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1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名字叫《世界多美呀》。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注]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便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就被激發起來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配樂朗讀,邊聽邊想: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把拼音多讀幾遍)。
3.指名讀文,師生評議。
4.同桌輪讀,相互正音。
5.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
[注]經過一個階段的語文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讀書能力。此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開展一些自讀活動,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樣性。我通過聽配樂朗讀、自讀、指讀、輪讀、跟讀等方法,讓學生熟讀課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另外,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讀書姿勢,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理解課文,感情朗讀
1、朋友已把故事讀了好幾遍,現在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雞被美麗的世界吸引住了,現在我們就和小雞一起把這美麗的世界看個夠,好嗎?(學生戴上小雞頭飾扮演小雞)。
師:蛋殼里的小雞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一天天長大。它先是睡著的,(配上動作)漸漸地,漸漸地,小雞醒了,它揉揉小眼睛,向四周看了看,發現周圍一片黃乎乎的,于是,它就覺得——
(出示: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
指導朗讀,體會小雞的內心活動,讀出小雞的可愛。
3.老是呆在蛋殼中多沒意思啊!這時你們想干些什么?
(1)出示:它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
指名朗讀,(評價:你們才出生不久,力氣是那么小,啄起來可費勁了,誰再來試試?)再次指名讀。
(2)師述:小雞啄呀啄呀,終于啄出了一個小小的洞眼,讓我們趕緊伸出小腦袋,這一看可不得了,原來外面的世界這么美!
出示: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小學數學教案《《世界多美呀》教學設計》。
①輕聲自由讀,想象畫面。
②指名朗讀,其余同學在靜聽中努力想象畫面。
③帶著腦海中的畫面朗讀給大家聽。
(評價:聽了你的朗讀,我們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再讀,你們腦海中的畫,會更鮮艷,還會有好聽的聲音,試試看!)
④再次指名試讀。
⑤師:誰來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說。
⑥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讓我們張大眼睛,放眼望去,還能看到什么景色?
引導學生帶著感情說出“——是的。”如:花朵是紅的,稻子是金燦燦的……
4.世界真精彩呀,小雞可高興了,急著想干嘛?
出示:它用翅膀一撐,就把蛋殼兒撐破了。
(1)指名學生讀。
(2)學生上臺表演。
(3)指導朗讀。
5、雞慢慢從蛋殼里走出來,看著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紅艷艷的花兒……小雞情不自禁地想說——世界多美呀!(學生齊說)
[注]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在這里,我讓學生戴上頭飾當“小雞”,帶他們進入認識世界的情境中,感悟到語言文字之美,并通過體會小雞的內心活動,認識到世界的五彩繽紛,并由衷地熱愛這個世界。
6、伙伴們,世界那么美,我們用筆把它畫下來,好嗎?(學生分組繪畫)
7.誰愿意把這美好的景色介紹給大家聽呢?
指名學生上臺演說。
[注]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美好的生活畫面需要用五彩斑斕的筆和詩一般的語言來描繪。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讓學生通過想象,學習用文中的語言來說說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內化課文的語言。
四、熟讀成誦,積累內化
1.利用插圖指導背誦。
2.閉眼想象背誦。
五、總結深化,指導說話
在大自然中,美無處不在,請你在平時留心觀察,然后把看到的美麗世界向同學說一說。
[注]總結時抓住課文的主要特點,引導學生去觀察,去描述。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六、學寫生字,培養習慣
1.出示本課的生字,指名認讀。
2.學生在書上描紅。
3.交流書寫筆畫,在《習字冊》上認真書寫,注意書寫姿勢。
[注]寫字時,時刻提醒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2
執 教: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青山小學 肖月娥
點 評:遼寧阜新教師進修學院 趙彥(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羊”字頭。
(3)了解小雞在雞蛋里發育直到破殼而出的常識,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從生活經驗入手,精讀感悟;培養觀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 朗讀、小雞對周圍世界認識的變化。
(二)教學戰略
1、教法選擇:講授、討論、隨文識字、啟發引導、多媒體輔助。
2、學法引導:一邊讀一邊想、觀察、分析、體驗。
3、課堂組織形式:師生互動,集體合作,個別輔導相結合。
4、教具媒體組合應用:雞蛋;多媒體課件;幻燈片;生字、詞卡片。
5、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向家長了解小雞小鴨的孵化常識。
(三)課時布置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雞蛋,把它放在雞***懷里,過了些日子會發生什么變化?
