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兒歌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兒歌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兒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幼兒園和公園里的花兒很美,是給大家欣賞的,每個人都要愛護他們。能做到不采摘花朵。
2.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重點:知道不可以摘花朵,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難點:萌發幼兒愛護花朵的情感。
活動流程:問題導入——討論分享——學習兒歌——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感受園內春天的景色,激發幼兒愛花的情感。
1.你們看這是什么?什么顏色的花?
2.這些花好看嗎?你喜歡這些花嗎?
(二)討論分享
出示FLASH,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兒歌的主要內容。
小朋友都喜歡花,我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1.這是什么地方?
2.小朋友在干什么?
3.花兒這么好看,我們摘一朵行不行?為什么?
小結:花朵是讓大家欣賞的,我們不能摘,大家都要愛護它。
(三)學習兒歌
1.視頻中的小朋友念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要不要一起來聽一聽呢?
2.兒歌好聽嗎?喜歡這首兒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首好聽的兒歌吧!
(學習兒歌)
(四)活動延伸
現在呀我們都學會了這首好聽的兒歌了,那下次呀我們小朋友看到有人摘花兒的時候我們要朗誦這首兒歌給他們聽,告訴他們花兒好看我們不能去摘,好嗎?
[附]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里,百花開,
紅的紅,白的白。
花兒好看我不摘,
人人都說我真乖。
小班兒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七星瓢蟲的特征與農作物的關系。
2. 學習兒歌,培養幼兒朗誦兒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七星瓢蟲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七星瓢蟲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
你在哪兒見過七星瓢蟲?
(讓幼兒自由互說)
2.觀察圖片
教師:仔細看看,七星瓢蟲長的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發現概括七星瓢蟲的特征:
有兩對翅膀,三對足,身體是半球形。
穿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對翅膀,
第二對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對翅膀的下面,只有飛的時候才能看見。
頭很小,有一對大眼睛,一對觸角,六條腿(三對足)。
背上有7個美麗的大黑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中間一個大黑點,左右翅膀各一半。
3.教師朗誦兒歌,幼兒傾聽。
4.導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領讀,幼兒結合圖片記憶。
5.各種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激發幼兒背誦興趣。
6.教師:我們到戶外去找七星瓢蟲好不好?
自然結束。
附:兒歌
七星瓢蟲
小瓢蟲,真美麗,
身上穿件花花衣。
數數它有幾顆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瓢蟲,真賣力,
一飛飛到棉田里,
專抓蚜蟲當點心,
樂得棉桃笑瞇瞇。
小班兒歌教案 篇3
活動內容:兒歌《炒小菜》
活動目標:
1、在情景中幼兒自然習得兒歌,感受游戲的快樂。
2、在游戲中,培養幼兒有文明禮貌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直接進入情景
師:有那么多的客人來到我們的家里來做客,我們可以怎么來接待我們的客人呢?
(幼兒講述)
2、說說你會給客人準備些什么菜呢?
二、兒歌理解
1、你們說了那么多的好吃的菜來招待我們的客人,讓我也來給客人準備些好吃的菜。(師邊示范兒歌邊進行操作)
2、提問:我給客人準備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燒的呢?
(引導幼兒來數一數,葷素的合理搭配)
3、今天來了那么多的客人,他們也要來嘗嘗這些好吃的菜,你們會做這些菜嗎?
