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 1
教學目標:
1、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2、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3—5自然段,展開“探究性學習”,探究高粱根的特點,探究高粱的品性,探究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表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學習中的“探究精神”及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形象感知,導情導標,回憶學法
1、師:在北方,有這么一種植物,長著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出示畫面,師邊說邊指)這就是高粱(板書)。你覺得高粱長得怎樣,有什么特點?(讓學生暢所欲言,有個初步印象)。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師補充完成板書,加上“情”字,齊讀課題,看著課題,我們猜想一下課文可能會寫些什么?(估計學生:⑴會寫高粱是什么樣的;⑵會寫作者對高粱的感情)
3、自己讀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呢?
學生自由讀后交流,只需簡單回答即可,師相機板書。
內容——思想
4、揭示本節課學習目標: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探究高粱根的特點,從中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直奔重點,自主探究,體悟情感
(一)讀課文,找出寫高粱根特點的自然段。
(一般學生能找到3~5自然段,如果學生出現問題,則再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
(二)探究“高粱根上有氣根”的特點、品性,體悟到“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如何表達的。
探究一:高粱根有什么特點?
利用學法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具體談;同學交流。
交流。
A、出示:“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揭示出:長有氣根。
B、根據這段話,畫一畫高粱的氣根,想想氣根的特點。(兩生上臺板書畫,其它下)。
C、交流:畫得怎樣?這一過程其實是對氣根特點的深入理解。讓學生結合圖、語句談。
師相機教學
a、“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是否都是比喻句?
估計學生答到⑴不是比喻,師追問:為什么這樣寫?(說明堅韌)⑵是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大。)
b、比較。
1、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2、仿佛抓著一個物體。
為什么這樣說呢?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
3、自己揣摩讀這段話,把它的特點讀出來。
4、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這一小節篇幅較長,直切重點,讓學生找出描寫高粱根特點的句子,探究氣根的外形特點,使探究目標更明朗化。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聯系生活談到“有點像榕樹的根”、“像鷹爪一樣”則師相機教學,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不到之處師點撥;再通過“活物”、與“物體”的用字比較,深入體會氣根的特點,其實也是探究“表達方法”的過程。
5、探究二:為什么高粱根上長有這么多氣根?體悟高粱的品性。
(1)師承上:高粱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長有氣根,堅韌有力,自然而然,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
(估計學生問:為什么高粱根上長有這么多的氣根?)
師:自己讀上下文,探究一下。
(2)學生自主探究。
(3)交流。
a、出示:“對于高粱,氣根是最不可缺少的……等著對手向他撲來。”
b、指讀,說說為什么長有這么多氣根?
c、自由讀文,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讀這段話?
d、交流。
估計生:敬佩、贊美的
師追問:為什么?
(估計學生答到:高粱有一種堅韌不拔的品性。)
e、再自由讀,讀出這種感情;指讀;男女生賽讀。
設計意圖:由學生自然而然產生的疑問引入探究高粱的品性的教學,使得教學順著學生的學路走,讓其自主學習得到張揚。朗讀,化解了從外形到品性的理解過程,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刻領悟到了高粱的品格,為下文體會作者的思想埋下伏筆。
6、探究三:從第三自然段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讀著讀著,同學們你體會到了課題“高粱情”“情”字的內涵了嗎?四人小組討論。
(2)交流。(估計生:表達了作者對高粱有“堅韌不拔的品性”的`贊美,敬佩之情)
(3)齊朗讀第三自然段。
(4)同學們學到這兒,你對高粱想說些什么嗎?
設計意圖:從探究了高粱特點——品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教學環環相扣,逐層深入的原則,由表及里,披文入情,使學生很容易地就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礎上,第一次回歸課題,初步說說“情”字的內涵,緊扣了教學目標。
7、探究四:再次讀第三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把對高粱的敬佩之情表達出來的?
(1)同桌讀課文、交流。
(2)大堂交流。
(抓住高粱身上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最能表現高粱品格的部分寫具體。)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內容,思想上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學會表達。如何表達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文中字里行間去感受,長此以往,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自學4~5小節,探究高粱根的其它特點,高粱的品性,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達的。
1、回顧第三小節的學法
探究特點→探究品性→探究情感→探究表達方法
2、四人小組學習。
3、派代表交流。
設計意圖: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活動里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學習第三自然段后,引導學生回顧探究方法、步驟,給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時間,去學習,更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鞏固了學習的方法。
三、回歸目標,回憶學法,暢談收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是如何“從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
讀、思。
內容——思想
探究
高粱的特點,聯系上下文作者想表達_______的思想感情,高粱的品性,聯系生活展開聯想和想象。
2、我們還探究了什么?
