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時間:2022-10-20 11:08:34 教案 我要投稿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通用11篇)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逆向”思維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而突破這一難點的有效手段就是畫圖。本節課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透徹地理解題意,不僅對關鍵詞進行了解釋,還采用課件演示的手段,重點突出用畫圖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親手畫、親身體驗畫圖的直觀效果,從而讓學生喜歡用畫圖的方法解決問題,為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打下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圓形卡片

  教學過程

  創設游戲情境,引入新課

  1.師生談話。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你們想要嗎?(想要)開動你們的小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答對了,你們就能得到這些禮物。

  2.師生活動。(準備7塊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師:誰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塊橡皮?

  教師請學生在這個魔盒里抓橡皮。根據學生抓出的橡皮數,教師告訴學生魔盒里還剩多少塊橡皮。

  師:現在你知道魔盒里原來有多少塊橡皮嗎?能說出理由嗎?

  3.師邊小結邊演示:要求魔盒里原來有多少塊橡皮,就要把抓出來的和剩下的兩部分合起來。(師將抓出來的橡皮放回魔盒里,再將所有的都拿出來,數橡皮的塊數)

  4.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類實際問題。[板書:解決問題(二)]

  探究新知

  1.教學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98頁例6情境圖)

  師: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能把已知信息和所求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嗎?

  (1)請學生把整理好的信息在課本上填一填。

  師:要求原來有多少個哨子,“原來”是什么意思?(原來:以前固有的、本來的,沒有經過改變的,在這里指哨子被取走前有多少個)

  (2)請學生把了解到的信息用圓片擺一擺,或在紙上畫一畫。

  取走的:○○○○○○○

  剩下的:○○○○○

  師:觀察圓片圖,你想到解題的方法了嗎?

 、賻熡谜n件進行動態演示:求原來的,就應該把取走的再放回來,和剩下的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計算。

 、谡垖W生說算式,師板書:7+5=12(個)。

  ③說一說算式中的數各表示什么。(教材板書畫圖)

  2.師引導學生回顧解題過程。

  (1)為了弄清題意,我們是怎樣做的?

  (2)看看題中的文字和我們畫的圖,你更喜歡哪種方式?

  (3)以后再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會怎么辦?

  設計意圖:這樣的安排,可以使學生體會到畫圖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意義,從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會主動使用畫圖這個手段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鞏固應用

  1.課件出示教材98頁“做一做”。

  (1)你從圖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列式解答。

  2.教材100頁5題。(學生獨立分析解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深刻理解畫圖策略,并愿意應用畫圖策略。

  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又學會了什么新本領?能和大家說一說嗎?(學生暢談收獲)

  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問題的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并且用除法來解決“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和“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

  2.使學生經歷解決不同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聯系的緊密性,并加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乘法口訣求商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本課是在學生會用乘法口訣求商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基礎上,學習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年級的學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較快的,多數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提問。但是,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會遇到最主要的障礙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該類問題。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實際生活,讓學生提出各種數學問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問題有的可以用加減法來做,有的不能用加減法解決。這樣,突出了用除法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強了對數量關系的理解和區分。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突出“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通過轉化,將“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道理遷移到“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中,從而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學習活動中既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又要讓學生合作學習,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個“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數量關系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幾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通過已知條件,找出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解決問題。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1.情境:42頁例題。

  2.觀察:同學們請看,這幅圖中都有什么內容?你從這幅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

  3.引入: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圖片中出現了一個小問題,那么56元到底能買幾個地球儀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如何用表內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ǘ┨骄啃轮

  1.教學例題:

 。1)觀察圖片,根據生活情景獲取數學信息。

 、 指導學生再次仔細觀察情景圖。

 、 教師:商店的貨物可真不少啊,有小毛絨玩具,有地球儀,有小汽車還有皮球。

 、 思考:哪一件商品是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有關系呢?

