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2-07-13 09:21:06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穿脫套衫,鞏固認識衣領、袖口和前后。

  2、在教師示范的引導下,經過自我的練習,掌握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方法。

  3、不怕困難,努力動手練習,萌發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幼兒穿著套頭衫,教師身穿意見前后不一樣花紋的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認識衣服的衣領、袖口及衣服的里外。

  教師指著自我衣服的不一樣部位提問:

  1、教師:誰明白教師衣服的這個地方叫什么呢?

  2、教師:哪里是衣服的里面,哪里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我的經驗,并得出結論:衣服的外面顏色比較鮮艷比較漂亮,而衣服的里面顏色比較難看并有縫的線。

  二、幼兒嘗試自我脫衣服和褲子。

  教師請幼兒自我試著脫衣服和褲子。教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注意幫忙一些有困難的幼兒,鼓勵大家盡量自我想辦法脫衣服和褲子。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表演脫套頭衫和褲子。讓幼兒觀察、了解正確地脫衣服忽然褲子的方法。

  四、幼兒自由練習脫套頭衫和褲子,教師在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在日;顒又校龑в變河^看幼兒用書,學習看圖念兒歌,進一步熟悉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折疊衣服的方法。

幼兒園教案2

  一、主題來源

  開學了,我們的孩子第一天來到幼兒園接觸的便是陌生的一切:老師,同伴、環境等,為了讓孩子喜歡和熟悉新的一切,忘記離開父母的憂慮,喜歡幼兒園,我們為孩子創設了溫馨而有特色的環境來吸引他們,為了增進同伴,師生的情感,我們選用了小班的教材《我的幼兒園》、《小寶寶》兩個主題,同時開展。教材中的主題《我的幼兒園》中設的點有和哥哥姐姐做游戲,讓孩子在哥哥姐姐的帶領下感受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同時拉進孩子們的距離,學會與同伴交往相處。你玩我玩大家玩可以讓孩子學會與人分享。而送玩具寶寶回家的活動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活動規則。幼兒時期比較重要的一個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幼兒的行為規則,這也是幼兒園階段的一個長時間的目標,所以在這個主題中注重的是孩子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主題《小寶寶》中“我的名字”的小點適合讓孩子互相認識,“我的身體”小點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學會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這些活動都很適合剛來園的孩子開展。讓他們更快的熟悉日常生活,且有益于幼兒對規則的掌握和遵守。主題活動就在預設和生成中交叉進行著。

  二、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所在的幼兒園名稱,班級及自己的姓名。

  2、 樂于參加集體活動,并能遵守簡單的集體規則。

  3、學習用普通話表述自己的意愿,能關注自己與同伴的五官與四肢。4、知道要保護自己,不做危險的事情。

  三、主題的實施

  主題選自

  《小寶寶》主題是在3——4歲學習參考用書(P1—P7)、有兩個次級主題:我的名字、我的身體、

  我的名字(P2)

  學著用普通話說自己的名字(P2)

  游戲:開門、關門(P2)

  貼紙人(P2)

  我的身體

  拍拍踏踏(P2)

  玩一玩不同性別與不同服飾的人物的拼圖。(P2)

  動動我的身體(P2)

  小跳舞毯(P3)

  印小手(P3)

  兒歌:小小手(P3)

  兒歌:拍皮球(P3)

 。ㄎ覀兊男∈郑

  《我的幼兒園》是在3——4歲學習參考用書(P87—P93)、有三個次級主題: 你玩我玩大家玩 和哥哥姐姐做游戲 玩具要回家

  你玩我玩大家玩

  玩具商店P88

  玩具架P88

  大家一起玩P88

  小鈴鐺P88

  胖熊吹氣球P88

  哥哥姐姐做游戲

  2 哥哥姐姐喜歡我P90

  2 哥哥姐姐的畫P90

  玩具要回家

  蠟筆寶寶找家P90

  送玩具回家P90

幼兒園教案3

  A班教案

  活動時間:20xx年3月26號 星期五 一日主題活動:我是開心果。

  活動一 :蒙氏工作

  工作名稱:《十的轉換》(大組)

  工作目標:1加強十進位的概念。

  2了解1、10、100、1000之間的轉換關系。 3使幼兒在開心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工作準備: 工作毯、教具

