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比較、歸納的過程,知道平年、閏年及季度;記住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平年與閏年的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培養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判斷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而準確地判定某一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對策: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討論,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年歷片,補充資料。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1、提問: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關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識?(一年有12個月,有3l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談話:前不久,小明碰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想知道嗎?
小明說: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弟弟,他是20xx年出生的,再過幾天就滿一周歲了。全家人都在為弟弟準備過生日呢,我也為弟弟買了一份生日禮物,準備在弟弟生日那天送給他。可20xx年的年歷上怎么沒有弟弟的生日呢?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提問:你對這個問題是怎樣理解的?
二、主動建構
1、探究活動一。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卡,對比著找一找,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的哪一天出生的?
反饋:找到了小明弟弟的生日了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小結:20xx年2月的天數和20xx年2月是不同的。小明的弟弟應該是20xx年2月29日出生的。可20xx年的2月只有28天.沒有29日,所以小明在20xx年的年歷上找不到2月29日。2月只有28天的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這一年是閏年。(揭示課題:認識平年、閏年)
誰來說一說20xx年和20xx年,哪一年是平年?哪一年是閏年?
活動:這樣一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也是不一樣的,你能很快算出像20xx午這樣的閏年全年有多少天?
交流:你是怎樣算的,(肯定"365一l=366天”的算法)
2、探究活動二。
拿出年歷表觀察1997—20xx年2月的天數,完成下面的問題。
(1)先和同組同學說一說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閏年。(2)你還有什么發現?將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交流: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反饋:誰來匯報一下,從1997—20xx年2月的天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歸納: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提問:那么公歷中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閏年呢?各小組在1997-20xx年這12個年份中找幾個平年和幾個閏年,分工計算這些年份除以4,看看會有什么發現?
各小組匯報計算結果和本組的發現。
歸納:除以4沒有余數的數是4的倍數,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
3、知識鏈接:你知道嗎?
錄音配音樂解說: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為一年。地球繞太陽轉動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這樣每年就大約比365天多6小時,4年累計下來大約就多了24小時,將多出的這一天放在2月.2月就有29天。所以,通常每4年中就有一年的2月是29天,人們把這一年稱為閏年。
三、應用拓展
完成“想想做做”第l題。
提問:他們說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談話:你還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一些值得紀念的事件是在哪一年發生的嗎?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先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指名在全班交流。(學生有可能說到整百年)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平閏年的有關知識,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計算經過時間。
教學重點:掌握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方法。
教學對策: 盡量聯系同學的生活實際,積累同學的生活經驗,便于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
教學準備: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對年月日的知識你了解了多少?
2、 基本練習:
(1)平年一年有( )天,閏年有( )天,相差的天數出現在( )月。
(2)今年是20( )年,是( )年,我國將在( )年召開奧運會,這一年是( )年。
二、計算經過時間
1、勝利小學從7月1日開始放暑假,到9月1日正式開學,勝利小學放暑假一共放了( )天。
同學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明確:7月1日也是算在放暑假之中的,7月份一共放了31天,8月份也是31天,9月1日已開學,不能算在放暑假中,所以暑假一共放了31+31=62天。
假如從7月5日開始放暑假,到8月29日開學,一共放了( )天。
2、媽媽所在的班組從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裝,這個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裝?
重點理解:3月22日到4月10日在計算時兩頭都要算,共20天。
3、出示:第21頁考慮題
引導同學理解:計算農作物的生長期,計算的方法各地不同,可以兩頭的天數都算在內,也可只算一頭的。
假如兩頭的天數都算在內,那么這三樣農作物的生長期分別是幾天呢?
