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兔阿姨修路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幫兔阿姨修路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幫兔阿姨修路教案1
活動目標:
1、愿意和覓音熊一起修路,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2、能正確識別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圖形。
3、能按給定泥坑的形狀、大小、顏色為標準,找出對應的材料進行匹配。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動物狂歡節》片段、紙制小路(上面鏤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每人兩個籃子(內裝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若干)
2.經驗準備: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有所經驗。幼兒看過《動物狂歡節》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欲望。
1、演示覓音熊和房子圖片。
師:這是誰?我們一起來看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吧。
引導幼兒觀察房頂、墻、門是什么形狀的。
幼兒:房頂是三角形的、墻是正方形的、門是圓形的。
(覓音熊的出現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老師一說去看覓音熊和爸爸的新家孩子們都很興奮,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都能辨識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
2、激發幼兒幫助覓音熊的欲望。
師:風怪抓走了獅子大王,我們和覓音熊他們一起去森林之心把獅子大王救出來吧!
幼兒:好。
(愛幫助人是幼兒一個良好的品德,聽說要去幫助覓音熊,孩子們都很樂意)
3、演示風怪刮風后破壞的道路。
師:路怎么了?有些什么形狀的坑?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么事?覓音熊他們應該怎么辦,請你幫他們想想辦法。
幼兒A:走在有坑的路上會摔倒。
幼兒B:可以把路給補好。
(“道路”一出現,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路壞了”“路上有洞”,當老師提出“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么事?”時,孩子們馬上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到了可能發生的事情,也想到了很多的辦法,有的孩子說“可以把路補起來”,有的孩子說“用針線給它縫起來”還有的孩子說“找石頭把路修好”……在這個環節,孩子們很好的運用了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4、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辦法。
二、游戲“修路”。
1、帶領幼兒來到布置好的森林之路,幼兒嘗試用各種圖形進行匹配,完成修路的操作。
師:路上有什么形狀的坑?有哪些形狀的石塊?我們一起來修路吧。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找出最快進行匹配的方法。
(教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修路的工具箱——放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籃子。來到森林之路前面,教師請孩子們去拿起了工具箱,看者“路”上的坑和手里的工具箱,孩子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修路”。)
2、請幼兒說說自己修路的方法,總結出修路的方法。
幼兒A:把石塊放在洞上就修好了。
幼兒B:把三角形的石塊放在三角形的洞那里。
幼兒C:把大的圓形放在大的那個圓形的坑那里。
……
師總結:要大小、形狀都一樣的石塊才能把路修平。
(孩子們有類似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都能進行匹配。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這樣孩子們的累積的經驗就更加的系統。)
3、帶領幼兒走往“森林深處”,再次修路。
師:路是什么顏色?路上有些什么形狀的坑?有什么形狀的石塊?一起把這段路修好吧。
觀察重點:幼兒修路的方法。
重點提問:這一塊為什么不合適?是哪兒不合適?你為什么用這一塊?等等
(森林深處的路是一段彩色的有坑的路,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們觀察道路的.顏色、坑的形狀。有了前一次探索的經驗,再加上對道路的仔細觀察,孩子們馬上就想到了修路的辦法,修起了破壞的道路。)
4、一起檢查路是否修平,重點觀察匹配錯誤的坑,請幼兒說出為什么錯了,并找出正確的進行填充。
(檢查路況,既可以讓孩子們檢驗自己匹配的圖形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還可以及時的修補正確。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修路的快樂。)
五、結束部分:慶祝修路成功
師:路修好了,獅子大王回到森林里,于是,動物狂歡開始了。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伴隨著《動物狂歡節》視頻片段的播放,孩子們和視頻里的動物們一起狂歡起來,動物們慶祝獅子大王回到森林,小朋友們慶祝自己成功的修好了道路,結束環節和整個活動情境相呼應,為活動結束畫上完美的句號。)
活動延伸:
和父母一起找找生活中還有些什么需要“修補”的地方,想想可以用什么修好。
活動反思: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教師抓住激發幼兒興趣這個關鍵點,創設了有趣的情境,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開放式的提問,比如:“路上有坑怎么辦?”“走在有坑的路上會發生什么事情?”等,幼兒都能主動解決出現的問題。
本次活動進行了兩次探索,旨在通過這兩次探索引導幼兒掌握圖形匹配方法,既: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顏色進行匹配。第一次探索教師只提供了兩個匹配因素:形狀、大小,引導幼兒根據圖形的形狀、大小進行匹配。因為難度較小,所以幼兒都能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形狀、大小、顏色都要匹配才行。有了第一次探索的經驗,第二次探索大部分孩子都能對應的進行匹配。第二次探索是第一次探索的升華,幼兒在循序漸進的活動中體驗了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消極變化甚至暫時的倒退行為,所以鞏固、強化目標的延伸活動顯得更加重要。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可以利用匹配的知識去解決的問題:比如衣服上的洞,包上的洞,桌布上的洞等,利用本次課的經驗,孩子們可以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幫兔阿姨修路教案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玩最感興趣,所以我們常常以此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牙刷作畫的樂趣。
2、體驗創作成功和幫助他人的樂趣。
3、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在室外的地上用紙鋪一條彎彎的大路,路的盡頭是兔阿姨的家,路的前四分之一處已事先裝飾好(可粘貼彩紙或畫上花紋)。
2、每人一把牙刷。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教師:昨天晚上兔阿姨打電話請我們去她家做客,可是她的家很遠,我們得開車去,路上小司機們要小心,別撞車。
2、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開向兔阿姨家。
3、在大路的粘帖結束處停下,教師:哎呀,沒路了,怎么辦?(鼓勵幼兒想辦法)
4、(手機鈴響)教師接聽,轉告幼兒:兔阿姨說昨晚下雨把大路沖壞了,想請你們幫她把路修好,行嗎?
二、幫兔阿姨修路
1、引導幼兒觀察路邊事先擺好的牙刷,提問:路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用呢?
2、啟發幼兒用牙刷和顏料來修路。教師:這些牙刷有這么多用途,可是它們能幫我們修路嗎?怎么修呢?(鼓勵幼兒大膽說出各種修路的想法)
3、幼兒每人拿好一把牙刷蘸上顏料在鋪有白紙的路上作畫。教師觀察指導,如:你修的路真漂亮,能試試別的刷子嗎?你修的是“石頭”路嗎?還會修什么路呢?會修彎彎的路嗎?會修直的路嗎?你會修紅色的路,真能干,那會修黃色的路嗎?哇,你修的路棒,在修一條更棒的路好嗎?
4、提醒幼兒將作畫工具和材料放回原處,共同欣賞剛修好的五彩路。引導幼兒談談修出了什么樣的路,感覺怎樣?
三、去兔阿姨家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在修好的路上開汽車到兔阿姨家,體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禮貌地向兔阿姨問好,兔阿姨端出糖果說:“謝謝你們幫我修好了路,阿姨請你們吃糖果!”啟發幼兒向兔阿姨致謝。
3、一起分享糖果,提醒幼兒將糖紙扔進垃圾箱。
4、和兔阿姨說再見,聽音樂開車回家;顒幼匀唤Y束。
【幫兔阿姨修路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謝謝叔叔阿姨教案04-06
小班社會幫媽媽打扮教案04-11
精選《兔與貓》課件教案05-16
修路通告范文03-02
大班美術“龜兔賽跑”教案反思04-04
中班音樂游戲龜兔賽跑教案04-06
大班社會貝貝兔失蹤了教案04-11
大班《龜兔賽跑》語言教案03-29
中班親子教案我幫媽媽擰毛巾04-11
修路開工儀式致辭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