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鳥》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鳥》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在詩中蘊含的感情。
2.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習,有了一定的語文根基。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通過閱讀來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有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他們可以發揮主體作用,在平時的課堂中已養成“敢想、敢說、敢寫、敢評、敢合作、樂探究”的習慣。本課的教學以人為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設計(設計者:)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出示大森林中各種鳥兒的畫面和叫聲)
你聽到了什么?
從催人播種的布谷鳥那里,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報喜的喜鵲那里,我明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現在我們就和作者一起走進鳥的世界,傾聽鳥語,感受鳥的悲喜。
二、瀏覽課文,清清楚楚鳥類別
1.哪一句話點明了作者對鳥的感情和態度?
提示:開篇“我愛鳥”點明了作者對鳥的“愛”。一個“愛”字,表明了他對鳥的態度和情感,也構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本線索:文章就是圍繞著“愛”的情感來展開的,其字里行間正飽含著“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的透辟洞察”。
2.作者筆下分別描述了哪幾類鳥?
提示:籠中的鳥、四川野外的鳥、文學作品中的鳥、寒風中枝頭的鳥、現實中的鳥。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作者心
1.對于筆下不同的鳥,作者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提示:對那“頭上蒙著一塊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著不動”的“胳膊上架著的鷹”、那“常年地關在柵欄里”的“籠子里的鳥”,作者是哀憐的。作者所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對把自己的主觀意念強加于自然界的鳥類,作者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不能容忍,所以偏要揭示其真相,還其真實的面目,恢復其自然之本質。對寒風中枝頭的鳥,作者寄寓了同情。
2.作者最喜歡的是什么鳥?作者通過這類鳥寄寓了什么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喜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表達自己對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向往和喜愛。
3.在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于表達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通過對比,抒寫自己對那種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向往和喜愛。
總結:《鳥》這則散文。作者的“愛”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由自在,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于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偽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啟迪。
四、遷移寫作,表達愛鳥之情
出示教學目標: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種鳥,表達愛鳥之情。
寫了很多種的鳥,作者都能抓住它們獨特的地方進行描寫,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或叫聲。要求語言準確、通順。
結束語:
我們生活在鳥語花香的世界中,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托;鳥兒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情趣。今天學了這節課,讓我們以后共同譜一曲人與鳥和睦相處的贊歌!
【板書設計】
鳥
我愛鳥籠中鳥:蜷伏無法高飛——苦悶四川鳥清脆嘹亮——交響樂凄絕哀楚——哀樂形體動作——俊俏輕靈喜悅枝頭鳥——孤苦伶仃現狀擠在檐下、寒鴉鼓噪鴟梟怪叫、囚在籠里悲苦對無拘無束生活向往對囚籠般的現實不滿。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鳥》教案】相關文章:
胡適《鳥》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寓言四則》教案12-06
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化石吟》教案12-02
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化石吟》的教案12-03
《狼》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觀滄海》教案11-09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成語集錦08-05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生命生命說課稿11-04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觀滄海》練習09-19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