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鏈教案

時間:2021-12-29 09:22:03 教案 我要投稿

項鏈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項鏈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項鏈教案集錦9篇

項鏈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繪本閱讀活動,在欣賞與講述中理解繪本內容,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

  2、學會按物體的顏色及大小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3、懂得并感受與他人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活動重點:在欣賞與講述中理解繪本內容,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按物體的顏色及大小進行有規律的排序。

  活動準備:

  1、PPT《小刺猬的項鏈》。

  2、排序練習操作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起興趣。

  1、看ppt封面圖片,提問: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故事。在聽故事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故事里的主人公。它是一個渾身長滿刺的小動物,是誰啊?(小刺猬的圖片)

  他就是我們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它的名字叫拉亞。

  2、欣賞繪本故事,根據故事情節出示相應的PPT,講述:

  教師:小刺猬拉亞生活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它是一個活潑、善良、喜歡交朋友的小刺猬?墒,有一件事情總是讓它非常得煩惱,因為,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總是害怕被它身上的刺扎傷,所以,經常離它遠遠的。每天,小刺猬拉亞只能孤孤單單地去果園里摘果子;一個人在家里安安靜靜地用晚餐。拉亞的日子過得好孤單呀,因為沒有朋友的陪伴?墒牵幸惶炖瓉喨ス麍@里找來了許多的小豆子。

  二、多媒體課件演示,理解有規律的排序。

  1、出示不同顏色豆子圖片,引出排序內容。

  教師提問:你們看看,這些豆子長得怎么樣呢?有什么不一樣呢?(讓幼兒觀察豆子,引導其說出顏色和大小的區別)

  小刺猬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對了,我可以用這些紅豆子綠豆子穿成一條美麗的項鏈。

  2、出示小刺猬戴項鏈的圖片,了解排列規律。

  教師提問:我們一起看看小刺猬拉亞的項鏈。你們覺得美嗎?美在哪里?你能不能把這個美麗的秘密告訴大家(引導幼兒說出項鏈里藏著的美麗的秘密是按照"綠紅綠紅"順序排列的)

  小刺猬帶上了這么漂亮的項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動物還害怕它嗎?(不害怕了),它們為什么不害怕了呢?(因為它們喜歡它的項鏈,也想做一條漂亮的項鏈),小刺猬拉亞看到小動物都不害怕他了,還想跟它學做項鏈,小拉亞心里很高興,就帶它們一起去撿豆子去了。

  3、出示小兔子戴項鏈的圖片,學習排列規律。

  教師提問:瞧,小兔子的項鏈做好了,漂亮嗎?誰能發現小兔子的項鏈里藏著什么秘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顏色和大小的排列順序。(紅黃綠三種顏色排序及按大小排序)

  4、出示小猴子沒有串好的項鏈圖片,運用排列規律,幫助小猴子串好項鏈。

  教師:小猴子看見小兔子有了自己的項鏈,很羨慕,也想做一串項鏈,它的項鏈還沒有做好呢?心里很著急,想請小朋友一起幫助他們完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猴的項鏈里藏著什么秘密?(通過幼兒討論后,說出下面應該串哪顆豆子,然后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完成)

  小猴子的項鏈做成了,你們看小猴子的表情怎樣了呢?笑了?矗『镒舆謝謝大家呢。

  三、幼兒動手操作,鞏固排序規律。

  1、教師: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要戴上美麗的項鏈,請你們幫助他們一起串成美麗的項鏈,怎么樣才能串出漂亮的項鏈呢?提出串項鏈要求(可以按照顏色的規律,也可以按照大小的規律,還可以藏著兩個秘密,即有大小的規律又有顏色的規律),幼兒討論出自己串項鏈的方法(按照什么規律進行排序的)。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幼兒展示作品,體驗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幼兒完成后并與他人一起分享,并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項鏈的排列規律。一起把做好的項鏈送給小動物。

  教師小動物們都戴上了美麗的項鏈,他們可開心了,你們幫助了它們,感覺到幸福了嗎?一起來聽音樂拍拍手吧,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活動結束。

項鏈教案 篇2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我們教師只要把語文的課堂教學深入到生活中,把學習語文的快樂釋放到生活實際中去欣賞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樂返回到對語文學習的鐘愛和快樂中,不斷循環往復!真正讓孩子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生活的豐富多彩,把語文和生活緊緊地聯系起來!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特別注重和學生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通過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整合,不斷使主題得以升華,讓學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蘊含的真情。同時,非常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我展示的平臺:可以自由選擇識字方法,可以自由選擇讀書方式,可以發表自己讀文后的獨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體現其個性,體現快樂學習。

