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必修三《行行重行行》教案

時間:2022-07-20 13:20:29 教案 我要投稿

魯教版必修三《行行重行行》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教版必修三《行行重行行》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魯教版必修三《行行重行行》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與《行行重行行》相關的背景知識,包括古詩、《古詩十九首》以及寫作的時代背景。

  2、學生掌握詩中所運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的藝術手法。

  3、學生通過梳理大意和逐句賞析,體味詩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

  4、學生通過學習此詩感悟人生的悲歡離合,更懂得珍惜與親人相聚的時光。

  教學重點:

  1、分析詩中運用的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

  2、梳理詩歌大意并分“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逐句賞析。

  教學難點:

  體味詩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

  教學方法:

  講述法、朗讀法、談話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25分鐘)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有一組五言詩被譽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詩十九首》。這里的古詩,是指與今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詩稱今體詩或近體詩,非律詩稱古詩或古體詩。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編的《文選》,其中收錄了東漢末年文人創作的十九首五言詩。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行行重行行》就是《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因此被稱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二、梳理詩歌大意:

  1、學生瀏覽全詩和注釋,理解詩歌的大致內容。

  2、學生齊讀全詩,思考詩歌表達的是什么樣的情感。(思婦的離愁別恨)

  3、詩歌表達的是思婦的離愁別恨,那么它是如何表現這種抽象的情感的呢?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梳理一下全詩的大意。請一位同學根據注釋用自己的話翻譯一下整首詩。

  參考譯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這樣活生生分開了你我。

  從此你我之間相距千萬里,我在天這頭你就在天那頭。

  路途那樣艱險又那樣遙遠,要見面可知道是什么時候?

  北馬南來仍然依戀著北風,南鳥北飛筑巢還在南枝頭。

  彼此分離的時間越長越久,衣服越發寬大人越發消瘦。

  飄蕩游云遮住了太陽,他鄉的游子不想回還。

  只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

  還有許多心里話都不說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最后一句也可以理解為女子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加餐,保重身體。)

  三、“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兩部分逐句賞析。

  1、經過剛才的翻譯我們可以看出詩歌包含了兩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從詩歌第一句到第六句“會面安可知”,這是思婦追敘初別,著重描寫路遠相見之難,抒發離別之恨。第二部分則是從“胡馬依北風”到結尾,這一部分著重刻畫了思婦的心理活動,抒發相思之苦。思婦的離愁別恨就通過這兩部分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2、分析到這里當然還無法領略這首詩的魅力所在,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通過逐句的分析來深入細致地體味詩歌表情達意的高妙之處。

  (1)我們來看第一部分——離別之恨。請大家把第一部分一起來朗讀一下,注意用緩慢憂傷的語調。

  “行行重行行”,連疊四個“行”字,僅以一“重”字相連!靶行小毖云溥h,“重行行”極言其遠,兼有久遠之意,翻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大家思考一下,用這種疊音的手法有什么好處呢?疊音形成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以沉重的壓抑感,于是,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即籠罩全詩。接下來思婦又以“與君生別離”一句將離別之恨直接地抒發出來了。詩中的“君”,當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

  接下來思婦以空間上的具體概念“萬余里”來告訴讀者游子遠行的距離,兩人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與思婦為天涯,正所謂“各在天一涯”!暗缆纷枨议L”承上句而來,正因為“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才路遠難行,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見面。當時戰爭頻仍,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這一部分抒發思婦的離別之恨主要是從空間的角度來表現的,突出了路遠相見之難。

  (2)我們再來看第二部分。

  先請同學們朗讀這一部分的內容。

  丈夫越行越遠,會面越來越難,女子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在極度思念中思婦展開了豐富的聯想!昂R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也是我們才學過的手法——比興。飛禽走獸尚且不忘本,何況人呢?這是從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那么我們來看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兩句又是從什么方面來聯想啊?——從壞的方面懷疑游子的薄幸,這里用浮云遮住太陽來比喻丈夫在外面被別的女子迷惑這樣好壞兩方面都被思婦想到了,說明她的相思確實很濃烈。而前兩句寫“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分別的日子越來越久,女子的容顏越來越憔悴,身體也越來越消瘦,而游子呢?卻在外面“不顧反”,這里用了一個對比,將女子的思念和游子的不顧反對比,更突出了前者的相思之苦。當然猜測、懷疑是無濟于事的.,極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這就是“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边@里的“老”,并非實指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看上去衰老。“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紅顏易老。

  最后,女子一改前面的哀傷,而勉強振作,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這里體現了思婦的無奈,無奈之中更包含了哀傷。

  這一部分抒發的是思婦的相思之苦,那么它是從哪個角度來表現的呢?和空間相對——時間。

  (3)總結詩歌表情達意的方法。

  詩歌的兩個部分從內容上說分別抒發了思婦的“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在手法上寫“離別之恨”時主要從空間的角度來表現,而寫“相思之苦”時主要從時間的角度來表現,這樣,時間與空間相互交織,再加上疊音、比興、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把思婦的感情抒發得充分到位,淋漓盡致。(1)

  四、介紹寫作背景,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接觸過《古詩十九首》的同學可能了解,其中以夫妻別離、互相思念為題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那么為什么在那個年代會出現這么多表現離別的詩歌呢?這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的關系。東漢末年,游宦之風極盛,讀書人為了尋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貴,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奔走。當時政治異常黑暗,社會極為混亂,出身低下的知識分子,即使滿腹經綸,也難于施展。在這種情況下,親人遠離的痛苦,就顯得更為突出。《行行重行行》因而也成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

  五、總結詩歌的藝術成就。

  《行行重行行》不僅因為它的題材成為《古詩十九首》的序曲,同時也因為它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的藝術特色而成為《古詩十九首》中的代表作。

  六布置作業。

  這首詩非常值得我們熟記于心,剩下的時間就請大家自由誦讀這首詩,準備下次早讀課上默寫。

  板書:

  行行重行行

  《古詩十九首》

  第一部分(1-6)離別之恨空間

  第二部分(7-16)相思之苦時間

  “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魯教版必修三《行行重行行》教案】相關文章:

《行行重行行》教案08-26

讀書的藝術教案(魯教版高一必修)02-17

《都江堰》教案 (魯教版高一必修三)12-05

遠方(魯教版高一必修)12-06

結合魯人版教材開展語文活動(魯教版必修)12-06

古詩行行重行行拼音版朗讀鑒賞07-24

桂林山水(魯教版必修教案設計)12-06

魯教版必修四《金字塔感言》教案07-07

《行行重行行》原文及翻譯行行重行行詩歌賞析10-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五月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