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通用1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
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嬌慣,家人比較遷就,表現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為中心,缺乏互相謙讓、互相關心的良好品德,與人相處、協商、合作的能力較差。而《小羊過橋》這個故事形象生動,富有很強的.教育性,故事情節、角色對話通俗易懂,幼兒比較容易接受。通過學習幼兒能從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謙讓也是一種美德。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主要內容。
2、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重點難點
懂得同伴間要互相謙讓、不爭吵、不打鬧
活動準備
視頻動畫、情景創設(一條河、河面上有一座獨木橋)、(小白羊、小黑羊)頭飾、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游戲“走獨木橋”進入教室。
1、獨木橋什么樣的?剛才走獨木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發言,師總結并交代兒歌的名稱。
(二)聽錄音,把握兒歌主要內容。
提問:
1、兒歌叫什么?有誰?
2、發生了什么事?
(三)欣賞動畫,理解兒歌內容
1、兩只羊走到獨木橋中間,小白養和小黑羊說了什么?
2、兩只羊越吵越兇,互不相讓,后來怎樣啦?為什么會這樣?
3、你想對兩只羊說什么?
4、小結:小白和小黑沒有互相謙讓結果掉進河里了。所以平時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謙讓。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戴頭飾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結合了新的輔助教具——課件,課件的聲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被激發了,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孩子們愿意說、大膽說、連貫說,說出了整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內容及角色的對話。活動組織的各個環節較緊湊、動靜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領域、社會領域,幼兒得到綜合性的學習。但是在活動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語言的連貫性不夠,還需進一步加強。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2
一、預設目標
1、了解警車、救護車的特征和用途,知道110、119、120三個特殊電話號碼。
2、激發幼兒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愿望。
3、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品德。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二、準備:錄音機
音樂《汽車開來了》電腦軟件《大馬路》圖片。
三、述程
1、《汽車開來了》進場
2、幼兒坐好,教師開電腦軟件讓幼兒看。
、俳處熞龑В盒∨笥眩催@大馬路上有好多好多的車,聽是什么車的聲音(救護車)
請幼兒仔細看救護車是怎樣的,它有什么用?
如果需叫救護車,我們應打什么電話?(120)圖片救護車會誰來?(醫生)圖片。
、诶^續聽,這次又是什么車的響?(消防車)
請幼兒看消防車的`外型,它有什么用?如果發生火警,應打什么電話號碼?(119)圖片,有準來救火(消防員叔叔)圖片。
、壅埧淳嚨耐庑
車車是準開的?(警察叔叔)
3、請幼兒觀察三幅情景畫。
它們分別需要什么?
請幼兒貼看誰貼對了。
①電話號碼
、谲
、廴宋
今天小朋友都做得很好,我們下次再玩好嗎?
教后反思:
音樂活潑,歡快,富有童趣。汽車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幼兒對此十分熟悉,音樂游戲:汽車開來了;貼近幼兒生活,激發孩子的游戲興趣。并通過游戲學習了簡單的交通規則。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老師,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2、愿意親近老師,感受和老師在一起的快樂。
3、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幼兒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
三、活動重點:
活動重點:認識自己的老師。
活動難點: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小朋友,你姓什么?你知道老師姓什么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我是×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小朋友有什么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游戲"皮球要來找朋友",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老師說"××小朋友好",引導幼兒回應"×老師好"。
教師: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邊念兒歌"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我是老師的好寶寶",邊和幼兒擁抱。
鼓勵幼兒分別與班內其他老師問好,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將圖上老師胸前的花涂成紅色。