先獨立算。
交流計算方法。
4、今年幾歲了?(9歲還是10歲)
引導同學理解:周歲與虛歲不同算法,周歲只算一頭時間,虛歲兩頭時間都算,所以虛歲比周歲要大1歲。
5、小結:我們在計算經過時間時,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經過的時間是算一頭還是算兩頭。
6、練習:(1)從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的2月1日,經過了( 4 )個月。
(2)從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2月,經過了( 4或5 )個月。
板書設計:
補充練習:計算經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補充練習:計算經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3
一、教材:蘇教版數學第6冊P17-18。
二、課題:認識年、月、日(新授)
三、教學目的:
1、使同學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
2、協助同學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同學的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商同學記憶各月份的天數。
五、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黑板、年歷卡片等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T:Today, I’ve brought something interesting.Could you guess what it is?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同學不難猜出是“日歷”(Calendar),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T:同學們,我們學習一天、生活一天,我們就會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說著,教師隨手板書:“日”(Day)字。
(2)T: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同學答問后,教師板書:“月”(Month)字。
(3)T: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How long to go through?
根據同學回答,教師板書:“年”(Year)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Year、Month、Day)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時、分、秒(Hour、minute、Second),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能比較熟練地判斷大月、小月和平年、閏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算。
練習九第4題。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
2、揭示課題。
猜謎:小寶寶,真稀奇,身穿12件衣,每月它要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打一物)謎底:掛歷。
提問:日歷上第一張和最后一張各是幾月幾日?每天一張,撕完一本日歷要多長時間?一年里有多少月,是多少天?
說明:這些知識都是上節課中學到的關于年、月、日的知識,這節課就進一步練習年、月、日的有關內容。
板書課題。
二、整理知識
1、出示下表:
世紀
年
月
日
31天( )
30天( )
29天( )
28天( )
2、提問整理。
1個世紀是多長時間?(板書:100年)
說明:1901-20xx年是20世紀,20xx-2100年是21世紀。
1年是多少個月?(板書:12個月)
有31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大月是哪幾個?(板書: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是30天的月份叫什么月?小月是哪幾個?(板書:四、六、九、十一)
是29天或28天的是哪個月?哪個年份二月是29天,哪個年份是28天?
(板書:閏年二月 平年二月)
你是怎樣記住大月和小月的?怎樣判斷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平年全年多少天?閏年全年多少天?
3、介紹上旬、中旬和下旬。
我們習慣上還把一個月分為上旬、中旬和下旬。每個月1-10日是上旬,11-20日是中旬,21日到這個月的最后一天是下旬。
提問:每個月的上旬或者中旬都是多少天?一月下旬是多少天?四月下旬多少天?二月下旬多少天?
三、組織練習
1、口答。
(1)一年中有( )個月,分成( )個季度。
(2)一年中有( )個大月,( )個小月。
(3)3月1日前一天是( )月( )日或( )日。
(4)1988年是( )年,1998年是( )年。
(5)平年二月有( )天,閏年二月有( )天。
(6)平年第一季度有( )天,閏年第一季度有( )天,第二季度有( )天,第三季度有( )天,第四季度有( )天。
2、練習九第5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做在書上。
學生口答練習結果,老師板書,并要求說明判斷的理由。
3、補充判斷題讓學生判斷,說明理由。
(1)一年中有6個大月,6個小月。( )
(2)每年都是365天。( )
(3)頭一年2月29日爸爸去了一次北京,第二年2月29日記他又去了北京。( )
(4)1998年是閏年。( )
4、練習九第6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看題目要求,說明要怎樣做。
第(1)題:第一個答案經過了8個月對嗎?為什么?第二個答案經過了5個月對嗎?為什么?第三個答案,經過了4個月對嗎?為什么?
括號里該填哪個答案?
第(2)題:讓學生做在書上。提問:你選擇的第幾個答案是正確的?為什么?
5、練習九第7題。
學生填在書上,口答核對。結合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6、練習九第8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口答,如有困難,老師提示。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練習了什么內容?對年、月、日的知識你知道了哪些?
