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洲大洋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1大洲大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題:大洲大洋
課時:1課時
教學對象:七年級
課型:新課
授課者:鄧永春
一、課標解讀
根據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二、教學內容分析
《大洲和大洋》是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地球的又一個重點內容。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知識上展開的,學生對大洲大洋的分布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本節課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方位感較強,加上七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教學過程力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抄做能力、讀圖分析能力,以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的特點。
2、運用地圖指出陸地、海洋、大洲、半島、島嶼、海峽。
3、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能在世界兩半球填充圖上準確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能繪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簡圖,建立起全球海陸分布空間格局。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難點: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及其大洲分界線
五、教學方法
創設情景法、讀圖指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引導啟發式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導入: Google earth由太空到地球的形式進入,提出探究式活動:
我們是地球?還是水球?
(一)、地球?水球?
1、師:展示出世界海陸比例分布圖。
2、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陸地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屬于海洋還是陸地?
3、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討論地球是水球?還是地球?
4、師總結:地球中海洋所占的比例遠大于陸地,地球可以算是水球;但是人類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親切的叫地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
1、師:給出海陸分布圖,海陸是分布不均勻的,教師講述大陸、島嶼、半島、大洲、海、洋、海峽等概念、
2、展示中國的島嶼、半島、海、洋、海峽圖
3。讀圖:師:展示大洲大洋分布圖,講述大洲大洋的名稱及其輪廓位置及面積排列大小
4、填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大洲大洋按方位的記憶
5、游戲環節:引導男女生flash游戲pk
6、再次讀圖:利用書上的大洲大洋的分布圖,讀出東西半球主要的大洲;并在圖中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7、教師講述巧記大洲分界線的
口訣(配上形象的圖片)
蘇菲亞(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美吧?(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白呀美!(北美洲與亞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嘔呀!嗚嗚大吐!(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教師:總結七大洲四大洋
我們是地球?還是水球?
學生讀圖指出海陸的比例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師生共同總結海陸分布的特點
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極附近是一片海洋;南極周圍被陸地包圍。
學生活動:討論地球是水球?還是地球?
學生活動:運用中國地圖找出中國主要的島嶼、半島、海、重要的海峽
學生活動:學生利用填充圖冊
進行填圖;記住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其分布
學生活動:學生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進行填圖練習
男女生pk進行大洲大洋的flash練習
學生活動:找出大洲與大洲的分界線
亞洲與歐洲
亞洲與非洲
亞洲與北美洲
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
課堂反饋及總結提升
教師:總結七大洲四大洋
拓展:我們的大洲大洋分布是不是一直不變的呢?(為下一節課海陸變遷鋪墊)
學生活動:一筆畫世界(加深對大洲大洋分布的理解記憶)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2.1大洲大洋教案】相關文章:
《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范文12-23
小學教案12-14
《交通》教案12-21
《少年》教案12-28
《驛路梨花》教案07-30
蘇教版《列子》教案08-05
祥瑞獅教案11-16
中彩那天教案12-26
《窗》教學教案12-26
《太陽,你好!》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