4、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每天來園和離園時跟老師親熱地擁抱,有禮貌地問好、說再見。
2、在活動區域投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愛我,我愛她》。
五、活動反思:
這一節活動是寶寶入園的第一節具體活動,雖然是在寶寶們的哭聲中進行的,但大部分幼兒對活動還是感興趣的',他們樂于接受老師的擁抱、愛撫,而且能積極地參與到《開火車》和《找朋友》的游戲中,在兒歌中的互動時時,寶寶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我們也照顧到那了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4
重要的角色,我們人渴了要喝水,小動物渴了也要喝水,有些動物是生長在水里的。離開了水小魚就不能生活,人們就不能生活。所以我們就節約用水,保護水環境。
活動:
我為小花來澆水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干枯了要澆水。
2、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 (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為我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范: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教學反思:
在日;顒又薪處熞層變荷朴谟^察,善于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通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5
一、主題來源:
小班的小朋友剛剛走到了一起,彼此還不太熟悉,加上絕大部分小朋友是帶著獨生子女的優越性及家庭小太陽的身份入園的。因此,諸如自私、任性、專橫、孤僻、脆弱等的性格在幼兒身上時有表現。開展《大家一起玩》的主題活動,充分利用物(玩具和圖書)的媒介作用,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個性品質教育,幫助幼兒樹立集體意識,同時培養幼兒愛護玩具和圖書的習慣,形成友愛謙讓,互相尊重與關心的優良品質。
二、預設主題目標:
1、繼續認識班上常用的物品,掌握簡單的使用方法。
2、發展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形成友善謙讓的品德,促進幼兒友好相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三、主題網絡:
美術:寶寶的小花被我們都是好孩子看圖講述:搭積木玩具交換玩玩具寶寶要回家我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玩具好朋友玩具回家(認識顏色標記)玩具找朋友(認識形狀標記)
四、環境創設:
布置玩具的家:
1、自帶玩具歸放。
2、與幼兒討論設計標記,按標記歸放玩用具。
3、在美工區制作花串,美化墻飾。
五、日常活動
1、讓幼兒學會正確洗手,認識標記,排座位,鼓勵幼兒自己走進教室。
2、聽說游戲:猜猜我是誰以游戲形式繼續讓幼兒猜猜小朋友的`名字,熟悉同伴的名字。
六、家園共育:
1、家長鼓勵孩子在家自己收拾玩具,不包辦代替。
2、家長盡可能地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玩耍;并鼓勵孩子與同伴分享好東西。
3、請家長為孩子帶一些孩子的玩具或在家中常玩的東西到幼兒園,讓孩子學習一起分享。
七、區域活動生活區:
喂小動物: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穿珠子:自由練習。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扣紐扣:準備縫有各種紐扣的小衣服或小動物,供幼兒解開、扣上。
美工區:撕紙:汽車。紙團印畫。
捏橡皮泥:提供泥工板、模具等,供幼兒印、壓、搓。
益智區:配瓶蓋。
找朋友:準備多種圖片,將生活中配合使用的物品兩兩相配。
語言區:看圖書:自由閱讀。
打電話:提供電話機讓幼兒自由交談。
八、預設活動:
1、數學:玩具回家(認識顏色標記)
2、社會:玩具交換玩
3、歌曲:漱口
4、美術:吹泡泡
5、數學:玩具找朋友(認識形狀標記)
6、體育:靠著扶梯走
7、語言:公雞和小鴨子
8、聽說游戲:找朋友
9、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10、故事:小兔拔蘿卜
11、美術:吹顏色
12、社會:玩具寶寶要回家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普及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通過活動,讓學生掌握調查的一般步驟、方法,學會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構建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取樣、調查訪問和查閱資料,了解我們家鄉的母親河——馬尾河的水土流失與水體污染情況,分析造成水土流失及水體污染的原因;結合本鄉本土的生產生活實際,通過綜合分析,共同探討解決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策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參與環;顒拥腵意識和實際能力,爭做環保小衛士;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并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家鄉的建設;在實踐過程中,把發揮個人特長和團隊協作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普及環保知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2、通過調查了解馬尾河水土流失及環境污染的現狀,分析造成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原因;
3、結合本鄉本土的生產生活實際,共同探討解決馬尾河水土流失及環境污染的策略。
三、教學重點
1、學習調查研究的一般步驟、方法,以及查找、篩選、分析資料的方法;