猜謎:
我們已經知道了時間單位年、月、日的許多知識,猜猜這個謎語是什么:最短又最長,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
學生猜出是“時間”后,結合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五、課堂作業
練習九第9、10題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5
年、月、日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之間的關系,形成了較短時間觀念的基礎上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但是,學生對現行歷法中年月日的制定還不夠了解,對平年、閏年的有關知識也比較陌生。因此,本節課要在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借助年歷卡、多媒體課件等直觀手段,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根據新課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將學生的觀察、操作、比較、推理、發現等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索,在活動中發展。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使學生真正動起來,使課堂真正活起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閏年的來歷,記住各月的天數及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初步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能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年歷卡、探索記錄卡。
教學流程
一、設置懸念
老師的鄰居家有一個孩子,叫小明。他今天過生日。同學們看(課件播放小明吃蛋糕的場面),小明吃得多開心呢!突然,小明想到了一個問題。(課件配畫外音:媽媽,別的小朋友8歲能過8個生日,可是,我為什么只過了兩個生日呢?)
是呀,小明已經長到了8歲,可為什么卻只過了兩個生日呢?同學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習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你們就能幫小明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年、月、日)
[說明: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設小明過生日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中設置懸念,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探究活動中。]
二、自主探究
1、從生活經驗引入
年、月、日是比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那誰來說,你都知道哪些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呢?(學生自由匯報。)
[說明: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入,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水平,找到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才能有的放矢。]
2、驗證一年有12個月
剛才有同學說一年有12個月,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請同學們任選一張年歷,快速地數一數,一年有多少個月?
3、探究每個月有多少天
⑴看來,一年確實有十二個月,那每個月有多少天呢?請同學們一邊觀察年歷,一邊在探索記錄卡上把每個月的天數寫下來。完成后,把你們小組的探索記錄卡合在一起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填卡、交流、匯報發現。)
⑵(課件出示1997年--20xx年每個月天數的匯總表)從這個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個月都有31天。(課件閃爍31)。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1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大月。4月、6月、9月、11月每個月都有30天。(課件閃爍30)。我們把每個月都是30天這樣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因為它非常特殊,有時是28天(課件閃爍28),有時是29天,(課件閃爍29)。所以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們叫它特殊月。
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那么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很快地就能記下來?
①拳頭記憶法。
②順口溜記憶法: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八后雙。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③歌謠記憶法: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⑷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月份,是大月,請男生站起來,是小月,請女生站起來。
(卡片出示1月、9月、7月、8月、11月、2月。)
[說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依據這一理念,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組織學生先分工,后合作。讓學生先分工把不同年歷上每個月的天數記在探索記錄卡上,再合作把四個人的探索記錄卡制成匯總表。然后,小組成員共同觀察匯總表,比較,交流、發現規律,使每一個學生在傾聽、表達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發現,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合作的快樂。這樣做,既節省了時間,又實現了資源共享,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借助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關于記憶大小月的方法,教師沒有包辦代替,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辦法,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4、探究平年和閏年
⑴剛才老師出示2月份時,為什么你們男生女生都不站起來呀?根據2月這個特殊的月份,我們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這就是說,要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要看哪個月的天數?
請看匯總表,根據2月份的天數,快速地說出1997年-20xx年每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課件出示答案。)仔細觀察平年、閏年的排列順序,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⑵剛才,我們是根據2月份的天數,來確定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的。如果我們不知道這一年2月份的天數,老師也能很快地判斷出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不信你考考老師。想知道老師是怎樣判斷的嗎?
