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時間:2024-04-17 18:45:34 海潔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通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通用7篇)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1

  一、設計思路:

  生病是人們在生活中最常經歷的事,幼兒最有生活經驗,因此設計時從生活情景導入,引入教材,理解教材,再從教材中走向生活,使教材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他們在訓練說話的同時受到思想教育,并運用于實踐生活。

  二、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內容,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講述圖片。

  2、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合理地進行想像并講述。

  3、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幫助。

  三、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歸納、體會心理感受。

  四、教學難點:

  大膽想象,用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五、教學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掛圖1、2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生過病嗎?生病時最想誰?(自由回答)

  (二)、談話,鼓勵幼兒幫助小貓想辦法。

  師:現在有一只小貓也生病了,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它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來看看我,那該有多好啊。可是,小兔子家離得挺遠的,怎樣才能讓它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小貓發愁了,怎么辦呢?請大家幫小貓想想辦法。(邊思考邊交流)

  (三)、理解信的`基本內容。

  師:非常感謝小朋友們幫小貓想了許多好辦法,它自己也想了個辦法,而且寫了一封信給小兔(出示信封,信封上用畫來表示收信人與寄信人)。

  提問:小朋友們想知道小貓在信里對小兔說了些什么嗎?

  教師出示信,引導幼兒觀察。(見圖一)提問:小貓信中畫的三張畫,分別是什么意思呢?(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將看懂的圖用語言表達出來。)提問:你看懂了哪張畫?畫上說了一件什么事?

  幫助幼兒重點理解第二、第三幅畫。

  第二幅畫:小貓為什么哭?

  第三幅畫: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讓幼兒分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想像并講述小貓為什么哭及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述)。

  (四)、讀信。

  師:我們看懂了這三張畫,接下來讓我們開始讀讀這封信。讀信的時候要注意把自己當作小貓,用"小貓"的口氣來讀,要將信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也念出來,說清楚小貓為什么哭和他心里想些什么,要讓別人一聽就懂。

  ( 重點讓學生再次熟悉信的基本格式,能用完整的話,說出信中的內容)。

  引導幼兒再次討論該如何讀這封信。

  請3-5個幼兒讀信。并及時給予鼓勵。(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討論的內容,以便請不同的幼兒讀內容不同的信。)

  (五)、引導討論并講述。

  提問:小兔收到信后會怎么樣?請大家想一想。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你們說對了,小兔收到信后,把小貓生病的消息告訴了小貓所有的朋友。看,那么多的好朋友都來了。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好朋友為小貓做了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鼓勵幼兒完整地講述)

  (六)、拓展、移情。

  小貓生病后得到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么做呢?引導幼兒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進行講述。

  小結:我們小朋友應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

  教后反思:

  1、營造寬松環境。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種生活化的語言情境。生病,每個幼兒都經歷過,幼兒們對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所感所想是幼兒們所熟悉的,但同時又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我通過"小貓為什么哭"及"小貓是怎么想的"這兩個問題,讓幼兒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得基礎上進行合理地想像。之后,通過讀信的方式讓幼兒用較連貫的語言把三幅圖所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這個環節的巧妙之處在于,既讓幼兒復習鞏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時也讓幼兒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以小貓的口吻表達了出來,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2

  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都生過病,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難受、無助、痛苦等等的感受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在孩子的經驗基礎上展開,能夠調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個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通過活動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初步了解信的格式,學習合理地對圖片進行想象和講述。

  2、開擴思路,學習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3、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重點:學習合理地對圖片進行想象和講述。

  難點:了解信的格式及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有關故事的ppt圖片、毛絨小兔一只、自制大大的信封、愛心卡片、水彩筆、傷感的鋼琴曲、音樂《愛的奉獻》

  2、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情景導入

  小兔今天收到了一封信,非常高興,和我們分享。你們知道是誰寫給小兔的嗎?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是小貓寫給小兔的信?

