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時間:2024-08-13 22:55:25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通用1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通用17篇)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提高計算能力,發展數學思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溝通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的聯系。

  三、難點:

  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四、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二)練習與應用。

  (三)全課小結。

  1、說說本單元我們共同研究了哪些內容。

  通過學習有哪些收獲與感受?

  2、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

  (1)用豎式計算時,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

  (2)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有哪些相同點?

  (3)比整數加減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加減法也同樣適用嗎?

  (1)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1題:

  口算時也要讓學生說一說部分題的.注意點和計算方法,特別是進位加與退位減,以及被減數的數位不夠的情況與結果末尾是0的情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形象的復習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2題:

  由于題目較多,可讓學生任意選擇其中的一些,然后集體訂正,學生也要說出列豎式的注意點,并列舉計算中一些典型的錯誤,讓學生在改錯中更深刻的體會計算的方法。

  (3)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3題:

  提醒學生認真分析每道題目的數據特征,并合理地選擇相應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把整數的運算定律通過合理的遷移,最終能熟練地應用在小數加減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4題:

  結合示意圖理解題意: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幾個部分的和?

  ②現在已知幾個部分?

  ③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④怎樣求池水的深度?

  ⑤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⑥集體訂正。

  (5)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5題:

  ①先簡要介紹鈣在人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作用,再讓學生看著統計表說說各種食品每1000克中的鈣含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②分別解答相關的問題,并提出問題。

  (6)完成練習與應用的第6題:

  ①教師首先講解,讓學生弄清當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義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變化”欄中的數字是與前一天比較的差值。

  ②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有關正負數和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數,比前一天少則是負數。

  (7)完成練習與應用的思考題:

  ①先介紹自由落體運動的有關知識和基本規律。

  ②引導學生利用列表的策略進行解答。

  ③集體訂正。

  ④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⑤增長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就是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啊,小數加減法的運用還遠遠不止這些呢,你還能在我們的身邊找到小數加減法的運用嗎?課后去找,比一比誰找得最多。

  ⑥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在全班進行交流。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2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五個生字。

  能力目標:能速讀課文,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

  1.從敘述、描寫中了解人物特點,學習人物獨立生活的意識。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點:

  1.速讀課文抓住大意。

  2.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能感悟較深層意思并談出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堂同步練習半張。

  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思考:烏塔是誰?課文講了她的'什么事?請畫出寫她旅行線路的句子。

  3.你覺得烏塔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趣。

  1.師故意寫錯課題“烏塔”。(學生驚呼)表揚學生的專心與質疑精神。

  2.這里的烏塔不是指福州的名勝古跡烏山腳下的烏塔,而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

  3.課文寫了她的什么事?(獨自一人游歐洲)

  4.[多媒體出示預習要求]誰在預習中畫出了寫她旅行線路的句子?師相機介紹歐洲及其旅游資源。[多媒體出示歐洲地圖及旅游景點。]

  二、速讀訓練,抓住大意。

  1.過渡:大家一定對這篇課文感興趣吧!我們來做速讀訓練,看誰先抓住文章大意。

  2.先來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生字詞出現]

  3.學生獨立速讀課文,并完成同步練習:課文是按順序寫的。以時間為提示可以將課文分三段,先寫再寫最后寫烏塔與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三、深入讀文,感悟,形成自己的見解。

  1.過渡:讀到現在,我們已經抓住課文的大意了,但課文作者為什么要向我們介紹這件事?編書的老師有為什么要選入這篇課文呢?我們還得深入讀文。

  2.你對烏塔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烏塔是個怎樣的同齡人?你從哪看出來?請一邊讀課文,一邊做記號。[教師師范]。

  3.學生默讀并做批注。

  4.指名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5.小結:烏塔真是一個獨立能力很強的孩子。

  6.那么,你對她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請在小組中交流一下。(小組討論)

  7.全班匯報。

  四、總結。

  我想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要啟發讀者要向烏塔那樣勇于鍛煉自己,但至于以什么方式鍛煉自己,國情不同,個人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五、作業練習:

  給烏塔寫一封信,與她交流自我鍛煉的體會。

  板書設計:

  烏塔

  生活自理能力強

  熱情活潑會與人交流

  做事有計劃性

  自我保護意識強

  有責任感

  會學習

  會理財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3

  教學內容:

  教材第6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提高除法的計算能力。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題不同類型的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練習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練習九)

  二、基礎知識訓練

  1、完成練習九第1題

  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指名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提醒學生思考:第2小題十位上為什么是0?第4小題個位上為什么是0?