(在情景中幼兒進行兒歌的學念)
三、延伸
1、請客人來嘗嘗我們好吃的菜(引導幼兒與客人進行交流)
2、你們的'客人喜歡吃什么?我們可以和客人一起去菜場買些他們喜歡吃的菜。
小班兒歌教案 篇4
目標:
1 引導幼兒喜歡聽兒歌,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2 激發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準 備:
1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過渡音樂、輕音樂。
2為幼兒創設愉快輕松的氛圍,以游戲的口吻和幼兒進行互動,給幼兒一個寬松、自由的空間,用不同的表情、聲音、動作等激發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過 程:
一 玩游戲
教師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導幼兒先來進行吹泡泡的游戲。并提出問題:泡泡像什么?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 欣賞兒歌
1 幼兒聽過渡音樂放好玩具后坐下,結合剛才的游戲體驗欣賞教師朗誦兒歌。教師朗誦時屋子四周飄散著泡泡,播放輕音樂,生動、形象地配合肢體語言吸引幼兒認真傾聽。
2 引導幼兒回憶:兒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陽、眼睛、氣球…)并驚喜地說出:其實兒歌內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來的,老師只是幫大家整理成兒歌。表揚小朋友仔細觀察,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 再次欣賞兒歌。當教師朗誦完兒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還像什么呢?”時,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鼓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并對幼兒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 活動總結
教師同樣以小猴子的口吻對注意傾聽及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幼兒給予充分的肯定,請他們和小猴子擁抱;對有些膽小的幼兒提出希望,請他們握握小猴子手。
四 活動延伸:
1 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學習兒歌,有感情的朗誦,表達出自己對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 進行繪畫活動,幼兒邊說邊畫,練習畫圓。
3 根據幼兒的興趣續編兒歌,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創造力。
附兒歌:
吹 泡 泡
呼……
吹泡泡,吹泡泡,
吹出一串大泡泡。
像西瓜,像氣球,
像太陽,像臉蛋,
還像烏黑的大眼睛。
小朋友想一想,
泡泡還像什么呢?
小班兒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2.初步掌握兒歌,并嘗試仿編兒歌。
3.能專心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制作立體云朵、星星、布偶、月亮、
2.音樂:《夢幻曲》
3.自制星空展板一幅。
活動過程:
一、玩藏貓貓游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玩游戲、幼兒找藏起來的另兩位老師。
師:“寶寶們,周老師和李老師呢?找找看,她們在哪兒?”
師:“你們怎么找到老師的啊?”
請幼兒講述自己是怎么找到老師的。(豐富詞語“藏”、“露”)
二、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兒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師:“小耳朵聽,這后面有說話聲,誰藏在里面呀?”
(播放夢幻曲)在寶寶的好奇中掀開布簾,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師邊演示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師:“小月亮也想來玩藏貓貓游戲,寶寶們眼睛趕緊閉起來。”(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兩只腳。)
師:“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發現的?”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月亮是怎么玩藏貓貓游戲的。”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誰在天上飄呀飄?
小月亮找到誰藏貓貓?
小月亮的腳藏起來了嗎?
誰看了眨眼笑?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星星眨眼笑的動作。
4.集體學習兒歌《藏貓貓》。
師:“這首兒歌真有趣,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說一說兒歌好不好?”(帶領幼兒集體學說兒歌)
師:“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三、引導幼兒顛倒兒歌中月亮、云朵和星星的關系仿編兒歌。
師:月亮寶寶玩得好開心,小云朵也好想玩啊!你瞧,它也來躲貓貓了。教師演示教具,繼續按原兒歌的結構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創編。
師:“云朵怎么樣?。”(飄呀飄)
師:找個…(演示教具,讓幼兒學說接下來的話)
師:它躲好了嗎?(用動作提示引導幼兒學說藏著頭、露著腳)
小云朵飄呀飄,找個月亮藏貓貓。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四、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兒歌:藏貓貓
小月亮飄呀飄,找塊云朵藏貓貓,
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精選小班兒歌教案模板五篇】相關文章:
小班兒歌教案錦集5篇04-17
關于小班兒歌教案合集五篇04-16
小班兒歌教案集錦6篇04-16
關于小班兒歌教案范文六篇04-10
小班音樂兒歌我的家教案04-18
小班游戲兒歌公雞頭,母雞頭教案04-15
幼兒園小班防溺水兒歌教案(精選6篇)04-15
幼兒園小班創編兒歌手影歌教案04-15
小班社會兒歌教案《小汗珠在哪里》含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