  師:哦,原來啊,在中間很醒目的地方寫的是收信人,而右下角寫的是寄信人。

  2、基本部分:理解信的基本內容。

  (1)收到好朋友的信,小兔可高興了,邀請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們一起看信。

  (2)教師出示信,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幅圖,說了些什么呢?小貓在哪里?怎么了?(我生病了,住在醫院里,猴大夫給我打點滴。)

  第二幅畫說了什么,小貓為什么哭?(生病躺在床上很難受,我哭了)

  第三幅畫說了什么,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我很想朋友們)

  3、讀信。

  (1)小貓的信要怎么讀呢?(幼兒討論該如何讀這封信。讀信的時候要注意用“我”的口氣來讀,要將信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也念出來。)

  (2)請幼兒讀信

  (3)教師和幼兒一起配樂(傷感的鋼琴曲)有感情的讀信。

  4、討論并講述。

  (1)小兔收到信后會怎么做呢?

  (2)好朋友們為小貓做了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3)完整講述。

  5、移情講述。

  (1)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親人生病了,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2)講述班級一名幼兒生病事例,幼兒隨機體驗說說自己當時感受。

  教師小結:小朋友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包舒銘小朋友的關愛和想念,相信她聽到或看到一定會很興奮、很激動、不在孤單、病也會很快好起來,重新加入我們大一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活動延伸:

  1、幼兒以書信形式,圖文并茂將自己想給生病的包舒銘小朋友說的話記錄下來,老師帶代替轉交或自己轉交給本人。

  2、語言區:繼續講述《小貓生病了》

  3、請家長指導幼兒運用繪畫、剪貼、錄音、筆錄等多種形式寫信給親人和朋友,并帶領幼兒到郵局寄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幼兒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重點是學習合理地對圖片進行想象和講述。難點是了解信的格式及遷移新的講述經驗。由于有過切身感受孩子們的生活興趣,教師活動中總覺得幼兒能力差異比較明顯,出現能力弱的幼兒講述非常困難。分析原因就是幼兒缺乏對講述的所選擇的講述內容脫離經驗,讓他們無話可說。于是我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小貓生病了”作為教材,每個孩子都生過病,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難受、無助、痛苦等等的感受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在孩子的經驗基礎上展開,能夠調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個活動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本次活動是以小兔讓我們看信——得知小貓生病了——哪些伙伴都去看望它——恢復健康——遷移生活中自己生病的感受——以班級生病幼兒為例讓孩子懂得關愛他人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為情感服務。小貓生病是情感的'導火線——朋友的看望讓情感得到了升華——最后的談話又將情感落實到幼兒心中,每個環節的出現都是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產生的。

  環節一:分享小兔的信鞏固幼兒對信的認識,得知是小貓送的。

  環節二:解讀信得內容,了解小貓生病了的心情和想法。人物的心里挖掘感受。幼兒可以用第一人稱“我”的口氣來讀信,這樣更能將自己感受的想法與生病的感受真實地表露出來。這里我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進行講述,體現自主表達的理念,是幼兒原有講述經驗的一次再現。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這一環節突破重點目標——想像,讓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進行講述。通過兩個問題“小貓為什么哭”及“小貓是怎么想的”,讓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合理想像。

  通過讀信的方式讓孩子們用較連貫的語言把信中所要表達的意思講述出來。這個環節的巧妙之處在于,既讓幼兒復習鞏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時也讓幼兒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以小貓的口吻表達了出來,因為一封完整的信是由一小段文字組成的,所以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環節三:小貓生病了同伴去看望時的感受及讓幼兒自己假設自己生病同伴看望場景。遷移了生活經驗。

  環節四:以班級生病幼兒為例激發幼兒關心同伴,迫切心情。此環節畫龍點睛之處。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會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很開心快樂。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初步了解信的格式,較清楚、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

  2.學習詞匯:孤單、惦記。

  3.知道朋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活動過程:

  1. 師組織幼兒談話:你生過病嗎?你生病時心情怎么樣?

  2. 師出示掛圖①,請幼兒介紹信的基本格式。請幼兒把信開頭的稱呼、問候以及信后的祝詞、署名、年月一一讀出來,一起了解寫信的基本格式。

  3. 引導幼兒觀察掛圖①,啟發幼兒講講:小貓信中畫的三幅圖,分別講什么?

