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通用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 1
設計思路:
計數活動是小班數學教育主要內容之一。小班幼兒在計數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為幼兒創造計數的環境之外,如何發揮集體數學教育作用,為幼兒提供“強化總數”、“感官計數”、“多形式計數活動”等學習計數練習的機會,同時也為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給予不同方式不同強度的計數練習?本活動試圖從創設適宜的教學情景入手,發揮教師在“強化總數”上的引導作用,積極為每個幼兒提供計數的操作機會,并在游戲中讓幼兒運用感官進行多種形式的計數練習,從而為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給予一定的刺激和強化。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實物,強化總數。
2、通過自主操作和感官計數練習,發展幼兒計數能力。
3、愿意操作擺弄材料,體驗操作活動和集體游戲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張。小動物圖片若干,1~5的數字卡片。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蘿卜、香蕉、草、超市游戲架圖片及數字卡片)。
3、托盤、坐墊、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強化總數。
。1)情景語:今天森林里要開運動會,小動物們都來了,看看它們是誰?
。2)整體出示2只鴨、3頭牛,4匹小馬、5只小猴,教師引導幼兒從左到右手口一致地點數,點數到最后一個時教師提高聲調,加大音量來說這個數詞,并用手指圍繞所點數過的動物畫個圈,引導幼兒說出總數,出示相應的數卡2~5。并引導幼兒學習用“只、頭、匹”等量詞來表達。
2、點數取物,個體操作。
。1)情景語:小動物比賽結束了,我們送一些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給它們吃。(引導幼兒討論動物們喜歡吃什么東西。)
(2)提出操作要求。數數有幾只動物,一只動物吃一個,應該吃幾個食物,從筐子里拿出相應數量的蘿卜、香蕉、草等食物和數卡擺放在架子上。(教師演示操作卡1):
(3)幼兒個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對典型的操作案例進行拍照。每個幼兒完成一張操作卡,對點數能力強的幼兒可多提供不同操作卡,或提供點卡滿足他們的操作需求。
3、收拾材料,小結點評。
。1)提供兩個袋子,引導幼兒按數字卡和食品卡分類收拾操作材料。
(2)運用PPT進行點評幼兒的操作案例。引導幼兒發現同伴的操作錯誤,并給予糾錯。
4、游戲活動,感官計數。
。1)情景語:我們也來當動物運動員進行比賽,運動前先讓我們做準備活動吧。
。2)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上動物的總數做相應數量的動作。如:4只小鴨叫4聲,5匹馬跺5次腳,3只小兔跳3次等,也可根據動物的叫聲總數用動作表示,如聽貓叫聲5聲后,做跳的動作5次等,也可根據動作的動作次數發出相應總數的叫聲等。
5、延伸活動:動物運動會幼兒帶上動物頭飾到草地上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如果讓我再來上這節課,我會先準備好大些的動物掛圖,先講解動物的外貌特征與習性,讓幼兒充分了解后再去玩游戲。我還會在游戲結束后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如:我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我是男生還是女生?在什么幼兒園上什么班?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運動,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2、學習身體協調的跨跳,能運用正確跨跳動作跨過50厘米寬、30厘米高的障礙物。
3、能遵守游戲規則,感受運動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看動物跨跳的視頻。
2、物質準備:小椅子、蛇皮袋、短皮筋(或跳繩)、大型塑料玩具城堡、獎章或獎牌。
3、場地準備:戶外寬敞平坦的場地。如圖。
活動重難點:
引導幼兒學習跨跳的動作,并利用跑、跨跳等動作進行游戲活動。
幼兒能掌握跨跳時前腿騰空向前、后退用力蹬地的'動作要領。
活動過程:
1、游戲:“動動手、動動腿、動動我的小腳丫”。
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照從上至下的順序活動身體各部位,重點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
2、游戲:“小馬過河”。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跨跳的基本動作。
3、游戲:“一起學跨跳”,引導幼兒練習跨跳。
通過幼兒逐一練習跨跳動作(跨跳的寬度依次為30厘米、40厘米、50厘米),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尋找“小榜樣”,并請幼兒進行示范。
為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教師邊示范邊說兒歌。
。1)幼兒分組練習助跑跨跳過50厘米寬的單個障礙。
(2)幼兒分組練習助跑跨跳過50厘米寬的多個障礙。
。3)幼兒分組練習助跑跨跳過30厘米高的多個障礙。
4、游戲:“森林運動會——跨跳比賽”,復習鞏固跨跳動作。
5、游戲:“捶捶小腿踏踏腳”。
教師帶幼兒一起進行放松整理游戲“捶捶小腿踏踏腳”,活動自然結束。
附兒歌:
小馬真叫棒
小馬小馬向前跑,
遇到小溪不慌張,
弓起前腿像騰空,
后腿用力把地蹬,
身體輕松跨過去,
小馬小馬真叫棒!