  2、練習九第2題

  分組討論比較。

  第一組:這兩題商里的2個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不同?

  第二組:這兩題的末尾為什么都是0?為什么第2小題有余數?

  第三組:這兩題商里的0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三、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九第3題

  讀題,說說題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你準備怎么做?

  2、完成練習九第4題

  觀察表格,你發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它們的乘積相等,挖的天數越多,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挖的天數越少,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

  3、完成練習九第5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怎樣求有多少個合格的節能燈?怎樣求需要多少包裝盒?

  4、完成練習九思考題

  (1)題目中對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幾?你是怎么想的?

  (2)題目要求什么?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希望大家在課后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板書設計:

  1.商是兩位數80……2商是三位數102……4

  商是三位數150商是兩位數40……6

  2. 120 102 290

  290……2 102……3 100……3

  3.420÷4=105(下) 321÷3=107(下)

  540÷6=90(下) 505÷5=101(下)

  90

  吳小娟拍得最快,金陽陽拍得最慢。

  4.840÷8=105(米) 840÷7=120(米)

  840÷6=140(米) 840÷5=168(米)

  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越小,商越大。

  5.640-10=630(個) 630÷6=105(個)

  教學反思:

  1.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交流解決的方法和結果,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

  2.學生對根據條件提問題還有困難,在教學時,要注重鍛煉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4

  【教學內容】:

  教材P93~94練習二十第3~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靈活應用學過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難點: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學練結合。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三角形的面積的練習。通過這節課的練習,第一要讓你們進一步熟練掌握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第二能運用已掌握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學積極動腦,踴躍發言,學得扎實,學得靈活?

  二、指導練習

  1.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嗎?(練習二十第3題)

  動手操作:畫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請其余學生作點評。

  教師在以上圖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數據,學生口答三角形面積。

  2.教材第93頁練習二十第4題。

  (1)引導分析:要求種這片草坪需要多少錢,必須先求什么?

  (2)學生討論后交流。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訂正。

  2.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6題。

  (1)組織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獨自計算,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8題。

  (l)學生用尺量一量這兩條虛線間的距離,理清這兩條虛線是什么關系。

  (2)看看圖中哪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3)分組討論如何在圖中畫出一個與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并試著畫出來。

  三、鞏固拓展

  1.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12厘米和l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讀題,弄清題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底和對應的`高。

  (2)觀察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猜測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底和對應的高分別是多少。

  (3)學生討論、交流,共同解答問題,然后組織匯報。

  2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9*題。

  (1)教師出示題目。

  引導觀察,要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必須知道相鄰兩邊的長度。

  (2)學生獨立解題。

  (3)教師組織匯報交流。

  3.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第10*題。

  (1)引導學生觀察:A點是中點,把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平均分成兩部分,即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兩部分。

  (2)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陰影部分面積和大三角形面積有什么關系?大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組內交流解題方法,指名匯報,集體訂正。

  4.通過抓不變量解決圖形面積問題

  下圖中三角形ABD的面積是20cm2,BD的長為5 cm,DC的長為3 cm。求三角形ADC的面積。

  學生看圖讀題,理解題目意思,嘗試解答。

  思路導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求三角形ABD的高,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高。

  三角形ABD的面積

  BD邊上的高→這個高也是三角形ADC的高

  BD的長三角形ADC的面積

  DC的長

  規范解答:h=2S÷a S=ah÷2

  =2×20÷5 =3×8÷2

  =8(cm) =12(cm2)

  答:三角形ADC的面積是12 cm2。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教材第93~94頁練習二十第5、7題。

  【板書設計】:

  練習課

  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5

  設計理念

  通過匯報、交流研究報告促進學生參與意識,共享學習成果。

  設計思路

  匯報研究報告——學生質疑——解疑答惑——收錄資料——

  一、匯報交流,共享成果

  課前同學們已經撰寫好了研究報告,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匯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請同學們仔細聽,待會我們一起交流各自的'觀點與看法。

  第一小組匯報人交流研究成果。

  師:對于第一小組的匯報,同學們有什么看法或意見?