  4. 請幼兒與同伴輪流讀“信”,即以信的格式,將圖片內容講出來。提醒幼兒講清楚小貓為什么哭、心里在想什么。(學習詞匯:孤單)

  5. 請小朋友議一議:小兔收到信后會怎么做?

  6. 引導幼兒觀察教育掛圖②,講述好朋友為病中的.小貓做了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并學學其中的動作和表情。(學習詞匯:惦記)

  7. 請幼兒將兩幅圖片的內容聯系起來,完整地講述給同伴聽。

  8. 移情講述: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該怎么做?

  師評價活動,小結:讓幼兒知道朋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4

  設計背景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恰恰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托,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內容;

  2.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

  3.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

  重點難點

  根據《綱要》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通過移情講述,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 孤單、惦記,并能對圖片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1.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圖片7張,信封一個,娃娃家設計、一束花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鼓勵幼兒幫助小貓想辦法。

  師:有一只小貓生病了,只能整天躺在病床上。它想:要是好朋友小兔子能來看看我,那該有多好啊。可是,小兔子的家離醫院很遠的.,怎樣才能讓小兔子知道自己生病了呢?小貓發愁了,怎么辦呢?小朋友們你們來幫小貓想想辦法好嗎?

  二、理解圖片的基本內容。

  師:小朋友們幫小貓想了這么多好辦法你們真厲害,小貓它自己也想了個辦法,寫了一封信給小兔,請小朋友來猜猜小貓在信里說了些什么呢?(出示信封)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哦!原來小貓要在信中對小兔子說的話都畫成了三張圖片,小朋友們看這三張圖片都說了些什么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副圖,小朋友們看看第一副圖上說了一件什么事?(小貓生病了住在醫院里很難受,在病床上傷心的哭了起來,)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5

  一、設計意圖:

  因為我們班中有一兩名幼兒長期病假,因此我設想將“小貓生病”這個故事,裝在一封信里來激發幼兒產生對病中小伙伴的關心之情。因為生病是每個孩子都經歷過,所以孩子們對此有切身的感受。在孩子的經驗基礎上展開,是能夠調動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最后我本來設計的是給病中的兩個孩子寫封信。這樣前后呼應,讓孩子將故事里得到的經驗聯系到實際中,真實體驗關心和被關心的感受。不過在開展活動的那個星期,那兩個幼兒來園了,因此,我臨時改變了方案,在活動最后,讓孩子們設計愛心卡放在教室里來提醒孩子,平時就要相互關心同伴,體驗到友情的溫暖。

  本次活動我帶孩子們重溫了信的功能,使孩子們既懂得了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和朋友溝通,又懂得了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幫助,促進了幼兒社會性及情感的發展,充分挖掘了活動內容的教育功能。

  在制定目標時,我有過疑惑的,不知到底應該定位在語言還是社會上。后來,我還是決定將目標定在語言上。因為整個活動都是從看圖講述上來展開,因此側重點還是語言。不過在環節中我還是整合了語言、社會、藝術等領域。目標第一條:仔細觀察圖片,能根據畫面的多種信息,大膽,合理的進行推測和講述。這個畫面的多種信息,其實是畫面里的各種圖案蘊含的不同信息。比如,我想讓孩子通過自己觀察發現,生病,除了可以從掛水上看出,還有一些簡單的符號,像簡單的表示頭暈的線條,咳嗽的線條,還有邊上的藥瓶醫生的服飾等等,都能幫助我們推測發生了什么事。

  二、具體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 仔細觀察圖片,能根據畫面的多種信息,大膽,合理的進行推測和講述

  2. 感受在生病時朋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美妙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掛圖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信封

  師:小朋友看,這是誰的信?是誰寫給小兔的'信呢?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是小貓寫給小兔的信?