 、 教師:對了是地球儀!這位小朋友去商店是為了買地球儀,其他的玩具都是干擾我們思考的項目,和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沒什么關系。

 。2)分析問題,確定數量之間的關系,列式解答。

 、 思考:一共有56元錢,總數就是56,要買地球儀,我該怎么計算呢?

  出示圖片分析過程:

 、 提示:同學們,你們看,一個地球儀是8元,也就是說每個地球儀都是8元,總數是56元,每一個又是8元,這兩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提示:對了!我們找到56元錢里面包含多少個8元錢不就行了嗎?

 、哿惺剑菏裁礃拥乃闶侥軌蛘页觯嚎倲56里面有多少個8呢?

  板書:56÷8=

  (3)計算:

  ① 復習:好了,誰知道56÷8該如何計算呢?用哪句乘法口訣?

  ②單位和答語:單位名稱(個),答語要完整:可以買7個地球儀。板書補充完整:56÷8=7(個)

  答:可以買7個地球儀。

 。4)小結:同學們請注意,知道了總數56,和每份數8,求份數也就是每份數的個數的過程,要用除法。

  板書:總數÷每份數=份數

  2.練習

 。1)出示買小汽車的情景圖。

  ① 看一看:小朋友的頭擋住了小汽車的價格,我們該怎么樣才能知道每輛小汽車多少錢呢?

 、 想一想:24元錢和6輛汽車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剛才我們知道了總數和每份數,可以求得份數,那現在情況有什么變化了嗎?

  出示提示圖片:

 、 說一說:24元是總數,6輛小汽車是份數,我們能求出什么?用什么樣的算式?

  板書:24÷6=4(元)

 。ㄈ┩卣寡由

 、毙∨笥殉运帯

  你是怎么幫助這個小朋友的?

  2.課本43頁第3題:

  3.二年級同學參加跳繩比賽,一等獎的獎品是54本故事書,二等獎的獎品是72本。比賽結果一等獎有6人,二等獎有9人。

 。1)一等獎的同學每人可得多少本故事書?

 。2)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四、全課小結:說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在具體情境中探究,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會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ǘ┻^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多角度觀察的過程,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ㄈ┣楦袘B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積累解決此類問題的經驗,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學生在掌握乘法的意義和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從自己理解的角度出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四、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耄沂菊n題

  1.圖文并茂,復習舊知

 。1)看圖列式計算:(課件演示)

 、僖恢т摴P9元

  ②一共有多少朵花?

 。2)匯報交流:

 、95=45(元)

  ②631=17(朵))、62+5=17(朵)或35+2=17(朵)

  2.以舊引新,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運用加、減、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復習環節設計了兩道題,第1題復習求總價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回顧用乘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第2題的設計稍微靈活一些,可以引導學生從橫行和豎列兩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從而發現不同的解決方法,培養思維靈活性的同時,為新課學習奠定基礎。

 。ǘ┖献魈骄浚鉀Q問題

  1.小組合作,構建方法

 。1)理解題意,收集信息。

 、賹W生讀題:(課件呈現例5題目)

  二(1)班準備租車參觀科技館。有2名教師和30名學生,租下面的客車,坐得下嗎?

  ②小組交流:從題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教師和學生共有32人要乘車)

 。2)明確問題,分析過程。

  ①理解坐得下嗎的含義。

  引導學生明確:有32人要乘車,一共需要多少個座位呢?(32個座位)如果車子的座位比32個少就怎樣?(坐不下)什么情況下就坐得下呢?

