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會發聲的線》
教學目標:
1、認識會發聲的線——弦及各種弦樂器。
2、會將撥弦樂器與拉弦樂器進行分類。
3、體會動手操作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措施:
《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驚奇一線”單元中對于弦樂器的介紹很少,對于弦樂器的分類的知識也沒有提到,所以,本節課可以說是這一單元的延伸課程,而本節課的重難點為撥弦樂器與拉弦樂器的分類。在課程設計中,我利用白板軟件設計了分類的小游戲,并讓幼兒進行操作,讓幼兒在愉快操作的過程中主動、自然地接受一次次的重難點的強調。
教學過程:
1、參觀“線制品展覽會”,引發幼兒興趣。
(在教室的一角提前設置一個“線制品的展覽區”,擺上各種線制品)
師:小朋友們,今天王老師要帶你們去“線制品的展覽會”上去參觀參觀,你們想不想去啊?
(師帶領幼兒來到“線制品展覽區”,讓幼兒自由參觀、摸一摸各種線制品,教師用相機記錄下幼兒參觀的照片。)
2、帶領幼兒回到上課的區域。
3、請幼兒說一說他在“線制品展覽會”上的見聞。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在參觀的時候,王老師給你們照了照片,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將相機連接電腦,放映照片,請照片上的幼兒說說他看到的線制品是什么線制作成的。)
4、師總結線的功能,引出會發聲的線。
師:小朋友們,原來線有這么多的作用,毛線可以織毛衣,棉線可以繡十字繡,中國結線可以編好看的中國結。還有一種線,它非常的神奇,因為啊它可以發出聲音,這樣的線你們見過嗎?
5、師出示二胡,讓幼兒觀察二胡上的'線。
師:今天啊,王老師把會發聲的線帶來了,給你們看一看。
(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二胡上的線,說一說是什么感覺。)
6、演奏二胡,使線發出聲音。
師:王老師要讓二胡上的線發出聲音,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聽一聽。
(師演奏一曲兒歌:《小燕子》)
7、弦與弦樂器的概念。
師:這種能發出好聽的聲音的線,它有一個名字。叫做:弦。像二胡這樣帶有弦的樂器就叫做弦樂器。
8、拉弦樂器的概念。
師:誰能告訴我二胡是如何發出聲音的呢?
(幼兒發言,師總結是用弓在弦上來回的拉動使其發出聲音。)
師:像二胡這樣要用弓來拉動讓弦發出聲音的樂器叫做拉弦樂器。
9、認識4種弦樂器。
1)認識豎琴及撥弦樂器的概念。
師:除了二胡,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弦樂器,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
(出示ppt:豎琴的圖片)
師:這個叫做豎琴,豎琴上的弦是如何發出聲音的呢?
(放彈奏豎琴的視頻,請幼兒觀察)
師:豎琴也和二胡一樣是用弓來拉的嗎?
(幼兒自由發言說出豎琴是用手來彈的。師總結。)
師:豎琴是要用手來撥動琴弦,讓它發出聲音,這樣的樂器叫做撥弦樂器。
2)通過圖片和視頻來讓幼兒認識大提琴,知道大提琴是拉弦樂器。
3)通過圖片認識撥弦樂器——吉他。
4)(出示馬頭琴圖片)
師:這種樂器的頭上有一個馬頭,所以它叫做馬頭琴。
(出示拉馬頭琴的圖片。)
10、弦樂器的圈畫游戲。
師:王老師剛才教你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弦樂器,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
(在課件中出示各種弦樂器及非弦樂器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圈畫出弦樂器。在幼兒圈出古箏、琵琶、小提琴的時候,通過圖片教給幼兒這三種弦樂器的名稱并請幼兒發現它們是屬于拉弦還是撥弦樂器。)
11、弦樂器的分類游戲。
師:王老師告訴了小朋友們拉弦樂器與撥弦樂器的不同,現在我請小朋友玩一個分類的小游戲,看一看小朋友們是不是都學會了。
(課件出示游戲畫面。)
師:這里有我們剛剛認識的各種弦樂器,我請小朋友們分別拉弦樂器與撥弦樂器放到屬于它們的圓圈里。
12、猜猜看搶答游戲。
(出示游戲畫面)
師:每個灰色的小方塊下都藏著一種弦樂器,現在,王老師要把它們變出來,在王老師變它們出來的時候,請你來猜猜看,它是什么樂器,是拉弦樂器還是撥弦樂器。
13、為表揚幼兒在課堂上的優異表現,獎勵給每個幼兒漂亮的絲帶,并請幼兒和老師在歡快的小提琴曲《賣報歌》中舞蹈,結束整堂課。
【大班綜合《會發聲的線》】相關文章:
大班綜合活動:希望的種子——小麥12-13
《會變的水》大班教案12-11
大班綜合活動《蝴蝶的一生》說課稿11-25
幼兒園大班綜合說課稿:有趣的根11-04
大班說課語言綜合活動《頑皮的小雨滴》11-24
運動會大班口號10-26
大班綜合活動《著火了怎么辦》說課稿11-23
大班綜合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樹真好》09-22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線描花》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