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家園,環境對人類生活極其重要。我們保護環境不但要盡到我們的責任,還要培養下一代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的重要性。
2.教育幼兒自覺保護環境。
3.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問題對我們的重要性。
2.難點..教育幼兒自覺保護環境
活動準備
有關圖片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開始環節
1.出示地球美好的圖片,和某些地方環境被破壞的圖片。
二.基本環節
1.讓幼兒觀察圖片,想想為什么有這么大差異。
(幼兒自主發言)
2.教師解釋原因
3.告訴幼兒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
三.結束環節
讓幼兒說說保護環境怎么做
例:不隨手扔垃圾
四.延伸環節
讓幼兒把這節活動內容帶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帶給身邊所有人,共同保護環境。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能使幼兒認識到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把幼兒的積極性調高,有興趣學習,使幼兒通過活動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主題: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意識到身邊浪費的嚴重性。
2、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號召全體同學參與到其中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良好美德。
4、環境的危機帶給人類,動物植物的危害活動準備:
1、教室、黑板布置。
2、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3、邀請部分同學講解他們查到的資料。
4、讓學生回憶身邊的浪費現象及思考可行的改進措施。
5、總結
進行過程:
一、導入主題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
我國有許多勤儉節約的故事:從古之今像唐朝的魏征、近代的孫中山、毛澤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
我們可以做一點用電用水的調查
如果你留心一下自己家里的.電表、水表,你就會注意到,這個月放開手腳用電、用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多;如果另一個月注意一點節電、節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少,有時,兩個月當中還相差很大。如果你認真多調查幾個月,你還會發現,電表,水表上的字,每個月和每個月都有差別。再一細究,有些差別是合理的,有些就與節約有關。
要知道,節電、節水,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環境。道理很簡單。電是動力,是二次能源,它是從一次能源轉化過來的。現在,利用水力、利用太陽能、利用風能、潮汐能等都可以發電,但那只占人用電量的一少部分,大部分電還是由火力發電廠生產的。火電廠不是燒油就是燒煤,而且大多數是燒煤。全世界每年要消耗幾十億噸煤,多是用于發電。燒煤就要產許多污染物。少用些電,就可能少很多污染。再說水,城鎮多用自來水,自來水并不是自然來的,那是將天然水澄淀、過濾、消毒后用泵打到我們房間中的水管子里出來的。要有自來水,就得用電。再說,水資源也是十分寶貴而且日益緊張的資源,節約用水,就是節約資源,就是節約用電,也是保護環境。
一度電到底有多大作用1度電可以生產化肥3公斤1度電可以織布7米。1度電可以煉鋼30公斤。1度電可以供洗衣機使用5小時。1度電可以縫制襯衫10件。一噸水到底有多大作用一噸水可以發電5410度。一噸水可以磨粉34袋。一噸水可以生產藥片2400片。一噸水可以煉鋼130公斤。
也許有同學要問了:你咋知道的?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我清楚只要我們好好學習,將來一度電、一噸水的作用有我們自己說了算!
二、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下面請同學們來把自己查找的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給大家說一說吧···
三、我們怎么做
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用水時盡量使用小水流。
4、隨手關緊水龍頭。
節約用電: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減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
3、家電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不要長時間待機。
4、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使用日光,避免開燈。
四、總結詞:
通過這次班會,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比以前多節約一粒米、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我是這樣總結的:
一、節約用水,適量使用;
二、節約用電,隨手關燈;
三、節約糧食,合理飲食;
四、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五、愛護圖書,循環使用;
六、減少垃圾,分類存放;
七、互相督促,形成風氣。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目的:
使學生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健康,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具有初步的環境識。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
1、同學們,前不久,老師剛搬了新家(出示圖)你們看,這就是我們住宅的一塊空地,這里只有藍天,白云和一條小路,光禿禿的',怎么使這兒變得麗起來呢?
2、學生畫簡筆畫,指名四人上前“種花、種草和小樹苗”。老師補充畫面:(粘上花草樹木)
二、學習知識,明白道理。
1、我們學校里,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為什么喜歡那兒?
2、同學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些花草樹木?你們想對花草樹木說些什么?
3、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中,咱們小學生能夠干些什么?(老師在圖上貼圖片)
老師小結后板書:愛護花草樹木
4、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呢?
三、深化認識。
(1)聽《小白兔的花園》的故事(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①小白兔為什么傷心極了?小動物們亂折花朵對嗎?為什么不對?