  生交流觀點,或提出疑問。

  請匯報人或其他同學解答。

  師:同學們對這一小組的匯報有何?

  生,師給予肯定或鼓勵。

  第二、三……小組匯報人交流研究成果。

  教師參與即時。

  二、綜合性學習的

  采用“過程性成長記錄”,即把活動個階段的資料納入成長記錄。可以收錄的材料有:活動計劃、活動記錄、搜集到的資料、小組做的研究報告等,整個成長記錄后有自我、小組、教師或被訪人的。

  教后記

  優點:通過匯報、交流研究報告促進學生參與意識,共享學習成果。

  缺點:學生質疑能力有待遇提高。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學重點:

  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難點:理解除不盡的保留小數。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和卡片。

  四、教學過程:

  A、口算訓練:P-45第一題。

  B、強化練習:

  1、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值。(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6.14÷3.566÷1114.13÷0.19

  提問:a、保留三位小數除數要除到小數部分第幾位?

  b、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c、校對,說一說錯的理由。

  2、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保留一位小數)

  101.7÷0.098.12÷1422.6÷0.33

  提問:a、除不盡怎么辦,除盡怎么樣?

  b、先計算,你發現哪道題除不盡。

  c、校對,說一說錯的理由。

  C、講解應用題:P-48第四題

  1、保留兩位小數要除到小數部分的第幾位?

  2、橫式和答語要注意什么?

  D、選擇題:P-48第六題

  1、先學生四人討論。再完成作業。

  2、你認為哪一道是準確的,為什么?

  E、發展題:

  一個兩位小數除以0.6得到近似商是1.4,這個兩位小數可能是哪些小數?

  1、先讓學生思考,合作討論。

  2、如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啟發商大于或等于1.35且小于1.45,然而再求被除數是多少?

  F、布置作業:P-48第三題的余下部分和第五題。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7

  教材分析練習的編排減少了直接用公式計算的習題,安排了較多的應用問題、變式題、用間接條件求面積及畫一畫、分一分的操作性習題,并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思考題。

  學情分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上學習的。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2、能夠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練習題投影片。

  學生: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誰能說說這個計算公式是怎樣的?三角形的面積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二、基礎訓練

  1、教師:下面請同學翻到練習十六第2題。

  (1)教師組織學生先小組討論,再進行計算。(教師巡視)

  (2)指定學生口頭回答。

  (3)教師:剛才這個同學是先找出三角形的高,再量出高和底的長度進行計算的,那么同學們觀察一下,用哪條邊作底計算面積最方便?引導學生思考三角形有三條邊,選擇哪條邊做底畫高再計算是最方便的。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

  2、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直角三角形以兩條直角邊為底和高計算最方便;鈍角三角形一般以最長的邊做底,這樣高就在三角形內。

  3、讓學生做練習十六4———5題。(教師巡視,給個別學生做指導。)

  (1)指定學生回答問題。

  (2)組織全班進行訂正。

  三、鞏固練習,小結。

  1、讓學生完成其他練習題。指定學生回答,并集體訂正。

  2、小結直角三角形面積的特殊求法,以及求鈍角三角形面積時底和高的選擇應注意的問題。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8

  復習內容:

  教材練習十相關題目。

  復習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經歷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

  3.使學生了解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小數除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明白解決思路和算理。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知識梳理

  師提問1:你是怎么進行小數除法計算的?

  提問2:我們學習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問3:舉一個例子,表示循環小數。

  學生思考,指名回答,適時指名補充。

  小結: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將除數中的小數轉化成整數再除。“四舍五入”“進一法”“去尾法”都是我們學習過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10÷3=3.3333…,商就是循環小數,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就是循環節。

  二、針對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2.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學生投影展示計算結果,集體交流訂正。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4題。

  先由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教師結出規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綜合:(9.7+2)÷1.5=7.8(分)

  三、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對嗎?