 、谡f說解決過程。

  學生交流:先求車子的座位數,再比較看看能不能坐得下。

  (3)看懂圖意,嘗試解決

 、俨煌嵌扔^察座位示意圖:可以引導學生從橫、豎兩個角度說一說;還可以從其他不同角度思考,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②學生根據不同觀察,嘗試列式解決。

 、蹍R報交流: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和算式。

  預設:

  解法一:74=28(個) 解法二: 84=32(個) 解法三:58=40(個)

  28+5=33(個) 32+1=33(個) 407=33(個)

  ④比較作答:根據計算結果比較回答能不能坐得下。

 。ǘ┓此歼^程,小結方法

  學生說說像這樣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旨在引導學生讀懂題意、看懂圖意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尋求不同的解決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他們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

 。ㄈ┒喾N形式,綜合應用

  1.基礎練習

 。1)完成教材第84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決,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即怎樣求雞蛋的個數,重點引導學生交流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英準備了25元,想買6本日記本和1個鉛筆盒,如圖:

  她準備的錢夠嗎?

  2.提升訓練

  (1)找規律,填一填。

  1+2+3=23

  1+2+3+4+5=35

  1+2+3+4+5+6+7=( )( )

 。2)根據上面的規律算一算,我們一共學習了多少句乘法口訣呢?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的目的之一是鞏固新知,因此,在基礎練習中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解決問題的空間,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在提升訓練中,設計找規律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發現規律的能力,同時系統回顧乘法口訣,一舉兩得。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談談這節課學了哪些知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列方程解答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問題屬于較復雜的方程問題之一,主要引導學生掌握根據兩個未知數的和或差與倍數所形成的數量關系進行列方程解決的方法。針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做了以下設計:

  1.本設計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學生已有經驗,從學生熟悉的籃球比賽情境入手,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展開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2.教學中緊緊抓住“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這個已知條件,引導學生自主理解、分析問題,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列出不同的方程并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3.在解題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選擇解題最佳方案。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六(1)班和六(2)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籃球賽。比賽結束后,老師根據比賽得分給六(1)班的全體同學出了一道數學題,你們想知道是什么題目嗎?

  生:想。

  師:好,那下面我們就一起到六(1)班看看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籃球比賽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為新課的展開做好鋪墊。

  ⊙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1頁例6情境圖。

  六(1)班在與六(2)班的籃球賽中,六(1)班全場共得了42分。其中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得多少分?

  2.獲取數學信息。

  請同學們認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已知條件:全場共得了42分,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所求問題: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得多少分?)

  3.理解題中存在的數量關系。

  (1)理解“下半場得分只有上半場的一半”的意思。

 、賹W生小組討論,理解語句的意思。

 、趨R報討論結果。

  預設

  生1:下半場得分=上半場得分×。

  生2:上半場得分是下半場得分的2倍,即上半場得分=下半場得分×2。

  (2)根據已知條件列出等量關系式。(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

  關系式1:上半場得分+上半場得分×=全場得分。

  關系式2:下半場得分×2+下半場得分=全場得分。

  4.根據等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1)根據數量關系,學生嘗試解答。

  (2)匯報。

  方法一 根據關系式1解答。

  解:設上半場得x分。

  xx=42

  x=42

  x=42

  x=28

  28×=14(分)

  方法二 根據關系式2解答。

  解:設下半場得x分。

  2xx=42

  3x=42

  x=14

  42-14=28(分)

  (3)檢驗。

 、賻煟涸鯓硬拍苤雷约旱慕Y果是否正確呢?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檢驗方法)

  預設

  生1:把上半場和下半場的得分加起來,如果正好是全場的42分,說明正確。

  生2:用下半場的得分除以上半場的得分,如果正好是上半場的一半,說明正確。

  ……

 、趯W生按照檢驗方法,檢驗自己的計算結果。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相應的補充題,練習十五的10---14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和復合應用題第類型及解題步驟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2、經歷交流、討論、練習等學習過程,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3、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2、我們學過的解決問題有哪些類型?(出示課題)

