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教案(四)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教案(四),歡迎大家分享。
1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運算。
2、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計算的習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二單元混合運算的這部分知識。本課指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技能。
3重點難點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運算。
掌握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
1、填空
筆算加減法時,相同數位要(),從個位算起,
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向十位借()當十。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8+25+18= 90-25-11=
學生獨立完成,并找兩名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訂正;
師:連加、連減的題按什么順序計算?
生:連加、連減的題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活動2【講授】創設情境,新知探究
1、創設情景。同學們,你們乘過公交車嗎?你平時乘車都去過哪里?
2、自主探究,提出問題。(出示例3)。
師:你們瞧,一輛5路公交車緩緩地開過來了,它停在了南山站。
(1)仔細觀察,你從圖上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車上原來有67人、從后門下車25人、從前門上車28人。
(多找幾名學生說67、25、28分別表示什么)
(2)根據問題列出算式。學生可能會列出以下幾個算式:
67-25+28= 67+28-25= 28-25+67=
3、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1)師提問引導67-25+28這道題與前面所學的有什么不同?運算順序是什么?能不能直接口算?如果不能口算,那該怎么辦?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加減混合運算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3)分小組討論如何筆算67-25+28。要求:先獨立思考,再與同桌討論計算方法。最后在練習本上試做。
4、匯報成果,比較評價。
(1)指名兩位學生(板書各種算法)
(2)引導觀察,對比上述兩種計算方法,師提問:哪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小結:加減混合的運算式題,在筆算過程中把兩個豎式寫成一個豎式比較簡便,計算過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計算速度,還要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
師:你們可真棒,看下面這道題你會做嗎?
出示例4:72-(47+16)=
啟發性提問:
(1)這道題有什么特點?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這道題有簡便的書寫格式嗎?大家試試看.
由學生在小黑板上試做,教師行間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師先出示正確做法.
重點討論有沒有簡便寫法,出示學生可能出現的下面情況。有沒有錯誤,錯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確的,第二步的被減數和減數填倒了,63減去72是不夠減的。因此,像這樣的題,只能列兩個豎式,沒有簡便寫法。
活動3【活動】鞏固練習
一、用豎式計算
1、52+29-38= 65-28+17=
2、32+(55-46)= 86-(13+42)=
二、解決問題
學校合唱隊原來有65位同學,27位同學畢業了,又加入了25位新同學,現在有多少位同學?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教案(四)】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說課11-18
連加連減說課稿4篇11-14
連加連減同步練習題05-20
加減混合說課稿11-09
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整理和復習09-01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12-14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