  課前準備

  1.詞語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師)

  2.贊美大海的好詞佳句,預習生字,朗讀課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紀念品、畫。(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美

  1.學生用課前搜集的好詞佳句贊美大海。

  師:孩子們,你們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詞好句來描繪一下。

  2.引入課文題目。

  (教師播放海浪及笑聲的錄音)師:聽,這是什么聲音?(海浪聲)聽,這是什么聲音?(笑聲)今天讓我們下海好嗎?脫下鞋子,光著腳丫,一同體驗一下踩在松松軟軟的海灘上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去感受那里帶給我們的快樂。板書課文題目,美讀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本課起始體現了讀和說的相互聯系,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齡小、愛玩的特點,讓他們覺得這節課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悅、輕松起來,讓學生對本課學習充滿興趣。

  二、領略美

  1.課件播放課文內容和朗讀動漫。

  2.問:大海好玩嗎?小娃娃快樂嗎?同學們,此時你們想讀一讀這篇課文嗎?自己讀一讀吧,注意讀準字音,再把圈畫的字詞讀一讀。

  3.標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讀一讀,糾正讀錯的字音,再把圈畫的字詞一起讀一讀。

  設計意圖:描畫面,想意境,讓學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樂,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愿望和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實現學生讀的愿望,達到流利讀課文的目的。

  三、集中識字

  1.出示本課生詞卡片。

  師:詞語寶寶來到了我們的黑板上,你們試著認識認識它們。

  2.師:選擇你喜歡的生字記一記。

  3.師:把你記的字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互相學習。

  4.師:把你喜歡的字和我們大家說一說吧,其他同學應該認真傾聽,并且繼續補充。

  預設:

  形聲字:藍、笑、和、活、金

  數筆畫:又、向

  加一加:藍、笑、和、娃、掛、活

  減一減: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掛、貝――見

  換一換:著(看)

  反義詞: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師隨機引導:

  掛:做動作“掛”。

  5.指導書寫:(1)白(第一次書寫):先觀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細看老師范寫;學生書寫后臨寫,教師強調每筆的位置和筆順;學生自己書寫一個。

  (2)和:認識新偏旁“”。

  (3)學生練寫“的”“又”。

  6.去掉拼音讀一讀。

  7.師:都學會了嗎?接受挑戰吧!

  (開火車檢驗詞語卡片)

  (開火車檢驗生字卡片)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遵循識字、寫字規律,用充滿童趣的語言和方式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學生先觀察,再臨帖、再觀察、再默寫,最終熟練掌握本課會寫字。

  四、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找找描寫大海的小文章,讀一讀并能介紹給小伙伴們。

  設計意圖:作業內容提高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提高了閱讀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這種開放性的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在學習方法和習慣上有了方向的指引,這對于一年級的小同學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激趣導入

  1.教師引導: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生字,指名讀全文。

  2.教師激趣導入:同學們,今天讓我們繼續走近大海,去領略大海的美,體會大海帶給我們的快樂!

  設計意圖: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復習生字,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通過恰當的導入,再一次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二、體會快樂――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讀,問: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

  2.自由讀,問:你有什么感受?

  3.匯報:感受到大海很美。(板書)

  4.師: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話就讓我們體會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詞語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線畫一畫,并說一說你的體會。

 、賹W生匯報,教師隨機指導,并板書,出示課件,體現這些詞語: 藍藍的 黃黃的 小小的

 、趲煟菏裁此{藍的?什么黃黃的?什么小小的?請你試著說出這樣的短語:( )的( )。

 、凼裁从謱捰诌h?什么又長又軟?你能說出這樣的短語嗎?

項鏈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繪本中的情境,幫助幼兒掌握間接排序的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編規律,并按照規律排序。

  3、讓幼兒體會到助人為樂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刺猬的項鏈》PPT2、彩色珠子,繩子。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學習間接排序的規律教師講述: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他渾身長滿了刺,你們說是誰?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刺猬)(出示圖)這只小刺猬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拉亞。拉亞總是孤單的一個人,因為它渾身都長滿了刺,所以它經常緊緊的縮在一起,小動物看見它就跑!每天。拉亞都是一個人玩,一個人吃飯,有一天,小刺猬拉亞從院子里撿來了許多豆豆。

  1、提問:小朋友看,這些豆子有什么不一樣呀?(顏色、大小)

  2、拉亞看著這些小豆子,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提問:猜一猜,它會用這些豆子做什么呢?(幼兒講述)3、聽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刺猬把豆豆變成了什么?教師講述拉亞拿起小豆子穿呀,穿呀,穿成了一條項鏈。你覺得拉亞的項鏈美嗎?你能不能說出拉亞項鏈的秘密?你覺得項鏈美在哪里?