  (1)16.666是循環小數。()

  (2)無限小數比有限小數大。()

  (3)循環小數一定是無限小數,所以無限小數也一定是循環小數。()

  (4)0.789789…用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是0.789。()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說說判斷理由。

  2.比一比,哪種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餅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蠶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獨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匯報,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7題。

  (1)學生獨立思考,根據題中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3)師生共同訂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買來7桶同樣的油,如果從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則剩下的油剛好相當于原來3桶油的質量。原來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幾?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和大家說一說吧。

  六、作業布置

  教材練習十第1、5、6題。

  學生回憶,在頭腦中迅速整理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通過思考和表達,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

  練習中,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獨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結合,不必擔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是最好的學習過程。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學生的練習情況良好,掌握了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正確率較高,并能比較靈活地應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不足之處:有個別學生對于概念性的問題理解不深刻。

  教學建議:注重個別輔導,爭取個別學生在計算方面有所提高。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木字部首的字的寫法及其變化規律。

  2.培養認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木字部首的字的寫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審美觀。

  【教具準備】

  圖片、范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講述書法家小時候學書法的故事;欣賞顏真卿的`書法作品。

  2.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環境問題是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人人有責。為保護樹木、保護森林,我們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雙木成林,三木成什么呢?(森)

  3.樹木有廣泛的用途,還可以綠化環境,凈化空氣。“木”字的寫法也在不斷演變發展,下面就請同學們欣賞書法家的“木”字和“木”字部首的漢字的字。

  4.我們學過的木字部首的字有哪些呢?

  5.揭示課題 “木”字部首的漢字

  學生活動:

  1.欣賞、交流想法

  2.欣賞不同字體的“木”和帶有木字部首的字。

  3.“雙姿”訓練檢查。

  能 力 訓 練:

  1.觀賞樹木和森林圖片,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2.了解“木”字在書法領域的演變過程。

  二、新授

  “木”字部首的字怎樣寫才美呢?

  1.拼字游戲,分析字形結構:

  ①研究左右結構的“村” ②研究上下結構的“李”

  ③示范:寫“機”字 ④小結

  2.指導書寫獨體字“木”

  ①演示: “木”字中的(橫、豎、撇、捺)及筆順,“木”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提要求,巡視 ③點評

  3.比較:獨體字“木”與合體字“村”、“李”中的“木”有什么不同?

  學 生活動:

  1.動手寫“村、李”字,并交流。

  2.討論、交流 3.師示范并點評

  (3)自評

  師生共評:觀察、討論

  能力訓練:

  1.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書寫技能訓練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

  三、練習

  教 師活動:

  1.指導書寫“林、樹、枯、機、桃”和“杏、查、本、朵、森、柴”字。

  (1)巡視指導 (2)點評

  2.指導臨寫。

  (1)巡視指導 (2)點撥

  學 生活動:

  學生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互評

  (2)師生共評

  能 力訓練:

  學生分析、判斷、概括能力的培養。

  四、拓展

  1.下面我們將今天所學的“村”和“李”組詞、進行書寫練習。

  2.書寫一頁帶有“木”字的習字。

  培養學生書寫習慣和能力。學生思維、想象、創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五、總結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0

  設計理念

  1、初步學會收集、匯報、交流信息

  2、調查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交流家庭信息記錄表,指導學生把調查修改規范,能對記錄進行簡單分析,能自己發現調查和分析的結果。

  3、培養學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資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材料準備

  設計思路

  讓學生通過調查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學會收集、匯報、交流信息,培養學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資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感受信息與我們的關系密切。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設計好調查記錄表,要求簡單明確,便于記錄。后面附有調查表樣

  2、做好調查,填寫好調查表。

  二、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絡實現的現代化信息傳遞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巨大的方便。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我們留心,就可以找到不少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信息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課前我讓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調查記錄表,調查一下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并填好記錄表,你們都調查記錄好了嗎?

  三、說說調查的過程

  1、下面就來說說你是怎樣進行調查的?

  引導學生注意同學間不同的調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訪談的方式,一邊與家長交流,一邊記錄;有的家長分別填寫,學生匯總等。

  2、說說調查的快樂和煩惱。

  四、交流調查的結果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相互傳閱或者逐個匯報,交流調查的結果。

  2、推薦組內“最有價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價值的信息”。

  五、分析調查結果

  1、教師說明分析調查結果的重要性,讓學生覺得有必要進行分析。教師可進行實例分析,后面附有調查表樣

  調查后的分析:

  (1)通過這次調查,我知道信息無處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獲得很多信息,對生活。如媽媽知道了明天天晴,準備洗曬衣服。

  (2)從家中每個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如爸爸喜歡體育和了解國家大事,媽媽關心跟家庭生活有關的信息,我比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們家的信息主要來自廣播、電視和報紙,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聽到的,來自絡的信息不多,因為爸爸媽媽都沒有上的習慣,家里也沒有裝寬帶,上不方便。

  2、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

  (1)可以統計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內獲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是通過什么渠道獲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興趣的信息相同嗎等。

  (2)寫好書面的“調查結果分析”。

  3、嘗試對學習小組內同學的調查表綜合起來進行分析。

  主要分析:獲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匯總交流調查分析結果,判斷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討論:我們今天的調查結果和分析結果有什么作用?

