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截取事物狀態中最鮮明的片段,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
2、感受西雙版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體會作者表達了熱愛祖國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1、重點:學習本文截取事物狀態中最鮮明的片段,用小標題來構建文章。
2、難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配合。
教學設想:
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作一般性的引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
播放音樂《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展示圖片,創設情境,介紹西雙版納。
優美的旋律引起我們無盡的遐想,美麗的畫面能讓我們身臨其境。西雙版納位于中國云南省南端,她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李舵的《美麗的西雙版納》,一起暢游一番。
二、正音正字
傣族雪茄狼狽村寨賄賂祈求
三、整體感知,感受美
1、組織學生自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西雙版納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
2、說說課文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每幅圖畫的特征。學生思考、發言。
四、再讀課文,表現美
1、西雙版納因為其美,成為大家旅游度假的首選。對傣族人民來說,這是很大的機遇,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導游緊缺,決定到全國海選導游。今天來到我校招募導游,希望同學們積極應聘。
認真閱讀,結合文章的所寫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然后以導游身份介紹西雙版納。
2、其他同學評價剛才幾位小導游的導游詞,說出其中的優缺點。
3、根據以上講解,我們了解到西雙版納的美景可以分為哪幾種景觀?它們有什么特點?
自然景觀神奇秀麗
人文景觀質樸意深
五、品味語言
我們跟隨李舵領略到了西雙版納的美,這主要還要歸功于他那美麗的語言。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欣賞這些優美的片段。
例:(1)“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飄蕩。”提起神奇秀麗的西雙版納,誰能不為之心馳神往。到西雙版納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個夢。這次,我終于飛到了西雙版納,在那醉人的暖風中,觀熱帶雨林,涉瀾滄碧水,登傣家竹樓,拍下了一張張珍貴的圖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記憶……
賞析:“神奇秀麗”概括了西雙版納的景物特征,“心馳神往”寫出了人們對西雙版納的神往。“觀、涉、登、拍、留”用得十分準確傳神,表現旅游觀光行程之緊湊,方式之多樣,心情之愉悅。“一張張、一串串”又表明拍下的珍貴照片數量之多,收獲之大及留下的彩色記憶印象之深。(默看)
從文中任選一個詞語、句子或片段進行賞析,品其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
(自薦“賞析片段”,同學互評)
六、探究
文章有五個小標題——《高高望天樹》、《竹樓映藍天》、《嫵媚傣寨水》、《笑對生與死》,這是對剛剛欣賞過的版納風光習俗的概括,你覺得這五個小標題用得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如果不好,又是為什么?你能擬一個比它更好的標題嗎?
示例指導:“高高望天樹”這個標題有好有不足,好在“高高”二字指出了望天樹的特征,更隱含了作者的喜愛、仰慕等感情,不足在這部分內容似乎只有第一段寫了望天樹,第二、三、四段都與望天樹無關,不足以概括這部分內容。
學生選擇一個小標題自己先思考,再四人小組簡單討論交流一下,推薦代表發言,教師巡視指導。
七、總結
《美麗的西雙版納》一文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語言美的完美結合,整個一節課我們共同穿梭于美麗的熱帶雨林,感受著獨特的民俗風情,大家都陶醉在美麗的氛圍之中,在老師的眼中同學們個個都顯得很美。
如果大家都擁有發現美的眼睛,鑒賞美的心靈,創造美的言行,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八、布置作業:
同學們,相信你們也去過許多美麗的景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一處,也用生動的語言向大家展示它的美麗。(字數不少于300)
板書設計
美麗的西雙版納
望天樹——高高
自然景觀神奇秀麗
竹樓——映藍天
人文景觀傣寨水——嫵媚質樸意深
生與死——笑對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相關文章: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03-17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12-20
《美麗的西雙版納》經典教案07-16
美麗的西雙版納的教案07-19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12-20
美麗的西雙版納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美麗的西雙版納 教案教學設計12-06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設計08-13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設計08-24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11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