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學會“綠茵茵的”“田田的”“晶瑩的”等形容詞,知道綠色是環保色。
2、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理解角色與綠色的關系,嘗試用xx夢到了xx在進行仿編詩句。
3、體會散文詩優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散文詩內容,學會好詞“綠茵茵的”“田田的”“晶瑩的”等形容詞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理解角色與綠色的關系,嘗試用xx夢到了xx,進行仿編詩句。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尋找綠色的經驗,對生活中的綠色有所了解;
2、《綠色的夢》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方式導入夢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看這幅圖是什么時候呢?(晚上)晚上你們做過有趣的夢嗎?做過什么夢?
二、完整播放散文詩一遍,提問誰做了綠色的夢?
1、這是一個特別的晚上,大家都做了一個特別的夢,聽聽這個夢里出現了誰?它們都夢見了什么?
2、完整播放散文詩后,教師提問,幼兒回答,誰做夢了,做的什么樣的綠色的夢?
三、結合課件,再次欣賞散文詩一遍。
1、出示課件。小兔子夢到了什么?它為什么會夢到綠茵茵的草地呢?綠茵茵的草地美不美?
2、出示課件。青蛙夢到了什么?想干什么?綠綠的荷葉美嗎?青蛙夢到了綠綠的荷葉。田田的荷葉看不到邊,青蛙等著他的`朋友小金魚。
3、出示課件。瓢蟲夢到了什么?它在夢中干什么?這個夢美嗎
4、出示課件。小溪流夢到了什么?它在夢中干什么?晶瑩的露珠里有什么呢?喜歡晶瑩的露珠嗎?這個夢美嗎?、
5、出示課件。種子夢到了什么?你們看出他喜歡什么了嗎?(綠色)
6、出示課件。孩子夢到了什么?你們看出他喜歡什么了嗎?(綠色)
四、為什么喜歡綠色,喜歡綠色的原因,以表現角色和夢境之間的對應關系,知道綠色是環保色。
1、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給幼兒結合圖片,以表現角色和夢境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小兔子——綠草地,青蛙——荷葉,瓢蟲——樹葉,小溪流——大山,種子——嫩芽,孩子——綠島。
2、教師小結:小兔子、青蛙、小溪流、種子、孩子都喜歡綠色,所以他們的夢都是綠色的,綠色的夢真美啊,真舍不得醒來。
3、大家為什么喜歡綠色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散文中角色喜歡綠色的原因)
五、仿編綠色的夢
1、教師鼓勵幼兒仿編詩句。
2、你喜歡綠色嗎?為什么?
3、寧靜的夜里,大家都開始做夢了,還有誰會做夢?夢見了什么?
4、引導嘗試用xx夢到了xx,進行仿編詩句,教師先用小牛和青草仿編作示范,幫助幼兒完善詩句。
六、活動延伸,把自己心中綠色的夢繪畫出來。
活動反思:
幼兒到了中班后,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為了解決仿編的難題,我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圖片,給孩子們建立了一個支點,讓孩子們將圖片中有關系的事物聯系起來,并以問題“寧靜的夜晚還有誰也會做夢,夢到什么呢?”貫串其中,引導孩子們在仿編活動中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后面出現新的內容。孩子們在理解作品主題情感的基礎上學習用比較恰當的動詞、進行大膽想象、仿編。音樂聲中,我們一起輕柔地朗誦著原詩句和新仿編的詩句,沉浸在優美、寧靜的綠色夢境中。
活動中孩子們欣賞到了優美的散文詩,知道了文學作品藝術語言與生活語言的不同,能初步感受到散文詩語言所蘊含的美。達到了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目標中的能有感情地講述作品的內容并嘗試仿編。相信孩子們今后一定會越來越喜歡文學作品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體會散文詩優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
2、初步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嘗試創編詩句。
【活動準備】
1、課前經驗:尋找綠色的經驗。
2、課件、音樂《搖籃曲》
3、青草、小牛、毛毛蟲、熊貓、竹子、菜葉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
聽了音樂小朋友多想了些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二、欣賞散文,(老師)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散文詩。
①聽到了什么?
②最喜歡那一句?
三、結合課件,再次欣賞,引導幼兒討論問題。
①誰做夢了?小兔夢到什么?
