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1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愛惜糧食。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 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小麥女士: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大家一定要切記:“糧食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玉米小姐也想來說一說。
(3) 我還有許多別名叫棒子、苞米、苞谷。我過去一直被視為窮人的糧食,在糧食生產還不能滿足所有人的生存需要時,你浪費它,就等于你殘忍地把應該給予饑餓的糧食糟蹋掉,而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餓死!這么一想,你難道不感到震驚與慚愧嗎?你難道還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饅頭當泥巴扔,把扒拉一口的飯當臟水潑嗎?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三、怎樣愛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
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3)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
四、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小兒歌。
粒粒糧食要愛惜,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3、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同學們,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2
一、 創設班會情境
當屏幕上出現一位可親可敬正在拉小提琴的長者時,學生的目光全部都集中了,這不是最好的開場白嗎?當學生帶著疑惑的問號時,教師展示出這位長者在水稻田中的一幕,想必每位學生都已經知道,原來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讓學生的思維第一步靠近班會的主題)
二、 切入班會主題
美有很多種,一篇優雅的散文給人以美的享受,一首動聽的樂曲讓人心曠神怡,一本工整的作業讓老師在工作中體驗美!還有很多很多。(展示圖片)意境美的、自然美的等等,引導學生感受愉悅的心情。
。ㄔ挿逡晦D)有很多的美愉悅的'是人們的心靈(引導學生說出:救助落水兒童、用生命捍衛祖國尊嚴,等等震撼人們心靈的美),
進而話鋒再一轉,還有很多普普通通的美,引導學生說出:隨手關掉沒人使用的水龍頭是美的,隨手關掉沒人使用的電燈是美的,吃完餐盤中最后一粒米也是美的——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餐盤中的美”(點明班會主題)
提出問題:
(1)你知道一顆稻穗上有多少粒稻谷嗎?
。2)我們吃的米飯需要多少道工序?
帶著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觀看水稻生長全程的圖片,從優選種子——育苗——田間施肥——插秧——田間管理——噴灑農藥——收割——運輸——儲藏等等環節,最后通過食堂師傅的手,才會到我們的餐盤中來。讓學生感悟糧食來之不易,雖然今天早已不再是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時代了,早已是機械化的農業耕作,但是我們的盤中餐仍是粒粒皆辛苦的,通過圖片的展示,觸動學生心底的良知,比單純說教的效果好得多。
三、 深化主題,激發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
展示系列圖片,第一幅:學生們喜愛的歌星梁詠琪與山區貧困兒童在一起的場面,喚醒學生的愛心,讓貧富的差別激發學生節約糧食的意識,讓愛心促動節約糧食的行為。雖然,現在的學生還沒有梁詠琪那樣的能力來救助貧困兒童,但他們可以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可以展開議論,讓學生闊談他們的看法,老師也不妨不失時機地發表自己的感想——如果畫面上的孩子們能吃上你們每天不慎倒掉的飯菜多好。≡谶@里運用了沒有說教的教育方式,但卻能收到比說教更好的效果。因為這是老師的感想,而不是老師教學生如何去做,這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方式,何樂而不為呢!在這里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有關糧食的故事,比如看電影《天下糧倉》有感,曾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等等,意在讓學生感悟糧食的重要性,知其重要才會重視,這是很平常的心理,只是需要老師來點撥而已,但要抓住最好的點撥時機方可見成效。還要讓學生知道,我們的民族是從貧困中走出來的。(講述建國初期中國貧困狀況,激發學生愛國的激情禺節約糧食之中)。
四、班會的尾聲
展示對比畫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場面與機械化耕作場景,定格畫面——水稻圖片。
班主任話語:雖然現在早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耕作方式,但是我們的盤中餐,仍然是粒粒皆辛苦的,讓我們一同大聲朗誦,從三、四歲時我們就能倒背如流的那首詩詞吧!
《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節生動的主題班會在這朗朗的古詩詞聲中結束了,留給學生的是感悟、是反思、是節約意識的激發、是節約行為的觸動。這不正是這個主題班會的目的所在嗎?
