:為了生活下去,有的地方的人們可以等待運水車裝水過來,有的地方的人們只能每天走很遠的路去運水,看看他們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背著水走這樣的路你們感覺怎么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

  (3)體驗運水的艱辛。

  體驗過程:繞過大石頭,走過狹窄的山路,跨過深溝。(見場地布置)

  教師:剛才運水你覺得怎么樣?跟他們比起來怎么樣?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就走了這短短的十米遠就感覺到非常的累,這里的人們每天要走幾千米,幾萬米,還要爬上高高的山坡,走的路要比我們的艱難的多,運水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還要保管好自己的水,如果掉下去了,水沒有了,就連裝水的桶也沒有了,全家一天就沒有可用的水了。

  (4)探索節約用水的方法。

  教師:這么辛苦運回來的水怎么來用呢?有什么好方法?幼兒個別講述。

  教師:這是你們剛才運回來的水,這些水要供全家人一天的使用。哪些地方要用水,請小朋友來分一分。

  幼兒分別分出全家刷牙、洗臉等的水后發現用于燒飯和其他用途的水就變少了。

  (評析:在創設的情境中嘗試體驗運水,讓小朋友們有了切身的體會,感受到了背水走路的'辛苦和水的來之不易,激發他們節約用水的愿望。并通過體驗知道要合理的分配辛苦運回來的水,不能夠隨便的亂用。)

  3、探討“保護水資源”行動方案,激發“從我做起”愿望。

  (1)自主探索發現身邊浪費水的現象。

  教師:老師發現我們身邊還有較多浪費水的現象,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書籍、圖片和電腦,請你們去找一找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

  并想辦法進行解決。

  幼兒自主探索,老師進行指導。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怎么來解決?(幻燈片4)

  幼兒一:看到一個小朋友洗完水就走,忘記關水龍頭了。可以提醒他關水龍頭,還可以幫助他把水龍頭關上。

  幼兒二:看到路邊的消防栓上在流水,可以想辦法堵住。

  教師:水流太大堵不住怎么辦?

  幼兒三:可以打電話請自然水公司的人幫忙把這里的水停了,再請人過來修理。

  (評析:我們的身邊確實存在著一些浪費水的現象,這些現象通過幼兒自己的探索后發現,并利用自己的經驗想辦法解決,并讓幼兒知道當有些事情解決不了的時候還可以請其他的人幫忙。)

  (2)發現水污染的圖片,啟發幼兒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教師:這里的水怎么啦?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讓水變得干凈起來?相互討論并交流。

  幼兒一:提醒人們不要將東西扔進水里。

  教師:怎么提醒?有什么好方法?

  幼兒二:可以在水邊上裝一個攝像頭,這樣人們就不會亂扔垃圾了。

  幼兒三:還可以設計一個帶叉的標志,提醒人們不能將垃圾扔在水里。

  教師:你發現我們幼兒園還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現在就為這些地方設計一些節約用水的標志,提醒大家要節約用水。

  (評析:中班的小朋友已經有了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尋求如何保護水資源的方法中,孩子們就將生活中看到的,教學活動中學到的方法靈活的運用在活動中,并把這些方法帶到課外,讓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延伸到課外。)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并能積極參與環保活動。

  活動反思: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本次活動通過“生活—教學—生活”的實踐過程,把幼兒生活和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讓幼兒真實地感受、理解、掌握粗淺的保護水資源的方法,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知道除了人類的生活需要水,還有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體都離不開水,如果不保護水資源,水也會有取盡、用竭的一天。

  幼兒進入中班下學期后,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對事物的理解力逐漸增強,特別喜歡參加有挑戰性的游戲和活動,喜歡去探索,去發現,去感受。《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所以在活動中我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去發現,去感受,去探索,獲得對他們有益的經驗。

  本次活動源于生活,學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活動前開展“停水一天體驗活動”,巧妙地讓生活在水鄉的幼兒,第一次真切體驗到了水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停水后的種種不便,讓幼兒改變了對“水”的看法:生活中離不開水。然后通過觀看選取西南地區干旱時的實拍照片和音樂營造氛圍,讓幼兒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感受缺水后萬物枯萎、生命受到威脅的凄涼景象,揭示“水是生命之源”主題。接著出示人們翻山找水的真實圖片,初步感受缺水后的困難。然后安排“10米運水”體驗活動,讓幼兒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搬水、扛水、抬水,繞過大石頭,走過狹窄的山路,跨過深溝,直接地感受到了找水的艱辛。接著讓幼兒將辛苦運回的水,作為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進行合理分配,從幼兒謹慎不漏一滴水在外面的行動中,可以看出幼兒的意識已經萌芽:以后要節約用水。

