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清明健康教案

時間:2022-03-17 18:49:2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清明健康教案(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精選10篇)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優秀繪畫作品,感受畫面所表現的繁榮與熱鬧。

  2、欣賞畫面上的人、物及人們的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的美。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

  2、家長幫助幼兒了解北宋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歷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所在位置。

  3、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清明的時候會和家里人做什么?你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清明節期間做些什么嗎?我這里有一幅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畫,名字叫《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這幅畫很長,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畫面。(教師事先準備有關張擇端的相關事跡)

  二、欣賞整體畫面。

  教師出示掛圖,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看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熱鬧,繁榮)

  三、欣賞畫面中的人和物。

  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畫面中橋上、橋下及橋邊各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那時候人們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房子是什么樣的?你見過這樣的房子嗎?在哪里見過?和現在我們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體交流,進一步欣賞。

  各種人:橋上的行人、賣東西的人、看熱鬧的人、橋下的人、船上的人、橋邊店里的人。

  各種交通工具:毛驢、馬、獨輪車、轎子、船等。

  各種建筑:橋、茶館、飯店等。

  四、總結。

  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橋頭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幅畫總長528.7厘米,一共畫了1643個人,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在我國歷史上,沒有一個畫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和珍貴的。現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里。

  五、學學畫畫。

  幼兒選擇畫面中喜愛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畫一畫,或將自己周圍人們趕集、逛街的場景畫一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墻上。

  【活動反思】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我請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找到課文中描寫這一片段的文字,通過朗讀,體會畫作的內容。接著,我讓學生找出這副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學習,我想:只要學生學到了知識,得到了能力,課堂就是成功的。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了解《清明上河圖》及其作者張擇端的相關資料,上課已始讓學生相互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根據閱讀提示讓學生讀課文,整體了解這幅畫,之后讓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將字讀準,并反復讀文標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在學生交流感受時,我再對學生的讀進行指導,并引導看圖,特別是圖的長高,及圖上的人物數量及牲畜的數量,當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孩子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接著我讓學生自已選自已喜歡的那一段仔細讀一讀體會一下。結尾時對整篇課文進行了總結,分析了課文的描寫順序(總分的結構)。最后是播放課件,欣賞古畫《清明上河圖》,并讓學生談談感受,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進而突出了教學重點。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欣賞圖,通過圖片播放,學生從整體感知,再具體出示部分圖片讓學生具體欣賞,結合作者的描述達到合作者共鳴。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學生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還激發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2

  活動目的:

  1、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基本風俗。

  2、讓幼兒了解各種文明祭掃的方式,理解生命的意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對清明節有初步認識、音樂、有關清明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播放輕音樂,師幼齊念古詩《清明》。

  師:你知道這首詩寫的關于什么節日的事情嗎?你知道清明是怎樣來的嗎?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寒食節的第二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4、互動猜想環節: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吃青團、掃墓、踏青)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1)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5、一起品嘗青團,結束活動。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銘記烈士們為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跡,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精神。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準備:

  事先進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況。

  班級準備:

  1、讓家長了解此次活動和意義

  2、幼兒帶好水、小零食,穿簡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進行安全教育

  過程:

  一、談話,知道4月5日是清明節,初步感受清明節的習俗。

  二、出發前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導孩子遵守紀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識。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頂烈士墓前。

  四、祭掃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榮事跡

  2、向烈士獻花致敬

  3、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點小零食

  六、踏青:欣賞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隊回幼兒園

  八、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9:00準時在操場集合。

  2、出發前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后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阿姨跟好隊伍,保證幼兒安全。

  3、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4、回來后引導孩子將感想記錄、分享。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4

  教學目標:

  1.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一步探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喜歡古詩、古畫等一些表達方式,在欣賞與體驗中加深對我國節日文化的了解與喜愛。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

  教學準備:

  清明上河圖、有關清明照片。

  教學過程:

  一、猜猜講講,理解四季輪換。

  1.演示畫面一,看到這個圖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新的一年又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

  2.演示畫面二,現在,你們又想到了什么?

  小結: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后經過夏天和秋天,緊接著是冬天,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節就是這樣在不停的交替著。

  3.演示畫面三,前些時候我們在日歷上發現了一些節氣,想一想,她們可能會在什么季節?

  4.小結:一年從春天開始,過了立春,是驚蟄,過了春分,是---,過了大寒,又是立春,節氣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現在我們處在什么季節?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驚蟄、春分這些節氣,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從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師準備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商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游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5.小結:清明不僅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蘇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祖先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1.清明這個節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不僅用文字、古詩記載了清明,還用繪畫的方式進行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中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你們想不想看看那時清明節的熱鬧場面?

