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1
學習目標:
1、了解小寒的由來、農諺詩歌及各地習俗。
2、通過本課的學習,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并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研究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小寒的相關農諺詩歌。
教學難點:
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小寒節氣的農諺詩歌。
教學過程
[片段一]談話導入
1、背一背:同學們,我們學過《二十四節氣歌》,誰還記得?
2、說一說:你知道節氣歌中哪些節氣?【評析】新課開始,引導學生回憶背誦節氣歌、說節氣,回顧舊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好“熱身”準備,為下面教學做鋪墊。
[片段二]了解小寒的農諺及詩歌
1、師:大家在課前搜集了哪些小寒的農諺?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一位代表發言。學生在組內交流。
生1: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生
生2: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生
生3:我還知道根據小寒節氣陰雨(雪)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有:“小寒蒙蒙雨,雨水還凍秧”、“小寒雨蒙蒙,雨水驚蟄凍死秧”。
生4:小寒小寒凍成一團。
2、師:大家在課前做了很多的準備,我也收集了一些小寒的農諺。大家讀一讀:
小寒大寒,準備過年。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臘七臘八,出門凍煞。
臘七臘八,凍死旱鴨。
3、師:讀了這些農諺,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1:這些諺語朗朗上口,好讀好記。
生2:句子還押韻。
生3:我感覺古代人很聰明,他們能編出這么多的諺語。
[片段三]了解各地小寒習俗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小寒有哪些習俗呢?那么小寒吃什么呢?
師小結:雖然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并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2
活動目標
1.感受小寒的寒冷,體驗制作糯米美食的快樂。
2.初步了解小寒食糯的習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驅寒保暖。
3.選擇喜歡的材料嘗試制作糯米美食。
課件準備:
《美味的小寒》故事音頻及圖片;“糯米美食”組圖。
紙面教具:
《新年裝飾》。
材料準備:
“美味的糯米”(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蒸熟的.糯米飯、糯米面團、紅糖粉、不同的堅果碎或餡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小寒節氣“冷”的特點
——今天真冷啊,你們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暖和一點嗎?
——活動身體后,你們有沒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播放音頻/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小寒食糯的習俗
——寒冷的小寒來了,熊貓奇奇、熊貓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辦法是什么?
三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感受糯米美食的豐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還拍了很多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些美食你們都吃過嗎?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四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體會制作享用美食的快樂
1.出示材料,請幼兒觀察并大膽表達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據幼兒興趣,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制作糯米飯/八寶飯、一組制作紅糖糍粑,教師巡回指導。
3.成果展示,幼兒品嘗糯米美食,活動自然結束。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3
活動名稱:
《小寒的由來》
活動目標:
1、感受小寒節氣,了解小寒由來。
2、積極參與晨談,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小寒。
教師:中國特有的二十四節氣,這可是我們中國的瑰寶,今天我們來了解——小寒。小寒是在每年的1月5-7日之間,它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開始了。當小寒節氣來到時也說明我們要進入農歷一年中的最后一個月份,就是俗稱的.“臘月”。
二、出示課件、講解小寒節氣中的自然現象。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小寒節氣中的自然現象。
1.果樹防凍。
一場大雪過后,果農會及時的把果樹上的積雪搖落,以防樹枝被大雪凍壞或者是被大雪壓斷枝。
2.喜鵲筑巢。
喜鵲喜歡在人類活動多的地方居住,它們常把巢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喜鵲筑巢常常需要花上四個月時間,所以它們總是早早就開工了,為來年產卵孵化幼鳥做準備。
3.蠟梅飄香。
蠟梅花多為黃色,花瓣比較硬,因為它的花骨朵平滑厚實,表面質感像涂了一層蠟一樣,所以給它起名叫“蠟梅”。
三、游戲活動,我來問,你來答。
教師:孩子們你們記住怎么分辨蠟梅科的蠟梅和薔薇科的梅花了嗎?