活動反思:
通過今天的練習,大部分幼兒已掌握了動作要領,會跨跳并能夠跨過一定寬度和高度的障礙,活動目標基本完成。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主動學習跨跳動作,并一直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進行練習,在游戲的帶動中一直保持良好的情緒,活動效果好。對活動的建議是跨跳動作學會了,但是有些幼兒的動作不夠規范,可以在以后的活動中通過模仿其他動物進行練習,也可以通過調整場地布置的形式,增加游戲性,再次練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能看圖描述小動物參加運動會的項目。
2、豐富動詞"跑、爬、跳、游",會用句式"xx會x"說一句話。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小動物的名稱和主要生活習慣;活動前組織幼兒進行跑、跳、爬等活動,引導幼兒感受運動的快樂。
物質準備:PPT 森林運動會背景圖,各種小動物貼紙。
活動過程:
一、以"天氣冷,做運動"引題,初步感受跑、爬、跳、游的含義。
1、指導語:天氣好冷呀,小朋友們我們需要做運動,讓我們一起來做運動熱熱身。
2、引導幼兒先跑一跑,學小兔跳一跳,在爬呀爬,學學小魚游游游,游回座位上咯。ㄟ呑鲞呎f出動詞)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指導語:昨天啊,森林里剛剛舉行了一場運動會,老師拍了一幅運動會上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提問:你們瞧,圖里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比賽什么?
3、引導幼兒邊講述邊用肢體形態表現畫中的運動項目。
三、出示小河背景圖,引導幼兒講述誰要參加游的比賽。
1、請幼兒說說誰會游?并請個別幼兒上來把小動物貼在相應的背景圖上。
四、結合小動物的特點引導幼兒用xx會x句式講一句話,并送動物參加比賽。
1、引導幼兒運用句式說一句話。教師示范仿編句式: 小羊會跑,咩咩咩。小猴會爬,吱吱吱。
2、幼兒自由回答,并貼上所說的動物。
五、學小魚游到教室外面。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做韻律操《我真的很棒》。
組織幼兒到戶外參加運動會。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教師富有情境的`語言,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積極的進入活動。另外,設置問題讓幼兒去說,帶上頭飾讓幼兒去演,都能使幼兒更好的認識動物,了解動物。但活動中還有欠缺之處,例如沒有更好的關注所有幼兒,課堂時間把握的還不夠好,以后我會改掉不足,逐步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 4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較強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感知物體的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系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他們認識數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的,數字7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孩子把數字7的形狀和已有的一些物體聯系起來,讓孩子能具體形象地認識記憶數字7,《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為此我設計了游戲情景“森林運動會”,讓幼兒帶著要求去數物匹配,在號碼牌、幾只小動物不知不覺地感受7的數量,這遵循了“教育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原則。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7以內的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鼓
2.操作記錄表
3卡片
4.動物圖片
重點: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數量;通過觸摸感知數量。
難點: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聽小鼓
師:(敲鼓)森林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啦,聽小鼓他唱歌啦,嘿嘿,我的小鼓唱幾聲?(幼兒回答:你的小鼓唱2聲)
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你想讓小鼓唱幾聲?請1-2名幼兒。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敲鼓聽鼓聲的數量,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我的活動中,同時也驗證孩子們傾聽能力的習慣養成。
二、數物匹配
師:小鼓今天為什么這么開心呢?因為森林里要開運動會啦。瞧,運動員們進場啦,誰來啦,來了幾只小雞,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你是看出來的,這是用目測的方法。你是一個一個點數的,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是不是5只。那我們給他們貼相應數量的號碼牌。(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
設計意圖:我巧用“小鼓今天為什么這么開心?”過度到第二環節,同時設下懸念讓孩子們大膽想象森林里會發生什么開心的事兒呢?我神秘的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出示小動物運動員,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同時增強孩子們的渴望感,迫切知道動物運動員有幾個?
