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

時間:2021-08-31 17:48:04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1

  【目標導航】

  1、了解昆蟲學方面的知識。

  2、把握文中說明的要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學習運用擬人手法寫科學小品的方法,體會本文生動活潑的語言特點。

  【課時導學】

  一、日積月累

  1、作者介紹:

  法布爾,(1823~1925),法國昆蟲學家。出生于農民家庭。四歲時因家庭貧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從小學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蟲魚。七歲時回到父素養身邊開始上學。求學期間,因家庭生活所迫,幾度遷居,少年的法布爾不得不出門做工謀生,致使中學也無法讀下去。他靠自學考取了師范學院,畢業后做了二十幾年的中學教師。他一面做教師工作,一面利用業余時間做動植物觀察記錄。31歲時憑兩篇優秀論文獲得博士學位。1875年開始寫《昆蟲記》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過86歲時,第十卷問世。

  2、詞語積累:

  擾亂狩獵喧囂喑啞靜謐劫掠酷愛篝火

  嗉囊吮吸貪婪和睦篡奪驚慌失措更勝一籌

  津津有味毫不猶豫開膛破肚

  二、知識點撥

  1、內容結構: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節,寫“我”在觀察昆蟲,用蟬的哀號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蟈蟈。

  第二部分,第3節,描寫“我”在戶外聽到的蟈蟈的叫聲。

  第三部分,4~11節,寫“我”對蟈蟈的觀察,著重介紹蟈蟈的食物習性。

  2、寫作亮點:

  ⑴通過比較顯示特點。本文寫蟈蟈的特點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寫叫聲時,拿蟬與之比較;寫吃肉時,拿螽斯與之比較;寫捕蟬時,拿鷹與之比較;寫同類相食方面,拿螳螂與之比較。這些比較始終以蟈蟈為中心,突出了蟈蟈的習性。

  ⑵運用擬人,生動形象。作者描寫蟈蟈時,多處運用擬人手法,把蟈蟈人格化,如“蟈蟈在竊竊私語”“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從不吵架”“出于妒忌”等等。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生動傳神,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⑶語言生動傳神。本文運用了文藝筆調來介紹蟈蟈的習性,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避免了一般說明文的呆板,語言的運用上充滿了人情味,如“吃得津津有味”“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嗉囊裝滿后,它用喙尖抓抓腳底”“用爪擦擦臉和眼”“躺在沙上消化食物”等等,這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與表達性,有助于表達喜愛之情。

  三、疑難探究

  1、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用這些稱呼,這樣寫有什么效果?

  作者對蟈蟈的稱呼有:狂熱的狩獵者、籠里的囚犯、蟬的屠戶等等。當蟈蟈捕殺蟬時,作者用“狂熱的狩獵者”;當蟈蟈成為作者籠中觀察和實驗的對象時,作者就用“籠里的囚犯”;當蟈蟈吃蟬肉時,作者稱之為“蟬的屠戶”。作者這樣不斷地變換稱呼,使行文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2、文章第三部分重點介紹蟈蟈的食性,其中第6、7、8、9、10節都很短,試分別概括每一節的意思。這五節合并為一節行不行?為什么?

  第6節分析蟈蟈與蟬搏斗是為了獲得食物──蟬。第7節寫“我”的觀察有新的發現:蟈蟈喜歡甜食。第8節寫蟈蟈的其它食物。第9節概括寫蟈蟈喜歡吃昆蟲的特點。第10節介紹蟈蟈“同類相食”的特點。這五節不能合并為一節,因這第6節是對蟈蟈與蟬搏斗原因的分析,7、8、9、節是介紹蟬的其它食性。第10節是對蟈蟈“同類相食”特點的介紹。這五節每節的意思都是獨立的,共同說明蟈蟈的食性及特點。

  【知識整合】

  一、基礎知識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⑴靜謐()⑵喑啞()

  ⑶螽斯()⑷萵苣()

  ⑸大鶚()⑹嗉囊()

  2、下列動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的兩句是()