  最后一環節給幼兒提供通過電腦、圖片、書籍等途徑自主探索身邊浪費水、破壞水資源的現象,既讓幼兒了解現實中水資源缺乏現狀,又讓幼兒看到人們浪費破壞水資源行動的強烈反差后,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更加強烈了,從自身做起關好水龍頭、洗手開小水等節約用水做法后,還想到了通過制作節約用水標志,張貼在幼兒園、家里還有工廠、社區中,裝上攝像頭等方法,把活動拓展到生活中。

  整個活動中幼兒動腦、動手、動口,運用多種感官,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在體驗中認識,在體驗中拓展,在體驗中提升,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滿足了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需要,拓展了他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生命之源——水》教案 5

  教學目標:

  一、讓學生明白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離不開水。了解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了解認識自然界的水體都是寶。

  二、讓學生明白淡水資源緊缺,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做到節約用水;保護我們身邊的`自然環境。

  教學重難點:

  認識水的重要性,學會節約用水。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引入:

  龍王是我國古人崇拜的水神,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三、新授:

  1、閱讀“生命的秘密”,明白以下知識。 水—————生命誕生之源。 水——————參與人體生理活動。 水———————孕育、滋養人類文明。

  2、讓學生認識自然界的水體都是寶。重點讓學生明白自然界中淡水資源相當緊缺。聯系生活實際明白水的重要性。

  3、談談我們平時吃的水哪兒來的?為何不直接喝自來水,從而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拓展導行。

  面對淡水資源緊缺的狀況,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生命之源——水》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2、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有限。

  3、了解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能力目標:

  1、掌握日常生活中幾種常用的節水方法。

  2、自覺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

  3、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教育學生要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2、初步樹立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樹立水是寶貴資源的觀念,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自覺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

  課前準備:

  1搜集水的用途、水資源現狀、浪費水的現象等資料、圖片。了解本地區的水資源狀況。

  2、課件ppt 教學方法:調查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課件展示

  【生命小問號】龍王是我國古人崇拜的水神。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不開的水。

  (二) 學習新課

  【生命小秘密】生命離不開水

  1、水——生命誕生之源

  a、知道水是什么嗎?(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透明液體)

  b、為什么說水是生命之源?(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實際上,人更離不 水,地球的所有生命都離不開水。人如果不喝水,一個星期就會死亡。動物沒有水喝,不能生存,植物沒有水,就會枯死。)

  c、我們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用到水?(每天刷牙、洗臉、洗衣、做飯都離不開水。)

  2、水——參與人體生理活動。

  3、水——孕育、滋養人類文明。大江大河孕育了文明古國。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

  【生命小博士】

  1、自然界的.水都是寶。

  2、淡水是有限的。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3、了解我國水資源情況:(課件展示) 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資源,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水資源僅占4.6%。干旱缺水成為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由于自然條件和地理因素,使得我國成為一個洪澇災害頻繁、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的國家。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 三分之二城市供水不足,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常年處于供水不足狀態。目前我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農業、工業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問題。

  4、了解水資源的嚴重浪費:(課件展示) 我國的水資源已經缺得不能再缺了,可是令人痛心的是,水資源使用過程中的浪費居然到了驚人的地步。

  農業用水浪費、工業用水浪費、生活用水浪費。 看一幅真實的水浪費的生活場景。

  思考:你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呢? (水龍頭不關緊、喝不完的水倒掉、玩水槍等)

  體會一滴水的重要性:

  看一看:如果自來水龍頭不擰緊,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10天就會漏掉1000千克水,這些水可供煉鋼40千克,發電廠100度,生產化肥500千克。(節約用水,就是創造財富)

  5、小結:一滴水看似平常,但可以積少成多,當浪費的人多了,浪費的時間長了,地球上就會有許多水資源被浪費掉。

  思考:

  (1)、水的用途很多,浪費水的現象也很多,可是水資源很有限,你有什么想法?同桌說一說。

  (2)、假想:如果一滴水都沒有,這個世界會是什么樣? 投影圖片(干裂的土地)

  6、導行:尋找節水的有效方法:(課件展示) 節水從我做起:

  四人小組討論:說一說,用什么方法可以節約水呢? 小組匯報節水方法:

  a、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馬上關起來。養成好習慣節水法

  b、用節水器具節水法

  c、洗澡節水法

  d、一水多用、重復用水,洗臉水和洗衣水從不輕易倒掉,而是用來澆花、沖廁所等。一水多用節水法

  e、廁所用水節水法

  f、洗餐具節水法。

  7、總結: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少,但用途多、資源少、浪費多,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要 珍惜、節約每一滴水,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課外探索:

  1、查閱資料,了解長江流域有哪些古代文明遺址。

  2、在你生活的地方,周圍有哪些河流?這些河流與你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生命之源——水》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查一查我國的節水標志含義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關地球水資源的資料和我國目前水資源的情況。

  二、組織教學

  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三、講授新課

  1、了解有關水資源的知識:

  (1)播放:了解水的作用、水資源現狀。

  (2)提出問題:你能想象嗎,假如沒有水,地球將是什么樣?