②青蛙夢到什么?它在等誰?
③瓢蟲夢到什么?晶瑩的露珠里有什么呢?
④小溪流夢到什么?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⑤種子夢到什么?
⑥孩子夢到什么?
四、師幼看課件跟著音樂完整欣賞一遍。
五、幼兒創編《綠色的夢》。
1、根據圖片引導幼兒創編詩歌。
2、教師記錄幼兒創編的詩歌,裝訂成冊。
3、將新編的詩歌融入到散文詩中,引導幼兒輕柔朗誦。
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紅黃藍綠”主題中的散文詩《綠色的夢》篇幅短小,意境優美,節奏感強。教學活動的目標為:體會散文詩優美、寧靜的意境,表達對綠色的喜愛之情;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嘗試創編詩句。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從“聽聽、看看、說說、想想、說說”的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導入環節中我打破原有的散文教學模式,借助幼兒對音樂的感知以及語言的講述,達到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環節二我用配樂朗誦詩歌和有序閱讀相結合,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韻律美以及對各種形容詞的理解運用,基本了解內容,對詩歌有初步的理解。環節三我結合材料包中的'小圖片及自己事先已做好的一些小圖片,提供幼兒聽、看、說,大膽表現的機會,有感情的朗誦中,幫助幼兒進一步地理解詩歌中的意境,感受散文詩的優美。環節五是創編詩句,幼兒到了中班后,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進步,為了解決仿編的難題,我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圖片,給孩子們建立了一個支點,讓孩子們將圖片中有關系的事物聯系起來,并以問題“寧靜的夜晚還有誰也會做夢,夢到什么呢?”貫串其中,引導孩子們在仿編活動中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后面出現新的內容。孩子們在理解作品主題情感的基礎上學習用比較恰當的動詞、進行大膽想象、仿編。音樂聲中,我們一起輕柔地朗誦著原詩句和新仿編的詩句,沉浸在優美、寧靜的綠色夢境中。
活動中孩子們欣賞到了優美的散文詩,知道了文學作品藝術語言與生活語言的不同,能初步感受到散文詩語言所蘊含的美。達到了中班幼兒語言發展目標中的能有感情地講述作品的內容并嘗試仿編。相信孩子們今后一定會越來越喜歡文學作品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孕育孩子們的美好情感,豐富他們的精神氣質,伴他們快樂成長。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 3
一、學情分析
散文詩《綠色的夢》是中班下學期的語言活動中班的幼兒掌握詞類的范圍不斷擴大,對散文詩有極其濃厚的興趣。
該散文詩講述了小兔子、青蛙、瓢蟲等做夢的故事,用清新明快的語言,創造出了一幅飽含兒童情趣的優美意境。
二、說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初步理解散文詩;會說綠茵茵的、田田的、晶瑩的三個形容詞。
能力目標
積極參與討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標
欣賞散文詩的'色彩美、靈動美。
三、說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難點
重點:欣賞散文詩的美,積極參與討論。
難點: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四、說活動準備
國王頭飾貼畫
簡筆畫
卡紙
水彩筆
教法
提問法
視聽結合法
學法
討論法
練習法
五、說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2、傾聽朗誦、初步理解
3、結合圖片、欣賞作品
4、活動延伸、樂畫夢境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我用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導入,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時提出了散文詩的要求。
(二)傾聽朗誦,初步理解
聽一聽
初步理解
記一記
整體理解
看一看
整體理解
(三)結合圖片,欣賞作品
發門票,說哪里美?
色彩美,靈動美
會說三個形容詞
(四)活動延伸,繪畫夢境
在綠色的卡紙上,用你喜歡的顏色畫出你的綠色的夢,把綠色的夢畫在紙上,帶回家,住在心里。
教學反思:
《綠色的夢》這篇散文詩非常適合中班下學期的幼兒,因為它不僅能夠激發孩子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還能在他們心中種下想象與美好的種子。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夢》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色的世界》含反思09-29
幼兒園中班教案《奶牛》含反思09-29
幼兒園中班教案《漏》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打怪獸》含反思07-11
幼兒園中班教案《娃哈哈》含反思06-15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會整理》含反思06-08
幼兒園中班教案《喂小雞》含反思11-02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傘兵》含反思08-26
幼兒園中班教案《兔子舞》含反思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