(引導同學說出不同的答案,要讓同學明白不是所有的雞蛋都會變成小雞。)
[這是以問題引發興趣的。雞蛋能孵化出小雞,同學有這樣的生活常識,但有的雞蛋不能孵化出小雞,同學不一定知道,如何讓同學明白,看來是有難度的。假如同學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顯然影響下面的教學進程。]二、整體感知
1、課件播放小雞的孵化過程和配音朗讀,觀察了解小雞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
2、小雞來到這個世界后說了句什么?
[雞蛋是怎么孵化出小雞的,道理明白但過程是不知道的,通過直觀的課件演示,同學體驗了生命的過程,同時創設了情境,發生了好奇。
借助小雞的語言說出自身的話,這是生命對生命的體驗,是對生命的渴望,對生活的向往。]三、品讀課題
1、課件出示課題:“16 世界多美呀”
2、認讀“世界”、“美”。
3、試讀課題。提示:讀這個課題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讀好這個課題那些詞是關鍵?為什么?
4、對這個課題你是怎么體會的,讀出來讓大家聽一聽。
5、討論:什么叫世界?
(過渡:世界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小雞一來到這個世界它看到了什么?我們讀讀課文吧!)
[因勢利導,自然的揭示了課題。隨文識字,認讀“世界”、“美”,初步感知音、形、義。試讀課題“世界多美呀”,是以體驗為前提,再練習讀出感情色彩的。抓住關鍵詞“世界”討論,從而準確的明確的世界的含義,為同學理解課文內容奠定的基礎,]四、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音讀準字音,不認識的生字朋友用“ ”劃出,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同桌合作再讀,討論:小雞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3、匯報展示句子:
①蛋殼里的小雞先是睡著的,后來它醒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的。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
②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學習生字不只要讀準字音,而且還要認清字形、了解字義。所以,這一環節應給足時間,相互交流、相互檢測,教師也要注意效果的評價,加強反饋,打牢基礎。
問題盡量讓同學提出來,小組解決不了的再拿出來討論,假如同學提不出問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要寬泛,最好能牽動全篇。]五、品讀句子,讀中感悟
1、課件出示句①:
蛋殼里的小雞先是睡著的,后來它醒了,看見四周黃乎乎的。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
(1)認讀:“小雞”、“黃乎乎”。
(2)品讀感悟。假如你是小雞看見四周黃乎乎的,會有什么感覺?把你的體會讀出來讓大家聽聽,還可以配上動作。
(3)齊讀句①。
(設問過渡:這是小雞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世界?蛋殼外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抓住關鍵的句子,讓同學朗讀感悟,這是很適用的方式。朗讀的同時要注意積累,特別是新出現的詞語,要讀熟,且要理解。讀有所感、讀有所思、讀有體驗、讀有語感,這是閱讀的根本。教師讓同學以假想的方式體驗小雞的內心,這是生命的交流與溝通,展示了小朋友的心靈。配上動作扮演讀,符合兒童的心理,同學一定能讀得有聲有色有情。] 2、課件出示句②:
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識字:你會讀這個句子中的那些生字、詞,愿意當小老師領大家讀嗎?同學自主認讀“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
(2)品讀感悟。你想用什么語氣讀這個句子?為什么?讀讀看,讓我們也感受這蛋殼外世界的美。
過渡:多美的畫面呀!讓我們一起來贊美它吧!
(3)齊讀句②。
[緊緊抓住識字和積累詞語展開學習活動,不只是重視了語文的基礎性,而且也是在滲透生學習方法。由詞到句到讀,這是一個訓練的過程。怎么讀,教師沒有盲目的指導,而是讓同學自身體會、討論,體現的同學的主體性。] 3、小結學法:剛才我們一邊識字、一邊讀句子,知道了小雞眼里的世界是怎樣的。你們還有不認識的生字朋友嗎?
4、認讀:“很久”、“站”。
(過渡:生字朋友我們記住了,現在大家一起朗讀課文。注意,這次要讀得通順、流利、還要有感情,有信心嗎?)
