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由來、民族傳說和中秋節的過節習俗。
2、通過吃月餅讓學生喜愛并記住這個節日。
3、畫出你心中的中秋節。
(二)活動準備:
學生通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了解一些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三)活動過程: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要說一首兒歌,請你們來猜一猜。
迎佳節,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這首兒歌中說到的佳節,是什么節中秋節!(板書)中秋節的來歷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的傳說嗎師:今年的中秋節準備是怎么過師:同學們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這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級里的同學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班一起過,有一點可惜,是嗎好不好師:你們知道別的地方的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學生把收集的資料在班上交流)師:同學們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這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級里的同學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班一起過好不好師:過中秋節,我們要吃什么師:我們不但要吃月餅,還要在吃月餅時聽一首好聽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餅有關的,叫《爺爺為我打月餅》,好嗎但是,在吃之前,我們要先來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這個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面,有好東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還是先給別人吃呢你想給誰吃師:我們不光要送出月餅,還要送出我們的祝福,送出我們的親情,在贈月餅時,要對對方說一句祝福的話并做一個令人感到親熱的動作。平時你用什么動作表達自己和別人的親熱師:現在我們可以下位子去向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擁抱他,并對他說一句祝福的話。我會給大家發月餅、放歌曲。但是,呆會兒音樂一停,我們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動,教師同時發月餅,放音樂)許中秋心愿師:我們的中秋節快要過完了,最后,讓我們來許下一個中秋節的心愿吧,(全班閉上眼睛許愿)誰想把自己的心愿告訴大家課后延伸:把心愿告訴爸爸和媽媽并畫出你心中的中秋節。
一、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中秋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個節日,幾乎每個家庭或簡單或隆重地會對這個節日進行慶祝。因此在設計本次中秋節的拓展方案時,我由談話引入一些學生熟知的中秋習俗,并通過課前準備,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中秋的資料,可通過向長輩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也可到圖書館或書店查閱有關書籍,還可上網查詢等等,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一些平時不太了解的中秋節的知識。同時,通過課上學生間的交流,使他們學到更多的中秋節的內容。當然,教師也是其中的參與者,幫助學生把所找到的資料和他們一起進行適當的篩選和概括。通過這種師生互動的活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盎然,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學科滲透在活動中注重學科滲透,如聽故事,說心愿這個環節,結合平時語文學科中語言訓練的要求,讓學生在說出自己心愿的同時,請他們注意語言的規范和優美,從而使自己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后輔以電話的形式表達,并提醒他們運用禮貌用語,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復習了日常打電話的整個過程,而且又在其中滲透了禮的教育。
(三)突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最后一個環節了解有關月亮的知識中,我一改傳統的由老師介紹的方法,由一學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當一回小老師,組織整個環節的活動過程,包括提問布置任務、組織歸類展示、歸納板書等等。學生與學生之間因為年齡相同,更容易接近,整個課堂呈現了一種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在這一系列的生生互動中,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一浪高過一浪,不僅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其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從而懂得了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課前準備:師生通過各種途徑尋找中秋節的資料。(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習俗、詩歌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交流中秋節的習俗1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2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3大家一起分享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吃月餅、賞月、觀潮、燃燈、玩兔燈、祈福等)
(二)聽故事,說心愿1教師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配樂)2學生打電話與嫦娥姐姐說說心里話。
(1)出示聽話說話要求:仔細聽,牢牢記,說清楚、說完整。(讓學生充分拓展思維、開拓思路)
(2)說話時注意講電話的禮儀。
(3)教師及時輔導點評,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優美性。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三)了解有關月亮的知識
1、教師介紹宋朝著名的詩人蘇軾寫的優美詩篇《水調歌頭》。(學生齊誦)
2、月亮博士給同學講一講月亮的奧秘。
(1)月亮博士請同學們把自己見到過的月亮的形狀畫下來,并把它剪下來。
(2)把同學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狀歸類,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學交流從地球上會看到這些不同形狀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歸納。
(4)同學交流月亮的名稱,月亮博士邊歸納邊板書。
(四)教師小結,師生一起品嘗自己購買的中秋食品,共同歡度中秋。(音樂起)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傳統故事、傳統活動,知道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
2、正確對待中國傳統節日和外國節日,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文化娛樂活動,針對如何更好地慶祝中秋節的論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3、從不同途徑搜集節日的信息,對中秋節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中秋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中秋月圓”的原因。
2、體會節日背后的歷史含義和文化底蘊,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3、對民族傳統佳節產生進一步了解和參與慶祝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民風民俗、名言佳句。
教學過程:
一、以圖激趣,導入:
1、媒體出示:中秋圓月、背景音樂
2、師:看了圖,你想到了什么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中秋呢
板書:中秋月圓
3、小結:圓圓的月亮象征著團圓,中秋節也是中華民族象征著團圓的傳統節日。所以,我們把圓月和中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
二、聯系自己,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么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探究學習。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學生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表達一份孝心。)
③小組討論: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長輩,爭獲孝敬章)
3、小結:你們的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三、了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于中秋節的資料,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嫦娥奔月的故事;
唐明皇想念月宮;
谷物豐收,人們拜祭;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說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4、出示:中秋月亮的圖片
思考:每個月的農歷十五都有圓月,為什么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說說你的想法,在書上找找答案。
5、小結: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特別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6、中秋早知道。
(1)指導學生學會查閱日歷,了解今年中秋節的具體時間。
①小組合作:查一查今年的中秋節。
②了解公歷與農歷的區別,并在日歷上加以辨認。告訴學生:中秋節指的是農歷,與每年公歷的日期都不一樣。
③查看日歷,將日歷中上下日期對應起來,找到今年的中秋節是公歷的幾月
幾號。(公歷:10月6日)