  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去推測作用,比如:企業如何選擇最佳的廣告渠道;如何最快地獲得有效的信息等。

  教后記

  優點:感受信息與我們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資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缺點:學生互相學習能力不足。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1

  設計理念

  1、能通順流利地閱讀《把握自己》,了解主要內容,認識沉迷于絡的危害,堅定把握自己,告別吧的決心。

  2、了解演講稿的一般特點,能寫一簡短的演講稿。

  3、認識7個生字。材料準備

  設計思路讓學生通過閱讀《把握自己》和收集有關絡帶給我們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帶給我們的危害兩方面自選感興趣的內容收集資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充實自己。學會收集、匯報、交流信息,培養學生的收集探索能力、整合所有資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明確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絡資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談話引入

  1、教師談絡的負面影響。同學們,前面我們了解到點腦不僅是位神奇的魔術師,功能特別多,而且還可以救助別人。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便利,使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可以說,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已經離不開它。與此同時,絡信息也帶給我們一些負面影響,一些青少年由于長時間泡吧而導致身體虛弱,造成營養不良,甚至威脅到了生命健康,令人痛心疾首。本次活動,請同學們就絡帶給我們的便捷,以及不良信息帶給我們的危害兩方面自選感興趣的.內容收集資料、故事、或者做一次調查、訪問

  2、出示:“把握自己”。

  二、閱讀理解

  1、默讀閱讀材料,掃清閱讀障礙:讀生詞、學習生字、質疑,以“絡是天使還是魔鬼”為主題,在文中找資料,做批注,準備發言,

  學生默讀并找、劃、做批注、交流討論等

  2、想一想:從這演講稿中,你明白了什么?課文舉了哪些“電子殺手”做的壞事?(有的……有的……有的)

  讓學生讀并討論交流。

  (1)沉迷于絡的危害:①影響學習成績。②影響身體健康。③導致犯罪……

  (2)青少年要調整好心態,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

  3、課堂討論。

  (1)怎樣理解“絡能造就人才,也能誘使許多對事物辨別能力差的人走向無底深淵。”

  ①師生共同歷數“絡英雄”和他們的故事。

  ②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沉迷于絡的危險。說說周圍都有哪些人開始被“電子殺手”盯上了?舉例說明。

  ③:絡中有份豐富的信息資源,有效的利用資源就能獲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獲就會發生悲劇。不站、沉湎于絡游戲對青少年的危害很大,同學們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絡資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

  (2)面對絡怎樣才能“把握自己”。

  ①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②教師宣讀“青少年絡文明公約”。

  三、了解特點

  1、自由朗讀演講稿,想想:演講稿有什么特點?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

  (1)有很強的針對性,有明確的聽眾。

  (2)有鼓動性,竭力說服聽眾。

  (3)擺事實,講道理。

  4、有感情的朗讀這演講稿。

  四、寫演講稿

  1、學習小組內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

  小學生應當多看電視

  小學生應當少看電視

  玩絡游戲好處多

  玩絡游戲害處多

  2、根據討論的結果,嘗試寫一簡短的演講稿。

  3、課堂交流。

  五、布置課外活動任務和下節課內容:

  我們下節將圍繞“怎樣正確利用電視、絡等媒體”開一個辯論會,下面大家設計一個辯題,以便課外找好有用的信息資料當辯論用的證據。如:“小學生上聊天好處多/小學生上聊天壞處多”“小學生應該多看電視/小學生不應該多看電視”……辯題訂好后,學生交流如何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討論查找所需信息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教后記

  優點: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沉迷于絡的危險。

  缺點:對沉迷于絡的危險,學生認識不足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問,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續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

  學生自由續寫。

  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二、小結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合,嘗試著理解。

  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

  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三、小結

  作業: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3

  教學目的:

  1、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循環小數概念的理解。

  2、能比較兩個(含)循環小數的大小。

  學具準備:

  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主動回顧,知識再現。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單項訓練,夯實基礎。

  1、進一步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練,指名板演,哪些題的商是循環小數,如何判斷的?