  (幼兒發現紅綠規律)一個紅、一個綠。原來這條項鏈是用一個紅、一個綠。這樣的規律來排列的。

  4、第二天,拉亞戴著這條美麗的項鏈出門了。森林里的小動物看到拉亞的項鏈會是什么反應呢?(出示圖片)瞧,小動物什么表情啊?這次為什么沒有躲開呢?(幼兒講述)教師講述故事:(小動物們看到拉亞的項鏈,都在想拉亞的項鏈真好看,他們也想有這樣的一條項鏈!拉亞看到小動物們不再害怕他了,還想跟他做項鏈,心里很高興。于是拉亞說:"走,我帶你們去撿豆子,它們可以做成美麗的項鏈哦!"拉亞帶著小動物去樹林里撿豆子去了,他們回來之后也做了項鏈。)二、大膽嘗試1、小動物們撿了好些豆子準備大展身手了。他們已經開始了?葱⊥米拥谝粋做好項鏈,我們去看看小兔子的項鏈是怎樣穿起來的呢?(圖片)(幼兒發現紅黃綠規律)項鏈里面有顏色的秘密。我們一起來說說秘密: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綠,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綠……2、過渡:小兔子的項鏈穿好了,真漂亮!可是旁邊的小猴子著急了,我們來看看小猴子遇到什么麻煩了?(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不完整的項鏈,幼兒說出規律)3、老師這兒也幫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串項鏈用的紅、黃、綠豆豆,你們能按照規律,幫小猴子穿好項鏈嗎?

  小結:小朋友可真厲害,一起舉起來給老師看看好嗎?真的每個小朋友串的項鏈都和它的一樣誒!小猴子太開心了,他感謝你們。

  在一旁的小鴨子著急了,吵著也要一條漂亮的項鏈,你們愿意幫忙嗎?三、幼兒操作1、小朋友,先想看,你準備用什么樣的規律幫小鴨子做項鏈?小朋友還有什么不同的排放規律嗎?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四、情感升華,體驗互幫互助的快樂小鴨子在大家的幫助下有了一條漂亮的項鏈,你幫助了他,你快樂嗎?幸福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幸福(播放幸福拍手歌音樂魔法數學故事屋:小刺猬的項鏈(序列邏輯推理)有一天,小刺猬拉亞發現紅豆和綠豆串在一起,可以做成美麗的項鏈。他帶著其他的小動物撿了很多的紅豆、綠豆和黃豆,大家用不同的排列方法,串成了美麗的項鏈。大象看見了,也好想有一條……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拉亞和伙伴們一起運用"排序",做了一條怎樣的項鏈送給大象吧

  活動反思:

  此活動將繪本與數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而且將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給人已美妙的感覺,這是我工作以來到目前為止組織的最好的一節數學活動。

項鏈教案 篇4

目標:

  1在游戲中,嘗試有規律排列材料。

  2能手眼協調地進行操作活動;學習按規律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3有興趣地參加活動。

  準備:布娃娃一個;吸管,長紙條,蠟光紙若干;膠棒若干。

  過程:

  一、出示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1.老師以娃娃口吻說:“小朋友你們好!我要開一個商店,需要你們幫我加工一批項鏈和腰帶,你們愿意幫我嗎?”

  2.出示范例腰帶“我需要這種樣式的腰帶,誰會做?”“這是怎么做的?”

  引導幼兒說出排列規律。

  二、介紹材料,幼兒操作。

  1.老師:“我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這邊一排是做項鏈,那邊是做腰帶的材料;膠棒用完,蓋子要蓋上。做好后送給娃娃,要說:“娃娃,我給你送項鏈了……”

  2.幼兒上位操作,老師指導。

  三、結束。

  “小朋友,謝謝你們,為我們加工了這么多漂亮的項鏈和腰帶,下次,我再請你們幫我加工好嗎?