1、蠟梅的花瓣 硬 ,開花 早 ,花期 長 ,味道 濃,多為 黃色 ,屬于蠟梅科。
2、梅花的花瓣 軟 ,開花 晚 ,花期 短 ,味道 清淡 ,顏色 多樣 ,屬于薔薇科。
3、說的非常好,那么小寒節氣有一種鳥,它叫喜鵲,喜歡居住在什么地方?人類活動多的地方。常把巢安在哪里?民宅旁的大樹上。喜鵲筑巢一般需要多長時間?四個月。喜鵲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樹枝、泥巴、絨毛。
4、小寒節氣氣溫特別低?低過冬的農作物特別容易?受到凍害。
大雪過后,果農會及時的把果樹上的.積雪搖落,防樹枝被大雪凍壞或者是被大雪壓斷枝。
四、出示圖片,了解小寒習俗
教師:小寒天氣酷寒,南北地域跨度大,形成不同的生產農事、生活習俗。農事上,北方大部分地區地里已沒活,都要進行歇冬,主要任務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積肥等工作。根據多年農事經驗,人們往往會以小寒氣候推測來年的氣候變化,早早做好農事計劃,如山東地區就有"小寒無雨,大暑必旱"、"小寒若是云霧天,來春定是干旱年"的俗語。
教師:在生活上,除了要注意日常保暖外,進入小寒后年味越來越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飲食上,涮羊肉火鍋、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為小寒節氣里的一種時尚。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4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小寒節氣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小寒節氣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并認同小寒節氣,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小寒節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小寒節有關的習俗。
3、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小寒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于節氣的信息。
預設: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
3、引出繪本故事《小寒節》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小寒由來
簡介小寒的由來、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干支歷子月的.結束與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于每年公歷1月5-7日交節。
三、說小寒傳說、習俗過渡:
為什么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小寒”吧!
1、用傳說說小寒。
2、用習俗說小寒。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制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小寒節的氛圍
活動延伸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小寒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小寒至的傳說和習俗。
小寒節氣反思:
通過此次繪本故事《小寒節》的活動,幼兒了解了二十四節氣之一小寒至節的來歷及習俗,感受了爺爺給孫子講述小寒至節的愛意,并且學會了節氣歌,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本次活動幼兒主要作為傾聽者,在延伸活動中將讓幼兒進一步參與到活動中。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背誦小寒兒歌,知道小寒天氣的特點和注意事項。
2、幼兒知道臘八節的來歷和傳說
3、在活動中,幼兒能夠堅持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內容:
小寒兒歌
小寒到,梅花開,進三九,天更寒,
玩冰雪,笑開顏,臘八粥,喝幾天。
太陽升,來鍛煉,防寒服,身上穿。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通過二十四節氣兒歌導入,大家一起背誦《二十四節氣歌》,然后提問,我們剛才過去了一個節氣是什么?誰知道下一個節氣詩什么?冬至,小寒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小寒的天氣狀況吧
二、展開部分
首先,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我念一首兒歌,看看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念兒歌,然后請幼兒回答,聽到了什么?
幫助幼兒了解小寒的兒歌。
教師講解小寒兒歌。
1、小寒到,梅花開,進三九,天更寒。
小寒節氣到了,這個時候梅花開始開放了,大家見過梅花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梅花是什么樣子的?梅花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種花,在冬天開放,受到很多詩人的歡迎,誰會背關于梅花的古詩?引導幼兒背誦王安石的《梅花》。小寒節氣一般是12月的6號左右,今年的小寒是12月5號。
小寒以后,就進入三九天氣了,俗話說,三九四九,凍裂石頭,三九天氣,四九天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怕不怕冷啊,有個小朋友,到了這個時候,因為害怕外面冷,就不來幼兒園了,這樣做合適嗎?為什么啊?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防寒?(幼兒舉手發言,老師引導,運動、飲食、衣服三個方面)
2、進入了三九,雖然天氣變冷了,可是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動和傳統啊,我們來看一看,你在這句兒歌里發現了什么?教師念“玩冰雪,笑開顏,臘八粥,喝幾天”