⑶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快速判斷卡片中的這些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卡片出示:1949年、20xx年、1997年、20xx年、1900年)
在判斷1900年是平年還是閏年時,學生會出現爭議。這時出示1900年的年歷,讓學生看到1900年的二月有28天,是平年。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請時間小精靈給大家作以介紹。
(課件演示: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有365天,其實是個約數,準確的應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人們把一年定為365日,叫做平年。這樣,每四年就比準確時間少了近一天。為了彌補這個差值,歷法中規定,就在這一年的2月份多加一天,這一年就是366日,這樣的年份被稱為閏年。因為在設置平年時,是把5小時48分46秒當作6小時來計算的,這樣長年累月下去要造成很大的誤差。所以歷法又規定,凡遇到末尾數字為兩個零的年份,能被400整除才是閏年。這就是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說明:關于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在學生已經知道2月份是個特殊月的基礎上,先揭示2月份天數和平年、閏年的關系,再借助匯總表引導學生發現平年、閏年的排列規律。然后,通過教師創設的小懸念,使學生理解判斷平年、閏年的另一種方法是用年份除以4。最后,通過課件演示,加深了學生對平閏年判斷方法的理解、記憶,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5、探究一年有多少天
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多少天,那誰知道平年一年有多少日?閏年一年有多少日?
三、應用拓展
1、解疑: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小明長到了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了吧?誰來說為什么?那誰來告訴小明,他下一次過生日要等到幾歲?小明還想知道,當他長到29歲時,一共能過多少個生日?
[說明:在幫小明解決了為什么長到8歲,卻只過了兩個生日的問題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兩個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幫助小明解決了問題,時間小精靈也要考考同學們。
⑴時間第一關:辨一辨。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1、通過課前預習調查,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各月及平、閏年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3、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獲得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培養學生愿學樂學的興趣。
4、滲透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二、學情分析:
年月日”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現行歷法中年月日的制定有一定了解,但對平、閏年的有關知識比較陌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學生已能利用相關教學平臺及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學習,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獲得比書本更豐富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記住各月的天數。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實踐,探究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求知識的精神。同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2、教學難點:掌握并熟記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五、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學生不難猜出是“日歷”。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2)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要經過多長時間?
(3)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過了多長時間?
六、鞏固練習
1、一年有()個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七、全課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猜謎語。師:同學們一節課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也,知道xxxx年全年有365天。
2、使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年歷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今年是xxxx年,說一說這一年我們中國有什么重大的活動?
生集體說:奧運會。
師追問:那你們知道奧運會是幾幾年的幾月幾日嗎?
生xxx年8月8日。
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板書:認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師:你覺得這一年還有哪些日子對你來說是重要的?
生回答(3~4人)
問:是幾月幾日,假如不是特殊的,問:為什么?
師:你能快速在xxxx的年歷上找出這個日子嗎?(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師巡視,找一個同學完整說說。
你找的是幾月幾日?為什么這么快?
生:只要找準那個月,在其中找那一天就行了。
再找兩個同學找一找。
2、在這張xxxx年的年歷上你有什么發現?告訴你的同桌。(認識大月、小月)
生1:一年有12個月。(師板書)
生2:(31天):1、3、5、7、8、10、12。(師板書)
生3:(30天):4、6、9、11。(師板書)
生4:(xxxx年)二月:29天。(師板書)
師明確:我們把31天的這些月稱為大月。(板書)
我們把30天的這些月稱為小月。(板書)
因為這年二月只有29天稱為特殊月。(板書)
師:全班齊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
3、師迅速擦掉大月、小月的月份(記憶大月、小月)
指名問:你能馬上說出大月、小月分別有幾個月嗎?(大月有哪些,小月呢?)
師:誰有好方法能快速地記住大月、小月呢?(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介紹拳頭記憶法。
指名上臺演示。
師: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生可以邊模仿,邊一起念)
師:會了嗎?好,和老師一起來練一練。
師:念給你的同桌聽聽。
生:1~7月中單數是大月,8~12月中雙數是大月。(這也是一個好方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首兒歌,也能協助同學們來記住大月、小月。
補:師略介紹平年、閏年。
師:老師來考考大家記的牢嗎?介紹游戲。
報大、小月:報到大月的男生站起來;報到小月的女生站起來。(最后一個報二月)
師:那下面我們一起來說說大月有哪幾個月?小月有哪幾個月?(板書)
4、計算全年的天數
師:你們能快速計算出xxxx年有多少天嗎?(那我們計算一下)
生1: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生2:317+304+29=366(天)
生3:365+1=366(天)
師:二月有29天,閏年時全年有366天,二月有28天時,平年全年有365年。(提問生答)
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識?(論述知識要點)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8
設計說明
1.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已有的經驗和要學習的知識緊密結合。因此,本設計在學習新知之前鼓勵學生說一說: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問路,可以較好地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二是能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資源;三是創設一個關于年、月、日的知識情境,在不經意間為引發學生的疑惑作鋪墊。
2.創設情境,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本設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從新課的引入到課后的練習,都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體現“小課堂、大社會”,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注重觀察,引導發現,培養能力。
本設計通過年歷卡及相關統計表,讓學生在觀察和發現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識,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又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使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發現中獲取新知,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20xx年、20xx年的年歷。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哪些?