項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3-4種物體進行間隔排序。

  2、探索間隔排序的規律。

  3、注意傾聽、接納同伴間多種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運用3-4種物體進行間隔排序。

  2、難點:能掌握間隔排序的規律。

  活動準備:

  1、教具:有間隔圖案排列的圖片或實物,3種果葉交替排列穿成的門簾,梧桐樹葉、銀杏樹葉、楓樹葉、柳樹葉3種圖案人手若干,透明膠、粘好雙面膠的底板。

  2、幼兒用書第7頁《動物圖卡》中“穿項鏈底板”、第13頁《實物卡、數卡、符號卡》、第15頁《實物卡》、第27頁《分馬夾》、第28頁《分分合合(一)》。

  活動過程:

  (一)觀察欣賞日常生活中有規律的圖案紋樣。

  1、引導幼兒觀察欣賞有間隔圖案的圖片及實物。

  教師: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兩個圖案的有規律的排序)這些圖案是怎樣排列的?他們有什么規律?幫助幼兒總結出相應規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導幼兒遷移生活中的經驗。

  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有間隔排列規律的物品?請幼兒自由討論并說說,老師和小朋友共同記錄怎么拍的規律。

  (二)觀察實物門簾,發現物體排列的規律。

  1、教師出示用3種物體有規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門簾。

  教師:門簾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物體排列的規律(ABC、ABC)

  教師:這3種物體是如何排列的?

 。ㄈ﹪L試運用3種樹葉圖案進行間隔排序。

  1、教師:這里有3種圖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圖案?

  2、同伴之間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師幼討論:你能用這3種圖案設計出一條漂亮的項鏈嗎?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種樹葉呢?

  4、請個別幼兒嘗試將3種物體進行間隔排序。

  5、引導幼兒發現間隔排序的規律。

  教師:這3種物體是怎樣間隔排序的?

  討論:是否還有其他不同的間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樣排列?

  (四)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完成樹葉項鏈。

  教師:請用3種樹葉有序的排列成一條漂亮的樹葉項鏈。

  2、完成水果項鏈。

  教師:請用3-4種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條漂亮的水果項鏈。

  3、完成給蘋果連線。

  教師:用線條將左右兩邊的蘋果相連,使每排的蘋果數目都為5。

  (五)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活動結果,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提供各種圖案,讓幼兒運用3~4種圖案進行間隔排序。

  活動反思:

  《漂亮的果葉項鏈》是大班的一節學習規律排序的數學活動。執教老師在這一簡單、乏味的數學規律排序活動中插入了情景元素,利用小熊去小貓家做客這一情境貫穿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活動從PPT課件出發,邊放PPT邊講故事,提問“小熊去小貓家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兩種花的簡單規律排序,三種花的簡單規律排序)然后,出示一段未完成的規律排序小路,讓幼兒找出規律并將路補充完整,如此一來讓幼兒體驗了成功幫助小熊的快樂,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然后是讓幼兒猜測小貓裙子上的花邊規律。操作一是讓幼兒們一組合作制作一條有規律排序的項鏈,如此一來,小朋友們體驗了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樂,一起成功的喜悅。最后一個操作是為自己制作一條果葉項鏈。

  本次活動執教老師從規律的簡單排列慢慢過渡到復雜排列,完成了從易到難的教學過度,有利于幼兒對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數學提問的有效性把握到位,以及操作過程中要求的交代都簡單清楚明了。但是對于創設故事情境沒有做到首尾呼應,如果最后結尾可以和前面的故事相呼應就更好了。

項鏈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了解田鼠過冬方式的基礎上理解童話的主要內容,初步歸納出童話的主題。

  2、在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0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大書《田鼠太太的項鏈》、減法算式題若干、數字0、大黑板

  活動過程

  一、聽聽算算

  1、導入

  這幾天老師都在忙著做一本關于田鼠的書,就快做好了,你們想不想先聽聽這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 講述故事第1~5頁:田鼠太太拿出了4袋谷子、2瓶花生仁和1個玉米換禮服去了,柜子里還剩多少谷子、多少花生仁、多少玉米呢?田鼠寶寶說:“怎么算出來的啊?”我們找個減法算式題幫他解釋解釋吧。(重點指導:在老師引導下說出減法算式的含義)

 、 講述故事第6~7頁:田鼠太太拿出了2袋谷子、1瓶花生仁和4個玉米去換新褲子去了,快幫可憐的田鼠寶寶算算柜子里還剩幾袋谷子,幾瓶花生仁,幾個玉米呢?田鼠寶寶說:“谷子怎么會沒有了?騙人的,你們怎么算的啊?” 找個減法算式題幫他解釋解釋吧。(重點指導:能說出減法算式的含義;知道谷子被拿光了,可以用0表示,理解這里的0就是代表谷子沒有了)