[由滲透學法,到總結學法,體現了由教會到會學的過程。學法的總結應讓同學自身來完成,盡管說的不全面,但是同學自身發現的,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能力。盡量防止齊讀,齊讀不利于讀出個性]五、朗讀全文
1、齊讀課文。
2、指讀,評議。
3、小結:小雞看到得只是世界得一小局部,更多得美景等著它去發現。
[誰想讀誰就讀,誰愿意讀,就站起來跟著讀。沒有參與的,老師再提議他大膽的讀。這樣面向的是全體。]六、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美”。
(1)分析“美”的結構、字形和“羊”字做偏旁的變形。
(2)練寫“美”字。
(3)展示作品。
2、出示生字“世界”。
(1) 讀筆順表,自主練寫“世界”二字。
(2) 展示評議。
[寫字指導要扎實,體現過程性。應先讓同學看書,自身觀察字的結構和規律,特別注意生字各局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同學先說說,老師根據同學的要求,有重點的邊講邊范寫。一定注意讓同學看老師的操作,讓同學臨摹。]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操作題(以下任選一題)。
(1)畫一畫小雞的孵化過程和小雞眼里的世界。
(2)請家長幫助收集有關小雞孵化的圖片或資料。
[作業 有選擇性,實踐性,拓展了同學的知識與視野,開發了同學的想象力,關注了小雞的未來生活。]綜述:教者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關注了同學全面素質的提高。教學過程 體現了以問題為情境,以品讀為手段,以合作為促進,以體驗為歸宿,重自主、重朗讀、重積累、重感悟、重實踐。主張從同學的生活入手,以生命來體驗生命,放飛同學的精神世界,從而激勵了同學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考慮:課堂教學是師生一起建構的.,關注的是同學原有的認知和經驗,注意引導同學自我發現問題,自我解決問題,培養同學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教學活動的展開,多與同學商量,讓同學提出怎么學習,注重同學自我的選擇性。(當然,低年級同學這樣操作有難度的,但教師要有這樣的意識,長期的培養下去,同學自然的就生成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與研討
【】【】【】【】【返回頂部】
[]
[]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3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堂9個生字,6個二類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小雞的孵化過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生自由說)
2、有一只小動物也說“世界多美呀”,板書課題。
(1)讀準“世”的音,是翹舌不是平舌音。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后,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你們的問題答案就在書中,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5、錄音機范讀。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用小括號畫出來。
要求: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己讀讀生字詞,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2)正音。
翹舌音:站、湛、澄。 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 邊音:麗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再讀一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1、再指名朗讀課文,邊聽邊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動物的說的?
2、它是什么情況下說的?
3、你也能像剛才阿姨一樣,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嗎?
老師也為你配上音樂
4、自讀,指讀,賽讀。
5、全班齊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書讀得好,字能寫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鞏固生字讀音。
2、教學“羊字頭”、“田字頭”。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的筆順并描紅。
4、反饋檢查“世、美”的筆順。
5、指導寫字。
在學生自己仔細觀察的字形,并說出生字書寫時關鍵筆畫的基礎上,重點指導“手、世、雞、美”
6、師范寫以上四個字,學生描紅,臨寫。
7、生寫剩余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誰說的?
3、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
2、讀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誰能用“先……后……”說說小雞在蛋殼里的活動?
4、它怎么會認為世界是黃色的呢?它認為世界美麗嗎?
5、滲透小雞在雞蛋里怎樣孵化的小知識。指導有感情朗讀。
6、你現在能不看書,背一背嗎?
指導背誦
三、細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雞啄殼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讀出這種吃力的語氣嗎?
4、小雞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中哪些詞是表示顏色的?
(3)“藍湛湛”和哪種顏色相同?
通過觀察天空理解“藍湛湛”。
(4)同學們,你們看看這綠茵茵的樹木看上去怎么樣?
A、和老師發給你們的絨布有什么相同之處?
B、哪些景物又是綠蔭茵的呢?
(5)圖片示:上面是一條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條綠而渾濁的小河)
A、你認為哪條小河是碧澄澄的?為什么?
B、學生交流、討論
C、還能說說ABB的詞嗎?
5、看到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現在是蛋殼中的小雞,你會怎樣說?怎樣做?
6、那么讓我們把美麗的景色記下來。
7、指導有感情得背誦。
四、細讀第三自然段
1、蛋殼中的小雞跟你們一樣,迫不及待地鉆出來了!
老師范讀第三自然段。
2、聽完后,你感受了小雞非常想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4、你們能把小雞這種急切、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現在,我們也來做只小雞,做做出殼的動作。
指導邊做動作邊背誦課文。
五、細讀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雞看到如此美麗的世界后,會說些什么?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誰愿意當當這只小雞來贊贊這美麗的世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總結
1、學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2、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我們把這么美的課文用腦子記下來吧!