預設
生1:一年有12個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說一說記憶中美好的或有特殊意義的日子。(生自由匯報)
3.觀察教材76頁主題圖,說一說年歷上標注了哪些特別的日子。在這些特別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時間單位?(年、月、日)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年、月、日)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感興趣、熟悉的素材作為引子,以特別的日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內容就在身邊,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加深對時間單位的理解,為下面的新知教學作鋪墊。
親自實踐,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觀察20xx年、20xx年的年歷。(課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個月?
(2)一年中哪幾個月份有31天?哪幾個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一年有12個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xx年的2月有28天,20xx年的2月有29天。
3.小結: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2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數和其他的月份都不相同,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設計意圖:通過認真觀察20xx年和20xx年的年歷,讓學生自主發現并總結大月、小月的天數及2月的特殊性,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
4.記憶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頭記憶法。(課件演示)
①伸出左手,手背面向自己,握住拳頭。從右邊第一個凸起處開始數起,第一個凸起處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著以此類推數到七月,轉回來,從數一月的地方接著數八月,一直數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②請大家邊看邊實踐。
(課件重復演示,學生實踐)
(2)歌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說明:臘,這里指臘月,一般指農歷十二月,在這里代表公歷十二月。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用歌訣幫助記憶,讓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起來。
5.知識拓展:一年中,為什么有7個大月,4個小月?
師:每年大月有7個,小月有4個,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小故事。(播放錄音:大月、小月的由來)
(學生恍然大悟,原來這都是人為規定的)
設計意圖:大月、小月的特殊安排使學生心中有一個大大的“?”。回溯歷史,既解疑釋惑,又豐富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數學學習滲透著濃濃的數學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與國王的名字(奧古斯都)印證八月的演變,令學生折服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9
單元導學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認識年、月、日;認識24時記時法;根據作息時間表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屬于數與代數領域“常見的量”中的內容,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說學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時間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明確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記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
備內容
看日歷(2課時)→認識年、月、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平年和閏年以及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年、月、日
一天的時間(1課時)→24時記時法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的換算;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時間表(1課時)→認識作息時間表。
備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和閏年,能夠從日歷中找出指定的日期。
2.掌握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
3.會看簡單的作息時間表。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正確區分平年和閏年。
2.能將12時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進行換算。
3.能根據作息時間表中呈現的信息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操作、比較、猜想、討論等一系列活動,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
2.借助鐘表模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3.在學習交流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合理安排時間和惜時守信的重要性。
備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識。
2.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難點
1.明確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2.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年、月、日(教材第76~78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個月,包括大月、小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2.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20xx年年歷卡一人一張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師:播放視頻。20xx年10日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①這些時刻里有哪些表示時間的單位?