2、結合本鄉本土生產生活實際,共同探討解決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策略。
四、教學過程
準備過程:
1、成立學習活動小組:根據自愿原則,將學生分為四個學習活動小組,選好組長;
2、根據活動主題,明確各小組的分工:第一小組調查來自農業生產造成的水土流失情況;第二小組調查來自工業的污染情況;第三小組調查來自日常生活的污染情況;第四小組調查來自城鄉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情況。
3、各小組制定詳盡的調查計劃和方法,設計好調查表格和訪問記錄表,組員分好工,共同商討在調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4、各小組根據分工積極開展活動,教師適時給與指導。實施過程:
1、實施調查活動階段:各小組按分工實施調查活動;
2、分析探討材料階段:集中各小組的材料,共同合作探討;
3、總結階段: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組織評價;教師總結學生提升:
1、多媒體播放一組以“美麗的蓮塘,魅力無邊的馬尾河”為主題的圖片,激發學生對家鄉蓮塘、對母親河——馬尾河的熱愛,明確如果不注意保持水土、保護環境,二十年好這一切美麗的景色將不復存在,讓學生感受到環保的重要。
2、富裕美麗的蓮塘
讓學生介紹蓮塘的自然景觀,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家鄉的美。
3、介紹我們蓮塘的母親河——馬尾河
。1)學生介紹母親河——馬尾河;
。2)多媒體展示一組圖片,顯示馬尾河對我們蓮塘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明確馬尾河養育了蓮塘人民,但今天馬尾河已不堪重負。
4、揭示課題:不堪重負的母親河——馬尾河
5、探討新知:(1)(2)(3)(4)各小組展示調查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的情況;
學生共同探討解決馬尾河水體污染、水土流失的策略;師生互動,教師總結。教師小結:馬尾河今非昔比,保護馬尾河迫在眉睫!多媒體展示“侵蝕溝”組圖,學生枚舉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現象
①分析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人為原因;②探討解決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策略。
教師小結:造成馬尾河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的根源在于“利益驅使、見利忘義”,“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屢見不鮮。
6、總結提升:
我們共同探討了我們家鄉母親河——馬尾河的環境污染與解決策略。相信通過同學們積極參與這節課,大家對環保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環境保護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實際想行動。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我們一定會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7
認知:
1.知道人人都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2.知道花草樹木對人們有好處,必須愛護。
情感:
1.喜愛花草樹木。
2.愿意愛護花草樹木,以愛護花草樹木為榮。
行為:
愛護花草樹木,做到:
(1)不摘花;
。2)不踏草坪;
(3)不折樹枝,不搖小樹。
教學重點:
愛護花草樹木的道德意義以及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教學難點:
愛護花草樹木的道德意義。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使學生懂得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
出投影片(“想一想”中圖1、圖2)
1.小組交流:下天,人們為什么喜歡到樹陰下?人們為什么喜歡到公園去玩呢?
2.小結:大樹的枝葉就像一把大傘,為人們遮蔭,樹下不僅涼快,而且空氣新鮮。公園里的花草樹木很多,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使人心情愉快。
3.想想:你們都在哪些地方看見過花草樹木?
出投影片(沒有花草樹木的“想一想”中的2幅圖)
1.討論: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花草樹木會怎么樣?
2.小結:
夏天人們就無法到樹下去乘涼,我們的環境就不美了,而且空氣也不新鮮,所以說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有了它們,可以美化環境,有益人們的健康,使人精神愉快。
師:所以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
板書:我愛花 我愛草
過渡導語:那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呢?大家看
二、學一學(使學生知道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出示課件:(場景一、二)
1.說一說: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如果你是花兒,你會怎么說?
聽錄音(花兒說的話:“請不要摘下我,我要向更多的人微笑”)
請你告訴她,應該怎么做?
板書:不摘花
2.小結:
花兒可以美化環境,使人心情舒暢,不能因為自己喜歡花,就去摘花,影響大家賞花,愛花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是人人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
出示課件:(場景三)
1.同桌互相說說
。1)這個小朋友想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樹,你會怎么說?