齊聲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黃乎乎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4
一、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聽,誰來了?
A喵喵喵。(小貓)我們一起來學小貓叫一叫。師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學貓叫。
同理學小狗、鴿子、青蛙叫聲。
(動作加叫聲,激發學生興趣,自然進入課題。)
B嘰嘰嘰。這是誰啊?出示圖。多可愛的小雞啊!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
嘰嘰,嘰嘰,小雞是在說-----世界多美呀!(齊讀)
2學生字。
A課題中有三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世、界、美
B這幾個生字怎么記住它?
交流。師板演,學生書空。
過渡:小朋友,世界多美呀!小雞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呢?它為什么說世界多美呀?讓我們趕快讀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根據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請小朋友們打開書101頁,根據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標好自然段序號。)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聽讀要求必須具體說明,讓其養成認真讀,認真聽的好習慣。)
2檢查詞語。
看,小雞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
出示:世界 黃乎乎 小雞 很久 碧澄澄 綠茵茵 藍湛湛
① 小老師領讀,其它學生跟讀兩遍。
② 去拼音開火車讀。
③ 齊讀
3生字難不倒大家,下面我們來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出示指名讀,評價。(注意兒化音)
4小朋友,想讀讀課文嗎?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① 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4個)老師請4位小朋友來讀課文。其他小朋友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讀錯。
②指名分自然段讀,讀完一段評價。(字詞讀音、漏字多字、是否通順)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體會雞媽媽孵蛋的不易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雞媽媽也笑瞇瞇地在表揚我們呢!
瞧,雞媽媽在干什么呢?
①出示圖和句子,指名讀。
②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雞媽媽孵蛋要孵很多天,時間長)
“許多天”是什么意思?(很多天) 你們猜,要多少天?
誰能來通過朗讀來讀出時間的長呢?指名讀。(你來,你來…)齊讀體會。
③ 雞媽媽那么長時間,一動不動地蹲著,要蹲二十多天孵小雞,從這里你又體會到什么?(很累,很辛苦)
④ 是呀,雞媽媽真是不容易啊,它太辛苦了!
我們一起來用朗讀來讀出雞媽媽的辛苦!
齊讀。
2了解小雞在蛋殼中的世界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蛋殼里的雞寶寶在媽媽的精心照顧下也一天一天的長大了。那小雞在蛋殼里干什么呢?
① 出示:小雞先是( ),后來( )。看圖。我們一起來演這只小雞。
② 出示句子。什么是“四周”?(就是前后左右,我們的周圍)
③小雞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抬頭往上看是( ),低下頭看一看是( ),轉個身往左看是( ),再往右看是( )。啊,四周都是黃乎乎的呀!哦,這就是小雞的四周啊!讓我們再睜大眼睛看遠一點,你看到了什么?(到處都是黃乎乎的)
③ 引讀:這時,小雞想: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出示句子)
小朋友,此時此刻,小雞的 “整個世界”是指哪里呢?(蛋殼里)
小雞現在只看到黃色的世界,如果是你,你愿意待在這黃乎乎的蛋殼里嗎?(不愿意!)
為什么不愿意呢?指名答。(蛋殼里小,很悶,太單調)
過渡:小雞也不甘心啊!那小雞會怎么做呢?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體會小雞啄殼的艱難、不易
① 小雞怎么做的?(用小尖嘴啄)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② 我們一起和這只小雞一起來啄蛋殼吧!
我們的手指是小雞的小嘴,課桌是蛋殼。開始吧!
A啄一下,啄兩下,再啄一下,蛋殼一動不動呢,繼續啄!
B啄一下,兩下,三四下!啊,蛋殼晃了一下了,加油啊!
C一下,一下,再一下。大家用點力氣啊!蛋殼有點小的裂縫啦!加油小雞們!
③ 啄了這么久,小雞們,你有什么感受嗎?
(硬,哦,一會要再用點力;疼,小雞的嘴比我們嫩多了,還要疼呢!
累,那你想放棄嗎?不想,你真是只不怕困難的小雞!)
④你們還想啄嗎?我們一邊讀一邊啄。
師生共同表演:
A 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加油啊,還沒破呢!再來!
B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裂縫很明顯啦,繼續啊!再用力啊!
C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啊,蛋殼終于被我們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啦!