②哪些是我們學過的?(時、分、秒)
③那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年、月、日。
板書課題:年、月、日的'認識
【新課講授】
1.初步認識年、月、日。
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時刻。(課件出示)
①介紹: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個偉大的日子,請大家讀一讀這個時間。
②展示申奧成功的圖片。這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同學們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
③還有很多有意義的日子,來看看。出示植樹節圖片(3月12日)、六一兒童節(6月1日)。
2.學生介紹有意義的日子。
一年中還有哪些有意義值得紀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歷上標出來。(人手一張20xx年年歷卡)學生匯報。
生1:春節、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九日重陽節。
生2:五月一日勞動節、九月十日教師節、十月一日國慶節。
3.自主探索,發現年歷的知識。
年歷上有這么多有意義的日子呀,其實年歷上還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識!請四人為一個小組討論下,看看哪組獲得的信息多。
課件出示教材第76、77頁年歷卡:
(1)觀察2011年、2012年的年歷,記錄每月的天數。
(2)一年有()個月。
有31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月份是大月。
有30天的月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月份是小月。
4.學生匯報探索到的有關年歷的知識。
①一年有12個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⑤一年有365天或366天。(請同學們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5.學習大月小月的記憶法。
能記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記憶的?(讓學生說說,讓知道的學生來介紹)
①拳頭記憶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邊指一邊讀: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們為了方便記住它比別的月份都少幾天,我們讀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這2個連著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訣記憶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日永不差。(臘是十二月,這是幫助記憶大月的歌訣)
……
這么多記憶的方法,現在考考大家,老師說一個月,看看你們能不能很快說出這個月的天數?(最后問到二月,有人說28有人說29)
6.學生質疑,引導解決。
【課堂作業】
1.教材第78頁做一做。
2.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七第1、2、3題。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出來嗎?
【課后作業】
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年、月、日的認識
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365天,366天。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小月:四、六、九、十一月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卻又模糊不清,感覺很容易,卻又不簡單的一節課。年、月、日是學生每天都在接觸的事情,他們可以從電視、報紙、廣播等多種媒體上,直接接觸年、月、日。還會在身邊的親人、同伴那里,獲得關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識。通過創設情境,播放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的視頻,從而讓學生找到相關數學信息。這時老師緊接著問學生:20xx年有多少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為新課學習創設情境,為后面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17頁例題以和第18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歷卡的活動時,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xxxx年全年有365天。
2、課前引導同學利用課本、圖書、網絡等途徑收集與這堂課相關的信息,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3、在從年歷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想方法記住大月、小月的月份。
教學方法設計:
這節課,我首先要求同學在課前查找相關的資料,并且進行交流。在同學對年月日有了感性的了解后,在課上主要是進行資料的交流,提取,鞏固,深化。使同學對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有更深的了解。本節課的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1、年與月、月與日之間有什么關系?
2、大月、小月各是哪些月?
3、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記住大月、小月?
體現創新教育的要點提示:
1、通過對資料的收集、分析、概括、提取,讓同學經歷學習的過程。
2、通過與科學學科的整合,讓同學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聯系。
3、利用故事等形式,協助同學解決重點問題。
教具準備:
1、同學課前收集有關年月日的資料,并簡單概括。
2、多媒體課件。
3、同學每人準備黃色、藍色彩筆各一枝。
4、xxxx年年歷。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有關知識。
2、記住各月及平年、閏年天數,能初步判斷平年、閏年,建立時間概念。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4、對學生有機滲透熱愛祖國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判斷平、閏年。
教學難點: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
師:生活中有許多值得紀念的日子,誰能說出圖片上的有意義的日子?
(1)兒童節是每年的()月()日。
師:你們喜歡過兒童節嗎?
(2)()月()日是教師節。
(3)農歷()是中秋節。
師:農歷八月十五吃什么?(月餅)這一天是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日子。
(4)()月()日是圣誕節。
師: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這些有意義的日子都和什么時間單位有關?
生:這些日子都和年月日有關。
師:想知道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嗎?今天我們就和年歷卡交朋友探究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初步認識年月日。
關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
為了研究年月日,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禮物(課件出示2015年年歷)年歷上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識!請各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哪組獲得的信息多。
①一年有12個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
④二月份有28天。
⑤一年有365天。
2、自主探索,發現年歷的知識。
師:同學們都有善于發現的眼睛,每個孩子都觀察的很仔細,那是不是每一年都是這樣呢,下面就來小組合作活動一下,看看你們組拿到的年歷表是哪一年的,根據觀察填入表格中,在活動之前,請看一下老師的要求。(課件展示小組合作要求)
3、學生匯報探索到的有關年歷的知識。教師板書。
師:一年有幾個月?