聽錄音
。ㄐ湔f的話:“請不要折我的枝條,我要長成大樹,讓更多的人乘涼”)
。1)請你告訴他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折樹枝
。2)為什么不能折樹枝,愛護小樹還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亂搖
2.小結:
樹木可以為人們遮蔭,讓人們乘涼,還可以清新空氣,所以不能因為自己想玩,就去損壞樹,影響樹的生長。破壞小樹是不講公德的行為。
出示課件:(場景四)
1.同學四人一組互相說說。
。1)這兩個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他們應該怎樣做?
板書:不踏草
2.小結:
小草可以美化環境,清新空氣,千萬不能因為自己想玩,就影響小草生長,這多不文明呀!
1.說說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
2.小結:愛護花草樹木要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樹枝、不亂搖。
過渡導語:
現在大家知道怎樣愛護花草樹木了。老師想請你們當小老師,看看下面這些同學做得對不對。
三、評一評
看書
1.請在你認為做得對的同學下面畫“√”
同學判斷對錯
2.請同學說說做得對的'同學好在哪?做得不對的同學應該怎樣做?
四、議一議(深化遵守公德的教育。)
師:在公園里,小海摘花,小新折樹枝,小生踏草坪。大家都說他們做得不對,可他們都說 (聽錄音 小海說:“我只摘了一朵花!毙⌒抡f:“我只折一根樹枝。”小生說:“我只踩了一點小草,有什么關系。”)
1.討論:
他們說得對嗎?為什么?
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2.小結: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我破壞一點兒沒關系。很多人都這樣做,就會造成很大破壞。所以,愛護花草樹木一定要從我做起,從愛護一朵花,一根小樹枝,一點小草做起,這也是一個人講文明,遵守公德的表現。
五、兒歌總結:
1.讀兒歌
我愛花,我愛草,我愛青青小樹苗,不摘花,不踏草,不折樹枝不亂搖。
花草樹木是朋友,我們都要保護好。
2.提問:
讀完兒歌你記住了什么?
師:花草樹木是人類的朋友,它可以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的身體健康,使人們精神愉快,所以人人都要在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要折樹枝、不搖小樹,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讓我們都來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愛護花草樹木吧!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8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應具備的品質。
2.知道當今我們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要從小培養的好品質。
情感:
1.從小培養的好品質。
2.做一個的人。
行為:
1.學會辛勤勞動,不懶惰。
2.做到不攀比,花錢得當,不買不必要的東西,學會儲蓄。
3.愛惜物品,修舊利廢。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六年級“個人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第五框中關于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設置的。的教育各年級都有教育內容,低年級主要是教給學生一些做法,中年級主要是告訴學生怎樣做更好,高年級則是教給學生認識為什么要這樣做。高年級重在理性教育,使學生認識的好處,對學生在生活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養成的良好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教學建議:
1、講勤儉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做到不攀比、花錢得當、不買不必要的東西、學會儲蓄等;使學生懂得“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特別是可以通過一些名人,他們很有錢,但非常注意節儉的事例來說服學生會更有說服力。
2、對待學生中的不良現象要注意因勢利導,不要過分指責,在講清道理的基礎上,耐心指導。而且多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教育好學生。
3、關于勤勞的教育,主要使學生懂得勤勞對自身成長的作用,以提高自覺鍛煉的主動性。
教學設計示例
認知
1、知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應具備的品質。
2、知道當今我們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從小培養的好品質。
情感
1、從小培養的好品質。
2、做一個的人。
行為
1、學會辛勤勞動,不懶惰。
2、做到不攀比,花錢得當,不買不必要的東西,學會儲蓄。
3、愛惜物品,修舊利廢。
教學重點:講清的現實意義。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如何做到。
教育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出本課的'話題:
同學們,現在家庭生活都比較富裕,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家里的獨苗,可以說要什么有什么;這時我們還需要不需要勞動和節儉?引出第九課
二、結合事例,使學生懂得,的意義。
1、請同學們看一張照片《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
提問:在抗日戰爭時期,戰士們為什么要開展大生產運動?
