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蛋羅》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蛋羅》,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題生成:
我曾帶領小班孩子參觀過飼養的小雞和母雞,玩過"老母雞與小雞"的游戲,小班幼兒對母雞的叫聲"咯噠"非常感興趣,對雞媽媽、小雞和雞蛋充滿好奇,游戲中,他們積極地模仿老母雞和小雞的動作及叫聲,氣氛非常愉快、活躍。針對這一情景,我設計了小班歌唱活動《下蛋噦》。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下蛋噦》,唱清歌詞。
(2)借助圖片,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母雞圖片(尾部開一出蛋小口)、母雞頭飾、雞蛋圖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簍一只。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下蛋噦》一遍。
教師提問:"歌曲中有誰?"
幼兒1:有母雞。
幼兒2:有一個大草窩。
幼兒3:還有母雞在下蛋。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雞蛋與母雞的"咯噠咯噠咯咯噠"的節奏一致)。
2、學唱歌曲。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考慮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①"老母雞坐在哪兒呀?"
幼兒1:老母雞坐在草窩里。
幼兒2:老母雞坐在草地上。
幼兒3:老母雞坐在雞窩里。
②"老母雞坐在草窩里干什么呢?"
幼兒1:老母雞在下蛋。
幼兒2:老母雞在高興地笑。
幼兒3:老母雞在孵小雞。
③"老母雞下蛋的時候高興嗎?"
幼兒1:高興。
幼兒2:不高興。
④"老母雞是怎樣叫的?"
幼兒1:咯噠,咯噠,咯咯噠。
幼兒2:咯咯噠。
幼兒3:咯咯咯咯噠。
教師完整地小結歌詞。
(2)幼兒學念歌詞,教師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繼續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并將母雞下出的蛋(圖片)放入竹簍中。(學唱數次后,請小朋友看一看竹簍,母雞下了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創編動作。
教師配帶母雞頭飾,激發幼兒興趣:"老師當雞媽媽,請小朋友當小雞,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做小雞的動作,看看哪一只小雞的動作跟別的小雞的動作不一樣。"
幼兒1:雙手放在背后做小雞的`翅膀,彎著腰。
幼兒2:雙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攏,兩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雞
幼兒3:上臂夾緊身體,下臂與手自然向身體兩側伸跬上下拍動。
4、尾聲。
我的雞寶寶們玩得都很高興,肚子餓不餓?雞媽媽問,請你們唱著歌,一起跟媽媽到外面捉蟲去。
在幼兒學唱歌曲時,教師用制成串狀的雞蛋演示母雞情景,并將抽出的雞蛋串放在簍中。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整個活動較好地貫徹了一條原則,即給小班幼兒充分機會。"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在游戲環境中,幼兒都比較感興趣,特別是在老師操作母雞下出一個一個連成串的雞蛋時,幼兒高興得直拍手。等雞下出一筐雞蛋時,老師將筐拎到小朋友面前給他們看時,個個都叫了起來:"啊,母雞真能干呀!下出這么多雞蛋!"就在這過程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歌曲。
二、專家點評能注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一邊演示形象的教具一邊歌曲,幼兒感興趣,教學效果好。但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僅模仿了母雞的動作,還應進一步讓幼兒通過身體動作學習感受音樂,充實整個幼兒活動的時間。
三、反思與討論試用"多通道感受音樂"的觀點分析該案例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蛋羅》】相關文章:
《下蛋羅》教學反思01-07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下蛋羅》08-23
《下蛋羅》教學反思范文07-03
幼兒園小班歌唱音樂教案《下蛋羅》小班01-21
下蛋羅教案11-27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下蛋羅》教案設計03-31
小班音樂公開課母雞下蛋教案及反思08-02
小班音樂優秀音樂教案《理發》及教學反思08-17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母雞下蛋》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