②師小結后提問:如果你被小白兔請到家里去作客你會怎么做?
(2)看兒歌《大家愛護小樹苗》
①兒歌中的小朋友愛護小樹苗嗎?
②他是怎么樣做的?
③我們為什么要愛護小樹苗?
④老師小結后,學生齊讀兒歌。
(3)學生讀《愛護花草樹木》詩歌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班會,同學們應該知道花草樹木的重要性了吧。
五、活動小結:
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了花草樹木能夠美化環境,有益于人們健康,懂得了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具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六、反思:
愛護花草樹木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的事,但有的學生有意無意的做一些不文明的事,通過學生的畫,貼,自己的親身參與,他們的環境意識加強了。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夠感受和區分優美環境和臟亂環境給人的不同感覺。
2、知道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臟亂的環境實拍圖、優美的環境實拍圖、臟亂的環境插圖、優美的環境插圖、不亂丟垃圾圖片、不隨地吐痰圖片、不亂涂亂畫圖片、不破壞公物圖片、不破壞花草樹木圖片。
材料準備:彩筆、畫畫的紙張、膠棒。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兩張圖片帶來的不同感覺。
——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張圖片,請你們看一看,再說一說這兩張圖片給你們什么樣的感覺?
小結:第一張圖給人臟臟的難受的感覺,第二張圖給人干凈舒服的感覺。
出示“臟亂的環境和優美的環境”的對比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兩張圖的.不同之處,發現兩張圖給人不同感覺的原因。
——這兩張圖片畫的是同一個地方,可是為什么會給人不同的感覺呢?我們來找找它們有什么不同?
——地上有什么不同?椅子上、墻上有什么不同?花圃里有什么不同……
小結:原來啊,第一張圖里路上到處都是垃圾,桌子椅子又臟又破,墻上亂貼亂畫,花朵東倒西歪,河面上還飄著垃圾,環境臟亂,所以讓人覺得很難受。第二張圖里路上打掃得很干凈,桌子、椅子、墻面都很整潔,花朵種植得很整齊,河水也很清澈,環境優美,所以讓人覺得很舒服。
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能保持環境的優美,再出示圖片,總結保持環境優美的正確做法。
——我們都喜歡優美干凈的環境,你們覺得要怎樣做才能保持環境優美呢?
小結:保持優美的環境需要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涂亂畫,不破壞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幼兒分組進行環境宣傳畫的創作。
1、提出繪畫要求。
——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愛護環境。讓我們一起動手畫一畫“環保宣傳畫”,把這些好的做法告訴更多人吧。
2、幼兒分組討論并確定要畫的宣傳畫主題。
3、幼兒分組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4、請幼兒張貼創作好的宣傳畫,如在垃圾桶旁張貼“不要亂丟垃圾”等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6
活動名稱:
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活動前言:
常言說的好“十年樹木”,由此可見樹木的成長并不容易,若是我們一味的鋪張浪費就很容易導致樹木的匱乏,空氣質量的下降,因此讓孩子從小愛護樹木,保護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活動目標:
1、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
3、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環保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樹木的資料或圖片
物質準備:布置“郊外”場景;磁帶、多媒體課件、幼兒作畫用品及一些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
1.師:讓我們一起開著“幸福快車”去郊外吧!(放音樂“郊游”,幼兒同老師一起唱著歌去“郊外”)
2.幼兒觀看配班教師的舞蹈表演“小鳥找家”,提問:小鳥在干什么?
二、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鳥和大樹”
提問:
1.小鳥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當小鳥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3.它的樹朋友到哪里去了?
4.樹木被砍伐了會帶來什么危害?
小結:樹木被砍伐就不能凈化空氣,空氣就不新鮮了;小鳥們就沒有家了;容易發生水災、旱災;會出現沙塵暴,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幼兒園活動教案),幼兒教案《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幼兒園活動教案)》。
三、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小結: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節。
四、分組設計環保標志,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廢舊材料制作立體的標志。
結束后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動延伸】
1.周末組織幼兒和家長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與小樹一起長大”的愛樹活動。
2.在園內開辟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記錄范文12-07
愛護校園環境主題班會記錄(通用10篇)10-26
愛護眼睛主題班會教案03-19
愛護校園主題班會教案05-26
愛護眼睛主題班會教案12-16
愛護眼睛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1-20
愛護眼睛主題班會教案通用01-09
“愛護環境”主題班會教案設計05-15
愛護公物主題班會教案06-18
愛護眼睛的主題班會教案(精選12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