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藍和黃》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藍和黃》,歡迎大家分享。
一、活動背景
在研究創(chuàng)意美術的過程中,我不斷嘗試新的材料,新的活動形式,一直想嘗試將創(chuàng)意、技能、興趣、以及畫面效果較全面地結合,面對新小班的孩子怎樣讓他們愉快地進行美術活動并獲得提高?偶然中見到繪本《小黃和小藍》,給了我啟發(fā),于是我設計了這次美術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拓印技能,能用簡單的工具拓印。
2.認識黃色、藍色和綠色,知道藍色和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三、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色顏料大的畫紙拓印用的玩具抹布活動重點會用工具拓印,認識藍色、黃色、綠色活動難點知道藍色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藍色,學習拓印,初次作畫。
師: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藍色的?【評析:導入活動很直接,因為是美術活動要留給孩子更多創(chuàng)作的時間!
師:我們請藍色到紙上做游戲,請你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
教師演示:
1.伸出手,將袖子往上提。
2.拿一個玩具,在藍色顏料盤里蘸一蘸。
3.把蘸好顏料的玩具輕輕按在紙上,不要移動。
4.拿掉玩具,藍色就跑到畫紙上去了。
5.重新蘸顏料,在畫紙上找個空的地方再印一次。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要把畫紙弄臟,手上臟了要用抹布擦,印三—五個圓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輕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驹u析:教師用簡練的語言講述拓印的要求和作畫的常規(guī)。】
二、認識黃色,實驗驗證,二次作畫。
師:剛才藍色到畫紙上做游戲了,它的好朋友也想來,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黃色的?
師演示:讓黃顏色和藍顏色親一親,還可以抱一抱,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幼兒二次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撒顏料,隨時用抹布擦手,當音樂結束后帶著自己的畫紙回到座位上。
提問:當黃色和藍色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教師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認識綠色。【評析:沒有事先交代顏色會發(fā)生變化,而是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黃色很藍色親一親、抱一抱時會發(fā)生變化,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體,然后教師運用實驗幫助孩子一起來驗證這個發(fā)現(xiàn)!
三、作品展示,帶領幼兒賞析。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它像什么?【評析:讓孩子說說你喜歡的畫像什么,是在給予孩子借形想像的的意識!
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結束作品:我最喜歡XX的作品,他畫上的左邊高高的,右邊低低的,很像彩色的氣球在空中飛。XX的畫也很漂亮,上面密密的,下面疏疏的,看上去就像在下一場彩色的雨。這幅畫很像媽媽的.項鏈,讓我畫一跟長長的線把它穿起來。你看這幅畫里藏了一直毛毛蟲,你看見了,我給它添上腳把它找出來,這里還有小兔子,小鳥,你看見了嗎?這個游戲好玩嗎?以后我們再接著來玩這個游戲。【評析:結束活動老師利用幼兒作品中隨意形成的色塊把構圖高低有致、疏密錯落結合到優(yōu)美的語言中,運用淺顯的語言幫助幼兒理解畫面,還把想象創(chuàng)意的意識灌輸給孩子!
五、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設計時從教孩子拓印,認識黃色、藍色、綠色等一些簡單的色彩知識,老師以為這些就足夠了,但是在經(jīng)過研討之后發(fā)現(xiàn),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式的講解總結作品,原本平淡的作品通過老師的講述賦予生命,還巧妙的把構圖意識融合在其中,讓這個活動有了出彩的地方,真正體現(xiàn)創(chuàng)意以及創(chuàng)意美術所要帶給孩子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
【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藍和黃》】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及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