  2、進一步掌握循環小數的寫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選擇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對。

  3、求循環小數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請學生說說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三、深化練習。完成P30.6先觀察這些小數的特點,再試一試

  請學生說出判斷大小的過程,教師適時評價。

  1、想到把這些簡便記法的循環小數還原。

  2、2、1.23O1.233,只還原到第三位小數。

  師小結:需要先觀察,再比較,比較方法與以前比較小數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獨立練習:P304、5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鞏固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稍復雜的行程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的練習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 點:熟練掌握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

  難 點:找等量關系,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教學方法】:

  練習講解。練習鞏固。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相遇問題,那誰能說一下列方程解相遇問題的關鍵是什么?(學生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列方程解相遇問題的關鍵在于找準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道習題來鞏固一下用方程解相遇問題的方法。

  二、練習講解

  1.易錯題分析

  出示:甲乙兩地相距660千米,一輛貨車每小時行32千米,一輛客車每小時行34千米,兩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幾小時相遇?

  易錯原因:學生在解決相遇事件的問題中,能很好地利用等量關系式列方程,但在列方程時,部分學生對方程的格式書寫不夠規范。

  學生嘗試解答: 解:設經過x 小時兩車相遇。

  (32+34)x =660

  x =10 答:經過10小時相遇。

  教師小結:列方程求速度、相遇時間等問題時,首先要根據以前學習的相遇問題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再正確地解答。

  2.教材第82頁練習十七第12題。

  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獲取題目的有用信息。

  教師:怎樣列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呢?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生根據“總路程=(甲車速度+乙車速度)×相遇時間”列出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解:設乙車每小時行x 千米。

  3.5(68+x )=455

  x =62

  三、鞏固拓展

  1.畫線段圖解決稍復雜的行程問題

  出示:甲、乙兩城相距420km,一輛汽車從甲城開往乙城,一輛摩托車同時從乙城開往甲城。汽車每小時行駛75km,3小時后兩車相距15km。摩托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目意思。

  思路導引:

  情況一:兩車行駛3小時未相遇,兩車還相距15km。用線段圖表示:

  根據上面的線段圖可知: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由這個等量關系可以列出相應的方程。

  情況二:兩車相遇后,又繼續行駛,兩車相距15km。用線段圖表示:

  根據上面的線段圖可知:汽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摩托車3小時行駛的路程-15km=甲、乙兩城之間的距離,由這個等量關系可以列出相應的方程。

  學生嘗試解答:

  情況一: 情況二:

  解:設摩托車每小時行駛x km. 解:設摩托車每小時行駛x km.

  75×3+3x +15=420 75×3+3x -15=420

  240+3x =420 210+3x =420

  3x =180 3x =210

  x =60 x =70

  教師小結:通過線段圖,找出兩車相距15km存在的兩種情況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學生先自己看圖,從圖中獲取信息,找出等量關系并列方程。對學生有疑問的地方教師予以解惑。

  四、課堂小結

  經過這節練習課,你是不是對列方程解決相遇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

  五、作業:

  教材第81、82頁第10、14題。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5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了解中國歷史,記住朝代順序,知曉歷史名人。

  2、寫好鋼筆字,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

  讀背《朝代歌》,了解中國歷史。

  教學難點

  將自己知道的歷史名人與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語文與生活

  1、學習第一部分:讀背《朝代歌》。

  (1)我們以前背的《三字經》中有一部分是關于中國歷史的,誰能把這一部分背給我們聽一聽?

  (2)這段歷史交代了中國各朝代的名稱,為了方便記憶,有人把它編成了“朝代歌”,讓我們都來背背吧!

  (3)自由誦讀,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5)這首“朝代歌”依次包含了哪些朝代?用“”畫出來。想一想,哪些朝代是你熟悉的,哪些朝代是你不了解的?