。ㄍㄟ^背景資料的展示,學生參與討論,使學生認識到,沒有戰士們的勞動開展大生產運動,我們革命就度不過難關,很難取得勝利,)
2、講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參加勞動的事跡。(課前讓學生找)
(通過學生講,激發學生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的熱情)
3、聽錄音故事,下載《兄弟倆》。(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創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節儉呢?如今物質條件這么好,還有必要節儉嗎?
(節儉是指用錢有節制、儉省,不隨便浪費財物,是一種美德。)
5、誰能說說什么是?
。ㄒ龑W生總結觀點)
小結:對!勤勞就是努力勞動,不怕辛苦。節儉就是愛惜勞動成果,不揮霍浪費。
6、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的名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收集了一些。下邊請同學們讀給大家聽。
“只勤不儉無底洞,只儉不勤水無源!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成由勤儉破由奢”
小結:同學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一生的瑰寶,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把它拋棄。
板書: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聯系實際,講清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做到
1、請看小品表演。
(學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場購物,孩子要求家長買一些東西。)
提問:改革開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較富裕,孩子應當見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買嗎?家長為什么沒有給孩子買,他們是怎樣想的?
。▽W生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一個人如果養成揮霍浪費的懷毛病,對自身成長不利。)
2、請看錄像《我上大學了》
。ㄕf的是,某學生上大學家長給準備了兩大包袱衣服,剛上學沒幾天干凈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會洗。就又在臟衣服中挑選稍干凈一些的,可是還是免不了招來同學的譏笑聲。星期六,他穿著臟衣服,背著兩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問: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體會,勤勞能給自己帶來方便,生活離不了,從而自覺培養自己勤勞的好習慣)
3、聽故事,《南京路上好八連》
提問:八連戰士是怎樣保持艱苦奮斗作風的?
。ㄒ龑W生回顧八連戰士的具體做法,認識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八連的傳家寶。)
4、聽唱歌曲《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
提問: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書:國家強盛的需要
5、請同學們講自己收集的名人、偉人的故事。
提問:他們是怎樣做的,他們是怎樣想的?
。ㄊ紫仁箤W生明白的具體表現,以及他們的思想境界,從而體會高尚的思想品質。)
6、夸一夸班上的人和事。
。ū頁P做得好的同學,給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
請這些同學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小結:對個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氣的表現,也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們要養成的好習慣。
板書:做人的美德成長的需要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
7、提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怎樣做到?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提高勞動的自覺性,找機會鍛煉自己。節儉做到:做到不攀比,花錢得當,不買不必要的東西,學會儲蓄。愛惜物品,修舊利廢。)
四、運用觀點、辨析練習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學習的認識,發表自己的看法。
1、看課后評一評
提問:你同意誰的看法,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說?
。ㄊ箤W生通過討論懂得,現實仍然需要。第一種,是使學生明白應當量力為出;第二種,貪圖虛榮,盲目攀比,既使自己苦惱,同時增加父母精神負擔;第三種,有作為的人絕不應把比吃穿當作主要的追求,應當把學習與工作放在第一位。)
2、小組討論。結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結合實例說明,富裕了注意節儉的好處;富裕了揮霍浪費的害處。
3、結合課后自查題目,談談自己的認識。
(把課后自查題編制成互動選擇題,制成課件輸入電腦,學生通過電腦演示,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解答后,電腦顯示答案。)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課,通過學習大家不但懂得了,對個人以及對國家的好處,同時還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美德。
希望大家注意從小培養自己的好作風,從點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記住“是一個人事業有成的重要條件!崩^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國家的棟梁之才。
板書設計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國家強盛的需要
做人的美德,成長的需要
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
探究活動
1、與家長探討:現在條件這么好節儉的意義有多大?
2、在家庭中主動承擔家務勞動,過一段時間與同學交流體會。
3、在班集體中尋找在方面做得好的同學,與他們探討這樣做的好處。
4、搜集古今中外的事例,召開一次故事會。
5、想一想,自己在節儉方面做得怎么樣?今后有什么打算?