  A、蟈蟈在竊竊自語。那像是滑輪的聲音,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皺的薄膜隱隱約約的窸窣作響。

  B、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

  C、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作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甜食。

  D、它十分喜歡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樣只吃肉。

  3、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擾亂守獵喑啞弱肉強食窸窣作響

  B、喧囂靜謐竄奪夜色蒼茫驚慌失措

  C、劫掠酷愛哀鳴津津有味斷枝殘腿

  D、篝火涼爽薄膜毫不猶豫更勝一籌

  二、素質升華

  閱讀課文第三節,完成下面問題:

  1、蟈蟈歌聲的特點是(用文中的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語段中的“藝術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樂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樂段”是指_______。

  3、這節文字可分三層,第一層至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層至___________________。

  4、給這節文字擬一個標題,下列標題恰當的一項是()

  A、各種昆蟲的活動

  B、蟈蟈大合唱

  C、聽音樂會的感受

  D、大合唱的情景

  三、中考鏈接

  (20xx濟南市)閱讀下面3段文字,完成題后問題:

  在澳大利亞接受研究的24種蝴蝶中,有一半將在未來的歲月中永遠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護區內,受保護的60%的生物物種有滅絕的危險。在占巴西總面積1/5的巴古中西部熱帶草原地區,163種樹木中將有70%以上的樹種滅絕,其中很多植物是該地區特有的稀有品種。科學家們預計,在該地區1700~2100個植物物種中,39%~48%的物種將在未來50年內消失。

  歐洲是自然環境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小的地區。該地區的動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區的動植物。但即便是如此,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歐洲地區1/4的鳥類和11%~17%的植物也將在未來逐漸滅絕。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地區的特有鳥類紅嘴雀,由于氣候和環境的變遷,在未來將很難存活下去。特別是當氣候變暖時,其他天敵鳥類的遷入將更加危及到這種稀有鳥類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區的.動植物受氣候變暖影響。一旦氣候的一絲的變化,這些動植物就要遷移到很遠的地區才能找到適宜生存的新環境。在該地區接受研究的1870種動植物物種,1/3將在未來出現生存危機。在許多庭院花卉的家鄉──南非,研究的300種植物中的1/3將要滅絕,包括該國是山龍眼類花卉。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2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學習用快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并簡潔概括要點的方法。

  2、體會文章富有文學筆法、生動活潑的語言特點及表達效果。

  3、豐富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閱讀文章、概述內容的能力,體會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分析,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筆法特點;感受、學習法布爾的探索精神和觀察方法。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導入新課

  猜謎語:大姐天天逛花園,二姐彈琴黑夜天,三姐織布到天明,四妹做飯香又甜。謎底:蝴蝶、蟈蟈、蜘蛛、蜜蜂

  這四種小動物,哪些我們常常可以看見,蟈蟈是怎樣的一種動物,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綠色蟈蟈》。

  (二)出示目標

  1、學習用快速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并簡潔概括要點的方法。

  2、體會文章富有文學筆法、生動活潑的語言特點及表達效果。

  3、豐富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濃厚興趣。

  二、先學

  過渡語:心中有了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學習課文,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一)自學指導

  1、默讀下列短文,勾畫關鍵信息,了解法布爾及《昆蟲記》。

  法布爾(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昆蟲科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相傳荷馬為古代希臘兩部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昆蟲界的“維吉爾”。

  《昆蟲記》是法布爾(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1915)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英文名稱是《The?Records?about?Insects》,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被法布爾譽為“昆蟲世界的荷馬”,還被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不僅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

  《昆蟲記》譽滿全球,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被法國與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始人”。

  2、默讀課文,標明段落層次,用紅筆標出你認為需要重點識記的字詞,圈出你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讀完課文后查字典,并在課本上注音或解釋。

  3、再讀課文,感知文意。作者在文中都介紹了蟈蟈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二)自學檢測

  要求:3分鐘在學案上完成自學檢測題目,書寫認真、規范,不能亂涂亂畫,做完后請舉手示意老師,同桌一對一檢查并用紅筆糾錯。

  1、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法布爾,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本文選自《昆蟲記》。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3

