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小腳丫的旅行》
活動背景
《5—6歲是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黃金階段。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特別重視孩子想象力的培養,為幼兒創設充分的想象和動手的空間。在午睡前,孩子們脫了鞋襪上床睡覺,總有些孩子喜歡伸出腳丫動來動去,還有同伴談論小腳的有趣“你看我的小腳丫會和別人打招呼”,“你看我的小腳丫像不像小柵欄”……因此我根據孩子感興趣的小腳丫為切入點,設計了這次“借形想象”畫創作活動。借助多媒體課件,以繪本《小腳丫》中的形象為素材,使幼兒借助小腳丫的形象特征:整齊排列的'十個腳趾頭為原形大膽想象十只小腳丫的變化,體驗想象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小腳丫十個腳趾頭“從矮到高、從高到矮”的形象特征進行想象畫創作。
2、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發散思維、繪畫創作能力。
3、體驗想象繪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接小腳丫十個腳趾“從矮到高,從高到矮”的形象特征,進行想象畫創作。難點:能大膽有創意地“借形想象”創作,并用色彩和圖案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
《小腳丫》ppt、白紙、油性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提出問題,引出小腳丫。
提問:海洋上出現的十座小島是由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變來的呢?
引導幼兒思考,回答出小腳丫。
二、掌握小腳丫的形象特征。
1、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小腳丫的形象特征和變化。
圖1:寬敞的客廳擺放著十臺整齊排列的電視機,是小腳丫變來的嗎?哪里看得出來?找出與小腳丫相同的排列規律。
圖2:山坡上出現了十座整齊排列的城堡,引出是小腳丫變來的。同一類的城堡的不同特點,引導幼兒從色彩、形狀和圖案方面觀察。
圖3:小腳丫又變成了十個整齊排列的食物,不同類的食物也是按規律變化而來的。引導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圖4:小腳丫來到了書本上,變成了十支跳舞的鉛筆。鉛筆的顏色和表情一樣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生動性和擬人化。
三、幼兒借形想象繪畫、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借助小腳丫的“形”進行想象繪畫創作。
四、欣賞和評價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并與同伴相互欣賞,說說自己把小腳丫變成了什么?最后教師從形象特征、想象力、色彩方面評價。
活動延伸
本次活動主要是借形想象,幼兒的作品能展現童真的想象。后期還有泥工和砂紙畫等不同材料創作運用的跟進,讓幼兒在多樣化的藝術表現中深化感知,創意表現。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設計我關注幼兒的興趣點,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借助繪本故事這一載體,把美術表現與故事情景融為一體。為幼兒創設“小腳丫旅行”的情境,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小腳丫形象特征“十個腳趾頭‘從矮到高、從高到矮’的排列規律,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創作。利用生動有趣的圖片,層層遞進,引導幼兒觀察,調動發散性思維。尊重和鼓勵幼兒的想象,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繪畫時,我運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形”的特征,使幼兒在繪畫時對“形”的認識比較明確,才能借“形”想象創作。對幼兒作品評價時,我以欣賞的眼光,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肯定和贊揚。
【大班藝術《小腳丫的旅行》】相關文章:
《袋鼠旅行》大班教案12-14
《袋鼠旅行》大班教案12-14
大班科學 種子的旅行說課稿11-08
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剪紙04-28
新年樂大班藝術教案12-17
《小水滴旅行記》大班教案12-12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種子的旅行》12-22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常識種子的旅行》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