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可愛的小音符》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可愛的小音符》公開課教案(附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思路:
生活因為有了音樂才會多姿多彩,而這些歡快的、舒緩的、悲傷的等等各種性質的音樂正是由各種時值的音符組成,為了讓孩子們更形象生動地理解并感受音樂的神奇與奧秘,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堂課――《可愛的小音符》。目的在于通過各種游戲的開展以及音符媽媽(全音符)、音符姐姐(四分音符)、音符寶寶(十六分音符)形象的教學具展示讓孩子們感受各種音符時值的長短,并結合基本節奏型鞏固提高幼兒對音值、節拍的感悟及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時值變化帶來的趣味性。
2、初步了解三種音符結構及基本節奏型,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音符時值長短。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音符小樓”(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地面布置音符列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體驗,引出課題
1、聽音樂自由表現進教室。
2、比較兩段音樂的不同。
二、感知音符時值長短故事《音符小樓》,形象感知全、四、十六分音符的時值長短。
梗概:音符媽媽喜歡一個人住一層樓,音符姐姐喜歡一個人住一間房,音符寶寶喜歡四個人擠一間房。
三、表現音符時值長短
1、游戲《變變變》
2、游戲《音符列車》
四、匹配相應節奏型并表現
1、為音符小樓安裝門牌。
2、邀請小音符。
a、全音符 用喂——叫喊請出
b、四分音符 用敲門請出
c、十六分音符 說說生活中類似的節奏型
五、律動延伸,繼續感知
活動反思:
活因為有了音樂才會多姿多彩,而這些歡快的、舒緩的、悲傷的等等各種性質的音樂正是由這些可愛的音符組成,讓孩子們更形象生動地理解并感受音樂的神奇與奧秘。在新《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中班音樂《可愛的小音符》公開課教案(附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丑小鴨》(附反思)12-28
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買菜》09-22
《可愛的小瓢蟲》中班教案12-15
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逛公園》09-22
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吹泡泡》09-22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音符歌》09-22
幼兒園中班音樂《荷包蛋》教案(附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