  工作過程:1點名、讀日歷、走線、示范工作。 2幼兒自主工作。

  活動二 :線上團討

  活動名稱:《開心果的成就》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能給他人帶來快樂的表現。 2培養幼兒學會給周圍的同伴找快樂。 活動準備:豐富的知識經驗,以及有關幸福的資料。 活動三 :蒙氏數學(大組)

  活動名稱:《感知數位》

  活動目標:1讓幼兒認識個十百千。

  2能用數字兩相對應。

  3培養幼兒嘗試著給別人帶來快樂。 活動準備:教具(1、10、100、1000)

  活動過程:1游戲《拍手歌》。

  2出示教具,介紹名稱。

  3教師出示教具,展示內容。

  4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操作學具。

  5談話導入

  ———小朋友給別人帶來快樂?你們覺

  得開心嗎?

  6練習操作冊。

  7活動結束。

  活動四 :思維訓練

  活動名稱:《我們做項鏈》(大組)

  活動目標:1觀察每條項鏈上的圖形,辨別圖形的形狀、顏

  色、大小。

  2發現圖形排列的規律,發展幼兒的推理與排序

  能力。

  3感受給同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模板 卡片12、13、14、15

  活動過程:1音樂律動。(幸福拍手歌)

  2 談話導入

  根據律動的內容,和幼兒一起分享快樂。

  3拿出教具進行引課。

  4模板游戲。

  5發卡觀察卡片以及創編故事。

  6提問相關問題請幼兒回答

  7操作卡片。<三遍>

  8活動結束。

  活動五 :思維訓練(中組)

  活動名稱:《圖形組合》

  活動目標:1認識幾何圖形,辨別圖形的組合。

  2對應圖形的組合與分解,培養幼兒對形狀、顏

  色的分辨能力。

  3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活動過程:1音樂律動。(火苗)

  2 談話導入

  根據律動的內容,和幼兒一起分享快樂。

  3拿出教具進行引課。

  4模板游戲。

  5發卡觀察卡片以及創編故事。

  6提問相關問題請幼兒回答

  7操作卡片。<三遍>

  8活動結束。

  活動五 :離園活動

  活動名稱:《精彩動畫》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2感受看動畫的快樂。

  3培養幼兒互相給與快樂的情趣。

  活動六 :離園

幼兒園教案4

  [原創]大班教案《保持安靜》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了解保護嗓子的一些方法。

  2.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三、活動過程:

  討論導入--實驗體驗--聆聽體會--游戲再現

  活動過程:

  (一)討論導入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么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里嗡嗡嗡的響……)

  3.教師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4.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么感覺?(疼、干、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5.教師小結:因此,為了我們的嗓子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么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6.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耳的聲音……)

 。ǘ⿲嶒烍w驗

  1.師:剛才我們知道大聲吵鬧有這么多危害,應該小聲講話,可有的小朋友會說,那么多人都在說話,我如果聲音小,別人會聽不清。果真是這樣嗎?咱們試一試。請幼兒小聲交流:現在請你們用小一些的聲音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看看你們相互之間能不能聽清對方的談話。(幼兒小聲交流)

  2.師:能不能聽見?能聽清楚嗎?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么感覺?

  3.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談話方式好的上哪一種?為什么?(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

  4.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ㄈ雎狊w會

  1.剛才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么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么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

  2.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著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么意思。這樣,才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ㄋ模┯螒蛟佻F

  1.下面咱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游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復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2.總結:今天咱們知道了大聲講話的危害,也知道了在平常生活中,應養成輕聲說話、仔細聆聽的習慣。這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交談者。

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多次感受的基礎上,邊感受邊初步學會表演游戲中的重復句及角色所說的有韻律的兒歌,掌握主要清潔。(招待客人,商量對付狐貍)。

  2、咬準字音:“生日、高興、朋友、吃飯、肉骨頭、歡迎、祝賀、唱歌、掃地、石頭、擦桌子!

