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時間:2022-07-26 16:05:4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小班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了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能夠理解細嚼慢咽這個詞。

  活動準備:

  《小貓吃魚》的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 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象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 講故事的前半段。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貓媽媽帶著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打開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著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里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么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2) 請幼兒看故事圖片,教師提問,組織幼兒討論。

  師:小貓為什么會被魚刺卡住?誰來熊貓醫院看病?小狗為什么會被小骨頭嗆著呢?

  (3) 講故事的后半部分,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咽。

  貓媽媽說:“今天小羊過生日,它為好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它們喜歡吃的東西,朋友們非常高興,就一邊吃一邊唱呀,說呀,玩呀,結果被魚刺卡住了,被小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對小貓、小狗說:“吃東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邊吃邊玩。吃到嘴里的東西要細嚼慢咽,不要著急,記住了吧?” 小貓、小狗記住了熊貓醫生的話,又高高興興地參加小羊的生日祝賀會了。

  2、了解安全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吃蛋黃等的正確方法。

  (1) 請幼兒看故事圖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要注意什么?為什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怎樣吃煮雞蛋的蛋黃?

  教師小結:熊貓醫生提醒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不能邊吃邊說邊玩,吃到嘴里的飯菜應細細地嚼爛,慢慢地咽下,不能著急。如果邊吃邊玩或一口吃下蛋黃,容易被卡住或嗆著。我們小朋友也應該這樣做。

  (2)總結吃魚的方法。

  師:魚是我們小朋友喜歡吃的食物,但是它的身上有許多魚刺,怎樣吃魚就不會被魚刺卡住呢?

  教師小結:在吃魚的時候,要把能看見的魚刺先取出,然后吃進嘴里,當你感覺還有魚刺時,要慢慢吐出。飯和魚不混在一起吃,便于取出魚刺。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名字,聽到名字要應答。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交流自己的名字。

  1.xxx 小朋友。

  2.xxx 小朋友在哪里?

  3.xxx 來了沒有?

  二、老師介紹自己的名字。

  1請幼兒猜猜、叫叫老師的名字。

  師:小朋友,我是什么老師呀?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就是我自己。

  三、師生互相說說自己的小名。

  1.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小名。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名,小名就是爸爸媽媽在家里是怎么叫你們的,誰來說說他的小名叫什么?

  2.老師介紹自己的小名。

  師:老師也有自己的小名,我的爸爸媽媽在家里叫我XX。

  3.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大名,有的孩子還有小名。不管什么人叫到你的名字,不管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你都要應答。

  四、觀察圖片,內化遷移。

  1.圖片1:媽媽叫寶寶吃飯。

  師:看看圖片上面媽媽下做什么?寶寶應該怎么做呢?

  2.圖片2:爸爸叫寶寶洗澡。

  師:看看爸爸在做什么?他在喊寶寶做什么?

  3.圖片3:媽媽叫寶寶睡覺。

  師:晚上了,媽媽鋪好床,寶寶應該干嘛了?寶寶要怎么答應媽媽呢?

  4.教師以歌曲形式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名字,使幼兒對之產生一定的興趣,孩子在這次活動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兒都爭先恐后。在活動中,有些幼兒能清楚、響亮、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但有少數幼兒表達不清楚,甚至不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兒膽子比較小,所以話到嘴邊又不感說出來。通過這次活動,老師對全班幼兒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一些膽子較小的幼兒給予鼓勵、幫助,多讓他們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同時,教育一些膽子大、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膽子小、表達能力差的孩子,縮小兩極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兒共同進步。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對探索聲音奧秘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能自信地表達自己聆聽聲音后的感受;

  3 、能跟琴學唱歌曲《兩只小象》,體驗集體演唱的樂趣;

  4 、能根據歌曲要求填唱象聲詞,將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叫聲比較形象地表現出來。

  重點:

  1 、對探索聲音奧秘產生濃厚的興趣;

  2 、能跟琴學唱歌曲《兩只小象》,體驗集體演唱的樂趣;

  難點:

  1 、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

  2 、能自信地表達自己聆聽聲音后的感受。

  活動準備:

  1 、教科書、鋼琴;

  2 、課件、各種能發出聲音的教具:如打擊樂器、紙等。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教師彈奏歡快的音樂,學生邊拍邊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二 、感受:

  1 、猜謎導入:

  “小朋友們,我想請你們猜個謎語,它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

  “東面一個洞,西面一個洞,從來不照面,消息真靈通。”(耳朵)

  對了,爸爸媽媽給了我們兩只小耳朵,小小耳朵用來干什么?(聽

  聲音)

  2 、聽聲音(出示課件)

  讓學生聽辨課件里“聲音屋”發出的各種聲音。猜猜是什么

  聲音?

