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

時間:2022-03-28 15:56: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1

  教學目的:

  了解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環境意義;能在世界森林資源分布圖上找出森林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區;了解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方法。

  教學重點:

  森林的環境作用,森林破壞情況及產生的嚴重生態問題。

  教學難點:

  森林的環境作用。

  教 具:

  多媒體教學(漫畫、圖片、資料、實例)

  教學方法:

  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漫畫、圖片、資料、實例,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思維。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我們知道,人體皮膚上附著很多毫毛、頭發等,它們的排汗和保溫作用對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體溫起重要作用。對于地球來講,什么是她的“毛發”呢?那就是生長在地球表面上的森林。今天,我們就了解有關森林的知識。

  講授新課:播放有關森林的紀錄片,提問:森林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什么樣的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板書)

  1、 森林的經濟效益(板書):由于學生有大量的感性認識,可直接通過提問。

  教師總結:森林除了剛才提到的經濟作用,還對我們生活的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

  2、森林的環境效益(板書):

  通過多媒體顯示一組森林作用的數據,以及森林對環境的作用,由學生填圖。

  森林作用的數據

  森林的環境作用

  每天每公頃闊葉林可吸收1000千克

  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氣

  調節大氣成份

  每年每公頃松林能滯留粉塵34噸

  凈化空氣

  夏季每天每公頃森林可以從地下汲取70~100噸水,化為水蒸氣

  增加空氣濕度

  通過上述的填圖,使學生知道:森林具有調節大氣成份,凈化空氣,增加空氣濕度;因而,它被稱為“環境的肺臟”。

  顯示多媒體動畫示意圖1:(護田林帶防風動畫示意圖)注:圖中沙塵應該和風畫在一起,為表示清楚而畫在上面,線的疏密表示風的強弱。沙塵的多少受風力大小的制約。

  教師問:圖中的森林起什么作用?

  通過分析:由于森林帶的阻擋,使強大的風變為微風前進,從而避免了大風對莊稼的危害;同時,風中的沙塵因風速降低而沉落。

  學生回答: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顯示多媒體動畫示意圖2:(護坡林帶保持水土動畫示意圖)注:圖中箭頭的粗細和顏色的深淺表示流量和含沙量的多少。

  教師提問:徑流中泥沙減少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被森林阻滯后,泥沙逐步沉積在坡上。

  教師提問:減少的那部分徑流到哪里去了?

  學生回答:森林阻滯,水的流速減緩,大量的流水滲入地下,變成地下水。

  結論:護坡林帶使水土留在坡上,清水長流。

  除此之外,教師提問:森林還有哪些功能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森林還有調節氣候,減弱噪音,美化環境等作用,因此,人們把森林稱作“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那么,森林資源在全世界的分布狀況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森林資源的分布。

  二、森林的分布: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為40億公頃,覆蓋率29.6%。

  顯示多媒體動畫示意圖3(世界森林資源的分布):

  教師提問:世界森林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學生回答:以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為主。

  教師提問: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學生回答: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的溫帶地區;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森林資源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因此,我們又把森林資源稱為“地球的`毛發”,人們又是如何對待它的呢?

  三、森林的利用:

  由學生表演小品:由學生事先排練,角色有森林法官,被告:人類,原告:森林,森林動物,森林其他植物,地球氣候,表現在當今森林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帶來的影響:每年都有大面積的森林被砍光,而植樹更新的面積卻很小,熱帶雨林正以每分鐘50公頃的速度消失,熱帶雨林如果消失,不僅動植物資源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將受到影響,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將失去調節作用;許多野生動物喪失理想的棲息地,導致一些動物的滅絕。由于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濫捕,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

  通過小品,使學生認識到:森林慷慨地向人類貢獻著它的一切。但它卻得不到人類應有的保護和撫育。當前森林資源面臨的嚴峻問題,以及森林破壞帶來的嚴重后果,并使學生認識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其保護森林資源的自覺性。

  四、森林的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森林資源的重要性,開始注意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各國制定 有關政策,鼓勵人們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發展替代林和速生林,并用遙感技術監控森林火災。

  那么,我們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同時,如何合理利用現有森林資源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條思考題,多媒體播放思考題:

  某地有10000公頃森林,對這片森林有三種處理意見,你贊成哪一種,為什么?