  兒化音:小魚兒。

  輕聲:狐貍、主意、生日、手頭、肉骨頭、朋友。

  注意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語調表現。

  3、能夠掌握做主人、招待客人的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表演的場景。

  2、小熊、小猴、小狗、小貓、狐貍頭飾。

  3、事先安排能力強幼兒進行小熊請客的排練。

  活動過程:

  一、引起回憶,復習主要語言,及時糾正字音。

  上次,我們看了什么表演?誰還記得表演中小熊、狐貍和小動物們打走狐貍后最后說的話?(幼兒集體學說)。

  1、幼兒學說小熊的語言。

  (集體學說,注意語調,并表現出小熊招待客人時高興的神態)。

  2、學習狐貍的語言。

  (集體學說,注意聲調變化大。音高、尖尖的,并伴隨動作,用眼角看人)。

  3、學習最后的語言。

 。w學說,表現出高興的神態并可加上不同的動作)。

  二、復習主要情節,掌握做客、招待客人的禮貌用語,注意語音及語調。

  1、小熊請客人來做客,小動物到小熊家做客,它們是怎樣有禮貌的?

  (1)學小熊與小貓的對話。(學說對話;學演小貓到小熊家去做客)。

 。2)學小熊與小狗的對話。(學說對話;學演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

  (3)學小熊與小猴的對話。(學說對話;學演小猴到小熊家去做客)。

  2、它們正吃著的時候,誰來了,小動物們怎么樣了?

 。ū憩F出緊張的神態,并商量辦法)。

  三、幼兒表演一遍。

  教師針對幼兒說和演的情況及時引導幼兒評價。

  四、教師表演一遍。

  1、如何介紹朋友。

  2、狐貍來了,小動物怎么緊張的。

  3、小動物怎么樣打狐貍。

  五、總結。

  今天,我們已經開始表演《小熊請客》這個故事了,在下次的活動中我們在來演,爭取表演的更好!

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同《幼兒園教育指導》

  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導小朋友知道水能夠把物體浮起來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小象貝貝、小馬、小狗三個好朋友在操場上玩皮球,他們相互拋來拋去。輪到小象貝貝接球時,只見它用長長的鼻子一接,一不小心沒有接住,只見這個球滾呀滾呀,一直滾到樹洞里(這時老師把皮球放進水盆里)。這個樹洞口很窄洞有很深,怎樣才可以把皮球救起來呢?小象貝貝很聰明,它跑到小河里用長長的鼻子吸足了水,往樹洞里灌去,當樹洞的水灌滿時,(此時老師拿水壺往水盆里倒水)哈哈小朋友們快看,皮球浮起來了。老師接著問:是誰把球浮起來了呢?

  幼:水

  二、教師出示各種物品,請個別幼兒進行試驗,并請所有小朋友把結果記錄下來

  師:那么,水是不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浮起來呢?

  幼:能不能

  師:老師這里有大積木、玻璃杯、大釘子、乒乓球、小盒子,我們來試試看,看看哪個會沉,哪個會浮起來,好不好?

  幼:好

  師:我們把沉下去的畫叉,浮起來的畫鉤。

  三、對試驗記錄進行比較

  四、幼兒得出“大的東西就會沉”的結論,教師用事實予以糾正

  五、教師總結

  師:水有浮力,當放進水里的東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水里的東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時,東西就往下沉;當放進水里的東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時,東西就浮在水面上。

  反思:

  一、在導入時我設置小象貝貝往樹洞灌水救皮球的故事。一開始就用故事情節抓住幼兒的專注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又設計了六種浮力的實驗,并讓所有幼兒在實驗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對水的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通過幼兒的親身感受,不僅讓幼兒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更培養了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在玩中學。

  二、我對教學浮力的實驗節奏把握偏快。這是我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克服的問題,希望在以后的實踐教學中逐漸變得從容。

  三、我在這節課中雖然用言語、微笑、眼神、手勢帶動和感染了幼兒,但有時語言不夠精確簡潔,手勢不夠協調到位。下次,我還要注意使用有效的活動時間,讓教學更優化。

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知行、列組成的空間的序列,能找到相應的方位并嘗試表達清楚。

  2、發展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紅、黃兩隊十二格的格子各一個。

  3、計分牌。

  活動過程:

  一、游戲一:熊大、熊二捉迷藏,感受9宮格的空間方位并嘗試表述。

  1、師:誰躲到了哪里?用一句話表述清楚。

  2、引出橫排、豎排,知道行和列。

  3、繼續感受9宮格方位。找到熊躲藏的位置并嘗試表述:誰在哪一行或列的第幾個,課件輔助幫助感知9的方位空間。

  二、游戲二"光頭強在哪里",尋找12宮格的空間方位并嘗試表述。

  師:光頭強慌慌張張跑過去,熊大、熊二趕緊追過去看個究竟,他們來到了又一片樹林,這片樹林和剛才那片有什么不一樣?(多了一列)師:光頭強躲起來了,熊大、熊二能找到他嗎?