  二、解決問題類型

  1、簡單應用題的類型

  簡單應用題:指一步計算解答的應用題

  2、復合應用題的類型

  復合應用題:是用兩步或兩步以上計算來解答的應用題。

 。1)歸一問題

  此類應用題中暗含著單一量不變,文字敘述中多帶有類似照這樣計算的字樣,其解題的關鍵是從已知的一種對應量中求出單一量(即歸一),再以它為標準,根據題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臺拖拉機2.5小時耕地2公頃,照這樣,這臺拖拉機耕完4.8公頃的地需多少小時?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2)歸總問題

  此類題中暗含總量不變,即乘積不變。其解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總數(即歸總),再根據總數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貨物,每箱裝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裝9件,可以節省幾只箱子?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3)行程問題

  根據速度、時間和路之間的關系,計算相向、相背或同向運動的問題,稱為行程問題。其基本的數量關系式為

  速度時間=路程。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

 、傧嘤鰡栴},即同時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時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谧芳皢栴},即同時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時間=路程差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6

  一、復習內容:

  P92~95總復習中的5、6、9、12、13、14題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學會從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問題。

  3、引導學生在探討不同算法的過程事,初步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并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胝n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解決問題。

 。ǘ⿵土

  1、學生做總復習第5題。

  先讓學生從題中尋找有關信息,理解題意。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組織全班交流,指名多名學會上口述租車方案,鼓勵學生發表不同是見解和做法。

  2、指導學生做總復習的第6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1)(2)小題,再在小組內交流,并提出其他問題。

  3、指導學生做總復習第9題。

  教師先幫學生弄懂題意,讓學生獨立填寫,再組織學生交流。

  集體交流時應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4、指導學生做總復習第12題

  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發現每串需要9顆珠子后,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有余數除法的知識。

  5、指導學生做總復習的第13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從圖里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然后讓學生獨立解答后進行全班交流。

  6、指導學生做總復習的第14題。

  練習時,教師注意先引導學生觀察本題的插圖,發現本題中隱含的信息,如老師買了7盒月餅,盒8塊。

  接著讓學生獨立解答后進行全班集交流。

 。ㄈ┤n總結

  我們要善于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通過觀察,思考、猜測,交流,推理等富有思維成分的活動,綜合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四)作業

  選用隨堂練習。

  1、有28人要乘車去飛機場,面包車限坐8人,小汽車限坐5人,可以怎樣派車?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

  2、一壺茶可以倒8杯,38個客人至少需要幾壺茶?

  3、小華說:我買了4本筆記本共花了12元,小東說:我買的筆記本每本5元,誰買的筆記本便宜,每本便宜多少錢?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ㄈ私贪妫读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頁例1,第5頁例2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理解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提高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感受運用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加減法兩步運算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幫助動畫人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助人的樂趣,愿意積極克服數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學著欣賞他人,尊重他人。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用兩步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從前,有個非常老的木匠。他的木工活動做的非常好,可是他沒有孩子。他非?释苡幸粋自己的孩子。于是他就用木頭做了一個木偶,可是木偶沒有頭腦,也沒有心,它不是一個真正的孩子。有一天,小木偶遇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告訴它只要能發現并解決身邊的問題就會有頭腦,只要學會了幫助身邊的人就會有一顆真正的心。小木偶聽了馬上高高興興的出發了,你們想知道它到哪去了嗎?你們愿意幫助它解決問題,讓它變成一個真正的孩子嗎?

  這節課,我們就和小木偶一起來解決問題。

 。ò鍟n題:解決問題)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小木偶先來到了游樂園,它看見很多小朋友在看木偶戲(出示例1主題圖)。它在這找到了一個數學問題。請大家認真觀察,猜猜看它發現了什么問題?

 。ǜ鶕䦟W生回答進行歸納)

  板書問題:原來有22人在看木偶戲,走了6人,又來了13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ㄗ寣W生分組討論算法,然后匯報)

  學生回答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22+13-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22-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7+22=29(人)

  13-6+22=29(人)

  學生在匯報不同的算法,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列出綜合算式。

  2、教學例2

  師:在大家的幫助下,小木偶終于有了真正的頭腦。于是它又出發去尋找一顆真正的心。這次它來到了面包房(出示例2主題圖),你發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W生先獨立思考,在全班交流)

  板書:面包房的師傅做了54個面包,左邊的小朋友買走了22個,右邊的小朋友買走了8個,還剩多少個?