  1. 全部保護起來,禁止砍伐。

  2. 全部砍伐,以滿足當地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

  3. 把此片森林劃分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隨即補種樹苗,使其十年成材。

  教師小結:

  森林是大自然的總調度室,無私地向人類奉獻它的一切,卻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并且遭到嚴重破壞,一些地區的環境因此而惡化。為改變現狀,應植樹造林,綠化地球。人們在搞經濟建設時,既要考慮經濟效益,也要注重環境保護,不要急功近利,竭澤而漁,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嚴防弄虛作假,要講求實際效果。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在地圖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日本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災意識。

  3.運用地圖資料,說明日本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分布、特點。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研究國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學難點: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氣候為什么呈現“海洋性”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活思維

  觀看多媒體課件中的一組圖片,回答一個問題:這些圖片來自于哪個國家?

  (二)展示目標

  學生集體誦讀學習目標一遍,初步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三)自主學習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緯度位置

  ③海陸位置

  2. 日本的領土范圍

  ①日本的陸地是由什么組成的?

  (提示:陸地一般由大陸、半島、島嶼等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別是什么?

  ③日本周圍的鄰國有哪些?在地圖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讀地圖冊32頁:日本群島地勢及日本地形面積比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點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平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氣候

  讀圖課本第10頁:亞洲氣候類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氣候類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氣候有什么特點?

  5.日本的資源

  嘗試描述日本的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及礦產資源(提示:是豐富還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將探究結果寫在老師發的紙上面;時間5分鐘。

  1. 閱讀課本55頁圖8-1-3、地圖冊32頁日本在地震帶中的位置,嘗試分析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與中國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損失要小很多,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3.東京和濟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為兩個城市的氣象數據。

  ①完成表格

  ②對比濟南的氣象數據,描述東京的氣候特點? 造成此氣候特點的原因是什么?

  (五)風采展示

  將合作探究的結果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展示。

  (六)達標檢測

  1.日本的地形以( )為主。

  A.山地 、丘陵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資源中,比較豐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 B. 水能和森林

  C.鐵礦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學習鞏固提升1—6題

  (七)課堂小結

  談一談你的收獲。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讀圖方法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領會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明確掌握地圖知識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設祖國所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知識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以及等高線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3.初步學會在各種地形圖上判斷地勢高低起伏狀況,以備將來能用在生活和生產上。

  4.在地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離,在地圖上識別方向、填繪常用圖例和注記。

  6.在各種地圖上,學會判斷地勢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7.能夠使用目的(如旅游)確定所選擇的地圖類型及其比例尺。

  8.舉例說明一到兩種現代高科技地圖(例如遙感圖像和電子地圖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1.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和線段比例尺。

  2.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用海拔計算地面高度。

  4.等高線稠稀與坡度徒緩。

  5.分層設色地形圖。

  教學難點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別以及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

  2.在經緯網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各種地表形態。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圖“對話”,獲取我們所需的信息,這是不夠的,還必須認識和熟悉地圖的“語言”——圖例。

  板書

  地圖的基本因素——圖例

  [講授新課]

  提出問題

  什么是圖例?