附:為了讓班會留給學生更深的印象,并從中學到知識,接下來設計有關農作物知識搶答,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進行。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3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具體地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2、初步學會仔細地觀察圖畫,并且會展開合理的想象。
3、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能在行動上落實。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仔細觀察插圖,比較具體地把事情經地寫清楚。
教學難點:
依據圖畫,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具: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示習作題目,明確寫作內容。
二、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1、指名讀“習作要求”。
2、回憶本學期哪次作文要求也是“比較具體地寫出事情的經過”。(《這件事 》)
3、這次習作有什么新要求?(一是仔細看圖,理解圖意;二是展開想象,化靜態畫面為動態的'語言、動作。)
三、指導觀察,口述圖意。
1、請同學們看圖,圖上畫著什么時間?哪些人,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
2、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想象:小朋友為什么要去倒飯?
3、爸爸、媽媽會怎么說?怎么做?
(可聯系的內容:
。1)門外插秧的農民伯伯。糧食來得不容易:耘田--除草--施肥--收割--打谷--軋米;
(2)學過的古詩《鋤禾》、兒歌《白米飯和花衣裳》;
(3)計算:以一人一天浪費一粒米計算,全國就要浪費十二億粒米,約有五萬六千多斤。)
4、小朋友會怎么說,怎么做?(合理想象)
5、這篇文章應按什么順序寫?哪些內容要寫具體?
參考提綱:
起因: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裕┦虑榘l生的原因:倒飯——菜不好(或已吃飽等)
經過:爸爸、媽媽:勸阻(做) 教育(說) (可設置情節,如爸爸發
。ㄔ敚┬∨笥眩好靼椎览恚ㄕf) 火,媽媽耐心教育。)
結果:吃掉剩飯或放著一一餐熱熱再吃等。
。裕
四、指導口述圖意。
1、依據參考提綱及習作提示,自己口述。
2、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3、同桌互說互評。
4、指名優等生口述,集體再評。
第2課時
一、復習:這篇文章寫時要注意什么?
1、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2、經過部分分幾步寫具體。
3、看圖作文要展開合理想象。
二、學生打草稿,教師巡回指導。
三、指名讀草稿,集體修改。(經過是否具體?想象是否合理?
四、同桌互改,再自己修改草稿。
五、謄抄。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4
活動目標:
1、學習過竹梯上時保持身體平穩,發展平衡能力及身體的協調能力。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過竹梯,初步發展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
3、體驗自主游戲和創造性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若干長梯、木樁,同等的小書包若干充當糧食裝在糧倉(籮筐里)、空的籮筐兩個,小貓頭飾若干。老師帶著黑貓警長的頭飾,黑貓警長的音樂。
活動過程:
1、以角色"黑貓警長"的身份引出活動,聽音樂做熱身操,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寶貝貓們今天,黑貓警長要教你們學習新本領了,來,我們先做熱身運動。
2、學習嘗試自主探索各種走竹梯的方法。
。1)啟發幼兒自由暢想、探索各種走竹梯的方法。
師:寶貝貓們看前面有兩條竹梯小路,請你們走一走,看看誰想的.方法多。(寶貝貓們得注意了過竹梯小路的時候不能摔倒了,而且手要自然的放在兩邊也不能走到竹梯外面了)
(2)請幼兒展示自己富有創意的動作。(引導幼兒嘗試各種走竹梯的方法,如走橫檔、走兩邊、走空擋、側走竹梯邊等)師:寶貝貓們剛剛你們走的都很棒,可是黑貓警長很想知道你們是怎么走過來的?那只寶貝貓愿意把自己的剛剛走的方式給別的寶貝貓們展示出來?
(鼓勵孩子們展示自己剛剛走竹梯的方法)師:寶貝貓們剛剛你們走竹梯的方法真多啊,那機器貓覺得xx的方法比較容易過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帶領寶貝貓們走一圈,走2種方法可以了)
3、通過游戲"保護糧倉",發展身體平衡性及協調能力。
師:接到命令,(假裝接電話)農民伯伯的糧食被老鼠偷走了,我們要把糧食從老鼠家搬運回糧倉里。
。1)介紹游戲的名稱及玩法:選擇一種過竹梯的方法,過了竹梯,繞過樹林(木樁)腳一定要踩在木樁上,不要掉到地上了,同時走竹梯和踩木樁的時候雙手要自然放開,不能擁擠、更不能推其他的寶貝貓。從老鼠的家里搬一包糧食,從旁邊的小路跑回來(按箭頭方向),把糧食拿到手上。(教師示范全過程)(機器貓示范)
。2)小朋友們自己參加一遍游戲(選擇一種走竹梯的方法,然后第二遍用另外一種方法走)
(3)分兩組幼兒進行競賽,:寶貝貓們,天快下雨了,我們來比賽那組運籃子里面的糧食先運完為勝!。
4、延伸活動。
師:寶貝貓接到命令我們又有新的任務要去執行了,開上車子出發。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5
設計意圖:
現在的生活條件比較好,大多數幼兒不懂得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所以選擇這個課題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兔媽媽和寶寶、鼠媽媽和寶寶的圖片、碟片、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入場。
1、導入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
、俳裉煳医o你們帶來幾個小朋友。
②你們看看這是誰。
、劢裉煨“淄靡患液屠鲜笠患医o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可要認真看仔細聽,待會兒老師可要提幾個問題的哦,到時看看誰說的又快又好。
2、引入課題
。1)教師播放碟片,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師:
、俟适吕锒贾v了哪些小動物?