6、你怎樣理解,一個人是有理想有志氣的表現;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把你的想法跟老師做一次交流。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9
認知:
1.懂得集體榮譽是集體中的成員共同努力得來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
2.知道珍惜集體榮譽是熱愛集體的表現。
情感:
1.為集體取得榮譽而自豪。
2.稱贊維護集體榮譽的人。對有損集體榮譽的行為不滿。
行為:
1.平時努力做到維護集體榮譽,不做有損集體榮譽的事。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集體榮譽感,作為集體的一員應該怎樣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正確看待集體榮譽,懂得應當用正確的方法維護集體榮譽。
教育過程:
一、列舉事例,使學生知道什么是集體榮譽。
1.師:請大家想想,咱們班都取得過哪些成績呀? 小組交流: 本班取得過的成績 同學匯報
2.展示本班同學以前取得的獎狀、錦旗、證書。
3.小結: 這些獎狀、錦旗、證書是同學在各種活動中集體取得的成績,就是集體榮譽。是學校、社會對班級的贊揚與獎勵。
二、分析事例,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要維護集體榮譽。
1.小組交流: 這些集體榮譽是怎么得來的? 取得這些成績時是什么心情?
2.全班交流:
3.小結: 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集體中的一員,集體榮譽是靠集體成員共同努力得來的,來之不易。它體現了我們集體的智慧與力量,是我們大家的光榮。
板書: 集體榮譽 來之不易
三、分析課文,使學生明確應該怎樣對待集體榮譽。
師:在虹杉(1)班的墻上有許多獎狀。其中有一張隊列比賽優勝獎的獎狀。在這張獎狀后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1.演示課件:(情境一)
2.小組交流: 比賽前,同學們是怎樣訓練的?在這么炎熱的天氣里訓練有什么感覺? 他們為什么能夠堅持訓練?
3.繼續演示課件。
4.小組交流: 在比賽的當天,發生了什么意外? 施華的鞋跟被踩掉了以后,他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施華的.行為可貴在哪里? 在奪得比賽的勝利以后,同學們的心情怎樣?
5.全班交流:
6.小結: 在比賽中,只有每一個集體成員心中都想著集體,克服困難,共同努力,才能維護集體榮譽。
板書:共同努力
7.思考:
四(1)班的同學還有怎樣對待榮譽的呢?
8.小結: 集體成員不僅要努力為集體爭得榮譽,還應該時時、處處維護集體榮譽。因為集體榮譽使大家共同努力得來的,每個人都要珍惜。
板書:珍惜 維護
四、聯系實際,指導實踐。
1.同桌互相說說: 我們班里有哪些珍惜和維護集體榮譽的好事?
2.全班交流:
3.辨別是非:(完?quot;議一議中的內容)
出示投影片1: 在一次學校評先進活動中,班長隱瞞了作業拖拉的事實。 陳勇說:班長這樣做是為了集體榮譽。
(1)小組交流: 班長這樣做是為了維護集體榮譽嗎?
。2)小結: 集體的榮譽是靠大家共同努力的來的。隱瞞缺點不僅不能為集體增光,反而還會給集體抹黑。
出示投影片2: 王小軍忘了帶紅領巾,被值周生發現。當問他是哪個班級時,他謊報了班級。江濤說:王小軍真機靈,維護了集體榮譽。
(1)小組交流: 王小軍這樣做是為了維護集體榮譽嗎?
(2)小結: 不誠實的做法是在損害集體的榮譽。
出示投影片3: 范曉天在街上與外校一位學生發生爭執,他摘下;眨c那個同學打了起來。后來他說:不能給學校摸黑,所以打架時我要摘下;铡
(1)全班討論: 摘下;沾蚣,就不給學校摸黑了嗎?
(2)小結: 能夠想到集體的榮譽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集體榮譽。
五、總結全課,激發情感。
1.說一說 什么是集體榮譽? 我們應該怎樣維護集體榮譽?