 。ㄗ寣W生先討論,再匯報)

  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方法一:54-8=46(個)46-22=24(個)

  54-8-22=24(個)

  方法二:8+22=30(個)54-30=24(個)

  師:第二種算法怎樣改寫成綜合算式呢?大家在練習本上試試看。

  學生可能會將方法二的算式改寫成:54-8+22,還可能會將算式改寫成8+22-54,讓學生討論這兩種方法行不行?

  師:我們必須將54放到前面,而又要先算8+22該怎么辦呢?你們需要幫助嗎?

  師:小木偶終于找到了需要幫助的人,它告訴大家一個好方法:如果想改變運算順序,先算后面的,再算前面的,可以在先算的算式外面填上小括號。小括號的作用可大了,小朋友們只要看見它,就要先它里面的算式。那我們應該列出一個怎樣的綜合算式呢?

 。ò鍟54-(8+22)=24(個),讓學生再說說小括號的作用)

  小結:我們和小木偶一起發現并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并在小木偶的幫助下認識了小括號。誰能再說說小括號的作用?

  三、知識應用

  師:小木偶很感激大家的幫助,它希望同學們變得和自己一樣聰明。于是它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讓大家解決它,變得和自己一樣。

  (出示練習一的第1、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全班交流)

  四、總結。

  師:通過解決問題這節課,我們幫助小木偶變成了真正的孩子。既然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這么大,那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學好數學,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我們身邊的實際問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商店買東西”的情境,靈活運用有關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獨立探索、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進一步加強對2——6的乘法口訣計算除法的掌握。

  3、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在問題處理中,體驗成功,培養數學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表內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做到學與用的有效結合。

  【教學難點】

  通過已知條件,找出問題與已知條件的關系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

  9÷9= 42÷6= 45÷5= 27÷3= 64÷8= 36÷4= 72÷8= 36÷9= 63÷7= 72÷9= 49÷7= 32÷4=

  二、探究新知

  1、主題圖

  師:星期天,媽媽帶著文文來到了玩具店,讓我們

  一起來看看吧。ǔ鍪窘滩膱D片,遮住價格)看到什么了?

  問題:

  1.你都知道了什么?獲得了 哪些數學信息(預設:1玩具熊,地球儀,皮球,汽車.

  2.玩具熊6元地球儀8元皮球9元)

  師:出示題目“56元可以買一個地球儀?”怎么解決?為什么不能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預設:要知道地球儀幾元?(是糾正“一個地球儀幾元,即單價”)師:出示地球儀的價格,還需要告訴你其余商品的價格嗎?比如小熊6元,皮球9元?誰能把相關聯的信息和問題連起來讀一讀?

  預設:不用知道小熊、皮球的價格。一個地球儀8元錢,56元可以買幾個地球儀?

  2、列式,解答問題。

 。1)獨立列式,想一想“為什么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2)匯報

  預設:一個地球儀8元,求能買幾個就是求56元里面有幾個8元。這屬于平均分問題,應該用除法計算。

  師板書:56÷8=7,想:56里面有()個、獨立思考,驗證結果。

  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快就解決了問題,那么我們做得正確嗎?你怎么知道的?

 。ㄒ粋地球儀8元,7個一共7?8=56元,所以是對的。)

  師:很好,我們可以用乘法來驗證除法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诖稹

  師:56、8、7分別表示什么?

  預設:分別表示總價,單價,數量(師板書“總價÷單價=數量”)

  4、想一想,如果24元買了6輛小汽車,一輛小汽車多少錢?

  師:誰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計算小汽車價格的?