②小兔和媽媽是怎么做的?
、坌±鲜笠患矣质窃趺醋龅?
④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樣了?
、轂槭裁葱±鲜笠患視I得路都走不動呢?
、弈切∨笥褌兪窃趺礃幼龅哪兀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一家愛惜糧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費糧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進行比較對錯。
、龠!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谀沁叺倪@個小朋友又干什么?
、勰闶窃趺醋龅?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非常好,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浪費糧食,我們有可能會餓肚子。
5、結束:播放兒歌《憫農》。
活動反思:
進餐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針對我班幼兒目前進餐時"不想吃"、"不會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現象進行《不浪費糧食》的社會活動,通過活動使我們的寶寶懂得要珍惜糧食。在這次活動中我通過幻燈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米飯、饅頭的由來,觀察小麥和包谷的生長過程和農民伯伯勞作的場景,不學習兒歌《愛惜糧食》,讓寶寶們體會到了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剩飯菜,要愛惜糧食。當然這種社會性的情感教育對于小班孩子來說相對不太好理解,為此我們結合孩子們的日常進餐繼續開展這一教育。
在平時進餐時,我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正確的握勺方法,培養他們安靜進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并引導寶寶回顧社會活動《不浪費糧食》,幫助幼兒了解飯菜的由來,使孩子們逐步懂得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通過我們反復的指導,有效的表揚與獎勵,使孩子們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強了孩子們對他人的尊重,從而讓孩子們真正感悟到"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6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 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 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 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習中增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
2、培養學生物盡其用,不浪費糧食,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重點: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反思自己對待糧食的態度,從中培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情操。
難點:培養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示班會主題
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春天,自強自立,奮勇向前是你們前進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卻滋生出一種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現象,請看圖片:(課件出示學生浪費食物的圖片)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談體會。
二、展開班會活動
主持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丟掉這種美德。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沒有經歷過那饑腸轆轆的年代,也沒有真切的體味過從播種到收獲的艱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在田里勞作的吧。
播放課件:課件內容(農民伯伯春播、選種、浸種、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濕了衣背,太陽曬黑了皮膚,他們全然不顧,依然勞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農民伯伯辛勤勞作你們想說些什么呢?
主持人:大家說得真好,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真可謂是“粒粒皆辛苦”呀。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就是丟棄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主持人:這幾位同學的表演很精彩,也讓我們受到了要愛惜糧食的教育。我想采訪一下我們班上的同學,你們以前有沒有浪費過糧食呢?以后會怎么做?
通過剛才的采訪,我知道我們班上的同學以前也有浪費糧食的不良行為,不過大家都表示以后改正,我聽了很高興!現在,大家一起來齊讀幾句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來警戒自己吧。
(課件出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觳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T葛亮每一食,便念稼檣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獏蔷ぃ
三、總結主題班會
老師:同學們,老師現在很高興,因為我們師生共同經歷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真正體會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了“愛惜糧食”的意義,更學會了如何去節約糧食。相信每位同學都有所收獲,有所感悟。同學們,請珍惜糧食吧!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做一名愛惜糧食的小衛士!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8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顒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糧食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2、培養學生對糧食的珍惜意識;
3、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
教學準備:
1、PPT或圖片展示世界糧食日的相關信息;
2、糧食圖片或實物樣本;
3、色彩、畫筆、紙張等美術材料。
教學過程:
Step1:導入(5分鐘)
展示世界糧食日的相關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簡單介紹世界糧食日的背景和意義。
Step2:知識講解(10分鐘)
通過PPT或圖片展示,向學生介紹糧食的來源、種類和重要性。讓學生了解糧食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糧食問題的現狀。
Step3:討論與思考(10分鐘)
與學生一起討論以下問題:
1、你知道我們每天吃的主食有哪些?