啄了這么久才被我們啄破,小雞們,你想說些什么呢?(真累,真難,好辛苦啊!)
你能用朗讀把辛苦讀出來嗎?
指名讀,評價。(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也聽出來小雞啄殼真的很辛苦。。。啊,老師聽出來了,你真是只勇敢的小雞啊,這么硬的蛋殼都被你啄破了…)
好,我們一起來做這只勇敢的小雞讀一讀。齊讀。
(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這一環節,通過表演,讓學生親身體會小雞啄殼的不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想法和體驗。)
2從洞眼看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
師:蛋殼終于破了,小雞們,你們高興嗎?快,湊到洞眼前去看外面的世界吧!
① 從這小小的洞眼中,你看見了什么呢?
指名回答,板書:藍湛湛 綠茵茵 碧澄澄
出示第3句。它看見天空……小河是碧澄澄的。齊讀。
② 比較圖片,理解藍湛湛。
我們一起來看看什么是藍湛湛的天空。哪個是藍湛湛的天空?為什么?
還有什么景物是藍湛湛的呢?(大海)
比較圖片,理解綠茵茵。
我們來看看哪個是綠茵茵的(很綠,而且樹木很茂盛)
還有什么景物是綠茵茵的?(小草、草坪…。)
④ 比較圖片,理解碧澄澄。
哪個是碧澄澄的小河?為什么?(很亮、很透)
⑤ 感情朗讀。
小雞看到的世界美嗎?(美)你能把用你的朗讀把美讀出來嗎?
指名讀。評價(讀得還不夠美…聽了你的朗讀,老師覺得天空更藍了,樹木更綠了,小河水更清了…)
⑥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
像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這樣表示顏色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嗎?
(紅彤彤、黑乎乎、金燦燦、綠油油、黑漆漆、白花花、灰蒙蒙、…。)
除了這些,你能說一些表示顏色的其他的詞語嗎?(瓦藍瓦藍,火紅火紅…)
(根據低年級兒童年齡及思維特點,從直觀、形象的圖入手,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及聯系生活學習語文的能力。)
⑦ 小朋友們,小雞看到的景色很多,為此,老師把它看到的景色編成了一首小詩,誰來幫老師把它填完整?自己先練習說給同桌聽。
出示填空:( )是( )的……
交流。指名回答。
(這一環節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帶著這種體驗來接觸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發揮想象,積累了詞語,內化了課文的語言。)
總結: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小雞看到的景色真多真美啊!所以它說---世界多美呀!
五、作業
畫出你眼中的美麗的世界,并寫上一、兩句話。
板書:
藍湛湛
17 世界多美啊 綠茵茵
碧澄澄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學習部首“鳥字旁、提土旁、立字旁、學寶蓋、點橫頭”。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大千世界和生活的熱愛。
4、培養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難點】
培養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激發學生對大千世界和生活的熱愛。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1、誰能夠說說自己眼中的世界有多美?(聯系學生生活,貼近教材內容)
2、板書課題
(1)題目是什么意思?
(2)用什么樣的語氣才能讀出題目蘊含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領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3、認讀生字;
4、指名范讀課文。
三、變序教學,深入領悟
1、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
(1)細讀課文,劃出文中和題目“世界多美呀”有相同詞(組)的句子。
(2)世界有多美?
(3)小雞真的會說話嗎?“嘰嘰,嘰嘰”是什么意思?
2、指導學習第二、一自然段
(1)“藍湛湛的、綠茵茵的、碧澄澄的”分別是什么?(提示學生細讀第二自然段)
(2)小雞是怎么看到的?它原來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
(3)小雞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后又是怎么想的?你能夠讀出小雞的感受嗎?
(4)“嘰嘰嘰”是什么意思?(指導認識象聲詞)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象聲詞?
3、延伸
你想對看到這個美麗世界的小雞說些什么?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指導書寫生字
六、小結
七、作業
1、把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寫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2、讀一篇文章,做好讀書筆記。
附板書:
藍湛湛的(天空)
世界多美呀 綠茵茵的(樹木) 世界這么美麗呀
碧澄澄的(小河)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世界多美呀》的教案05-30
《世界多美呀》教案08-18
《世界多美呀》教案精選05-30
《世界多美呀》教案精選08-16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設計08-25
世界多美呀優秀教案設計04-14
《世界多美呀》教案范文01-17
《世界多美呀》教案模板07-05
《世界多美呀》教案分析10-22
《世界多美呀》備課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