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林》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林》,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思路:
(一)內容的選擇:
1、源于主題內容及幼兒的興趣需要:
我們班正在開展"秋天"這個主題內容,"秋天"是幼兒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植物是孩子們日常經常看到的,也是孩子們經常接觸到的事物,隨著天氣的變化,孩子們發現了秋天里的樹木的不同,樹葉的變化等。從幼兒是學習的主體,理解是主動學習的前提出發,我們就會清楚地知道:"秋天"是為幼兒這一學習主體服務的客體資源,樹葉飄飄落落的動感、大樹的形態等又與幼兒躍動的心靈天然地契合。有的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您看我檢的樹葉,公園里有好多呢,有的都變黃了。""老師,有的樹葉落下來的,有的樹葉不落下來。""老師,這棵樹的樹干很粗,有的樹的樹干很細的!"結合主題內容,孩子們了解了落葉、樹木的特征等,了解秋季季節特征的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對落葉、對樹木的關注和興趣。
2、活動素材的分析:
中班幼兒的繪畫特點,開始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發展,觀察目的性較為明顯,能把握觀察對象明顯的特征,而本次活動是主題背景下的一次美術活動,以繪畫形態各異的大樹為主。活動前,孩子們一起在幼兒園里觀察過樹木,對樹木樹枝、樹葉、樹干等進行了了解,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也嘗試繪畫過大樹,但是對不同形態的大樹還沒有進行嘗試。本次活動就是讓幼兒在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觀察發現樹枝、樹干和樹葉的不同形態,并能嘗試大膽的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大樹。
3、源于課題的研究
本學期,我們圍繞教研組課題內容進行實踐研究,圍繞"中小班美術集體活動中內容的選擇設計"開展活動,前期我們對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美術活動的目標、以及美術活動的環節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圍繞我們的研究重點,結合了我們組的課題內容選擇了本次活動,活動內容的目標以中班幼兒美術領域目標進行制定,"多個圖形進行組合,關注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引導幼兒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大樹。
(二)活動價值的分析:
1、知識技能方面: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觀察發現樹枝、樹干和樹葉的不同形態。
2、情感方面:喜歡樹木。
(三)活動目標的內涵
1、情感與態度:激發幼兒喜歡樹木的情感
2、能力與認知: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大樹。
(四)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的環節為欣賞討論--講解示范--幼兒創作--交流分享
環節一:欣賞討論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觀察發現樹枝、樹干和樹葉的不同形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環節二:講解示范
示范繪畫的過程和重點
--教師示范繪畫,進一步了解樹的基本結構,并讓幼兒加深記憶,樹干就像是我們的身體,樹枝就像是我們的手,樹冠就像我們身上的衣服。樹葉就像我們衣服上的花紋,為后續幼兒繪畫創作活動作準備。
環節三:幼兒創作
引導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創作,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樹。
--幼兒自由創作,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樹,發展幼兒繪畫技能技巧。
環節四:交流分享
通過共同分享自己繪畫的樹,敢于在同伴面前進行展示,
--感受和欣賞同伴之間的作品,找一找有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觀察樹冠、樹枝等不同形態,提升繪畫的`經驗,激發幼兒喜歡樹木的情感。
內容與要求:
1、通過欣賞討論,了解樹的基本結構及樹干、樹枝和樹葉的不同形態。
2、喜歡樹木并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大樹。
活動重難點:
喜歡樹木并嘗試畫出2~3棵形態各異的大樹
材料及環境創設:
知識準備:課前欣賞討論過樹的基本結構;在涂色和欣賞過程中加強對大樹特征的理解。
物質準備:鉛畫紙上刷好淡黃色顏料,晾干;區角活動給小鳥涂色,并剪下;水筆、炫彩棒、固體膠;范例。
活動流程:欣賞討論--講解示范--幼兒創作--交流分享
活動過程:
一、欣賞討論
出示范例
1、觀察范例。師: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叫樹林?這是樹寶寶的家。
2、觀察樹枝、樹干
師:樹寶寶說要考考小朋友,我的樹枝是什么形狀啊?我爸爸、媽媽的樹枝形狀長得和我一樣嗎?
小結:樹枝就象是我們的手,能升得很高很遠,小鳥都喜歡停下來玩一玩。
3、觀察樹葉、樹冠
師:暖暖的陽光和濕潤的雨水讓我長出了很多很多的樹葉,成了一個大大的樹冠,就象是我的衣服。夏天的時候小朋友都喜歡到我的樹陰底下來乘涼。我和爸爸、媽媽樹冠的形狀一樣嗎?樹葉又是什么形狀的呢?
二、講解示范
1、請樹寶寶來和我們做朋友,老師畫一部分,請小朋友說出這是樹寶寶的哪一部分。
⑴樹干--就像是我們的身體
⑵樹枝--就像是我們的手
⑶樹冠--就像我們身上的衣服
⑷樹葉--就像我們衣服上的花紋
2、出示一棵沒有樹枝、樹冠很小的樹,比較。
三、幼兒創作
⑴分辨樹干、樹枝、樹冠和樹葉,各部分不遺漏。
⑵變化各種樹的形態。
⑶炫彩棒勾畫樹冠輪廓、添畫樹葉。
⑷用炫彩棒添畫草地上的小草、貼上小鳥,使畫面更豐富。
四、交流分享
找一找有沒有兩棵完全相同的樹?樹冠是不是長得很大?
活動反思:
每個小朋友的構圖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現樹林的時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畫的樹比較大,在涂色的時候相對問題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畫的樹林樹很多很小,就出現了一些涂色困難而且顏料太多的問題。小朋友這個階段對顏料的多少把握還不是很有數,顏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積有關系也和筆的大小有關系。樹的大小又來的不同的涂色的難度。樹越小就越難涂。因此小朋友畫的樹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經過實踐,我覺得把制作樹林的活動放到中班下學期比較合適。畢竟現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畫技能還是很粗淺的。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林》】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夢境》09-23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蝸牛》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圓形》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媽媽和我》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蠟筆小黑》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報紙魚》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紙杯花》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找朋友》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太陽娃娃》09-22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畫房子》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