2、你知道全球糧食問題的現狀嗎?有什么解決辦法?
3、你覺得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糧食?
Step4:美術創作(25分鐘)
1、給學生展示一些糧食的圖片或實物樣本,讓他們觀察和感受糧食的`形狀、顏色和質感。
2、引導學生用色彩和線條表達糧食的特點和美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糧食進行繪畫創作。
3、提供必要的美術材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進行繪畫創作。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展示糧食的美麗和豐富多樣性。
Step5:展示和分享(10分鐘)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創作靈感和想法。鼓勵學生互相欣賞和贊賞彼此的作品。
Step6:總結與反思(5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內容,總結世界糧食日的重要性和我們應該如何珍惜糧食。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糧食。
教學延伸:
1、鼓勵學生在家中繼續進行糧食主題的美術創作,可以嘗試不同的繪畫媒介和風格。
2、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農田或農產品市場,讓他們親身感受糧食的生長和流通過程。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0
活動主題:
探索世界糧食日,感受豐收的喜悅
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16日
活動地點:
幼兒園校園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糧食的認識和重視,培養他們珍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3.增加幼兒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飲食的了解;
4.培養幼兒的健康飲食觀念,提高他們的營養意識。
活動內容:
1.開場儀式
主持人介紹世界糧食日的背景和意義;
幼兒園領導致辭,強調糧食的重要性。
2.糧食知識講解
通過圖文展示和簡短講解,介紹主要糧食作物的種類和生長過程;
通過互動問答,檢驗幼兒對糧食知識的掌握程度。
3.糧食制作活動
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種糧食作物,如小麥、稻米、玉米等;
每個小組制作糧食制品,如面包、米飯、玉米糕等;
引導幼兒參與制作過程,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4.國際文化展示
設立不同國家的展示區域,展示該國的傳統服飾、建筑、文化等;
介紹不同國家的主要糧食作物和傳統飲食習慣;
引導幼兒參觀展示區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飲食。
5.糧食游戲
設立多個游戲站點,如糧食拼圖、找糧食等;
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增加他們對糧食的認識和興趣。
6.健康飲食講座
邀請專業營養師進行講座,介紹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和原則;
引導幼兒了解均衡飲食的'概念,培養他們的營養意識。
7.豐收慶典
邀請家長參加豐收慶典,共同慶祝世界糧食日;
幼兒表演糧食相關的歌曲、舞蹈等,展示活動成果。
活動評估:
1.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幼兒對糧食的認識程度和活動的滿意度;
2.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表現,評估活動效果。
活動后續:
1.繼續開展與糧食相關的活動,加深幼兒對糧食的認識和理解;
2.建立糧食浪費減少的常態化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節約習慣;
3.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共同關注幼兒的飲食健康問題。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1
設計意圖: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后每年的這一天都作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于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1、知道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知道節日的由來;
2、了解農民生產糧食的的不容易,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使幼兒懂得如何珍惜糧食,養成用餐好習慣。
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農民生產糧食的的不容易,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難點:使幼兒懂得如何珍惜糧食,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物資準備:演示PPT;糧食相關的圖片或模型。(水稻、小麥等)
2、經驗準備:幼兒預先了解糧食的生產過程。
教學設計:
一、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拿出水稻、麥子的圖片,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一邊介紹一邊展示卡片或播放PPT進行展示)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就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幼兒:糧食。
教師:對啦!他們不僅有名字,也有自己的節日,小朋友們知道嗎?那就是“世界糧食日”。
二、世界糧日簡介
1、教師:1981年10月16日,是首次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此后,每年的這個日子都要作為世界糧食日開展各種紀念活動。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紀念日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于1945年10月16日。
教師:讓我們看看為什么要會設定這個節日,有什么意義呢?
教師:糧食紀念日,是在1979年11月舉行的第20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中確定的。它的宗旨是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重視。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饑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小朋友,這個節日大家記住了嗎?是什么呢?
幼兒:世界糧食日。
小結:知道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它的宗旨是喚起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重視,加強國際和國家對戰勝饑餓、營養不良和貧困的聲援。
過度:那么說起糧食,讓我們先來了解下糧食是怎么來的吧!
三、糧食是怎么來的?
教師(關鍵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嗎?
