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三課時》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三課時》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課題:
十幾減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8個,還剩幾個?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8 = 4
(5)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鞏固破十法)]
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鞏固想加法算減法)
3、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有了十幾減9一課作基礎,學習十幾減8就減低了難度。孩子們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圈一圈,擺一擺,從而使學生建立了減法的模型。為今后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個別同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待提高,平時要加強口算訓練。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三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04-09
《20以內退位減法》教案06-15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案04-09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三課時》教案范文06-25
20以內退位減法復習教案10-09
20以內退位減法說課稿08-24
《20以內退位減法》說課稿07-25
《20以內退位減法》說課稿03-22
20以內退位減法-說課稿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