生1:12個月。
師:大家與他的意見一致嗎?
生:一樣。
師:每個月的天數相同嗎?
生2:不相同。我看年歷卡知道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二月有28天。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3:我同意他前面的說法,但是不同意他后面的說法。我的年歷卡二月的天數是29天。
師:請二月是28天的同學舉手,二月是29天的同學舉手,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師:看來二月是個特殊的月,有時候28天,有時候29天。老師也調查了一些數據,同學們可以看一下,是不是跟你們探究的一致呢?(一致)
師:我們能不能根據天數的不同給這些月起個名字呢?
生:31天的叫大月,30天的叫小月。
師:名字起的真貼切!
師指著板書說明: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二月是個特殊月,28天或者29天。
師:每一月的天數不盡相同,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嗎?(左拳記憶大小月)
師:課本上介紹一種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樣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下面的一段話:“要知道哪個月有多少天┄┄”(老師組織,指導學生邊看書邊數)。
投影出示左拳圖,指著左拳圖,帶著學生一起數。
鞏固提問: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個月有多少天?哪個月除外?
師:當然還有一種年月日歌訣來幫助大家記憶。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有變化。(做游戲:說大月男生站起來,小月女生站起來。)
三、深入探究,認識平年、閏年
師:現在我們知道一年有12個月,有大月有小月,那你能說一說一年有多少天,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知道一年有365天,我是聽媽媽說的。
生2:一年有366天,我把每個月的天數加起來得到366。
師:同學們真聰明,用自己的方法計算出了一年的天數。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年到底有幾天。出示課件計算方法:
(1)把每個月的天數都加起來
(2)7個大月天數+ 4個小月天數+ 2月天數
通過這種方法一起計算。
二月是28天的年份,計算出全年有365天。
二月是29天的年份,計算出全年有366天。
讓學生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生:如果這一年2月有28天,那這一年總共有365天,如果這一年有29天,那這一年總共有366天。
師:這位同學非常聰明!二月是個特殊的月份,有的時候28天,有的時候29天。二月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那平年有幾天?閏年有幾天?
生: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
師:那我們判斷這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的標準是什么呢?
生:看2月份的天數。
師:拿出你的年歷卡,說說那一年的二月是多少天,那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生1:我的年歷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9天,20xx年是閏年。
生2:我的年歷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8天,20xx年是平年。
生3:我的年歷卡是20xx年的,二月有28天,20xx年是平年。
師:下節課我們會繼續學習,平年和閏年的一些知識。時間是寶貴的,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
四:練習
①一年有(12)個月。
② 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
③ 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
④平年的二月有(28)天,閏年的二月有(29)天。
⑤一年里有(7)個大月,(4)個小月。
⑥平年的二月有(28)天,一年有(365)天。
⑦閏年的二月有(29)天,一年有(366)天。
⑧ 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8)月(31)日。
⑨一年有365天。(×)
⑩ 20個月就是兩年。(×)
(11)4月和5月一共有61天。(√)
(12)20xx年5月30日是星期一,6月1日就是星期二。(×)。
(13)凡是雙數的月份都是小月(×)。
五、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時間對我們非常重要,希望同學們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板書
年月日
一年有12個月
大月(31天)1、3、5、7、8、10、12月
小月(30天)4、6、9、11月
二月28天平年365天
29天閏年366天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07-13
小學數學關于年、月、日的教案03-29
小學數學《年、月、日》說課稿03-05
《認識年、月、日》數學教案08-31
小學《認識年、月、日一初稿》數學優秀教案09-01
《年、月、日》教案03-29
《年、月、日》優秀教案09-01
小學數學《年月日》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