  2.幼兒欣賞《清明上河圖》。

  3.提問:有什么感覺或?(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4.教師朗誦古詩進行小結: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珠楊柳屬柳鶯。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5

  活動目的

  利用清明節掃墓的契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爭做文明幼兒。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發奮學習的精神,使幼兒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活動地點:

  烈士陵園

  活動時間: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參加人員

  活動對象:大班年級

  外出人員配備:

  1、每班2名教師、1名保育員、1名行政人員、1名實習生

  2、校醫隨行,帶好藥箱

  3、2名保安護送幼兒至亭林公園后返回學校

  活動準備

  話筒、花圈、錄音機、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動程序

  1、全體師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園

  2、儀式開始

  主持人清明掃墓致辭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站在哪里嗎?(烈士陵園)

  你們看,這塊高大的石碑上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這塊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紹一下烈士),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貢獻永遠被我們所銘記,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們的'靈魂永垂不朽!而將來,建設、保衛祖國和家鄉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們小朋友的身上,等你們長大了能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每個小朋友都很有志氣,只要我們從小努力學好本領,長大了一定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兒代表獻花圈

  為了表示對烈士們的崇敬與懷念,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我們都要來烈士陵園掃墓,今天我們xx幼兒園的大班年級組的老師小朋友聚集在這里緬懷革命烈士,下面,請小朋友代表敬獻花圈。

  4、默哀3分鐘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體默哀3分鐘。禮畢!我們小朋友還親手做了禮物要送給烈士們,下面請老師和小朋友依次獻花。

  5、近前瞻仰紀念碑、參觀烈士塔、敬獻小白花

  6、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

  注意事項

 、俅┲麧崳袨榇蠓健

  ②不準在烈士紀念碑下嬉戲打鬧。

  ③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了解烈士事跡。

 、苤v衛生,不準在烈士陵園里亂吃零食,亂丟垃圾。

 、莶灰獊y跑,不破壞綠蔭草地。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6

  設計意圖: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幼兒了解清明節及其由來,掌握一些清明節的習俗,欣賞古詩的語言意境之美,有語言,社會,藝術整合而成本節教學活動。

  背景故事:

  傳說春秋時期,晉文公受到迫害流亡在外,他在流亡過程中吃盡了苦頭,受盡了侮辱,一些大臣受不了這些苦,相繼離開了他,到后來身邊只剩下幾個人了。其中一個人叫介子推,他對晉文公非常忠心。有一天,晉文公快餓昏了,介子推拿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在火上烤熟了讓晉文公吃,就這樣晉文公沒有餓死。后來晉文公當上了皇帝,他要封賞當年跟隨他一起流亡的大臣,可是他把介子推忘了,有人提醒他,他心里感到非常慚愧,派手下人去請介子推進朝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官就沒去,晉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當到介子推家時,發現他的門已經鎖上了,介子推背著他的母親逃進了綿山。手下人出了個主意: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墒谴蠡馃巳烊,也沒見介子推出來,晉文公派人搜山時,發現介子推和他母親已被燒死,他們緊緊抱著一棵燒焦的劉順。晉文公厚葬了介子推母子,并把綿山改為介山。

  第二年春暖花開之時,晉文公去介子推墓前看望,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又發出新的枝芽,晉文公看到柳樹枝就像看到介子推一樣悲喜交加,上前折下柳枝編成環形戴到頭上,以示對介子推的懷念,晉文公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以后每年的這一天他都來祭奠介子推。

  活動目標:

  1、欣賞杜牧的詩《清明》,學習七言詩的節奏。

  2、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讓幼兒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3、讓幼兒體驗詩的語言、意境之美。

  活動準備:

  1:反映古詩內容的課件,

  2:兒童歌曲《清明》

  3:沙錘每人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課件欣賞古詩《清明》

  二、基本活動

  1、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有與家人結伴踏青游春,祭祖掃墓的習俗。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講述背景故事

  3、朗誦古詩

 。1)按七言詩的節奏朗誦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2)教師朗誦,幼兒用沙沙的聲音給古詩伴奏

  清明/時節/雨紛紛

  沙沙/沙沙/沙沙沙

  路上/行人/欲斷魂

  沙沙/沙沙/沙沙沙

  借問/酒家/何處有

  沙沙/沙沙/沙沙沙

  牧童/遙指/杏花村

  沙沙/沙沙/沙沙沙

 。3)幼兒一邊朗誦一邊用沙錘給自己伴奏

  清明/時節/雨紛紛

  沙錘:噠噠/噠噠/噠噠噠

  路上/行人/欲斷魂

  噠噠/噠噠/噠噠噠

  借問/酒家/何處有

  噠噠/噠噠/噠噠噠

  牧童/遙指/杏花村

  噠噠/噠噠/噠噠噠

  4、理解詩的內容體驗詩的語言、意境美

  放課件欣賞美麗畫面,提問:你看到圖上有什么?