(生:寫法)
3、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從學法、知識、技能、思想方面等讓學生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有目標、有操作過程,有評價,有回顧的教學過程,是最有效的教學過程。在學生利用方法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及時地引導其整理腦中新的認知結構,有利于學生利用方法,下一步更有效地去探究新的知識、技能,從而再建立新的認知結構。
四、布置作業
摘抄下你對高粱根印象最深的片段,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本文的訓練重點是“從內容體會思想”,由文中內容引申到對作者思想情感的認識,教學中已達成目標。但作為讀者,肯定從內容也會有自己的感受,用寫的方式來表白,更加深了對高粱品性的敬意,同時還進行了語言文字寫的訓練。
板書設計:
20、高粱情
讀、思
內容———思想———表達方法
探究
高粱的特點、聯系上下文
作者想表的思想感情
高粱的品性、聯系生活
展開聯想和想象
板書設計意圖
(1)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過程。
(2)能反映出學生探究的方法。
(3)體現出了學生的學路,教學設計的思路,有利于學生腦中形成新的系統的技能、認知結構。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 2
一、教學內容:
這篇略讀課文主要介紹了高粱根的特點,贊揚了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1課時)
二、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學習它堅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并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6自然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
難點:理解父親和伯伯對我說的話語的意義;體會這兩段話與中心思想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小黑板、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有這么一種植物,長著挺拔而粗壯的稈子,碩大而血紅的穗頭,強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學都沒見過,那么高粱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大家打開書第102頁看插圖,認識一下高粱。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板書課題:高粱情。學習高粱的粱與梁的區別。)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02頁看插圖,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高粱,從圖上看,你覺得高粱有什么特點?說一說。
2、教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很好,那么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高粱的特點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課文。
三、指名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找出描寫高粱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2、指名朗讀描寫高粱特點的句子,談談你的感覺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點。(邊討論邊板書:正直的'稈子、碩而紅的穗頭、緊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說說高粱最具特點的是哪個部位?(在根下劃△)課文是怎么描寫的?用重點號劃出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所劃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點?用簡練的詞語概括出來。(板書:堅韌、像鷹爪)并說說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
5、再朗讀,說說這些描寫中蘊含著作者的什么感情?
6、練習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四、讀中激情。
同學們,由于高粱具有堅韌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千百年來,土地、人和高粱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課文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敬佩、贊美)
請大家帶著敬佩、贊美之情,再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最喜歡的部分。
板書:高粱情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 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方法。學習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了解高粱根的特點。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一、根據題目、插圖,激發興趣。
出示高粱的圖片,以題目為切入點:“你們見過高粱嗎?高粱是北方較常見較普通的農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樣的?”
引導學生看圖,了解高粱的特點——結合初讀課文,說一說。
①把圖中的“根”放大,可據此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著從“情”字入手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個‘情’字?作者對于這種北方較普通的農作物又懷著怎樣的感情?”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了解作者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2)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同學交流看法。
(3)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2.自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查字典,不懂的提出來,學生互相解答。
三、個人閱讀與討論結合。
1.輕聲讀課文,結合插圖。
①想想課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點寫什么?(在書上批注)
②課文中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可讓學生討論)
板書:神圣 敬佩
2.重點閱讀要求:默讀文章的重點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點、作用,并畫出相關的句子,說說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
先獨立閱讀,思考→畫批重點→在小組內交流體會→全班交流。
3.總結學生交流的結果:高粱根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長著很多氣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①教師可啟發學生根據高粱生存的環境,結合整體形象來理解:提問:為什么在土地十分貧瘠的雁門關腳下,高粱還能長著“正直的稈子和碩大而血紅的穗頭?”