  師:哦,原來啊,在中間很醒目的地方寫的是收信人的名字,而右下角寫的是寄信人的名字

  (環節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本來我想以故事導入,讓孩子說說,可以有哪些方法讓好朋友知道自己生病了。但后來發現這樣孩子的思維容易分散,不集中,而且問題的開放度也不夠。所以,后來我就修改為直接出示一個大信封,讓孩子帶著好奇來看到底信里說了一件什么事。其實,這個活動內容就等于是借由信的形式展開)

  2.讀信三部曲。

  師: 我們來看看,小貓畫了什么?

  教師放音樂(一)

  教師出示信,引導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剛才都觀察的很仔細,看到小貓畫了掛鹽水,吃藥,打針,出汗,咳嗽,頭暈,這些現象都表示,小貓想跟小兔說什么呢?

  請幼兒個別發言

  師:哦,原來小貓想跟小兔說自己生病了。你看,這張圖上說明小貓想跟小兔說什么?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

  請個別幼兒發言(眼淚,嘴角往下)

  師:那你覺得小貓心里會想寫什么?

  師:小貓的信寫好了,誰來做小貓來讀一讀這封信。你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幼兒相互討論,將看懂的圖用語言表達出來。

  要求:幼兒完整講述三幅圖

  3.討論并講述。

  師:小兔收到信后,發生了什么事呢?

  師:你看,小貓的好朋友在做什么?

  師:你覺得小貓現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

  師:小貓受到很多朋友的關心和照顧,感到非常的開心和幸福。誰能看著這幾天張圖片完整的說說,小貓生病后發生了什么事?我有個要求:你看,這幾幅圖的右下角有數字,這代表什么意思?請你按照順序來說說,行嗎?

  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鼓勵幼兒完整地講述。

  (環節設計意圖:上面這兩個環節,看似都是看圖講述,但,我其實是分兩個層次來進行的。第一層是3張圖逐圖出示,這3張圖是有情節的,分開出示,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觀察畫面,學會從圖上的信息中推測出故事情節。第二層的四張圖片我是一下子一起出示的,因為孩子在有了看圖的經驗后,能學會自己看圖,并完整講述。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而且,我發現這兩個環節的畫面情感都有很突出的特點。因此,我還選擇了帶有相應情感的背景音樂,我想讓孩子多元素的感知畫面帶來的信息。)

  4.移情講述。

  師:小貓生病后得到了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小朋友雖然現在能夠來幼兒園,但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你覺得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

  師:在你的椅子下面有些愛心卡片,請你轉身把你的想法記錄在卡片上

  幼兒操作

  師:你想怎么做呢?

  師: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有愛心的孩子,我們回教室把這個愛心卡貼到墻上,每天提醒自己要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好嗎?

  三、活動反思:

  回看本次活動,為了幫助幼兒主動學習,我用了以下兩種方法策略:

  1.看圖推測策略

  1)分層出示

  我分了兩個層次出示圖片。第一層是3張圖逐圖出示,一開始的3張圖是有情節的,分開出示,能讓孩子逐漸學會觀察畫面,學會從圖上的信息中推測出故事情節。第二層的四張圖片一下子出示,因為孩子在有了看圖的經驗后,能學會自己看圖,并完整講述。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

  2)突出符號信息

  圖片上的各種圖案和符號都是一種信息,能夠幫助幼兒推測其中的情節發展。像第一幅中小貓頭上有暈眩的圖案,嘴邊有咳嗽的氣,旁邊有吊水瓶,藥瓶,身邊站著頭上戴紅十字的醫生,這些信息都在告訴小朋友,小貓生病了,可是身邊卻沒有人來關心它,所以他心里會產生了想法。因此這些信息符號教師可以稍加突出,比如用色彩突出,或用夸張的畫法吸引幼兒的視線。幫助幼兒學會觀察不同的符合以便獲得正確的信息。

  2.多元素感知策略

  1)音樂的自然融入

  我發現這個活動中的畫面都帶有明顯的情感特征。因此,我選擇了帶有相應情感的背景音樂,在出示畫面時播放相應畫面,用音樂給孩子一種信息暗示,幫助孩子自主推測情節的發展,多元素的感知畫面帶來的信息。

