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狼2七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流暢朗讀課文,了解一詞多義的現象;學習本文生動、精煉的語言和先敘后議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按照整體把握—具體探討—感悟升華這一過程進行教學;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目標:認識面對象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要存有幻想,妥協讓步,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學習文章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
2.認識狼貪婪、兇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面對象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要存有幻想,妥協讓步,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教法學法:朗讀法、探究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說說有關狼的成語:狼狽為奸,狼奔豕(shǐ)突,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煙四起……
二、走近作者?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
三、檢查預習
1、正音:綴行甚遠zhuì屠大窘jiǒng積薪xīn苫蔽shàn奔倚yǐ弛擔chí眈眈相向dān少時shǎo目似瞑míng意暇甚xiá隧入suì尻尾kāo假寐mèi狼亦黠矣xiá頃刻qǐng
2、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文言詞匯的翻譯。
A、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
1、綴行甚遠2、屠懼,投以骨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4、顧野有麥場5、弛擔持刀6、一狼徑去7、屠自后斷其股8、狼亦黠矣
B、一詞多義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蓋以誘敵
C、翻譯下列語句,注意劃線詞語的意思。
1、并驅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5、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6、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四、齊讀課文,理清故事結構。
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一個動詞,概括故事情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悟狼
五、閱讀理解。
1、“綴行甚遠”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2 、請結合圖片思考:課文開篇向我們交代了幾大要素?分別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
3、屠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體現了狼的什么品性?
5 、“并驅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點?
6、請指出描寫屠戶心理的句子
7、他采取了怎樣的行動?(原文回答)
8、狼的表現呢?用原文回答
1、兩狼的計謀:
2、前狼假寐的姿勢:
3、前狼假寐的神態:
4、前狼假寐的目的:
5、后狼徑去的目的:
6、此節表現了狼的什么特點?
?請結合圖片說出屠戶殺前狼的'經過,從中可以看出屠戶的什么特點?
?請結合圖片說出屠戶殺后狼的經過,體現屠戶的什么特點?
?朗讀最后一段
1、作者的感嘆是怎樣的?
2、用現代漢語解說這句話的意思?
3 “止增笑耳”的僅僅是惡狼嗎,?作者嘲諷的僅僅是惡狼嗎?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怎樣的啟發?
六、合作討論、探究
1、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狼的什么本性?
貪婪兇惡:陰險狡詐:
2、文章如何刻畫屠戶的形象?
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3、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
4、故事中的狼和屠戶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5、狼很狡猾,也善用心計,較量的結果卻雙雙斃命于屠戶刀下。你認為狼被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談談從中得到的啟發。
七、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完成課文翻譯,然后看圖復述故事。
【個性修改】
板書設計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悟狼
狼:狡詐、貪婪、兇狠屠戶:機智勇敢
作業布置
請結合圖片適當想象,將此文改編成一篇白話故事,注意環境、神態、動作、心理描寫。
課后反思
【七年級上冊語文狼2七年級】相關文章: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狼》說課稿12-17
《狼》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狼》教學設計12-06
《狼》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2-06
七年級上冊語文詩歌10-31
新目標七年級上冊Unit 2說課稿11-02
語文七年級上冊單元作文:漫游語文世界10-13
七年級上冊語文單元復習教案07-30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成語集錦08-05
七年級語文上冊《觀滄海》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