  預設:(1)24元錢可以買6輛車,就是將24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是用除法計算?梢粤惺24÷6=4(元)

 。3)一輛4元,6輛就是4?6=24(元),計算正確。

  師板書:24÷6=4(元)驗證結果,口答。

  5、師:對比這兩個題目,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

 。1)都是除法,都是平均分

 。2)都和總價、數量、單價有關

  (3)一題總價、數量已知,求單價。二題總價、單價已知,求數量

  師:根據這兩個數量關系式,我們還可以整理出一條乘法的數量關系式,你們會嗎?

  預設:數量×單價=總價(學生沒有接觸過數量關系式,可能不會說)

  6、根據圖中的信息,和黑板上的數量關系式,你還能夠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提一個用除法解決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九”P43第4題。

  先組織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圖中的數據信息,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指名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練習九”P44第6題。

  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后說知道了哪些信息。

 。1)我們18個人,要坐幾輛碰碰車?

  一共需要多少錢?

  (2)我們18個人,如果要坐小飛機需要花多少錢買票?

  3、完成“練習九”P46第3題。

  在完成原有的兩個問題之后,提問:爸爸、媽媽和我都口渴了,媽媽給我10元錢,讓我去買冷飲,同學們我可以怎么買呢?你們能幫我出出主意嗎?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在這節課里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也解決了這些問題,回顧一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么?

  找和問題對應的信息——列式——檢驗——口答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 8 =7(個)

  總價÷單價=數量

  答:可以買7個地球儀。

  24÷6=4(元)

  總價÷數量=單價

  答:一輛小汽車4元

  1、問題信息對應

  2、列式

  3、檢驗

  檢驗、口答

  數量×單價=總價

  4、口答。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正、反比例的量。

  2、能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重點:

  能用比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題中的比例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經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有時不僅能用一種方法解決,而且常常一個問題有很多方法。這很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我們不斷地學習和研究獲得的,今天我們繼續探索研究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同學們有信心嗎?

  二、情境,教學新課

  1、用正比例意義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例5

  師: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回答的問題有,關于計算水費的問題他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用小明的方法計算水費他們也會算;還有什么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等等。

  師:那就先請同學們用你會的方法計算出10噸水要交多少水費。

  學生計算:12.8÷8=1.6元1.6 x 10=16元

  師: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還能用什么方法來解決10噸水的水費問題?

  學情預設:在討論中學生肯定能發現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分析一下,有的辦法是我們以前就會的。同學們討論到,因為每噸水的價錢是一定的,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關系。也就是說,李奶奶和張大媽兩家的水費和用水噸數的比值相等,都是每噸水的價錢,這樣一來就可以用正比例的意義來解決水費的問題。

  師:請同學們交流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情預設:當學生談到用比例的意義解決問題這種方法時,要抓住時機,多問為什么?為什么水費和水的噸數成正比例關系?用正比例意義去解決問題時要先設出什么量?數學格式是什么?怎樣驗證是否正確?

  師:同學們不僅用我們過去學習的方法解決了李奶奶的問題,還發現用比例的方法也能解決李奶奶的問題,真能干。接下來請你們幫助解決一下王大爺的問題吧!

  出示:王大爺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2.用反比例意義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例6:印刷廠工人忙忙碌碌在搬運印好的書,—位工人師傅說,這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另一位師傅說: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一定會解決。看誰能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情預設:一般的方法是20×18+30=12包等。也可能有同學能用反比例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如30x=20×18,x=12。

  師:(教師手指30x=20×18,x=12。)為什么這樣列式?根據是什么?

  學情預設:估計學生能說出列式根據,因為書的總數一定,所以包數和每包的本數成反比例。也就是說,每包的本數和包數的乘積相等。

  在這段交流中,強調反比例的意義,反比例式子的寫法、格式、演算等。這些都是在交流中解決的問題。

  師:通過這個問題的解決,我們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義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練習鞏固。

  師:課本第59頁的做一做,是生活中的另外兩個問題,同學們能不能幫助解決?

