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兒大班科學教案《磁鐵》含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兒大班科學教案《磁鐵》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磁鐵,通過探索引導幼兒發現磁鐵能吸住鐵的東西。
2、學習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盤操作材料:內有磁鐵、鐵絲圖形針、螺絲帽、鑰匙、硬幣、木塊、布條、紙條、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
2、每人一個紙杯,內裝回形針兩個。
3、畫有磁鐵的.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讓幼兒發現磁鐵,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師:小朋友,請你看一看,你面前的盤子里有些什么?
請你玩一玩盤子里的東西,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引導幼兒探索磁鐵的特性。
(1)師:是哪一塊東西能粘住別的東西?把它找出來。這塊能吸住別的東西的鐵塊,它的名字叫磁鐵。
(2)讓幼兒操作盤內的材料,探索哪些東西是磁鐵的好朋友,幼兒嘗試分類把磁鐵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盤子里,教師個別指導。
3、小結磁鐵有哪些好朋友,教師做記錄,并引導幼兒發現磁鐵的好朋友都是鐵做的,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4、講述故事《小磁鐵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鐵對人們生活的幫助。
5、游戲:紙杯里取回形針。
引導幼兒運用磁鐵解決問題。
規則:不能將磁鐵從杯口伸入,也不能用手拿。
活動反思:
雖說孩子們知道“磁鐵能吸鐵”,但事實上,孩子對“鐵制品”并不熟悉,從他們收集的物品中就可以看出。為此,教師從幼兒現實的認知水平出發,讓孩子通過實驗分辨能被磁鐵吸起的物品,了解鐵制品的特性。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既齊備又有針對性,沒出現“幼兒想得到,教師備不齊;教師準備好,幼兒想不到”的尷尬,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幼兒認識上的“誤區”。這個活動還可以延伸,教師可組織幼兒繼續通過比較、觀察、分析等途徑,真正建構有關“鐵制品”的概念。
【幼兒園幼兒大班科學教案《磁鐵》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詩歌說課稿《傘》含反思09-25
幼兒園大班音樂說課稿節奏聚會含反思11-05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健康地吃》含反思11-0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風》12-18
幼兒園大班散文說課稿《彩云和風兒》含反思09-25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辨別面粉》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