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水寶寶不見了》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水寶寶不見了》教案(附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2.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3.發展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
(1)教師應充分了解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2)幼兒已認識一些常見的操作材料。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里面裝有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杯子人手一個。
(2)每組一盆水,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將一杯水倒入八寶粥瓶子里,請幼兒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并以實驗證明.
(2)出示另一個瓶子(里面裝有毛巾),猜猜看結果是否一樣,并驗證.
(3)集體討論水到那里去了?
2.引導幼兒自己變魔術,尋找原因.
(1)鼓勵幼兒像教師一樣變魔術.
(2)打開瓶蓋,發現水是被毛巾吸掉了.
(3)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可以吸水.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一至兩種,再次實驗.
4.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材料吸水的,并以結果記錄在圖表上.
5.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讓我們在外面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的
活動延伸:
回家后,繼續研究可以吸水的材料.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水寶寶不見了》教案(附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美妙水歌》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健康《活動送水》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科學水教案03-17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水不見了11-11
中班音樂《買菜》教案(附反思)03-21
小班科學《影子》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健康《花樣跳》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數學《玩糖》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數學《送水果》教案(附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