2.小結: 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言行都與集體榮譽有著密切的關系,維護集體榮譽是熱愛集體的表現。因此,我們要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為集體爭得榮譽,珍惜、維護集體榮譽。
板書設計:
1.探究活動
召開主題活動“維護集體榮譽從我做起”。
2.活動過程: 布置環境:把班中獲得過的獎狀、證書、錦旗展示出來。
(1)請同學說說班集體曾獲得過的榮譽,并說說取得榮譽時的感受。
。2)請同學夸夸班中維護集體榮譽的好同學。
。3)請以上這些好同學介紹經驗。
。4)分小組交流:個人與集體榮譽的關系。
。5)全班交流。
。6)四人一組辦一期小報,題目是《維護集體榮譽從我做起》
回家訪問爸爸媽媽,請他們講講單位里都獲得過哪些集體榮譽,這些集體榮譽是怎么獲得的。
每人寫一篇小文,題目是《我準備這樣維護集體榮譽》,并在班中交流。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的美,體驗春天到來的舒暢和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變化。
3、了解春天常見的動植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內容:
春天到了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變化,初步培養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預備:
歌曲:《春天在哪里》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春天來了,你們找到她嗎?
2、集體交流:學生交流各安閑四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話總結為“春天在……”的句式。
3、小結要點:春天真的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著廣播或老師,復習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創編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樂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創作。
(4)小結評議各組的創編,鼓勵學生的創作。
5、自由創作:請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第二課時
活動內容:
誰聽到了春姑娘的呼喚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比較,熟悉春天的花,進一步了解春暖花開的季節特征;了解春天來臨時動物們的活動變化。
難點:培養學生愛護花草樹木和保護小動物的良好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學生課前調查并收集有關春天里的花和動物活動變化方面的資料,并準備好彩筆和紙或剪貼工具。
活動過程:
1、經驗導入:
你們知道哪些花是春天開放的嗎?
2、自由表現: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紙上描繪春天的花,可以寫,可以畫,可以剪貼……
3、布置展板:
一起將學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給展板取個合適的名稱,如“春天的百花園”之類。
4、小結要點:
春暖花開,春天的百花園真美。
5、故事表演:
《春天的動物們》。
(1)看教科書第5頁組圖,講故事。
。2)學生談論故事的內容,使學生了解春天到來時動物的一些典型行為。如:燕子遷徙、冬眠的青蛙醒來、產卵……
。3)提問,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故事內容:春天里,你還發現哪些動物有一些行為變化,是什么樣的變化呢?
(4)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即興故事表演。
6、小結要點:
春每天氣和暖,是動植物們生長、繁殖、活動的好時節,不同動植物以不同方式迎接著這個溫暖季節的來臨。
7、延伸活動:
“動植物們以其特有的方式迎來了春天,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迎接春天的到來呢?”
活動拓展:
進一步觀察春天里身邊動植物的生長變化,并在家長的幫助下學習逐步建立一些常見動植物一年四季生長變化的小檔案。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學會分享。
通過春天的主題,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活力。
增強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春天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繪本《春天的野餐》。
實物或圖片:花朵、蝴蝶、小鳥等春天的元素。
玩具或食物,用于模擬分享場景。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播放春天的視頻或展示春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春天的特點。
提問:“春天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 繪本閱讀
講述繪本《春天的野餐》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分享和關愛的重要性。
提問:“小動物們為什么要分享食物?他們分享后有什么感受?”
3. 互動體驗
展示春天的'實物或圖片,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
模擬分享場景:準備一些玩具或食物,讓幼兒體驗分享的過程。
提問:“你們愿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嗎?為什么?”
4. 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在春天里,我們可以怎樣關愛他人?
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5. 總結與延伸
總結分享和關愛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延伸活動:組織幼兒進行春天的戶外活動,如野餐、植樹等,讓幼兒在實踐中體驗分享和關愛。
四、教學反思
評估幼兒對分享和關愛的理解程度。
反思教學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和參與度,為下次教學提供改進方向。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培養幼兒懂禮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通過春天的主題,讓幼兒感受生命的平等和尊重。
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教學準備
春天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繪本《小熊的春天》。
角色扮演的道具:小熊、小兔、小鳥等頭飾。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播放春天的視頻或展示春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春天的特點。
提問:“春天到了,大自然中的動物和植物都在做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
2. 繪本閱讀
講述繪本《小熊的春天》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禮貌和尊重的重要性。
提問:“小熊是怎樣對待其他小動物的?為什么我們要尊重生命?”