  (3)說一說,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

  (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水資源,維持生態平衡?

  2、欣賞有關水資源的圖片資料和藝術作品。

  3、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4、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現形式。激發創作靈感。小報的組成包括:

  (1) 主題:文字清晰、醒目、突出。

  (2) 裝飾圖案:色彩鮮艷、形象生動。

  (3) 文字介紹:內容具有科學依據、真實、概括。

  四、學生作業

  小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結

  1、生作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節約用水的建議?

  2、我們珍惜、愛護水資源,廣開水源, 們的子孫后代就不必再為缺水而發愁,寶貴的水資源也就能為我們永續利用了!

  《生命之源——水》教案 8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嘗,了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

  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征。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

  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

  3、漏勺、塑料小籃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個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這個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為什么珠子在醬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了解水——無色無味這一特征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①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么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聞起來,嘗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③教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說是無色無味的。

  ④教師驗證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愿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并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③提問:你用什么東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么了?

  ④小結: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4、延伸活動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教學反思:

  通過幼兒小組合作、探究終于揭開了謎底,恍然大悟。結果兩個小組都沒有完全猜對。都發出“唉”的聲音。在這一環節中,幼兒表現出了極大地學習熱情,就像在游戲一樣,讓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給幼兒營造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辨析、推理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生命之源——水》教案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會寫11個生字,認識9個字,正確理解讀寫“粗制濫造、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體會說明文文字精煉,數據準確,說服力強的特點。

  能力目標:

  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生命與水”,從小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懂得要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系,理解“生命與水”。

  2、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水”是我們本單元的主題,對于“水”,我們都非常熟悉,它給我們的兒時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樂趣,誰來談談水給你留下的美好感受。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水有關的課文——《生命與水》(板書、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到些什么?剛才同學們就這個課題,談了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看看從課文中能否有新的.發現?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認識9個二類字,會寫11個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粗制濫造、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等詞語意思。

  3、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三、引導自學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說說課文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水的知識?(5分鐘)

  2、自學生字。

  (1)給一類字組3個詞,二類字注音。

  (2)圈出易錯的字。

  (3)同桌交流對不明白字詞的理解。(5分鐘)

  四、交流釋疑: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說說課文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水的知識?

  (幫助學生梳理出課文主要寫了以下三方面的內容: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3、檢測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指讀,解釋詞語“不言自明、粗制濫造”等(注意分層次識字)

  (2)給一類字組3個詞。

  4、教師指導書寫

  五、當堂檢測

  1、給下列字注音:泌循劑剔泄

  2、比較組詞:

  液()胃()肝()溶()潤()泄()樣()

  腋( ) 喂()汗()融( ) 閏()瀉()杯()

  3、聽寫生字。

  4、填空:這是一篇________文,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們介紹了有關水的知識。

  六、布置作業

  必做題:

  1、摘錄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選做題:用喜歡的方式給文章寫提綱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課文有了大體感知,這節課繼續學習《生命與水》

  二、出示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說說人體與水有怎樣的密切關系。

  2、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引導自學

  1、默讀課文2—7自然段,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寫水與人們的關系?用“~~”畫出相應的句段。在感受強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2、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說明水對生命很重要

  3、講究飲水衛生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呢?讀讀課文的相關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10分鐘后比一比,誰的回答最精彩)

  四、交流釋疑

  1、課文中把水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說?