  三 、體驗:

  1 、請小朋友上臺模仿各種聲音。

  課件中放出各中圖片,讓學生模仿出它們的聲音來。

  2 、律動(音樂《兩只小耳朵》)

  通過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四 、表現:

  1 、導入。

  “聲音屋出來,小主人將帶你們去一個更好玩的地方。(出示

  課件)對了,我們來帶了“小動物快活林”。小動物聽說小朋友們

  來了,想和小朋友玩個捉迷藏的游戲,你們聽聽它們的叫聲,猜

  猜他們是誰?再讓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的叫聲。

  2 、演唱歌曲《兩只小耳朵》。

  1)、先有節奏地讀歌詞一遍。

  2)、邊聽音樂邊律動邊讀歌詞,再次熟悉旋律。

  3)、跟著旋律唱歌曲《兩只小耳朵》。

  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到了奇妙的”聲音屋“,聽到了很多的聲音,

  還到了“小動物快活林”和小動物們一起玩了游戲,你們覺得開

  心嗎?請你們一定要記住。我們聽聲音全靠——“兩只小耳朵”。

  好了,讓我們跟小主人說再見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養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活動準備

  一、開始部分

  1.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呱呱筒。

  老師將樂器藏在身后,發出刮奏樂器的聲音,請小朋友聽一聽、學一學這種聲音,并猜一猜這個樂器的.名字。

  2.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1.看提線紙偶戲《大象和蚊子》。

  教師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線將小鈴鐺和紙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紙偶大象,注意突出大象胖胖的形象。

  (伴隨著樂器進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動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記憶故事的作用。)

  3.分角色表演故事。

  (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表現出來。)

  三、結束部分

  再次表演,大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從認識樂器到自選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展區。由老師帶領、引導,到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表演,幼兒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四、延伸活動

  在表演區投放樂器、木偶和靠墊,鼓勵幼兒在表演區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的制定: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依據本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制訂了以下目標:1.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能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2.認識呱呱筒、手鈴、小鼓的名稱,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3.養成傾聽的興趣和習慣。

  重難點的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理解。難點是: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對幼兒和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后,就如何突破重難點提出了有效的指導方法。如在第二個環節中,我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輕松突破了重難點,優化了活動內。

  教學方法: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體驗法和介入法。情景體驗法是以興趣為催化劑,以樂器的聲音、肢體的動作、故事的情節帶動幼兒一起參與角色游戲,注重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具有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興趣。通過介入法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進一步提升了幼兒語言的運用能力。

  活動過程的組織: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進入活動,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個環節是教師伴隨著樂器進行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動有趣,不但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還能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第三個環節是以樂器在故事中發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種不同的聲音起到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記憶故事的作用。角色表演中孩子們戴上小手鈴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鈴使幼兒很快進入到角色之中,并將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表現出來。從認識樂器到角色的表演,總有新內容、新要求,幼兒始終有最近發展區,他們的傾聽、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和發展。

  活動的不足: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讓孩子們自選角色表演,在以后的引申活動中應讓幼兒多自由表演。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一些我看不到的不足,望各位同仁指正。

  小百科: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大象的皮層很厚,但皮層褶皺間的皮膚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蟲叮咬。象牙是防御敵人的重要武器。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學習詞:橡皮膏、接、撐、扶、抓。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日常生活中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3、嘗試學習設計安全標志。

  設計意圖

  由于小朋友都喜歡探索周圍的新奇事物,加上他們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比較弱,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又由于家長的溺愛,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依賴,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我們選擇了"橡皮膏小熊"這一活動內容,引導幼兒講講小熊受傷的原因,同時通過設計標志使幼兒了解如何避免事故的發生,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知道一些粗淺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 貼著橡皮膏的玩具小熊。

  2、 每人一盆已切割成小塊的圖片。

  3、 圖文傳送器,圖片四幅。

  4、 畫紙、蠟筆。

  5、 課前已認識過一些標志。

  活動過程

  1、 出示貼著橡皮膏的玩具小熊,引起幼兒的好奇。

  學習詞:橡皮膏。

  2、 通過玩拼圖游戲,讓幼兒找出小熊受傷的原因并說出來。

  3、 利用圖文傳送器出示圖片,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中的角色,初步理解小熊在活動中沒有保護好自己所以受傷了,并學習詞:接、撐、扶、抓。

  4、 組織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5、 幼兒設計安全標志,并與大家分享設計成功的快樂。

  A、 幼兒設計標志。

  B、 把個別幼兒設計的標志放到圖文傳送器上向大家介紹。

  C、 鼓勵幼兒把自己設計的標志向聽課的老師介紹。

  活動延伸

  1、 把設計出來的標志張貼在相應的地方,以引起全園小朋友的注意,提高全體幼兒的安全意識。

  2、 鼓勵幼兒繼續設計各種安全標志。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禮儀教案:喝水08-23

小班教案:網魚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07-13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教案:《巨人的鞋》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活動教案:《奇妙的聲音》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英語活動教案:Myface08-24

小班教案 | 小班認知教案:小熊請客08-24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怪汽車》教案08-24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我的小汽車》08-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 亚洲区精品中文字幕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 五月天精品一区 | 免费h片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原创国产中文AV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