  紅、黃兩隊幼兒各請一名幼兒,分別找到光頭強的位置并能清楚表達空間方位。

  進行3~4輪。

  三、競賽合作"12宮格種樹"游戲,快速反應找到相應的空間方位師:光頭強砍了樹,小朋友幫助在森林中種樹,看哪隊中的又對又快。

  幼兒分兩組,幼兒作為樹,看圖示在12格的"土地"上找到相應的位置。

  1、紅隊嘗試看種樹圖種樹。

  2、黃隊嘗試看石頭圖,避開石頭種樹。

  3、種樹競賽,三輪,計分。

  4、提高難度,圖出現五秒,幼兒通過記憶避開石頭種樹,競賽計分。

  四、結束師:感謝你們幫熊大、熊二種了樹,大家一起開心地合個影。

幼兒園教案8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詞匯更加豐富,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的能力有所增強,已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愿,處在語言積累轉向語言輸出的過程中!而B王請客》詩歌內容短小精悍,想象豐富,寓意深遠,有朗朗上口的節奏,幼兒對詩歌內的小動物比較熟悉、了解,便于幼兒記憶,幼兒容易獲得學習的成功感,為進一步發展語言奠定了基礎。

  活動目標:

  1.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了解詩歌中各種鳥的不同特點和習性

  2.能與同伴合作,根據詩歌情節共同表演詩歌。

  3.懂得保護鳥類的重要性,學會愛護小動物。

  4.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5.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1.提前豐富幼兒詩歌中提到的各種鳥的知識。

  2.課件《鳥王請客》。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森林里各種鳥飛來飛去,高聲叫的圖片,引發幼兒興趣。提問:森林里發生什么事情了?這些鳥兒要去哪里?

  “森林里真熱鬧,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

  小朋友想法真特,那森林里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詩歌吧。

  二、結合課件,分段欣賞詩歌,邊講邊議,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采用邊提問邊分析的方法講述詩歌!皬拈_始到……五彩繽紛的是孔雀”了解詩歌中各種鳥的特點和本領。

  提問:(1)森林里真熱鬧,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

  (2)詩歌中,都有哪些鳥兒來做客?它們有什么特點和本領?(請幼兒做一做飛翔、唱歌等動作模仿鳥兒們高興的來做客的樣子)

  小結:森林里真熱鬧,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原來是鳥王要請客呢。誰來做客人?會唱歌的小黃鶯,會說話的八哥鳥,會跳舞的是仙鶴,五彩繽紛的是孔雀。

  2.繼續助幼兒梳理詩歌內容,接著繼續講詩歌到“……綠芽拌嫩葉!绷私怿B王招待客人的食物。

  提問:

  (1)吃的什么飯?炒的什么菜?為什么要請鳥兒們吃青蟲蛋炒飯和綠芽拌嫩葉呢?

  (2)吃的食物我們也想好了,那鳥王還會說些啥?(幼兒互相討論膽猜測)

  小結:吃的是青蟲蛋炒飯。炒的是綠芽拌嫩葉。這些都是鳥兒們愛吃的食物。接下來鳥王到底說了什么呢,我們繼續來聽詩歌。

  3.在幼兒猜測的基礎上繼續講述詩歌“……連連地說不敢當!绷私獠煌B兒的特殊本領和功勞。

  提問:

  (1)請客時鳥王說點啥?家辛苦捉蟲整一年,誰的功勞最最?

  (2)如果鳥王也想聽聽你們的想法,你覺得誰的功勞最?為什么?

  (3)燕子為什么被表揚了還要低著頭說不敢當?它是一只什么樣的燕子?如果你是那只被夸獎的燕子,你會怎么做?

  小結:啄木鳥會給樹治病,花喜鵲會捉蟲,但是屬小燕子功勞最。

  三、播放課件,完整欣賞詩歌。與同伴合作,根據詩歌情節共同表演詩歌。

  1.幼兒跟隨課件,學說詩歌內容,根據詩歌情節共同表演詩歌

  “下面請小朋友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鳥王請客》。”

  2.幼兒選擇性的朗誦練習。

  “你喜歡詩歌中的哪一段?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根據詩歌情節,創編動作。

  “小朋友,誰想用動作來表演一下詩歌?(幼兒邊加動作,邊朗誦詩歌)

  4.與同伴合作,根據詩歌情節共同表演詩歌。

  “將幼兒分為兩組組,用對接的方式來表演詩歌”

  四、經驗遷移,懂得保護鳥類的重要性,學會愛護小動物。

  1.討論:了解鳥對我們人類的貢獻。提問:

  (1)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鳥兒,那你們覺得鳥兒和人類會是什么關系呢?