  ③ 講述故事第8~9頁:田鼠太太用4瓶花生仁和3個玉米去換鞋子,柜子里還剩多少糧食?我們找個算式題給他解釋一下好嗎?你們說說看田鼠太太要不要把這最后的糧食去換新鞋子?說說你的理由?(重點指導:理解4-4=0這道算式題表示花生仁沒有了)

  ④ 講述故事第10頁。

  二、想想說說

  重點問題:

  1、咦?田鼠太太不是為過冬預備了滿滿一柜子的糧食嗎,怎么會又累又餓,暈倒在雪地里了呢?

  2、你覺得田鼠太太拿過冬的糧食去換新衣服、新鞋子值得嗎?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項鏈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將長條形蠟光紙粘貼在繩子上的技能。

  2、在粘貼時,能將各種顏色間隔開來。正確使用漿糊。

  3、將做好的項鏈送給媽媽,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各色蠟光紙彩條、繩子、漿糊、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是3月8日,你們知道是誰的節日嗎?

  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那我們送什么禮物給媽媽呢?

  二、出示范樣,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給媽媽準備的禮物,你們看看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嗎?

  三、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先拿一張彩條,抹上漿糊,將彩條折起來粘在繩子上。再換一種不同顏色的彩條粘在繩子上,一個挨一個地粘,一直將繩子粘滿。

  四、提出制作要求:

  輕輕地蘸漿糊,不要抹得太多,全部粘好后,將手在抹布上擦干凈。

  五、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六、相互欣賞自己制作好的項鏈。

  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著“愛”的情感線,在愛中生成、在愛中體驗、在愛中升華。如何培養幼兒感受愛、學會愛、表達愛,引導他們知道:愛也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進行表達,而不單單只是語言,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因此,我選擇通過借助“給媽媽做項鏈”這一生活化情景化的方式,來告知幼兒另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在這次活動中,我覺得運用給媽媽做項鏈這一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投入,每一個幼兒都能自己動手串一串,體驗快樂;也培養了幼兒一定的情感意識,活動后,將自己做好的項鏈送給媽媽,而且在幼兒送給媽媽項鏈時說了節日祝福的話,讓媽媽們都“喜笑顏開”。

  在整個活動中還注意到了美術活動和其他內容的整合,如:“1和許多”的初步的數概念,音樂活動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細小環節,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活動存在的不足之處:材料的準備,可以按照幼兒的能力。能力弱的,材料少些,可單單投放兩種顏色的材料,以便他們區別。能力強的,材料豐富些,除了顏色外,還可以有不同形狀的材料投放,以便他們加強認識、激發探索欲望。

  小百科:項鏈是用金銀、珠寶等制成的掛在頸上的鏈條形狀的首飾,是人體的裝飾品之一,也是最早出現的首飾。項鏈除了具有裝飾功能之外,有些項鏈還具有特殊顯示作用,如佛弟子的念珠與天主教徒的`十字架鏈。

項鏈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我設計的是一節小班的數學排序課,由于我班幼兒年齡較小,

  而且剛剛入園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安排的是較簡單的大小的ababab型排序以參加水果宴會貫穿整節課,用各種水果圖片做教具,又加以穿水果項鏈的環節,鍛煉了幼兒的“穿”的能力,提高了幼兒的專注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按照大小排序的規律。

  2、鍛煉幼兒“穿”的能力,提高手部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幼兒能按照一大一小的規律進行排序。

  教學準備:

  蘋果、香蕉、西瓜的大小圖片若干,用來穿項鏈的繩子每人一條,小碗每人一個;已經按大小排序穿好的水果項鏈2---3條。

  教學過程:

  1、以參加水果宴會引出主題

  昨天晚上趙老師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水果王國打來的,邀請我和黃老師這個星期六去參加水果宴會,但是要去參加宴會有一個要求,就是要佩帶一條這樣的水果項鏈。

  2、出示已經按照大小排序穿好的蘋果項鏈請幼兒觀察,引導幼兒發現上面有什么(大蘋果和小蘋果)。再來看一看這些大蘋果和小蘋果是怎樣排的隊(一個大蘋果一個小蘋果、一個大蘋果一個小蘋果、、、)

