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

時間:2022-03-16 20:08:41 教案 我要投稿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1

  國家提倡垃圾分類,小朋友們也應該對生活垃圾有所認識。小魚哥哥也針對垃圾設計了一堂課程,并在所在的幼兒園施以開展。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們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怎么產生的,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

  2,讓小朋友們認識清理垃圾的重要性,清理垃圾工作人員的辛苦。

  3,讓小朋友們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并養成把垃圾扔到垃圾筒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活動重點:

  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這個是比較難講的,而且也是孩子們不太理解的地方。建議老師可以從孩子自身上找突破口,尤其是他們曾經有過的經歷。例如,被香蕉皮滑倒過,被碎玻璃劃傷過等等。

  活動難點:

  活動的難點是讓孩子們養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這個是需要長時間進行操作的,并不是說你講這么一堂課,就能讓孩子們養成這種習慣。

  活動準備:

  事先下載一些垃圾的照片,包括工人處理垃圾的照片,以及垃圾焚燒,處理過程中,給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傷害等的照片,盡量全一些,再找一些與小朋友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的照片等等。

  活動過程:

  1,老師通過投影儀一張一張地向孩子們播放照片,播放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和孩子們互動,你從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覺得這樣對嗎?

  2,看完圖片后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這些生活垃圾到底是怎么產生的。

  3,老師總結性地告訴孩子們,生活垃圾的產生過程,尤其是多講孩子們生活中,常會制造出來的生活垃圾。

  4,孩子們自由發言,再說說他認識到的生活垃圾以及產生的原因。

  活動延伸:

  帶孩子們開始整理室內及室外的衛生,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清理垃圾,并認真地把它們放到垃圾筒里。

  活動總結:

  孩子們,我們在幼兒園里都有這么多的垃圾,那家里肯定會有更多的不需要的垃圾,是不是?那么你在家里看到垃圾時,你要怎么做呢?對,扔到垃圾筒里。孩子們真棒。還有,孩子們在外面有垃圾時,要不要隨便扔在大街上呢?對,孩子們回答得太棒了。那,我們要做什么樣的好孩子呢?沒錯,我們要做不亂扔垃圾的好寶寶。

  活動反思: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可愛的畢鈺昊說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雞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細心的苗承稷說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生活垃圾,如何生產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有什么危害。

  2、讓孩子們知道清理垃圾的重要性,并清理垃圾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

  3、讓孩子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養成將垃圾扔進垃圾桶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這很難說,也是孩子們不理解的地方。建議教師從孩子們身上找到突破,特別是他們的經歷。例如,它被香蕉皮滑落,被碎玻璃劃傷等等。

  活動困難:

  這項活動的難點在于讓孩子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這是一項長期的運作。告訴這樣一個課程,并不是說你可以養成這種習慣。

  活動準備:

  提前下載一些垃圾照片,包括處理垃圾的工人的照片,以及垃圾焚燒,污染,處理過程中環境造成的損害的照片,試圖找到一些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垃圾照片,等。

  活動程序:

  1、老師通過投影儀逐個向孩子們播放照片。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與孩子們互動。你從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認為這是正確的嗎?

  2、看完圖片后,與孩子討論,這些垃圾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3、老師在生產垃圾的過程中總結了孩子們的垃圾,尤其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產生的生活垃圾。

  4、孩子們可以自由發言,然后談談他所知道的垃圾及其原因。

  活動延期:

  帶孩子們一起組織室內和室外衛生。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清理垃圾,小心地把它們放進垃圾桶。

  活動摘要:

  孩子們,我們幼兒園里有這么多垃圾,家里肯定會有更多不必要的垃圾,不是嗎?所以當你在家里看到垃圾時你會怎么做?是的,扔進垃圾桶。孩子們很棒。此外,當孩子們外面有垃圾時,你想把它們扔在街上嗎?是的,孩子們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們想做什么樣的好孩子呢?是的,我們必須是不亂扔垃圾的好孩子。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3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2、熱愛大自然,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知識與能力:1、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2、知道解決生活中的環境問題有不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1、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社會事物,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生活中的環境問題。2、培養學生搜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并嘗試運用一定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重點難點:

  讓學生通過探究垃圾的來源及對生活的危害,體會到垃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煩惱,然后通過進一步認識垃圾的處理的費時、費力,激發學生為消除垃圾而投身環保的情緒體驗。

  (三)、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教師的準備,即拍攝有關垃圾現狀及垃圾來源的錄像片;上網查找有關資料,下載保存,供上課使用。學生按要求做好相應的調查及資料的搜集。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本節內容

  師:既然垃圾有這么大的危害,我們該怎么辦?你是怎樣處理你身邊的垃圾的?你還見到其他垃圾是怎樣處理的?

  生1:我們家的垃圾倒進了垃圾箱。

  生2:我看見被環衛工人拉走了。

  師:拉到了哪里,你知道嗎?

  生:拉到了垃圾場。

  二、探究發現

  師:對!目前我市對垃圾的處理只是最簡單的填埋法。這種方法投資少,但它會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還會造成二次污染。除了常見的垃圾處理方法,你還知道哪些方法?