  (2)既然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鳥類?

  (3)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保護鳥類?

  教師小結:從現在起,讓我們都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鳥類朋友,讓我們的自然變得更鳥語花香吧!

  附詩歌《鳥王請客》

  樹林里真熱鬧,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忙些什么事?鳥王在請客。

  誰來做客人?會唱歌的小黃鶯,會說話的八哥鳥,會跳舞的是仙鶴,五彩繽紛的是孔雀。

  吃的什么飯?青蟲蛋炒飯。

  炒的什么菜?綠芽拌嫩葉。鳥王說些啥?

  辛苦工作一整年,誰的功勞最最?樹公公夸啄木鳥。

  風婆婆夸花喜鵲。

  白云姐姐不服氣,拿出一張調查表。:燕子一家最勤勞,一年捉蟲超十萬。百鳥一齊來鼓掌,獎它一朵紅花。燕子羞得低下頭,連連地說不敢當。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我們學習了詩歌《鳥王請客》,主要流程是先出示小鳥導入活動,助幼兒回憶關于鳥類的各種知識;再用“故事形式”引出詩歌內容,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然后,逐一提問、分段理解詩歌,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最后經驗遷移,讓幼兒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并愛護鳥類。另外詩歌中“問答形式”也是本節課的第二個亮點,我抓住此環節,通過師生互動、男女問答等形式來朗誦這一段的詩歌,孩子們的朗誦興趣再次被喚起。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參與性強,對鳥類的知識也有了很的拓展!

幼兒園教案9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對形狀的認識需要直觀具體的方法,我們班的孩子對情景游戲十分感興趣,因此,我設計的數學活動是以一個故事為線索,讓孩子馬上進入環境中去,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設計的過程中,最后一個看望小兔的環節,本來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錄音代替,但考慮到幼兒活動的興趣,就請大班的一個孩子來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活動名稱及內容:數學—有趣的圖形

  教學目標:

  1、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知道圖形的特點。

  2、喜歡動手,樂于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重點: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知道圖形的特點。

  活動難點:喜歡動手,樂于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它對老師說:“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風,把我的房子都給吹破了你能不能幫我造一間新房子呢?”于是,老師就連夜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圖片,提問: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么形狀的?房身呢?門又是什么形狀呢?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1、出示“魔術箱”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小朋友,

  2、提問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它是怎么樣的呢?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并進行提問

  三、做游戲—給小兔家鋪路

  1、一名大班幼兒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并要求再次幫助教師接電話,小白兔說:新房子!剛才我想來跟你道謝時,家門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師你能不能再幫助我把這條路鋪好呢?”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到了小白兔的話了,那么,我們一起幫助小白兔把路鋪好,好嗎?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鋪平!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四、結束部分讓幼兒扮小兔跳,沿著鋪好的路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幼兒園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知道堅持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3、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活動前兩天把洗凈蛋殼浸在醋里;活動前幾天收集的幼兒的漱口水;齲齒形成過程課件、《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投影儀、電腦;每人一面小鏡子;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利用課件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森林里最兇的動物之王是誰呀?可是現在小動物們誰都不怕他了,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那讓我們來看看故事吧!播放《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提問: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哪?老虎的牙齒怎么了?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哪?

  二、找齲齒

  1、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三、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那小朋友的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請幼兒討論)

  出示幼兒的漱口水,請幼兒觀察里面有沉淀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酸的、臭的)

  這種酸的、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哪?

  堅硬的雞蛋殼就像我們的牙齒,還記得我們前幾天尚老師把雞蛋放到了什么里面了?(醋)醋就像小朋友剛剛問過的漱口水,那蛋殼經過醋的浸泡會發生什么變化哪?