老師依次播放PPT展示,請幼兒認真觀看,啟發思考,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
1)大米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為什么說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教師誦讀古詩《憫農》感受古人對農民的歌頌。
教師可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PPT進行暫停和播放,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小結:
小朋友嗎,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才能收獲糧食,我們要做珍惜糧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費。
四、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教師:接下來我們看看這些圖片,依次展示卡片或PPT
1)餐桌上的浪費現象
2)缺少食物的國家孩子們的狀態
3)我們能做什么?
教師可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PPT進行暫停和播放,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小結: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就是糧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惜糧食呢?
五、文明用餐小常識
教師:小朋友我們在家和在幼兒園吃飯時應該怎么做啊,哪位小朋友來說一說?
請幼兒發炎,并請其他小朋友補充發炎關于文明就餐的行為規范。
教師:小朋友們,回答的都非常棒,我們不僅要記住,還要在每次吃飯時踐行這些小常識,爭做“光盤小達人”哦~
教師:接下來,我們把小朋友剛剛說到的文明就餐小知識,整理為了我們班的文明餐桌公約,小朋友們我們大家一起跟著老師讀一讀吧!
1)倡導節約,文明用餐,從我做起;
2)文明餐桌小行動,科學發展大作為;
3)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的留美名;
4)文明就餐你我他,省吃儉用好人家;
5)文明用餐,節儉惜福;
6)珍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六、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教師:小朋友們,糧食來的不容易,我們要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學會文明的就餐習慣,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小朋友們可以做到嗎?
幼兒:能!
教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讓
我們一起來制作班級文明就餐公約吧!
1)餐桌上不要大聲講話;
2)餐桌上不要大聲咀嚼;
3)餐桌上不能敲擊餐具;
4)筷子不要亂放;
5)按量取餐,吃多少取多少,不浪費糧食。等......,可根據小朋友的提議一起設計制作。
《文明就餐,光盤行動》
1、光盤行動,惜糧惜福。
2、食不凈則多病,食不盡則多蠅。
3、成由勤儉敗由奢,倡導光盤凈餐桌。
4、我要光盤,拒絕“剩宴”。
5、我們要將吃不了“兜著走”貫徹到底。
6、碗凈、盤凈、桌凈,人人需認清;
飯光、菜光、湯光,我們樂成長。
教師:可以播放PPT或請小朋友一起繪畫制作班級文明就餐公約,也可以設置一塊光盤達人榮譽墻,請完成光盤的小朋友將自己的姓名貼貼在榮譽墻上。
總結:珍惜糧食,光盤行動是我們整個社會一直在努力實行的一種節約糧食的行為習慣,饑餓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應該要自覺節約糧食。我們如果能節約一點糧食,世界上就會少一個挨餓的人。
七、家園共育
鼓勵孩子回家后給家人分享PPT的內容,與家長一起了解糧食短缺造成的危害,并制定在家珍惜糧食,光盤行動的好習慣養成計劃,也可以利用每天打卡。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活動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并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動目的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活動主題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四、活動時間
xxx4年10月17日(周x)
五、活動主持
韓威李珂涵
六、活動議程
1、認一認,請4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并作簡單介紹。
2、講一講,請3位同學分別講講“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作用”以及“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答一答,請10位同學答一答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相關知識,答對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
4、想一想,為世界糧食日擬定幾個宣傳標語,突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并請6位同學讀一讀自己擬好的標語,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點評交流。
5、誦一誦,由主持人帶頭,全班集體朗誦《珍惜糧食》的詩歌。
6、最后由陳老師總結。
附錄:相關資料
答一答:
xxx4年世界糧食日是第幾屆:第xx個世界糧食日!
xxx4年世界糧食日主題:發展可持續糧食系統,保障糧食安全和營養。
xxx4年世界糧食日時間:10月16日(每年時間都定于此日)。
精制大米比糙米營養價值。
A、高B、不一定
“陳糧”()“陳化糧”。
A、就是B、不一定是
農戶家庭儲存糧食使用磷化鋁熏蒸。
A、不適宜B、適宜
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是描寫動物冬眠醒來的節氣。
A、清明B、驚蟄
五谷是指稻(稻谷)、黍(黃米)、稷(小米)、麥(小麥)和()。
A。包谷(玉米)B。菽(大豆)
“QS”標志是()的英文縮寫,獲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其外包裝上必須標注一個醒目的.藍白色QS標志。
A、食品質量安全B、食品包裝安全
我國有一個成語叫“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是指()
A。雙手雙腳B。頭、頸、四肢、軀干
誦一誦:
珍惜糧食
詩/天上若水
常?吹皆诜比A的街上有精美的糧食
被人們遺棄
像遺棄在人們良心背面奄奄一息的生命
摸摸我們厚厚脂肪下面還跳動的心臟否?