引導幼兒說出,因為天氣寒冷,很多地方下雪,結冰,我們可以玩雪玩冰,現在我們長春市就要很多的冰雕和雪雕,有時間可以讓爸爸媽媽帶領你們到雕塑公園或者是南湖、北湖去看冰雕和雪雕,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冰雕和雪雕,漂亮嗎?小寒節氣還有一個傳統的節日-----臘八節,大家知道臘八節的傳說嗎?教師講解臘八節的傳說。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聽完了故事,我們知道了,臘八粥還有這樣的一個教訓啊,告訴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勤勞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好吃懶做。回家后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爸爸和媽媽聽,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臘八粥。
3、我們要做一個勤勞的孩子,不怕冷,剛才我們也說了如何才能戰勝寒冷呢?從三個方面,飲食、運動和衣服上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小寒節氣的運動注意事項吧。太陽升,來鍛煉,防寒服,身上穿。小寒節氣因為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我們要等到太陽升起以后再出去鍛煉運動,戶外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防寒,多穿些衣服,運動不要太劇烈,可以快走、踢沙包等活動,在老師小的時候,我們冬天會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做“擠油渣”的游戲。游戲兒歌:冰凍冰凍你上墻,我吃冰凍你來搶,擠油擠油渣渣,擠出油來燙巴巴。玩法:孩子們分成兩隊,選擇一塊向陽的墻,兩隊的人靠著墻,排成一條線,從兩邊往中間擠。被擠出來的人,跑到隊尾,繼續擠。教師帶領幼兒玩擠油渣的游戲。
活動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寒節氣,知道了小寒節氣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小寒的大致日期,大家回家后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臘八粥啊。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小寒節氣的由來和意義。
2、了解小寒節氣的天氣特點和習俗。
3、能夠用圖片、文字、歌曲等多種形式感受小寒節氣的氣息。
教學內容:
1、小寒節氣的'由來和意義。
2、小寒節氣的天氣特點和習俗。
3、小寒節氣的氣息感受。
教學準備:
小寒節氣的相關資料。
圖片、文字、歌曲等教學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通過提問或引入一些有關小寒節氣的資料,引導學生回憶去年的小寒節氣的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
小寒節氣的由來和意義
(1)小寒節氣的由來
(2)小寒節氣的意義
小寒節氣的天氣特點和習俗
(1)天氣特點
(2)習俗
小寒節氣的氣息感受
(1)圖片展示
(2)文字介紹
(3)歌曲欣賞
三、總結
教師通過總結和歸納,使學生對小寒節氣的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四、作業
教師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
五、反思
教師在課后與學生交流反思,以進一步完善教學效果。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小寒節氣的含義和時間節點。
2、學習關于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包括天氣特點、民俗文化等。
3、了解小寒節氣與冬季生活的關系,學會適應寒冷天氣,增強體質。
教學重點:
1、了解小寒節氣的含義和時間節點。
2、學習小寒節氣相關知識,包括天氣特點、民俗文化等。
3、了解小寒節氣與冬季生活的關系,學會適應寒冷天氣,增強體質。
教學難點:
1、學生對小寒節氣的認知度不高,需要老師進行詳細講解。
2、學生對小寒節氣的天氣特點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認知度較低,需要老師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ppt或其他媒介展示小寒節氣的時間節點和天氣特點,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小寒節氣的含義。
二、學習小寒節氣相關知識
小寒節氣的含義:小寒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小寒節氣一般在公歷的1月5日前后,標志著寒冷的冬季正式開始。
小寒節氣的天氣特點:小寒節氣時,北方地區天氣開始變得寒冷,風雪交加,氣溫也開始逐漸下降。此時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
小寒節氣的民俗文化:小寒節氣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節的前奏,人們會在這一天吃餃子、湯圓等食品,寓意團圓、和諧。
三、探究小寒節氣與冬季生活的關系
冬季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寒冷的'天氣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要注意飲食,多吃溫暖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還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探究小寒節氣對人們的影響:小寒節氣是冬季的開始,對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在這個節氣中,人們要注意保暖,預防疾病;同時,也要享受節日的氛圍,感受冬季的美好。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來進一步闡述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和意義。例如,在介紹小寒節氣的民俗文化時,可以提到不同地區的傳統食品和慶祝方式,如北京的吃餃子、上海的吃湯圓等。同時,可以通過引用相關資料或調查問卷的數據來證明小寒節氣對人們的影響,例如氣溫下降會導致空氣濕度減少,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最后,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們自己總結和歸納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并探究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8
【活動目標】
通過小寒節氣的活動,引導幼兒了解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
通過觀察、探究和互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冬季生活習慣。