讀重點句,體會,然后有感情地讀,與作者的情感相溝通。
②“尤其使我驚異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見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稈的下端離地尺把高的關節處,向下長著許多氣根,有點像榕樹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堅韌,像鷹爪一樣,它們強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
學生體會出:這句形象寫出了高粱根的特點,它不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稈的下端還長著氣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氣根和“榕樹的根”比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氣根“像鷹爪一樣”抓住土地,說明氣根的堅韌;說氣根“仿佛擒拿住一個龐大的活物”,說明氣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寫出了氣根的韌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帶著這種體會,讀一讀,賽一賽,看誰能把高粱根的特點讀出語氣來。
四、深入理解比較,概括表達方法。
默讀分、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與“我”和故鄉人們的關系來看)
②高粱對“我”的影響是什么?“對”對高粱有著怎樣的感情?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自己讀、指名讀。
五、總結。(鼓勵學生按照黑板上的板書,總結中心)
作者通過描寫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點,抒發了對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它堅韌不拔的品格的贊美。
[板書設計]
稈:正直、挺拔、粗壯
穗:碩大、血紅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 4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高粱的深厚感情。
3、初步認識借物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了解高粱根的特點,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高粱扎根土地的品格,悟出它堅忍不拔的品格。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討論,悟出高粱堅忍不拔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示投影片,指導學生從稈、穗、根三方面觀察,了解高粱的特點。
3、插圖中的根被放大了,由此可以猜測課文描寫的重點是高粱 的哪一部分?
4、課題為什么要加一個“情“字?作者對這種北方最普通的農作物懷著怎樣的感情呢?
二、自由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讀準字音,辨析字形。
2、理解詞語。
神圣:崇高而莊嚴。
貧瘠:形容土地質量很差,不肥沃。
強悍:原指勇猛無所顧忌。課文中指堅強,經得住惡劣自然環境的考驗。
跋涉:爬山涉水。課文中指艱難前進。
三、再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1、說說課文的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2、找出能體現高粱特點的語句讀一讀。
3、作者為什么要寫高粱?哪些段落寫高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一、二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它塑造了我的軀體和生命”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一、二自然段。
[板書設計]
高粱情 有氣根 堅忍不拔的品格
根 味苦 激勵我生活、跋涉
扎得深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 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的能力。
2、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情感。
3、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高粱根的特點,體會高粱堅韌不拔的品格。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圖情并茂導入新課(出示高粱的幻燈片)
出示高粱的圖片,學生看圖,完成下列作業,整體感悟高粱的特點。
(1)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的稈子()的穗頭()的根
(2)用自己的話說說高粱的樣子。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提示學生可以通過根據上下文意思或者查字典體會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個人閱讀與討論結合理解課文。
1、初步感悟:
初讀課文,想想課文描寫了高粱的哪些特點,重點描寫了什么?可在書上簡單畫、批。并想想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重點閱讀(3—5段):
(1)通過對比讀,尋因尋果讀等方法,概括根的特點和品性。
特點:氣根多、根味苦、扎根深品性:堅韌、有力
(2)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組討論,交流體會。
A、高粱的全身沒有一處不具有鮮明的`個性。
B、風暴無法撼動它,就像一個摔跤手,腳跟穩穩地定在地上,等著對手向他撲來。
(3)通過朗讀感悟,了解高粱生長的背景,完成練習:
當狂風暴雨來襲時,高粱挺著筆直的稈子,根緊緊地抓住土地,一動也不動。
當____________時,高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借物抒情的表達方法。
1、再次默讀一、二段和第六段,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高粱在我的心里有著神圣的地位”是因為:它塑造了我的軀體和生命;它那堅韌不拔的品格始終激勵我頑強地生活著,跋涉著。
2、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高粱與當地人的關系,升華感情。
從作者對高粱的“情”,升華為作者對故鄉的“情”,對有著高粱品格故鄉人的“情”。——借物抒情
3、課堂延伸(任選一題):
(1)高粱在作者的心里有著神圣的地位,它那堅韌不拔的品格始終激勵著作者頑強地生活著,跋涉著。那你呢?請你用“我_____高粱,因為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此時此刻你的心情。
(2)生活中哪種事物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嗎?請你寫一寫,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愛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
借物抒情
【五上《高粱情》教案附板書】相關文章:
《高粱情 》教案及板書設計08-20
《高粱情》人教版教案09-27
人教版《高粱情》教案08-12
高粱情教案設計09-14
《蜀道難》教案附板書12-01
高粱情教學設計05-09
《高粱情》教學設計10-17
高粱情的教學設計10-05
高粱情-教學設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