  現在請小朋友們每人從碟子里拿一塊沒有用醋泡過的雞蛋殼,和泡過的雞蛋殼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們可能發表多種意見,對的加以肯定,不恰當的加以引導。)

  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那我們就請個小朋友帶我們到小小的牙洞里面看看吧。ǹ础段覟槭裁磿馈氛n件)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四、討論如何保護牙齒,預防齲齒

  那我們既然知道了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哪?(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總結保護牙齒的方法: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利用詩文:漱口及刷牙)

  有一首歌就是告訴小朋友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的,我們來一邊聽著這首刷牙歌一邊把我們的牙刷刷干凈把!隨音樂《刷牙歌》做律動出教室 .

  教學反思:

  教師教育孩子不想得齲齒,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早晚正確刷牙;健康飲食少吃糖;飯后漱口不可少;牙齒定期去檢查。這樣你一定會有一口健康美麗的牙齒。幫助孩子樹立保護身體健康的意識,知道牙齒健康的重要性。

  小百科:齲齒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復合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表現為無機質脫礦和有機質的分解,隨病程發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其特點是發病率高,分布廣。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也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與癌腫和心血管疾病并列為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

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溺水事故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對,現在是夏季,天氣漸漸變得熱了,你們熱了怎么辦?

  2、今年有好幾個小朋友因為天氣熱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們想知道他們去洗澡發生了什么事嗎?(有好幾個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們,我們怎樣才不會發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兒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3、教育幼兒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人不慎掉進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5、前段時間,我們瑞金的一個鄉鎮小學的學生,結伴到河里去釣魚玩,有兩名學生不慎掉

  進河里溺水死亡,這個悲慘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么?這幾個同學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該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6、觀看溺水事件圖片,請幼兒討論說說應該怎么做?并引導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計數據的方法。

  3、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2、花生類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剝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里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

  2、你們知道花生里有多少花生仁呢?現在我們一邊剝花生一邊記錄,怎么記呢?這里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里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直到剝完為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里。不能邊剝邊吃哦!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計數據。

  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

  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里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計一下好不好?你們看,老師也剝了10顆花生,我也把它記下來了,那來看看,1顆花生仁的我剝到了幾次?把它記在哪里,2顆花生仁的剝到了幾次?怎么記呢?3、4顆有幾次?記在哪里?

  B、小結:好現在我已經把我剝的花生統計出來了。

  C、小朋友會不會把自己的記錄結果也統計一下呢?(會)請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你統計下來,那種花生仁的最多?

  D、幼兒統計,教師指導。

  E、交流:你統計的結果怎么樣?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幾顆花生仁的最多?(幼兒講述)還有誰愿意來說一說?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計,發現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

  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孩子分享花生。

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關注紫藤花叢中的黃胸木蜂,知道它的名字和它與紫藤花的關系。

  2.能膽交流自己的看法,與同伴協商合作,對黃胸木蜂的基本信息進行簡單梳理。

  3.萌發探索黃胸木蜂和紫藤花關系的興趣,體驗搜集、分享、合作的快樂。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紫藤花有長期的觀察基礎;搜集黃胸木蜂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2.物質準備:幼兒自行搜集到的資料,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交流查閱到的資料,簡單介紹自己了解到的“紫藤花叢中的蜂”的知識,是幼兒感受到搜集、分享的快樂。

  1.提問:誰來介紹一下自己找到的紫藤花叢中的蜂的小知識?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知識的?

  2.引導幼兒利用搜集的圖片、圖書等資料,采用自由談話的形式,向家介紹自己搜集到的小知識。

  二、請幼兒自由分組,通過自由討論交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將黃胸木蜂的知識梳理后整理到記錄表上。

  1.請小朋友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知識,整理到記錄表上,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簡單介紹。

  提問:紫藤花叢中的蜂叫什么名字?他在花叢中做什么?如果沒有他會怎么樣?

  2.小結:黑熊木蜂又名黃胸木蜂,俗稱咕嚕蜂。他可以助紫藤花傳播花粉。

  三、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搜集的信息布置到信息臺上,供家互相交流分享。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日常隨機觀察中發現了紫藤花中的“蜂”,對此非常感興趣。教師由此生成了科學探究活動,讓孩子在興趣中探究發現并獲得經驗。

  活動中請幼兒帶著問題回家與家人一起搜集各種資料,既強化了課堂效果,又能讓孩子有主人翁意識,在課堂上注意力更集中。

幼兒園教案14

  設計意圖:

  幼兒園三年的時間,一晃而過,從不肯來幼兒園哭哭鬧鬧,到現在喜歡來幼兒園,喜歡老師和小朋友。孩子們都在為自己的成長感到激動與興奮,同時又對幼兒園的老師、同伴充滿了濃濃的、依依不舍的情感。為了讓孩子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天過得有意義,對幼兒園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邀請每一位家長有孩子一起來進行一次畢業聯歡會活動。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與家長、老師、同伴共同聯歡,使幼兒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情誼,體驗離園時的惜別之情。

  2、教育幼兒珍惜友誼,培養他們愛幼兒園、愛老師、愛同伴的美好感情。

  活動準備:

  1、布置教室,準備各種小食品,每人一本通訊錄(內有本班小朋友的合影)

  2、選定一名老師和孩子做主持人。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辭

  老師:親愛的大班小朋友,

  幼兒:親愛的爸爸媽媽!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老師說吧。請欣賞大班小朋友的《畢業獻詞》,放伴奏音樂,幼兒一起朗誦。

  二、回憶幼兒園的美好生活,學會感恩。

  1、小朋友想一想三年前你剛來幼兒園的時候是什么樣子?都有誰幫助了你?你應該怎樣感謝他們?

  請幼兒輪流表演節目,表達感激之情。

  2、今天你們的爸爸媽媽也來到了幼兒園,你們的成長更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咱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節目好嗎?

  親子節目《盲人摸象》《同步走》并請幼兒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

  3、品嘗小食品,增進親子感情。

  4、今天我們就要畢業了,就要離開幼兒園,離開老師,老師心里真舍不得你們,老師送給小朋友一本通訊錄,希望你們能通過他們保持永久的友誼,記得要回來看老師。播放歌曲《朋友祝福你》小朋友們互留通訊地址。

  三、播放歌曲《老師再見了》幼兒與老師、家長一起拉手、轉圈。

  愿今天的聯歡會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美好的回憶,希望你們永遠記得幼兒園,記得老師。祝大家在小學里過得愉快,學習進步!小朋友們再見了。

幼兒園教案15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為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

  目標:

  1.通過游戲形式引導幼兒發揮想像,并用語言、動作表達想像結果。

  2.發展幼兒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準備:

  1.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只,濕毛巾若干。

  過程:

  一、產生興趣

  師(出示方紙盒作神秘狀):這里面有一樣好吃的東西,樣子長長的,皮黃黃的,剝皮后才能吃,你們猜猜是什么?

  幼:是香蕉。

  二、想像活動

  師:這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

  幼:信!

  幼:不信!

  師(輕輕地把香蕉擺放成狀):香蕉開始變戲法了,你們看它像什么?

  幼:像小橋。

  幼:像月亮。

  幼:像彩虹。

  師(輕輕地把香蕉擺放成狀):香蕉又變戲法了,你們看它像什么?

  幼:像小床。

  幼:像小船。

  幼:像滑梯。

  幼:像搖馬。

  幼:像挖土機。

  幼:像蟲子。

  師(輕輕地把香蕉擺放成狀):香蕉真會變戲法,瞧,這樣看它像什么?

  幼:像大刀。

  師(把香蕉放在耳邊):喂!

  幼:像電話!

  幼:像我爸爸的手機。

  師:請你們跟老師一起打電話吧!(幼兒模擬打電話狀,與教師進行簡短的對話。)

  師:香蕉除了可以當作電話外,還可以當作什么?請你們每人拿一只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動作,好嗎?

  幼:像大象鼻子。

  幼:像大象牙齒。

  幼:像shou槍。

  幼:像大炮。

  三、分享

  師:讓我們剝開香蕉,看看剝開后的香蕉像什么?

  (幼兒嘗試剝開香蕉皮,對不會剝的幼兒,教師適當給予幫助。)

  師(把香蕉剝成狀):你們覺得剝開的香蕉像什么?

  幼:像蜘蛛。

  幼:像花。

  幼:像噴泉。

  師:下面請你們一邊吃,一邊看看有什么變化?

  (引導幼兒在吃的過程中感知、交流香蕉從“整體一部分一沒有”的漸變過程,教育幼兒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與教案反思10-23

幼兒園的教案09-30

幼兒園教案04-09

幼兒園教案12-10

教案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5-04

幼兒園小班教案動物教案05-06

幼兒園大班教案活動教案07-02

幼兒園教案:幼兒園新事03-06

影子的幼兒園教案02-08

新聞的幼兒園教案02-0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