三、操作
師:小動物們非常開心,都有了自己的號牌排了,還有很多小動物也要入場了,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找一找號碼牌?匆豢蠢蠋煘槟銈儨蕚涞牟牧希加心男﹦游铮瑪禂涤袔字,貼在相應數字的`下面,一邊數一邊貼。
四、評價
找到號碼牌的小朋友送到上面來讓裁判檢查,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家找的對不對,(這一排呢?)小動物要感謝你們,你們幫他們找號碼脾真對。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設置了“裁判”角色,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給幼兒充分的評價空間,不難看出這一環節孩子們的興致很高漲,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五、游戲
森林的小動物玩的這么開心,我們也來玩一個開心的游戲,名字叫“聽數字找朋友”,音樂一停,你聽到數字幾,就要找到幾個朋友抱在一起,我們先來試一下。(走走走,跑跑跑,跳跳跳,做自己喜歡的動作)。今天我們和數字玩了好玩的游戲,到操場上教教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設計意圖:最后我將活動再次推向了高潮。音樂停,聽數字找朋友抱成團,游戲中再次體現了小朋友的傾聽能力與靈活性,通過游戲小朋友的控制能力又再一次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在計算的學習上,是從對數量的感知階段向數詞和物體數量間建立聯系階段過渡,他們有了最初的數群概念,已開始理解數的實際含義,因為本次活動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時,在學習7的形成過程中,巧妙的運用教具,學具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經驗,從對具體事物的概括中,幫助幼兒理解數概念的實際意義。
數學對于幼兒來說是抽象枯燥的,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設計到有趣的游戲當中,不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如:聽鼓聲游戲,看點卡送數字等,從而使幼兒通過多角度掌握數學知識。這節課上下來,我覺得離我的預想目標還有距離,活動中有多處細節地方未注意到,活動中我讓孩子說的機會體現不多,有的只是叫了2-3個小朋友說說,就草草了事,這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多注意,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展示。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實物,強化總數概念。通過自主操作和感官計數練習,發展幼兒計數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森林運動會”的教學情景,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運用感官進行多種形式的計數練習,體驗操作活動和集體游戲的樂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幼兒對昆蟲和小動物的好奇心,培養愛護大自然的情感,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背景圖一張,展示森林運動會的場景。
小動物圖片若干(如小鴨、小熊、小兔等),數量控制在5以內。
1~5的數字卡片。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括蘿卜、香蕉、草等食物圖片及數字卡片,用于點數取物操作。
動物頭飾若干,供幼兒在延伸活動中使用。
托盤、坐墊、錄音機、磁帶等輔助教學工具。
經驗準備:
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小動物的名稱和主要生活習慣。
活動前組織幼兒進行跑、跳、爬等活動,感受運動的'快樂。
活動過程
創設情境,強化總數:
教師出示背景圖,講述森林運動會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有哪些小動物參加運動會。
整體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從左到右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教師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引導幼兒學習用“只、頭、匹”等量詞來表達。
點數取物,個體操作: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數數有幾只動物,一只動物吃一個食物,應該拿幾個食物。
幼兒根據動物數量,從筐子里拿出相應數量的食物和數卡擺放在架子上。
教師巡回指導,對典型的操作案例進行拍照記錄。
收拾材料,小結點評:
提供兩個袋子,引導幼兒按數字卡和食品卡分類收拾操作材料。
教師運用PPT或照片進行點評,引導幼兒發現同伴的操作錯誤,并給予糾正。
游戲活動,感官計數:
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上動物的總數做相應數量的動作。如:4只小鴨叫4聲,5匹馬跺5次腳等。
幼兒帶上動物頭飾,到草地上進行游戲,模仿動物的動作姿態,鍛煉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延伸活動:
幼兒在戶外繼續開展動物運動會游戲,鞏固計數能力。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增進彼此間的了解。
教學反思
活動亮點:
故事情節“森林運動會”始終貫穿整個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
教師緊緊把握“計數點數”這一教學主軸,通過創設個體操作、游戲練習的機會,促進了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
活動設計注重各領域相互整合,如量詞的學習、動物食物的科學認知等,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不足之處:
部分幼兒在點數時仍存在手口不一致的情況,需要進一步加強練習。
在游戲環節中,個別幼兒的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因為游戲規則不夠明確或缺乏挑戰性。
改進建議:
在未來的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形式的計數練習,如聽聲音計數、看圖片計數等,以提高幼兒的計數能力。
在游戲環節中,可以設計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如設置時間限制或增加難度等級,以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合作,共同關注幼兒在數學領域的發展情況,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計數機會和實踐經驗。
通過以上教學反思,教師可以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幼兒園小班數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優秀教案《森林運動會》含反思(通用10篇)11-2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兔種菜》含反思11-2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方向》含反思07-2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動物排隊》含反思05-18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按高矮排序》含反思06-1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長方形》含反思04-0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我會數數》含反思(精選10篇)10-08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先和后》含反思12-22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變廢為寶含反思11-03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鐘表》含反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