  2、學習第二部分。

  (1)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記住朝代的`順序,讓我們把語文課本和課外讀物中認識的古代名人按朝代填寫在表格里吧!指名讀題。

  (2)小組合作交流,自由填空。

  (3)集體按順序交流,不僅說出自己了解的名人生活在哪個朝代,還要說出他曾為社會作出了什么貢獻。

  (4)小結。

  二、寫好鋼筆字

  1、讀題,明確要求。

  2、認真觀察每個字的字形結構,重點指導“鶴、孤、帆”的寫法。

  3、認認真真地進行描紅,要求筆筆到位,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4、反饋。

  三、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要求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6

  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的基本概念,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最簡分數等概念。

  2、通過輸理、比較,建立相關概念的關系。

  3、在游戲、應用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

  基本教學過程:

  一、一、基本練習

  1、復習找因數、公因數的方法:

  練習第一題。

  學生填寫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鞏固找公因數的`方法。

  2、復習約分的方法:

  練習第二題先約分,再連線。

  二、運用知識模型:

  1、復習分數的意義、約分等知識的綜合運用。

  第3題。

  讓學生自己用分數表示,并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2、第4題。

  先讓學生找出分數,并說說自己的思考方法?

  3、第5題。

  本題開放性強,學生可以自由分割,并用分數表示。

  三、思考題:

  本題先要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并思考:選擇怎樣的地磚才能沒有剩余?引導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實質是要求24和30的公因數是1、2、3、6,因此可以選邊長是1dm,2dm,3dm,6dm的方轉。

  四、實踐活動:

  先讓學生用最簡分數表示小明一天中每項活動的時間,鞏固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約分等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表格,并用分數知識進行交流。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 17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能比較熟練地求兩、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重點、難點:

  熟練地求兩、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練習“求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做課本第62頁練習九第二題。

  學生直接填在課本上,校對后提問:

  (2)如果去掉“50以內”的限制,我們在填寫時應注意些什么?為什么?

  生:應寫上省略號,因為倍數、公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3)誰能說說什么是公倍數及最小公倍數。

  2、求最小公倍數。

  師:剛才我們用列舉法找出了7和14的最小公倍數,比較麻煩。所以,前兩節課,我們研究了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大家會嗎?

  求28合35,25、30和100的最小公倍數要求學生用短除法計算,指名板演。

  [28,35]=7×4×5=140[25,30,100]=5×5×2×3×2=300

  反饋校對后讓學生說說怎樣求兩、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應注意些什么?(教師應注意對學生中初小的典型錯例的反饋、分析)

  3、做課本第62頁練習九第4題。

  (1)學生獨立做在課本上。

  (2)反饋,討論:第(1)小題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是對的,求最小公倍數時,用質數或合數做除數都可以,但必須是這幾個數的公約數才行;第(2)小題計算錯了,因為第一次用公約數2去除后,三個數還有公約數2,必須當三個數的公約數都找盡后,才能用任意兩個數的公約數去除。所以,正確的結果應是240。

  (3)教師可選取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例補充、調整為改錯練習。

  三、綜合練習

  教學過程

  備 注

  1、求下面各數的最小公倍數。

  2和1735和752和7822、66和44

  40、10和205、2和11

  學生練習后校對,并進一步討論歸納:

  (1)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如果大數是小數的倍數,那么大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它們的乘積是最小公倍數。

  (2)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如果大數是另外兩個數的倍數,那么大數就是最小公倍數;如果三個數兩兩互質,那么它們連乘的積就是最小公倍數。

  我們在求最小公倍數時,首先應認真審題,然后合理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

  2、完成課本第63頁第5、6兩題第1、2兩豎行。

  四、鞏固延伸

  求15、20、30、25的最小公倍數。

  1、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2、師:如果求五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你能行嗎?六個數呢?

  3、請你說說怎樣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五、作業《作業本》

  求最大公約數或者求最小公倍數時,首先要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中各數的關系,然后選擇合理、簡便的算法,正確、迅速地求出結果。

【五年級上冊練習五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練習03-05

五年級上冊語文練習題06-13

五年級上冊句子練習題11-09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英語練習題07-29

2022蘇教版五年級語文練習五教案12-28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06-08

《珍珠鳥》練習題(五年級上冊)12-14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練習題01-17

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練習題10-31

五年級數學圓的練習教案08-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第一页 | 亚洲v日本v欧美v综合v |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麻豆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