  2)用繪畫來表現

  有時,語言并不一定能完全表達清楚的時候,繪畫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特別對于處于中班年齡的孩子來說,可能不能用清晰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活動最后加入了一個繪畫環節,請幼兒將以后想怎樣關心幫助別人的想法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愛心卡片上。并最后裝飾在教師墻面上,畫面能較好的提醒幼兒要多關心他人。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6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生病需要及時就醫,并理解吃藥、打針等醫療手段的重要性。

  培養幼兒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情感,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關心之情。

  通過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活動準備

  小貓生病的故事圖片或繪本。

  醫生、護士、小貓等角色的頭飾或服裝。

  玩具針筒、藥瓶等醫療玩具。

  簡單的醫療知識卡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小貓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貓看起來怎么了?”

  教師講述小貓生病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小貓生病的`原因和表現。

  二、認知

  教師出示醫療知識卡片或圖片,向幼兒介紹生病時需要看醫生、吃藥或打針等醫療手段的重要性。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自己生病了應該怎么辦?讓幼兒知道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并聽從醫生的建議。

  三、情感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小貓是你的好朋友,你會怎么幫助它?讓幼兒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關心之情。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扮演醫生、護士等角色,體驗照顧病人的過程,培養幼兒的同情心和愛心。

  四、操作

  教師提供醫療玩具,讓幼兒模仿醫生給小貓看病的過程,如量體溫、打針、吃藥等。

  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五、總結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強調生病時要及時就醫,并聽從醫生的建議。

  教師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他人,學會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關心和幫助。

  活動延伸

  家長可以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正確對待生病和就醫的問題。

  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設置“小小醫療站”,讓幼兒在游戲中繼續鞏固所學的醫療知識。

  注意事項

  在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時,要確保玩具的安全性和衛生性。

  在引導幼兒討論和表達關心之情時,要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和情感發展水平,不強迫幼兒表達。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 7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生病時的基本表現和處理方法。

  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品質。

  通過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貓頭飾、玩具小藥箱、溫度計、小床等道具。

  繪有生病小貓的圖片或繪本。

  準備一些簡單的醫療用品模型,如藥瓶、針筒等(非真實醫療用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生病小貓的圖片或繪本,詢問幼兒:“這只小貓怎么了?它為什么會這樣呢?”引導幼兒回答“小貓生病了”。

  教師:“小貓生病了,它很不舒服,我們來看看它應該怎么辦吧。”

  二、知識講解

  教師通過圖片或繪本,向幼兒介紹小貓生病時的表現,如咳嗽、打噴嚏、發熱等。

  教師講解生病時應該做的`事情,如看醫生、吃藥、休息等。

  三、角色扮演

  教師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出一名幼兒扮演生病的小貓,其他幼兒扮演小貓的朋友或家人。

  角色扮演開始,小貓躺在床上,表現出不舒服的樣子。其他幼兒詢問小貓的情況,并嘗試用玩具小藥箱里的道具給小貓“治療”。

  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適時給予指導和建議。例如,告訴幼兒應該如何給小貓測量體溫、如何安慰小貓等。

  四、總結分享

  角色扮演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圍坐一圈,分享扮演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

  教師總結:“生病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我們要關心生病的人,幫助他們早日康復。同時,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避免生病。”

  活動延伸:

  可以在美工區提供材料,讓幼兒制作“慰問卡”或“康復禮物”,表達對生病小貓的關心和祝福。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可以提醒幼兒注意個人衛生,如勤洗手、多喝水等,預防疾病的發生。

  注意事項:

  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幼兒使用的道具安全,避免發生意外。

  教師要關注每個幼兒的表現,給予積極的反饋和鼓勵,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自信心。

【幼兒園教案:小貓生病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講述活動教案:小貓生病了09-29

大班主題小貓生病了教案07-07

語言活動教案小貓生病了(通用6篇)04-09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生病了》11-04

小貓生病了活動教學反思06-21

有關《хх病了》教案06-16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牛生病了09-29

《兔奶奶病了》教案08-25

丁丁生病了教案06-0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偷拍五月天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