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語寫作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英語寫作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理念
1、運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實現目標,感受成功,教學進度整體把握,教學形式不拘一格。
2、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重視體驗參與,教師起到“設 計者、研究者、促進者、協調者”的作用。
3、在教學中,突出交際性,注重讀寫的實用性,要進行情感和策略 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4、課后訪談調查,讀寫摘記,重視語言運用。
5、正視個體差異,倡導過程激勵,以多層次、多角度、多主體的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評價方式激勵進步。
一、學情分析
一方面,高中年齡段的學生對周圍的事物較為敏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不滿足于教科書上的知識,想獲得更多的信息。在英語學習上,他們不只是想把英語作為一門死記硬背的課程來學,更希望能學到知識性和趣味性兼有的內容,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對體育比較感興趣,對吉尼斯紀錄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有所獲。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知識背景及新課程、新教材
本單元以世界紀錄為中心話題,只要內容涉及以阿里西塔福爾曼為代表的幾個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保持者及其運動經歷,重點討論了創造吉尼斯紀錄所必備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創新意思 以及挑戰自我的決心和毅力語言和技能都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的。
本課是是本單元第二課——“閱讀課”,于是本單元的重點。文章的主題是“路永在前方”其內容介紹了世界吉尼斯的保持者阿西里塔福爾曼,他不是職業運動員,但其運動成就讓許多運動員望塵莫及,本課通過阿里西塔福爾曼的成長經歷以及獲得這些成就的精神動力激勵學生認識自我的潛力找到精神動力的源泉,實現夢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了解記敘文的文體特點并以此指導閱讀;
2訓練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閱讀微技能;
3.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及細節的欣賞,認識及分析主人公的人物特征及人物性格。
(2)難點:
1.閱讀技能的訓練;
2.對記敘文的鑒賞能力及人物評價。
(確立依據:閱讀在整個英語教育體系和高考中都占有重要比例,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事。再高明的老師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閱讀能力傳授給學生。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只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踐訓練獲得。復述課文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又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①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課文
②在閱讀中體會并初步掌握生詞、詞組 句型 的用法
③體會作者在寫本文時是如何進行內容安排的
(二)情感態度
①了解吉尼斯紀錄的相關知識、以及勇于挑戰并打破 紀錄的杰出人物應具備的品質
②鼓勵學生打破“我不行”的心理暗示讓意念統領身體走出一條完美的道路
(三)學習策略(能力目標)
1.認知策略:
①通過詞族和詞綴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一種記憶單詞的方法,
②通過三讀法讓學生掌握速讀、跳讀、精讀的要領
2.調控策略:
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到閱讀過程中與很多閱讀障礙,不可求全責備,調整心態和注意力 ,通過讀懂細節,推斷隱含內容,要掌握大意。獲取所需信息。
依據:在新課程理念要求老師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讀閱讀進行整體教學,而不在局限于單詞句型的傳統教授。在學生現實閱讀當中很多學生過分地方注意力放在生詞上面,而不注意閱讀方法的培養,反映在考試中為遇到一片生詞較多的語篇就喪失了閱讀的信心。
3.交際策略:
通過談論體育項目、埃西里塔福爾曼等真實交際活動提高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4.資源策略:
讓學生了解網絡圖書館和書籍資料一樣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四)文化意識:
了解吉尼斯的相關知識,加深對吉尼斯紀錄的了解
(教學目標的確立依據:本課是閱讀課,課文是對話,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也算是難點,同時根據英語標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課教學以閱讀教學為主,同時兼顧聽說能力的培養,另外根據本單元的內容和特點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當中去)
四、教法分析
教學方法 :問答法(question and answer) 討論法discussion 辯論法(debate)taks-based method(任務教學法)
教具教學手段:
①Multi-media computer; OHP(overhead projector); tape recorder; PowerPoint
②多媒體輔助教學
(依據:根據本課特點以教材為本,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恰當合理呈現本課內容。)
五、學法指導
閱讀是一種積極主動地吸收、思考、理解、接受信息和反饋信息的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可分三個層次:表層理解、深層理解和評價性理解。表層理解是培養學生對文章表面信息的把握;深層理解是引導學生通過聯想、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對文章主題或某一章節進行進一步的理解;而評價性理解建立在從整體角度對課文深層理解的基礎上,旨在引導學生聯系社會實際或自身生活,對某一相關話題進行討論,使學生進行發散性、創造性思維。通過一學期的閱讀教學,學生已初步建立了閱讀的基本技能—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查讀),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語境,采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
對于教學課程的研究,教育心理學指出在傳授新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具體建議安排如下:
導入部分用5 分鐘;
讀前部分用8分鐘;
讀中部分用20分鐘;
讀后部分用10分鐘;
最后用兩分鐘總結本課內容和布置作業。
【高三英語寫作課教案】相關文章:
高三英語寫作課的教學反思03-18
高三英語寫作課的教學反思范文03-23
高三英語寫作課教學反思(通用7篇)03-10
英語說課及教案的寫作方法三篇03-26
英語寫作課的教學反思范文02-24
高三英語的作文寫作技巧09-22
高三英語作文寫作技巧09-24
中學生英語寫作課說課稿04-12
高三英語課教學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