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蜂蜜蛋糕樹》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蜂蜜蛋糕樹》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用多種材料進行測量,探索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次數、長度的關系,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2、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蜂蜜蛋糕樹繪本ppt;大圖(次數一樣,測量工具不一樣;長度一樣,測量工具不一樣);測量工具(棉簽、回形針、小棍);筆
活動過程:
一、閱讀繪本,感知測量(8—9分鐘)
師:今天,張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起來看看。
1、閱讀繪本前幾頁,引出問題
提問: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嗎?"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為什么沒有挖到?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了解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長度的關系
師:小熊貓從家門口走路5步,小老鼠它們也走路5步,它們是用什么測量的?
【說出腳步,一種自然測量工具】
師:這是它們走一步的距離,你們覺得哪個是小老鼠一步的距離?哪個是阿力走一步的距離?
【幼兒進行選擇正確的腳印】
師:小老鼠走了5步的距離有多遠呢?我們一起來測量一下?
【老師示范測量,運用兒歌復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師:大河馬阿力也走了5步,阿力走的長度,誰來測量一下?
【請個別幼兒測量】
師: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它們沒有挖到蜂蜜了嗎?
師小結:小老鼠的腳步小,用來測量的測量工具短,所以測量出來的長度短;河馬的腳步大,用來測量的測量工具長,所以測量出來的長度也長,因此,雖然都走了5步,測量了5次,但是長度不一樣。
3、再次閱讀,發現秘密
師:我們看看它們有沒有發現?
小結:原來,小小的.測量還有這樣一個秘密,怪不得它們挖不到蜂蜜。測量還有什么小秘密呢?請你們來發現一下。
二:操作體驗,探索關系(15分鐘左右)
1、幼兒測量
師:老師把大熊貓的家到蜂蜜的距離畫出來了,請你用老師提供的測量工具來測量一下,看看測量結果都一樣嗎?
【師交代要求:請你每次選擇一種測量工具,測量好后,把測量次數記錄下來。】
2、記錄結果
師:用回形針測量時測量了幾次?用棉簽測量用了幾次?用小棒測量了幾次?
【師幼共同記錄】
3、發現關系
師:用什么測量工具測量的次數最多?用什么測量工具測量的次數最少?為什么?
師小結:相同的長度,測量工具越長,測量次數越少,測量工具越短,測量次數越多。
三:經驗遷移,應用生活(6分鐘)
師:你們喜歡測量次數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呢?小結:測量次數少一些會更準確。你們經過三年的幼兒園生活都長高了,馬上要上小學了,會學習用尺子測量自己的身高還有學習用品等,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常見的尺子,你們猜猜測量不同的物品時會選用哪種尺子呢?
【引導幼兒選擇量具,激發測量興趣。】
小朋友們真聰明,故事里的小老鼠也很聰明,我們看看它有沒有挖到蜂蜜?
活動反思:
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要求鼓勵和支持幼兒發現、嘗試解決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用處,活動測量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用腳步進行自然測量,最后回歸到生活,測量我們的身高、教室等,對測量感興趣,對進入小學學習根深的內容埋下伏筆。
選擇繪本內容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將數學知識滲透在故事中。通過閱讀圖文并茂的小故事,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吸收基礎的數學概念,這些概念簡單易懂,可以快速地增進孩子的基礎數學認知,促進思維發展。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蜂蜜蛋糕樹》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找對稱》含反思01-12
新大班數學活動《7的組成》教案含反思01-06
幼兒園小班散文語言教案《樹真好》含反思04-10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
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6的組成》09-23
大班數學活動《同數分解》公開課教案含反思01-12
大班數學繪本《讓誰先吃好呢》教案含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