  3、告訴幼兒象這樣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一個大的一個小的有規律的排列叫做排序。

  4、你想和老師一起去參加水果宴會嗎?那就要制作一串水果項鏈,想知道是怎樣做的嗎?我現在就來教你。

 。1)取水果圖片(蘋果、香蕉|或西瓜)。

 。2)按照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一個大的一個小的的順序進行排列。

 。3)將排列好的圖片用繩子穿起來(教師具體展示穿的方法)。

  5、黃老師也做了一條水果項鏈,我們看一看和我們的一樣嗎?(幼兒發現這條水果項鏈不是按照大小的排列順序穿的),那我們來幫黃老師改一下好嗎?(按照剛剛的方法再重新做一遍。

  6、現在你已經學會了做項鏈的方法,來做一條星期六和我們一起去參加宴會吧!

  7、教師發放材料,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8、教師將制作好的項鏈一一展示并讓孩子說說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列的。

  9、將項鏈給孩子佩帶好準備參加水果宴會。

  教學反思:

  幼兒對這節課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很好的完成了老師預設的目標,除了自主操作的環節外如果在前面的環節請個別幼兒到黑板上操作更能看出幼兒掌握的情況,還有就是展示穿的動作時語言引導較多,應該將幼兒的注意力放在觀察老師的動作上。

項鏈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在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已會按一定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規律排序,為此,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在穿項鏈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規律。

  片段與分析:

  片段一、好看的項鏈。

  師:(出示項鏈)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幼:項鏈。

  師:這些項鏈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用什么材料來做的?

  幼兒逐一觀察項鏈:材料、形狀、顏色等。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這些材料都一樣嗎?是怎樣排列的呢?(間隔排列)

  師:如果請你來穿一串項鏈,你會選哪兩種材料間隔穿呢?(幼兒自由選擇)

 。ㄔu析:活動一開始教師先出示課前準備好的項鏈引出課題,通過觀察項鏈的顏色、大小、材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對穿項鏈產生興趣。)

  片段二、美麗的花紋。

  師:出示有間隔圖案的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交替排列的特點。

  師:重點觀察一件物品或圖片,這是什么?它是怎樣排列的?幼:如,一件紅衣服、一件綠衣服、一件紅衣服、一件綠衣服

  幼:逐一觀察幾張圖片,尋找圖案排列的規律。

 。ㄔu析:在幼兒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同時,重點讓他們說一說觀察到的實物或圖片是怎樣排列的,從中尋找圖案排列的規律。)

  片段三:我們都來穿項鏈。

  師:引導幼兒觀察課前準備好的操作材料。

  幼: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操作材料,按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方法制作項鏈。

 。ㄔu析:在這一環節中首先讓幼兒觀察,并且告訴他們只能選擇兩種材料,在他們選定了所需的兩種材料后再動手制作,這樣幼兒制作項鏈時出錯的概率就小了。)

  片段三:項鏈展覽會。

  師:以展覽會的方式將幼兒穿好的項鏈展示給大家看,并讓幼兒自己介紹排列的方法。

  師:檢查幼兒的展品,看看是否按兩種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進行操作。檢查結果大多數孩子能按要求完成,發現有幾個孩子沒按間隔排列的規律操作,我及時地引導他們按規律操作。最后把幼兒的作品掛在數學區內讓幼兒互相欣賞。

  (評析:把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自己排列的方法,不僅給幼兒一個口語表達的機會,而且讓幼兒有一種成就感。)

  課后反思和感悟: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為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后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后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顒拥哪康幕具_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律對物體進行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發現有規律的排序,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后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獲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從本次活動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我認為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這次的排序活動,以往我們都習慣于比較一組物體的外部特征的差異或數量的差異來進行有規律的排序,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和游戲中存在的規律。因此我在日;顒又形易層變涸谕娣e木時或在排隊時進行有規律排序的活動,在小結時又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游戲中也存在有很多規律,所以這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使孩子學習按規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律、發現規律。

【項鏈教案集錦9篇】相關文章:

項鏈教案模板集錦10篇12-30

項鏈教案范文合集八篇12-31

項鏈教案模板合集6篇12-30

項鏈教案模板匯編八篇12-28

項鏈教案模板集合10篇12-25

項鏈語文課件教案05-05

關于項鏈教案匯總六篇01-02

項鏈教案模板七篇01-01

項鏈教案模板匯總九篇12-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美利坚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一级a爱视频日本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