3. 角色扮演
提供小熊、小兔、小鳥等頭飾,讓幼兒選擇角色進行扮演。
設定場景:在春天的森林里,小動物們相遇并相互問候。
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角色扮演,如“你好”、“謝謝”、“請”等。
4. 小組討論
分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到懂禮貌、尊重他人?
小組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5. 總結與延伸
總結禮貌和尊重的重要性,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延伸活動:組織幼兒進行春天的戶外觀察活動,讓幼兒在觀察中學會尊重生命和自然。
四、教學反思
評估幼兒對禮貌和尊重的理解程度。
反思教學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和參與度,為下次教學提供改進方向。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理解分享的意義,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學準備
繪本《小熊的分享日》或相關故事書。
玩具、零食等可分享的物品。
情境模擬的道具(如小熊頭飾、小屋模型等)。
三、教學過程
導入
講述《小熊的.分享日》故事,激發幼兒對分享的興趣。
提問:“小熊為什么要分享?它分享了什么?它感到快樂嗎?”
體驗分享
準備一些玩具和零食,讓幼兒分組進行分享體驗。
引導幼兒說出分享時的感受,如“我很開心,因為我分享了玩具給朋友”。
情境模擬
設置一個模擬情境,如小熊的家,讓幼兒戴上小熊頭飾扮演小熊,模擬分享的場景。
教師和其他幼兒扮演小熊的朋友,與“小熊”進行互動,體驗分享的快樂。
討論總結
組織幼兒討論分享的重要性,如“為什么我們要分享?”“分享有什么好處?”
歸納分享的意義,強調分享是一種美德,能帶來快樂和友誼。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家中與家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體驗分享的樂趣。
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畫出自己分享的場景,并講述給家長聽。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4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基本的禮貌用語和行為。
培養幼兒文明禮貌的習慣和意識。
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二、教學準備
禮貌用語卡片(如“你好”、“謝謝”、“對不起”等)。
情境模擬的`道具(如玩具電話、玩具車等)。
視頻或圖片資料展示禮貌行為的場景。
三、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視頻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圖中的小朋友是否文明禮貌。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做了哪些禮貌的事情?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習禮貌用語
出示禮貌用語卡片,教授幼兒基本的禮貌用語及其用法。
通過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讓幼兒練習使用禮貌用語。
情境模擬
設置多個模擬情境,如借玩具、請求幫助等,讓幼兒在情境中運用禮貌用語和行為。
教師和其他幼兒扮演不同角色,與幼兒進行互動,引導幼兒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討論總結
組織幼兒討論禮貌行為的重要性,如“為什么要說謝謝?”“為什么要說對不起?”
歸納禮貌行為的意義,強調禮貌是與人交往的基本素質。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和行為,如與家人、朋友交往時。
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在家中記錄自己使用禮貌用語的情況,并與家長分享。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 15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環保的意義和重要性。
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激發幼兒參與環;顒拥呐d趣和積極性。
二、教學準備
環保主題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垃圾分類的道具(如垃圾桶、垃圾卡片等)。
環保小衛士的徽章或頭飾。
三、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環保主題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環保的`重要性。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我們要保護環境?”
學習垃圾分類
教授幼兒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讓幼兒實際操作垃圾分類,加深理解和記憶。
角色扮演
設置模擬情境,如公園、街道等,讓幼兒扮演環保小衛士,進行環保宣傳和實踐活動。
教師和其他幼兒扮演不同角色,與“環保小衛士”進行互動,體驗環保的樂趣和意義。
討論總結
組織幼兒討論環保的意義和重要性,如“我們為什么要垃圾分類?”“我們能為環保做些什么?”
歸納環保的意義,強調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環保問題,如節約用水、減少浪費等。
布置家庭作業,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參與環;顒,如
【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通用9篇)10-21
思想品德教育情況總結04-17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計劃08-24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01-03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01-29
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學習心得(精選10篇)11-28
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03-13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通用10篇)11-25
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總結(通用15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