(2)說說兩個特殊的日子。
師:今年的中秋節是10月6日,正好在國慶長假中。2002年的中秋節正好是10月1日,還記得是怎么過的嗎2005年的中秋節是9月18日,你知道9月18日是一個怎樣的日子
媒體出示:勿忘國恥
學生討論交流。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4
一、班會主題。
“我們的節日——中秋”經典誦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活動建議。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置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中秋節,通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民俗節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的準備,通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后拓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了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中秋節,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歌曲:《但愿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信息。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主持人“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首先以歌曲《爺爺為我打月亮》引出班會主題;
2、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
3、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一)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甲:你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請聽故事《中秋節的來歷》(同學說中秋節的來歷)
乙:噢,原來中秋節是這樣來的,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二)聽故事《嫦娥奔月》
甲:中秋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乙: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在就讓同學來介紹一下,請聽故事《嫦娥奔月》(同學說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個善良的仙女,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難。
乙:中秋吃月餅也是為了紀念朱元璋月餅起義,希望嫦娥一家團圓的民間傳說。
(三)競猜中秋燈謎
主持人2:同學們,中秋夜,明月高懸,桂香浮動,民間有賞月猜謎的習俗。下面和中秋有關的謎語你會猜么?
中秋菊盛開(打一成語)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十五的月亮(猜成語)
月亮里的桂樹(打一成語)
(四)品誦中秋詩文
主持人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
(生誦詩歌)
全班:古詩吟唱:水調歌頭(歌曲:但愿人長久)
甲: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甲乙:《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四、第二主題。
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畫出自己見過的月亮形狀
五、小結。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
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2、月餅欣賞
(多媒體課件:月餅)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中秋討論會
討論:對于現在的高價月餅現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結: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中秋節與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嘗月餅。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6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核,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了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過程:
中隊長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中隊長: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么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于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中隊長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
中隊長: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講。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二、中秋佳節話月餅
品嘗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中隊長:你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2、舉辦月餅宴
中隊長:中秋節,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里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三、中隊輔導員總結
隊員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7
主題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環境創設:
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展示幼兒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一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和爸爸媽媽一起品嘗月餅,感受集體過節的快樂。
2、在父母的幫助下,利用瀏覽器瀏覽中秋節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中秋節的信息,進一步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3、學習用左右鍵控制游戲,喜歡電腦這種學習工具。
4、使父母認識到電腦不僅是孩子游戲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伙伴,并可以通過因特網幫助孩子拓展獲得信息的渠道。活動準備:月餅、水果若干網絡教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家長參與)
1、教師:各位家長大家好,感謝各位家長的參與。
我們今天的活動共有兩塊內容,首先我們邀請您和您的孩子一起到網上查找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第二個活動是慶祝活動"歡度中秋"。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班目前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歡度中秋",就孩子們收集到信息來看,大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口說的,也有一些有關中秋的圖片,內容不是很豐富。
我們覺得網絡是一個資源豐富的信息庫,所以邀請大家陪同我們的孩子一起到網上去看看各個地方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向親戚朋友發送電子賀卡以示慶賀。
讓我們的孩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樂趣。家長們可以用幫助孩子們打字、讀資料的方法想孩子們介紹,也可以根據孩子們想知道的信息有目的的去查找。
二、"歡度中秋"資料搜索
(以下由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小朋友們,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天的月亮最最圓,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
爸爸媽媽今天會幫助我們了解許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小朋友想知道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都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到網上去查,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我們向親戚、朋友送上中秋節的電子賀卡。
三、資料展示
教師利用液晶投影儀展示家長們搜索到的資料。教師展示老師搜索到的資料。
下面我們先一起來唱一首歌《爺爺為我打月餅》。
面讓我們一起來團團圓圓過中秋,品嘗月餅和水果,欣賞月景吧。播放名曲《二泉映月》
欣賞活動
活動中請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神秘的月亮。"啟發幼兒講述節前、節后月亮的大小變化。
網絡游戲:嫦娥奔月
(用左右鍵控制嫦娥的移動去接住樹上掉下來的月餅,每接到10個月餅嫦娥就往上升一階,直到爬上月亮。如果不小心接到炸彈,嫦娥就要掉到地上,重新開始。)
射日賞月:傳說中月亮里有一只小兔子,它在干什么呢?森林里的小兔子想模仿月亮里的小兔子,它想的對不對呢?小兔子
【中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相關文章:
中秋主題班會設計教案07-08
祖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06-10
“走進傳統節日春節”主題班會教案02-02
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教案08-31
中秋節主題班會優秀教案09-13
中秋節的主題班會教案09-13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07-22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09-16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