  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做—做中的問題。

  師:請說一說題中的數量關系,再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情預設:估計學生能很好地說出兩個問題的解決思路。如果是用一般的方法解決的,只要求說一說數量關系,如果是用比例的方法解決的,還要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思路。第1題,小明買的是同一種圓珠筆,所以圓珠筆的單價不變。那么買的支數和所用的錢數成正比例關系,所以用正比例關系能解決這個問題。第2題,小明前后買的不是同一種圓珠筆,買圓珠筆的單價不同,但買筆的總錢數是不變的。這時買筆的數量和每支筆的錢數成反比例關系,所以用反比例關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三、全課小結。

  師:你覺得用比例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過程可以歸納為哪幾個步驟?

  學情預設:估計學生能總結出主要步驟,如有困難,老師要及時引導、點撥。

  (1)分析題意,找到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依據比例意義列出方程。

 。3)解方程,驗算,寫答。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10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教科書第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元旦快到了,你們高興嗎?(高興)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游園活動。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參加?(想)好!老師就帶小朋友們一起去參加游園活動,我們唱著歌出發好嗎?(唱新年快樂歌)

  2.情境圖

  談話:我們來到了游園點,你們看小朋友們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戲)

  提問:你從這幅圖上看懂了什么?獲得了什么信息?

  學生回答:原來有22人在看戲;又來了13人;走了6人。

  二、主動探索,協作交流,領悟解法。

  1.同學們,你們看得真仔細,通過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原來有22人在看戲,又來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戲?

  (2)原來有22人在看戲,走了6人。還剩多少人?

  對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3)原來有22人在看戲,走了6人,又來了13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4)原來有22人在看戲,又來了13人,又走了6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對說出(3)(4)兩題的學生給予表揚。

  2.解決問題

  提問:你們會解決“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

  (1)獨立思考

  談話:在四人小組中說說你的想法,你是怎樣算的?

  (2)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充分地交流,說自己的想法,老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之中了解情況。

  (3)匯報:并說想法

  3.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3)22+13-6=29(人)

  (4)22-6+13=29(人)

  讓學生明確(1)、(3)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是同一種方法;(2)、(4)的解題思路是一樣的,是同一種方法。

  4.比較(1)、(3)和(2)、(4)兩種方法的聯系。

  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談話:小朋友們看木偶戲看得多高興呀!你們看這邊發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練習一的第1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23頁練習五1-9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會解答簡單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條件和問題,排出多余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P22第2題。

  [本題中的多余條件我們已經走了15分鐘了寫在旁邊,便于學生發現。學生能很快選擇出題目中需要的信息,解決問題。]

  二、解決實際問題

  完成教科書P22第4題,本題中多余條件和有用條件寫在一起,位置隱蔽,需要。

  [讓學生觀察畫面,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全班訂正。]

  三、完成教科書P22第1題

  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進行編題。(小紅和小麗每人要寫15個大字,小紅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小麗還要寫6個字,她已經寫了幾個字?)

  [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對。]

  [引導學生學會多次運用有效信息,體會條件與問題之間的聯系,正確解決問題。]

  讓學生將兩道題的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清楚,再列式解答。

  [然后比較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強化問題結構,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

  四、完成教科書P21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在指定的時間內檢查學生的計算質量,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給予表揚。]

  五、完成教科書P23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教師任意指一兩題,請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六、完成教科書P23第8題

  七、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23第5、7、9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練習中讓學生發現加法與減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并能靈活運用解決實際問題,突出了想加算減法的思維過程。學生對這一思維方式逐漸得到了認可。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解決問題二》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解決問題》教案10-31

關于一年級上數學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1-29

一年級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9-25

數學《用解決問題(二)》說課稿06-15

《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教案12-17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精選】03-24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說課稿02-12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解決問題(三)》精品教案07-13

數學教案解決問題的策略06-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乱偷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