  幼兒回答(小橋,柳樹,花,人,牛),教師講解:清明時節,陽春三月,柳綠花紅,更有霏霏細雨,綿綿不斷,美麗迷人,在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合家團聚,游春踏青,祭祖掃墓,這是一個最見親情的日子,但是總會有人在這樣的日子里,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外面匆匆行走,春雨打濕他的衣服,這樣的節日,這樣的美景,讓行人卻顯得非常憂愁。在這憂愁的時候,行人生出一個念頭:我要找一個酒館,喝上幾杯酒,避避雨,歇歇腳,暖暖被淋濕的衣服,排遣一下漸行漸濃的愁緒,就問路邊的牧童,牧童信手向遠處一指,在杏花深處,隱隱約約看到一個小村,挑出一幅酒簾。牧童,杏花,小村,酒館行人感覺像是回到自己的故鄉,心頭涌起一絲暖意。

  5、吟唱古詩

  師:詩很美,詩是一幅畫,更是一首歌,我們聽來聽歌曲《清明》,播放音樂,一起欣賞歌曲,吟唱古詩。

  三、結束活動

  春天是美好的,春光迷人的,讓我們一起去享受這美好的春光吧!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引導幼兒在古詩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ㄒ唬┏鍪緢D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ǘ┯變河^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ㄈ┙處熇收b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ㄋ模┙Y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蛘咴谟變褐g進行交流。

  活動反思: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句講述自己清明節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節的民俗習慣。

  2、知道清明節是紀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會去給祖先掃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機會。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青團,圖片PPT(小朋友旅游的錄像或照片)。

  活動過程:

  1、4月4日清明節

  ——4月4日我們都休息在家,你知道為什么要放假嗎?(因為過清明節)

  ——遇到節日就要放假,你還知道些什么節日呢?這些節日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將幼兒知道的節日用圖示表示出來,分享對節日的了解)

  ——原來我們要過這么多的節日,分一分哪些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哪些是外國人也過的節日?(幼兒將節日圖示進行分類)

  ——形成概念:中國節日、世界節日

  ——清明節是中國節日還是世界節日呢?為什么?(繼續分清中國節日和世界節日的區別)

  2、清明節你去了哪里

  ——清明節你和爸爸媽媽都干了些什么?(回憶節日過程)

  ——看PPT你們猜猜這個小朋友清明節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與交流:你去上過墳嗎?記得是上誰的的墳?你們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節是用來紀念先人的節日)

  ——清明節除了紀念先人,你還可以做些什么?

 。ń涣髡掌,分享春天的各種活動,讓幼兒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最好時候)

  3、清明節的食物

  ——清明節我們還可以吃一種好吃的節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嗎?(幼兒自由講述不給予正確答案)

  ——請在食物圖片中尋找出清明節的節日食物(說說食物的名稱及為什么它是清明節節日食物,幼兒自由講述依然不給予正確答案)

  ——(出示遮蓋的食物):用感官體驗一下食物的外形、軟硬程度、香味……

  ——品嘗青團,知道青團是清明節的食物。

  ——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9

  設計意圖: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清明節期間為幼兒設計一系列的相關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活動準備:

  1.古詩教學的自制PPT。

  2.幼兒前期經驗準備: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一、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二、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1.請你們回憶一下,清明節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紹PPT”,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3.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么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三、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

 。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四、朗誦古詩

  1.幼兒整體誦讀。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5.古詩接龍。

  五、認字活動:學習“明”字并講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六、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七、活動延伸:學習歌曲《清明》。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讓學生了解清明的習俗。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

  2、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ㄔu: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ㄔu: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ㄔu: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大班清明健康教案(精選10篇)】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健康教案3篇03-08

大班健康教案生病教案03-14

大班健康枸杞教案03-14

大班健康眼睛教案(精選13篇)03-11

精選大班健康活動教案3篇03-02

大班健康教案情緒教案03-14

大班健康教案15篇03-14

大班健康熊來了教案03-14

大班健康《椅子游戲》教案03-04

大班健康拉網捕魚教案03-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一区 | 日本亚洲精品网站 | 激情六月激情网久久 | 九九精品国产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