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有趣的統計
設計意圖:
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老師的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后,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通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統計表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于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范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于是,我設計這節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初步學會統計的方法并記錄統計結果。
2.制作統計表,感受統計表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重點:統計物品并記錄結果
活動難點:學習制作統計表
活動準備:表演區物品,益智區物品,操作區物品,音樂(小雞出殼,童心氣球)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放音樂小雞出殼我們一起動起來。
1.分組區角(益智區,表演區,操作區)活動,初步感知統計的概念。
2.小朋友看,我們的`區域物品,擺放怎么樣?(太亂,不整齊),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分類整理,相同物品放一起)請一位幼兒整理 。
想知道有幾個毛絨玩具嗎?(記錄在紙上)
小結:我們把物品分類整理,記錄在紙上,這種方法叫統計。
二、第一次操作幼兒按老師要求統計并記錄。
1、老師提要求:
第一組:按顏色統計卡袋并記錄。
第二組:按圖形統計卡袋并記錄。
第三組:按顏色統計棋子。每組請一位幼兒展示記錄結果。
教師總結:
1、把這些記錄的結果填在表格里,就更直觀,更清楚就是統計表.
①統計表的形狀可以是多種多樣,蘋果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②最上面是統計表的總名稱:圖形統計表
③看,一共有幾種圖形?應該畫幾列?圖形和數量在同一行嗎?(不是)我們用線隔開。
圖形在第一行,數量在第二行。
2、分組評價并糾錯。
3、請4位幼兒填寫圖形統計表的數量。
教師提問:你從這張圖形統計表中知道了什么?還能知道什么?
教師出示第二張棋子統計表:提問:兩張統計表有什么不同?(名稱,數量,物品不同)
圖形統計表有2列,4行:是橫式:圖形在上,數量在下。
棋子統計表有4列,2行:是豎式,棋子在左,數量在右。
三.幼兒合作制作統計表
1、第一組統計益智區物品,第二組統計表演區物品,第三組統計多功能廳物品.
2、評價糾錯:請幼兒講述各組的統計表,統計表的名稱是?有哪些物品?每種物品有多少?
教師提問:統計表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幫助呢?
它可以幫助我們把生活中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人一目了然。
活動延伸:
今天回家后獨立制作一張家里或小區的物品統計表,明天帶來。
【大班數學:有趣的統計】相關文章:
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剪紙04-28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0》09-23
很有趣的數學謎語04-28
大班語言:有趣的歇后語01-11
有趣數學日記范文01-20
大班主題活動《有趣的線條》說課稿11-24
大班科學課:有趣的電線01-21
數學統計圖練習課件05-08
幼兒園大班手工活動《有趣的剪紙》03-16
大班科學說課稿 有趣的動物尾巴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