  集體交流。一邊交流一邊談感受,并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水對人體的重要性。隨學生回答,板書:搖籃、大功臣、潤滑劑、調節器、防護兵)

  2、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說明水對生命很重要。

  (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3、小結:的確,不吃飯可以堅持幾十天,但是不喝水一個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們的身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持著我們的生命(板書:維持生命)所以我們要講究飲水衛生。(板書)

  4、如何科學飲水?為什么這樣說?(指名回答)

  (喝水適量適時、喝白開水)

  五、鞏固拓展,歸納提綱

  1、出示金鑰匙

  2、回想課文主要內容,小組試著歸納提綱。

  3、集體交流。將學生寫的提綱與課后提供的提綱相對照找出不足。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讓學生明白寫比較詳細的提綱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具體的掌握內容要點)

  六、補充資料,課外延伸

  1、教師介紹水資源現狀的資料。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可是當你聽了剛才同學們交流的這些資料后,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學生暢所欲言)

  2、教師總結:水和我們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水就是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愛護水吧,否則,人類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讓學生懂得要保護環境、珍惜水資源)

  七、當堂檢測:

  1、判斷

  水占體重70%,說明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人靠淋巴液保持體溫正常。( )

  商店里的飲料滋味雖好卻能引起發胖。( )

  眼球能東張西望,因為有淚水滋潤。( )

  2、選擇

  (呼吸和出汗;腹瀉和出汗)能把灰塵等不潔的東西排出體外。

  “水能調節體溫”指的是(血液、汗液、淚水)的作用。

  (每天早晨;兩頓飯之間;每天)應喝一杯水的飲料是(飲料;白開水、自然冷卻的新鮮白開水)。

  八、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作業。(必做題)

  2、以“珍惜水資源”為主題辦一份手抄報。(選做題)

  《生命之源——水》教案 10

  活動目標:

  1、知道動植物和人都離不開水,初步體驗植物的身體里有水。

  2、嘗試續編詩歌詩歌《滴答,滴答,下雨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節水意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家長帶幼兒到附近或電腦上看看江水和湖水,水中行船、游魚、引水灌田等。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人們生活中離不開水以及動物在水里游泳、喝水的圖片或照片。

  教師準備:把幼兒收集的圖片布置成兩面主題墻:一面墻的主題是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一面墻的主題是動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磁帶:詩歌《滴答,滴答,下雨了》,錄音機。快要干枯的花兒圖片一張,植物圖片若干。水果若干,小碗若干,小塊木板若干,玩具小刀,榨汁機等。課件制作:有關旱災或地球上水在減少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水的重要性,引導幼兒節約用水。

  1、導入:以猜謎《水》的方式引出課題。

  2、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說說哪里有水。

  3、水的用處。

  (1)請幼兒觀看人離不開水的主題墻上的圖片,看圖說一說水有什么用途?(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2)請幼兒觀看動物在水里游、喝水等動物離不開水的主題墻上的圖片,看圖說一說水有什么用途?(動物離不開水)

  (3)提問:你還知道水有什么用途?

  4、演示有關旱災的課件,讓幼兒明白久旱會造成缺水。

  5、演示有關水資源在減少的課件,讓幼兒明白如果不節約用水,水會用完。

  6、和幼兒一起想出節水措施。

  二、知道植物也需要水,嘗試續編詩歌。

  1、出示快要干枯的花兒圖片,讓幼兒說說花兒怎么會這樣呢?你有什么辦法嗎?

  2、讓幼兒想想還有哪些植物需要喝水的,老師同時出示植物的圖片。

  3、老師示范朗誦詩歌一段:“滴答,滴答,下雨了小草說:下吧,下吧,我要長高”

  4、幼兒模仿續編詩歌。

  5、把幼兒編的句子整理成一首完整的詩歌,大家一起念。

  6、小結:植物離不開水。

  三、在動手操作中了解植物的身體里有水。

  1、玩水的游戲。

  2、“水很好玩吧,那你們猜猜哪些東西身體里有水呢?”讓幼兒自由說說。

  3、幼兒操作,嘗試用各種辦法擠出蔬菜和水果里的水,親身體會植物里有水。

  幼兒自由操作,比如用手擠,木板壓,放在碗里搗碎,榨汁機等等。

  4、可以初步的感受有的植物里的水分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5、小結:植物的身體里有水。

  6、留給幼兒一個疑問:其他的事物身體里有水嗎?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延伸:

  1、家長和幼兒一起種植植物,每天適當地澆水。

  2、在一個透明的瓶子里裝上水,插入一棵草,然后觀察每天瓶子里水的變化。

  活動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幼兒充滿了興趣,積極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自主的參加到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動手能力及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此次活動由于環節過多,可以分成幾個活動來開展。通過這一次的活動,幼兒對水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是還遠遠不夠,對水的節約意識的教育還要貫穿于一日生活中。

【《生命之源——水》教案】相關文章:

生命之源——水02-06

水是生命之源02-21

水——生命之源01-28

水,生命之源03-21

水,生命之源作文02-10

(必備)生命之源——水01-10

(必備)水——生命之源04-06

水,生命之源作文02-07

水乃生命之源05-27

水是生命之源的作文07-1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 亚洲中文字幕dⅴ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