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時間:2022-03-16 19:39:54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1

  教學內容:方向的辨認,簡單的路線圖,年、月、日的基礎知識,24時計時法。(課本第112頁第1題,第114頁第6題練習二十五的第6、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幾個方向。

  2、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方向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使全體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3、全面掌握所學過的時間單位和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進一步掌握經過時間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宣布本節課的復習內容。

  二、要點復習:

  1、位置與方向

  (1)提出問題你們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幾個方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東、南、四、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2)方向辨認。

  ①以教室為中心,辨認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

  ②說一說,你們家的方向。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家在學校的哪個方向。也可以不以學校為中心。如:我家在xx廣場的xx方向等。只要學生能正確描繪自己家的方向即可。

  (3)路線圖。

  圖示:教材112頁第1題:

  ①填一填:書店在小明家方向,學校在書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橋的方向,小橋在小冬家。

  ②根據示意圖,回答問題:說一說小冬上學的路線;說一說小冬到小明家的路線;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2、年、月、日。

  (1)請學生回顧。說一說在年、月、日這一單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通過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一年有幾個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閏年多少天?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記的(拳頭、歌訣幫助記憶。)

  還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幾個季度,各個季度有哪幾個月份;一年大約有幾個星期;一個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

  (2)、練一練:教材第114頁第6題。

  三、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6、7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嗎?

  課后反思:這節課是對位置與方向、統計的有關知識,年月日的整理和復習,采用練習的方式進行復習。通過復習使學生能更好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2

  教學內容: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現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說出答案。 (回答語句要說完整)(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

  (1)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

  3、筆算練習。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

  (1)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

  (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

  (1)要注意進位問題;

  (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

  (2)除數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位對齊);

  (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

  (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 2309÷3 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課后反思:這節課是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整理和復習,采用練習的復習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乘、除法的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3

  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是第一學段的最后一冊教材,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得到發展,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冊教材和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八部分: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統計,年、月、日,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復習的重點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統計,面積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本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主要是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可讓學生通過練習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以下幾點。

  1.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12頁的第1題,既復習了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北、南、東或西)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向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同時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另外,也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描述簡單的路線圖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2.注意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加強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如第112~113頁的第2、4題,第2題設計了估算和筆算3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數的題目,讓學生體會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3.加強統計觀念的培養。如第113頁的第5題,既復習了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也復習了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同時滲透了環保教育。

  4.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如第114頁的第7、8題,既復習有關面積的基本知識,也復習了估計給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能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5.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總復習中,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內容的應用本身就是解決問題;另外,也單獨安排了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解決問題的內容,如第115頁的第11、12題,讓學生了解用連乘、連除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5課時進行復習。復習時,對于本單元的主要內容要重點復習,教師應了解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還有什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其他內容的復習,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對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內容要重點復習,使學生都能夠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如果有機動時間,教師可適當安排時間對第一學段(前六冊教材)的內容按照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領域適當進行系統整理和復習,全面完成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2.復習位置與方向時,結合教科書第112頁的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用八個方向詞語說一說小清家的周圍有什么;然后再進行小組和全班交流,結合學生表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說一說怎樣識別方向和用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看懂簡單的路線圖。教師可以在圖上加幾條公共汽車路線,豐富情境的內容;也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重新繪制簡單的地圖,讓學生描述。

  3.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通過讓學生做第112頁的第2題,了解學生計算時還存在什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并通過反思自己糾正;還應注意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達到計算熟練。

  4.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結合第113頁第3題復習口算,結合第4題復習估算和筆算。教師針對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訂正,再通過練習二十五中的有關練習或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全體學生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5.復習統計時,讓學生分析第113頁第5題中的數據,對近年來該地區沙塵天氣的發展變化趨勢有一個判斷;讓學生談談感想,有什么辦法減少沙塵天氣,使學生受到環境保護的思想教育。

  6.復習年、月、日時,要注意全面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有關知識,可借助表格進行系統整理時間單位,結合實例讓學生體會這些單位的大小,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7.復習面積時,結合第114頁第7題,讓學生結合實例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知道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第114頁的第8題,先讓學生獨立估計,再合作進行測量,然后進行全班交流;讓估計得比較準確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讓估計得不夠準確的學生說一說誤差出現在什么地方,從而提高學生的估計能力和測量的能力。

  8.復習小數的初步認識時,除了結合第115頁的第9、10題外,還可用一些實例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的基本含義,體會到小數與分母是10和100的分數的聯系。

  9.復習解決問題時,可結合第115頁的第11、12題,了解學生是否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能否正確列式計算。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注意讓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不要求一個學生掌握多種方法。

  10.關于練習二十五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3題,先讓學生估算,再用筆算。有的學生可能估算的結果與筆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看成60,11看成10,估算結果是600,答案是不能一次送走這批人;實際情況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這批人。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卻得出了相反的答案。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實際問題時怎樣選擇比較合適的估算策略,才能解決問題。上面的估算方法問題出在:1輛車能坐58人,如果把11看成10,等于少運了58人,58相對于620人來說誤差較大。因此,估算時計算60×11=660比較合適。因為把58看成60,1輛車多運2人,10輛車才多運20人,誤差相對較小。這樣就能得出“一次能送走這些人”的正確答案。

  第5題,讓學生通過分析數據,對人均消費糧食的變化趨勢有一個判斷。在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供人們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所以人均消費糧食越來越少。

  第9、13題,教師注意結合題目進行環保教育。

  練習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題,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學段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要用到這種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如下。

  由題中的條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空瓶=200克。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教案02-24

語文四年級下冊總復習教案02-23

小學數學總復習資料07-28

初中的數學總復習必備資料02-23

小學數學總復習1.1.1資料整數08-29

數學總復習資料(精選5篇)01-08

高中數學總復習必看資料02-23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3-01

五年級下冊數學期末總復習資料02-28

初三數學總復習的必看的資料02-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五月天制服丝袜在线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