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合作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
【活動準備】
制作冬季相關的海報、圖片、卡片等,準備活動道具。
幼兒需要穿著適合室內活動的服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介紹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包括小寒的時間、氣溫、節氣的特點等。
(2)播放小寒節氣的視頻,引導幼兒觀察、聽、說、寫。
二、觀察、探究
(1)觀察冬季生活中的`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穿暖和衣服等。
(2)分組討論、交流,提出冬季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3)幼兒自由表達,記錄自己的想法。
三、實踐操作
(1)制作冬季生活小卡片,貼在教室的相應位置。
(2)模擬冬季生活,進行穿衣、喝水、運動等活動,讓幼兒自主嘗試,感受冬季生活的樂趣。
(3)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室內運動,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四、總結活動
(1)回顧小寒節氣的知識和幼兒的收獲。
(2)引導幼兒進行小結,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評價】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了解小寒節氣的相關知識,認識到冬季生活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冬季生活習慣。同時,幼兒的觀察能力、合作意識和自我管理。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1、了解小寒節氣的基本知識和習俗。
2、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感受冬天的寒冷,學會如何保暖。
3、培養幼兒對節氣的認知和了解,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教學準備:
1、節氣掛歷
2、冬天服裝、手套、帽子等保暖用品
3、圖片、視頻等教學資源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出示小寒節氣的掛歷,讓幼兒觀察掛歷上的節氣標記。
老師向幼兒介紹小寒節氣的來歷和意義。
讓幼兒談談自己對小寒節氣的了解。
二、探究(15分鐘)
老師向幼兒展示冬天的服裝、手套、帽子等保暖用品,讓幼兒觀察和體驗這些物品。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小手掌”的游戲,讓幼兒感受手掌變得冷冰冰的感覺。
老師讓幼兒試著用毛巾把手掌包起來,讓他們感受到保暖的重要性。
三、實踐(15分鐘)
老師帶領幼兒制作保暖用品,讓幼兒體驗制作的樂趣。
老師帶領幼兒制作雪人、冰塊等冬天的景象,讓幼兒感受冬天的`寒冷和美麗。
四、總結(5分鐘)
老師向幼兒展示自己制作的保暖用品,讓幼兒欣賞。
老師和幼兒一起總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和收獲。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中,通過導入、探究、實踐等環節,讓幼兒對小寒節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學會了如何保暖。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對節氣的認知和了解,提高了他們的文化素養。但在實踐環節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互動性的活動,讓幼兒更加投入和參與。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 10
【活動名稱】
小寒節氣,快樂制作——制作雪花手工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雪花手工,讓幼兒了解小寒節氣的含義。
2、提高幼兒動手能力,增強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3、增強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
【活動準備】
手工紙、顏料、畫筆、水彩筆等制作工具。
制作雪花的教具、范例等。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老師通過介紹小寒節氣的含義,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了解小寒節氣的特點和意義。
制作雪花:老師通過示范和指導,讓幼兒學會制作雪花的方法,并在制作過程中教給幼兒顏色的搭配和涂畫的技巧。
展示作品:幼兒在制作完成后,老師幫助幼兒將作品進行整理,展示給大家觀看。
互動交流:幼兒在展示完作品后,老師與幼兒進行互動交流,讓幼兒分享自己的制作經驗和感受,增強幼兒之間的互動和合作。
幼兒制作的雪花作品整齊、美觀,充分展現了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幼兒在制作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過活動,幼兒對小寒節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增強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通過示范和指導,讓幼兒學會了制作雪花的方法,并在制作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藝術表現力。在互動交流環節中,老師與幼兒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動,增強了幼兒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使幼兒更好地理解了小寒節氣的含義。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和動手能力。
【中班小寒節氣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節氣小寒教案 節氣小寒的教學活動11-14
小寒節氣的詩句01-03
節氣小寒的詩句01-06
小寒節氣文案12-22
節氣小寒的詩句01-05
小寒節氣的文案02-10
小寒節氣諺語精選02-03
節氣小寒的詩句01-06
描寫節氣小寒的詩句01-04
關于小寒節氣的詩句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