  生1:我知道還有堆肥法。

  生2:還有降解法。

  師:以上兩種方法在農村中應用比較多,可以使垃圾變成肥料,用來種莊稼。

  生3:我還知道焚燒法。

  師:這可不是普通的焚燒,也不是所有的垃圾都可以焚燒。必須用特制的'高爐才可以。

  點評:

  通過文章的閱讀,不僅更好的補充了教材內容的不足,而且為下文學習創設了鋪墊,利于學生水到渠成的完成研討學習的任務。

  師:垃圾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我們說了很多了。其實,垃圾堆里還蘊藏著很多有用的東西。在一些城鄉結合部,一堆堆高高的垃圾山上,一群群衣衫襤褸的男女老少,他們不顧迷漫著的臭氣和蚊蠅的叮咬,忙著翻騰、挖掘和拾揀,已有人因拾垃圾而發財。毫無疑義,垃圾中蘊藏著資源。那么,我們日常生活的丟棄物究竟有多少可以利用?請看下面這些數字:(打開網頁,選取相關內容一起學習)

  據北京市環保基金會統計,北京市年產垃圾中有廢塑料36.2萬噸,而一噸廢塑料可生產0.37~0.73噸油;每回收一噸飲料瓶塑料可獲利潤8000元。有廢紙38.8萬噸,每回收一噸廢紙,可造好紙0.85噸,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省堿300公斤,比等量生產好紙減少污染74%。有廢玻璃15萬噸,利用碎玻璃再生產玻璃,可節能10~30%,減少空氣污染20%,減少采礦廢棄的礦渣80%。有廢電池2.37億支,利用廢電池可回收鎘、鎳、錳、鋅等寶貴的重金屬,同時可減少重金屬對環境的污染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廢金屬3.5萬噸,每回收一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比用礦石煉鋼節約冶煉費47%。有廢食品草木121.3萬噸,每回收一噸這類垃圾,可生產0.6噸有機肥,也可生產垃圾燃料,作為發電、供熱的燃料。

  師:我們再來看課本第57頁上的《廢紙也是寶》。

  師:通過以上學習,你有什么感想?

  生1:想不到垃圾堆里還有這么多有用的東西。

  生2:回收廢紙,不僅節約資源,而且可以少產生垃圾。

  生3:…

  三、明理導行

  教師引導學生暢談怎樣能夠減少垃圾還有點局限,應該從更長遠的角度著想,啟發學生立足本課現有內容的基礎上,嘗試性的涉及一些有關全球性環境問題,幫助學生拓寬眼界,使學生產生間接體驗,從而加深認識,達到內化。

  師:垃圾堆中確實存在很多“寶”,如果能分類回收,重復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垃圾數量,還可以節約很多寶貴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產生不可避免。面對越來越多的垃圾,我們該怎么辦?

  教師引導學生發言:

  1、凈菜上市。人們買到家中的菜,不要去掉菜梗、菜葉就可直接食用。

  2、拒絕使用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須從源頭做起。提倡使用布袋子和菜籃子。

  3、商家回收產品包裝物。商家送貨到家后,負責收回包裝物再次利用。

  4、簡化包裝。在保障商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包裝的重量和體積。

  5、少用一次性餐具。外出就餐時,自備筷子和勺子。少用快餐盒、紙杯、紙盤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

  6、少用木桿鉛筆,多用自動鉛筆。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把制造木桿鉛筆視為“夕陽工業”,開始只生產自動鉛筆。

  7、家庭垃圾分類堆放。

  8、珍惜紙張。用過一面的紙可以翻過來做草稿紙、便條紙,或自制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可以包書皮。

  9、發明新型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

  師:剛才同學們主要說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其實保護環境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只有所有的人都能提高意識,我們的環境才能得到保護!

  生1:我想給小區的居民寫一份倡議書,是各家各戶都能做到垃圾分類放置。

  生2:我要給環衛局長寫信,建議他在同一地點放置不同的垃圾箱,以方便人們把不同的垃圾分類放置。

  生3:我要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使人們不再亂丟廢電池。

  四、總結升華

  師:同學們的想法非常好!不寄給自己提出了要求:在生活中,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將自家的垃圾分類存放;定期去買一次廢紙、廢塑料的廢品,實現變廢為寶,造福人類;同時想到了要向自己周圍的人們做宣傳。同學們,請馬上開始行動吧,老師一定大力支持你們的做法。通過你們的努力,相信我們周圍的環境很快就會得到改善!謝謝同學們!下課。

【認識并清理垃圾教案】相關文章:

垃圾狗、廢氣鳥和清理魚作文03-07

清理垃圾社會實踐報告(精選7篇)02-10

清理垃圾社會實踐報告(精選5篇)08-03

《琵琶行(并序)》教案12-18

《琵琶行并序》教案12-18

《認識序數》教案03-01

《琵琶行(并序)》教案范文12-09

社會實踐清理垃圾心得體會(通用11篇)03-01

琵琶行并序教案(13篇)09-25

琵琶行并序教案13篇09-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婷婷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第二页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道不卡 | 亚洲综合图区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