  指導閱讀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3圖1.22中有關圖例的文字說明,以及課本P14第3自然段,使學生知道圖例是指: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說明各種地理事物的數字,又稱注記。

  組織活動

  1.讓學生看課本P14圖1.24“一些常用圖例”,自己想辦法盡快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

  2.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記憶的好方法。教師給予指導啟發,如點狀的符號有哪些?分別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線狀的呢?面狀的呢?等等。

  3.教師可用電腦逐個展示各種圖例,讓學生辨認,也可用課前準備的“圖例卡片”,進行“找朋友”或“對號入座”等游戲。

  4.組織學生進行繪制自己居住房間平面圖的比賽,看誰畫的又符合實際又美觀,圖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設計的圖例等要素。

  評價點撥

  展示若干學生繪制的平面圖,點撥評價后說明記住圖例固然很好,但地圖一般都附有圖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記硬背,關鍵是要掌握識圖的方法和步驟。結合繪圖中的問題,強調在繪圖和填圖時,圖例要規范準確,特別是注記,應該字體清晰勻正,大小合適,排列應“橫寫自左向右,豎寫自上而下”,點狀事物不離點,線狀事物也是線,面狀事物不出面。

  小結過渡

  同學們,比例尺、方向、圖例是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只有熟練掌握了這些閱讀地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與地圖“對話”,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板書

  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提出問題

  1.當前人們的哪些社會活動會用到地圖,各需要什么樣的地圖?

  2.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你是否知道人們除了

  利用地圖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夠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得有關地表環境狀況的信息?

  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閱讀材料“地圖家族一覽”,以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列舉說明。

  評價點撥

  教師根據學生發言情況評價后小結點撥。

  ①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地圖,如氣候分布圖、農作物分布圖、工業區或工業城市分布圖、鐵路、公路分布圖、旅游景點分布圖、商業中心分布圖、政區圖、軍事地圖等。

  ②根據地圖的內容,通常可以劃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類。普通地圖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一般特征的地圖,概括程度高,多為小比例尺地圖。專題地圖則是根據專門用途著重反映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現象的地圖。

  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計算機在地圖繪制中的廣泛應用,出現了許多新型的地圖,地圖家族中新貴族不斷涌現,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使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成了現實,人們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傳輸和獲取地理信息,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

  ④根據目的和需要,選擇和使用地圖,查找和獲得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好習慣。特別是地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更是離不開地圖,正如人們說的那樣:“地圖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圖學好地理呢?

  討論引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地圖在自己學習地理過程中的體會后進一步引導:

  1.運用地圖的方法——上課時要做到左圖右書,圖文結合,養成讀圖、用圖的好習慣。

  2.運用地圖的步驟:

  ①看和指——在圖上找到所學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讀和寫——生疏地名反復讀,同音、近形、近義的地名要多寫。

  ③想和說——看到的事物要多動腦想,想好以后要表達出來,能夠“看圖說話”,把“啞圖”變為“活圖”。

  ④變和畫——變是指在地圖上獲取的信息,要善于遷移應用(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畫是指要多動手進行畫圖練習。如照著畫、默著畫、反著畫(如圖上畫的是南半球某種現象,你就畫北半球相反的某種現象)、繁化簡、圖配文、創新畫等。

  總之,學地理,在腦海里時時、事事都要裝有一幅活地圖,逐步建立空間概念。

  反饋練習

  1.電腦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件事,讓各小組去組織分配的活動,看看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地圖,為什么?

  2.各小組再去韓國漢城乘坐地鐵,讓學生完成課本P21活動2。

  [課堂小結]

  根據以下電腦展示,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地圖基本要素的內容,強調養成運用地圖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每個學習小組,用16開紙把學校的平面圖設計出來,以“我為學校提建議”為形式設計未來的學校建設方案;或以“我浪費時間了嗎”為主題,結合現有城市地圖分析本組同學上學的路線是否最為簡捷。地圖上要有自己設計的圖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繪圖小組同學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評比,看哪個組繪的最準確、最美觀。

【七年級地理復習課教案模板】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地理教案02-23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02-23

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教案03-16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03-15

關于漢語拼音復習課的教案03-23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資料人教版02-21

數學說課教案模板11-12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精選03-23

復習課評課稿03-16

七年級地理下冊教案15篇02-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久热精品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日本欧美大码aⅴ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日韩亚理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