  導入

  首先,請同學們猜幾個謎語。(PPT)

  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成八卦陣,專抓飛來將。蜘蛛

  長長身體兩排腳,陰濕暗地是家窩,劇毒咬人難忍痛,治病倒是好中藥。蜈蚣

  白天草里住,晚上空中游,金光閃閃動,見尾不見頭。螢火蟲

  小小飛賊,武器是針,抽別人血,養自己身。蚊子

  看來,同學們都非常聰明,能夠根據它們的特征來猜。那么老師這里有幾張圖片,同學們思考一下,如果要為蟈蟈寫一則謎語,要怎么寫。(PPT)

  好,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作業請同學們在課后完成。有了這個作業后呢,同學們就更應該認真聽課,留心蟈蟈有什么突出特點了。

  整體感知

  首先,我們將來共同了走進法國作家法布爾,來了解他的《綠色蟈蟈》。(PPT)

  1823年12月22日,法布爾生于法國南部一戶農民家中。童年時代就迷上了戶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蟲鳥。在他不足19歲時就立志研究昆蟲。后來靠自學獲得了自然科學碩士、博士學位。1880年他用積攢的一小筆錢,在鄉間小鎮塞里尼昂附近購得一處坐落在生荒地上的老舊民宅,進一步研究活蟲子的計劃即將變成現實。他精神舒暢,用當地普羅斯旺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風趣的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他守著心愛的荒石園,開足生命的馬力,不知疲倦地從事獨具特色的昆蟲學研究,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他就是這樣,孤獨、歡欣、清苦、平靜地度過了35年余生。

  《昆蟲記》主體內容集中在昆蟲學問題上,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若干解決理論問題的議論,以及少量帶科普知識性的文字。1910年法布爾在全十卷精裝本《昆蟲記》的出版序言中說:“非常遺憾,如今我被迫中斷了這些研究。要知道從事這些研究是我一生得到的惟一的安慰。閱盡大千世界,自知蟲類是其最多姿多彩者中之一群。即使能讓我再獲得些許氣力,甚至有可能再獲得幾次長壽人生,我也做不到徹底認清蟲類的益趣。”1915年11月的一天,這位以昆蟲為琴撥響人類命運顫音的巨人逝世。

  我們在了解到法布爾對科學的執著和謙遜的態度后,接下來我將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喧囂xiāo劫掠jié靜謐mì酷kù愛吮shǔn取氣氛fēn滿載zài而歸

  喑yīn啞yǎ狩shóu獵cuàn篡奪rǎo擾亂更勝一籌chóu 篝gōu火

  螽zhōng斯窸xī窣sū作響萵wō苣jù 輕盈yíng津津jīn有味

  同學們把綠色“哥哥”叫得如此親熱,你們了解他嗎?老師考考你們,你從文中獲得了關于綠色蟈蟈哪些方面的信息?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看看文中寫到了關于綠色蟈蟈的哪些方面的信息。

  外形: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聲音:喑啞、尖銳、清脆、急促、動聽

  飲食習性:吃蟬、甜食、吃同類、吃水果

  居住:和睦相處

  文本分析

  同學們讀得很細致,找得都很正確。作者在文中向我們介紹了有關蟈蟈的外表、聲音、食性等方面的特點,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而在不同的情況下作者對蟈蟈的稱呼也不同,現在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作者對綠色蟈蟈的不同稱呼,說說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稱呼,這樣寫有什么效果?

【人教版語文文學綠色蟈蟈教案優秀范文】相關文章:

綠色蟈蟈閱讀答案01-05

《綠色蟈蟈》教學設計(15篇)12-20

略讀課文《綠色蟈蟈》教學設計12-16

《綠色蟈蟈》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20

人教版初中語文文學常識集錦03-28

人教版語文《琵琶行》教案12-19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仿寫《綠色蟈蟈》-螞蟻-600字09-10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文學常識10-0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仿寫《綠色蟈蟈》有關段落-600字09-16

螞蟻和蟈蟈語文課文節選07-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性欧美黑人性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激情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