這些厚度的時光如何能讓這些幼頭穿過時空抵達
缺氧的雪山,那些紅色而堅硬的生命如何以雪來充饑
以及埋伏殺機的草原啊,我們的前輩又如何以野菜、草根來
延續革命洪流
糧食啊、糧食,你一不小心就暈倒在路邊,背景離鄉
土地全無,常常見你在古典的詩篇中探出你瘦骨嶙峋的大手
昭示天下——路有餓死骨
并有血淚史詩警醒千古
今天,土地豐盈、肉體豐滿,人心卻日漸荒漠
讓我們再去路邊看看的那些曾經倒下的骨頭
現在卻立在糧食之上
痛心疾首血淚全無
今天,我們都流著祖先的血液
拾起那路邊上的糧食
向傷疤樣警示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3
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糧食日的意義和重要性。
2、培養學生對糧食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3、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
教學準備:
1、世界糧食日的相關圖片和資料。
2、彩色紙、剪刀、膠水、彩色鉛筆等美術工具。
3、畫板或黑板。
教學過程:
Step1:導入(5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世界糧食日的概念和意義,引發學生對糧食的思考和討論。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圖片或視頻,讓學生了解糧食的種植、收獲和加工過程。
Step2:講解(10分鐘)
教師向學生講解世界糧食日的起源和目的,強調糧食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結合圖示和實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糧食的價值和珍貴。
Step3:創作(30分鐘)
1、教師向學生介紹本節課的'美術創作任務:設計一幅以世界糧食日為主題的海報。
2、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運用彩色紙、剪刀、膠水和彩色鉛筆等工具進行創作?梢怨膭顚W生用圖畫和文字表達對糧食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設計糧食的種類和形象。
3、教師在創作過程中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
Step4:展示和分享(10分鐘)
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展示和分享。學生可以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對糧食的理解和感受。
Step5:總結(5分鐘)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總結,再次強調糧食的重要性和珍貴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對糧食的關注和感恩之情延續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延伸:
1、鼓勵學生參觀當地的農田或農產品市場,親身感受糧食的生產和流通過程。
2、組織學生參與糧食浪費減少的活動,如制作宣傳海報、參與糧食回收等。
教學評價:
1、學生的創作作品是否能夠準確表達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和意義。
2、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積極參與和合作精神。
3、學生對糧食的理解和感受是否能夠通過作品和分享表達出來。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 14
教學目標:
1.了解世界糧食日的意義和目的;
2.培養學生對糧食的珍惜意識;
3.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世界糧食日的相關圖片和資料;
2.彩色紙、彩色筆、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Step1:導入活動(5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世界糧食日的背景和意義,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Step2:學習知識(10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觀看世界糧食日的相關圖片和資料,讓學生了解糧食的重要性和全球糧食問題。
Step3:創作美術作品(20分鐘)
教師發放彩色紙、彩色筆、剪刀和膠水,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創作與糧食相關的`美術作品。可以是插畫、拼貼畫等形式。
Step4:分享與展示(10分鐘)
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享和展示。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簡單介紹作品的意義和創作靈感。
Step5:總結與反思(5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總結世界糧食日的意義和創作作品的體驗。
教學延伸:
1.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或學校的相關活動,增強對糧食問題的認識;
2.組織學生參觀農田或農產品市場,了解糧食的生產和流通過程;
3.鼓勵學生與家人一起制作健康的糧食,培養對糧食的珍惜和感恩之心。
教學評價:
1.學生參與度:學生能積極參與活動,表達自己對糧食的理解和感受;
2.創作作品:學生的美術作品能夠體現對糧食的理解和創造力;
3.反思與總結:學生能夠簡單總結世界糧食日的意義和自己的學習體會。
【最新世界糧食日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世界糧食日教案03-21
大班社會世界糧食日教案(精選15篇)10-17
小班社會世界糧食日優秀教案(精選16篇)07-25
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教案11-23
世界糧食日征文07-10
世界糧食日主題班會教案02-20
10.16世界糧食日活動總結最新02-28
最新世界糧食日活動方案(精選20篇)10-11
世界糧食日的活動總結04-10
世界糧食日主題征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