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

時間:2022-05-26 12:24:41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災發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保意識,樂意為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連續不停的下,將會發生什么?”(幼兒交流)

  2、看圖片,了解水災的危害性。

  “連續下大雨會發生什么事情?洪水會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二、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

  “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了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現在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

  “減少災害天氣有什么辦法?”

  (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系)

  三、教師總結:

  1、告訴小朋友如果遇上水災不要慌,要抱住樹木,爬上屋頂,學會發求救信號。

  2、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境是為了避免水災的發生。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火災發生時如何撤離、躲避、求救等多種自救方法。

  2.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119,面對火災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3.感恩消防員的辛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制作"發生火災怎么辦"安全宣傳畫。

  2.物質準備:視頻(亮亮家失火報道、消防員救火、火災求生法)、課件"遇到火災怎么辦"、快樂成長宣傳片、濕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安全出口標志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亮亮家火災"事件,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給生活帶來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視頻。提問:亮亮家發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覺?

  (2)播放消防員叔叔救火視頻。提問:消防員叔叔表現得怎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結合火災后家園的變化圖片,讓幼兒感知火災的嚴重后果。

  2.討論交流引發火災的多種原因,引導幼兒了解如何避免發生火災。

  (1)提問: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多的火災?怎樣做能夠避免發生火災?

  (2)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看標志,說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3.通過多種形式,學習運用撤離、躲避、求救的方法自救和自護,懂得面對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想辦法。

  (1)通過交流,引導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如何撤離。

  ① 幼兒相互交流宣傳畫,說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② 教師帶領幼兒模擬練習撥打火警電話的方法,要求幼兒說清地點和人員。

  ③ 通過圖片(電梯、樓梯、窗戶、安全通道)判斷,讓幼兒了解發生火災時,從安全出口撤離最安全,并引導幼兒現場尋找安全出口標志。

  ④ 幼兒觀看視頻"火災自救法",進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彎腰走的重要性。

  (2)通過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

  ①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引導幼兒從安全通道撤離。

  ②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迅速撤離。

  (3)創設情境,引導幼兒了解無法撤離時,如何正確躲避。

  ① 提問:當火勢很大無法撤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②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確的。

  (4)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發生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動腦想辦法。

  ① 教師講述"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

  ② 提問:面對險情時婷婷是怎樣自救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③ 運用兒歌,全面總結火災中的自救方法。

  4.觀看公益片"我們快樂成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請幼兒觀看公益片,談一談:如果你是受災的小朋友,你現在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無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3

  一、主題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 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 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 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目標:

  1、 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 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幼兒表現:

  當我在給孩子講《屈原》的故事時,他們都聽得非常的認真,睜著大眼睛滿臉一副敬佩的樣子。當聽到屈原投江的

  情景時,都不約而同地發出“啊”的驚嘆聲和遺憾聲。有的孩子還爭著要把自己從家長處聽到的關于端午節的來歷

  和風俗說出來。

  活動二 艾草和菖蒲

  目標:

  觀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幼兒表現:

  班上有四個幼兒特地讓家長去市場購買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掛在教室內外。孩子們感到很新鮮,他們以前看到過,但是卻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實際含義是什么,所以都紛紛問我。我向他們解釋和介紹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稱和端午節用來辟邪的用意。對于辟邪孩子們都不太懂,但他們知道這肯定是一種挺厲害的東西,就象一把劍一樣。關于名稱,有一個幼兒問我:哪一樣是艾草?哪一樣是菖蒲?我當時一下子蒙住了,的確課前我沒仔細去查過資料,于是我就請小朋友幫忙去問問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小朋友們樂意地接受了任務,下午當大人來接孩子時,他們都急著詢問,但當時家長們也都被問住了。

  活動三 粽子香袋

  目標: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學習疊制錐體技能。

  3、 養成做事細心的習慣。

  幼兒表現: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結實了。”

  幼:“我們的粽子五顏六色的真漂亮,啊嗚!咬一口。”

  ……

  幼:“哇!老師把我們紙做的粽子串起來了,好漂亮啊!”

  幼:“這個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幾個呢!”

  幼:“我們的教室真漂亮啊!別的班級肯定沒這么漂亮。”

  家長反映:

  當家長來接孩子時,他們走進教室就發現了懸掛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說很漂亮,很多家長饒有興趣地湊近摸摸。孩子們也非常積極地拉著大人參觀自己的作品,一臉的自豪感。家長們都說班級的環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

  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

  經驗重點指導:

  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

  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

  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

  幼兒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一)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二、基本部分(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

  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

  做五彩繩。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品嘗粽子,并講述。

  3、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4、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5、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四、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小(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么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中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幼兒園節日教育端午節教案(精選7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教育教案(通用5篇)05-25

幼兒園端午節教育教案(精選15篇)05-24

節日禮儀端午節教案(精選6篇)05-23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教案(精選7篇)05-13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6篇)05-24

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5篇)05-12

端午節幼兒園節日活動策劃方案(精選6篇)04-25

端午節幼兒園課堂教案(精選6篇)05-25

最新幼兒園端午節教案(精選12篇)05-24

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教案(精選5篇)05-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V国产欧美V在线 | 亚洲黄金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文不打码网站 | 图片专区日韩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