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配套課件:
大班音樂課件《爺爺為我打月餅》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嗎?中秋節要吃什么呢?
師:那你們知道月餅是怎么做的嗎?做過月餅嗎?
老師講《啊,搖籃》的故事梗概,激起幼兒尊敬與愛戴革命老人的情感,幼兒珍惜自己的幸福生后,引起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2、欣賞與感受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3、學唱與表演
(1)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2)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3)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復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4)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的名稱,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爺爺為我打月餅》mp3,音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經驗。
師:你們知道什么節日要到了?
師:中秋節要吃什么食物?月餅是什么形狀的?味道如何?
二、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1.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你聽到了什么?
師:爺爺什么時候為我打月餅呀?打出來的月餅是什么樣的?
2.幼兒學說歌詞
幼兒邊聽旋律,邊說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學唱第一段
對幼兒學唱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練習三四遍后,請個別幼兒演唱第一段。
學唱第二段
學習兩遍后,請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組演唱、男女對唱、個別表演等形式,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三、創編表演動作
師:我們來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曲呢?
創編好動作后,集體表演。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名字,理解歌詞的情緒,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重點與難點
知道歌曲名字,理解歌詞的情緒,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活動過程:
一、談話
你們聽過“啊,搖藍”的故事嗎,簡要講述故事內容。
二.欣賞與感受
1、第一次欣賞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教師可用語言激發幼兒去感受,當年紅軍生活艱苦,沒有糧食,吃草根:沒有棉布、穿草鞋,他們卻在中秋節為娃娃們打月餅。
2、第二次欣賞歌曲;熟悉歌曲中的歌詞,理解歌詞的情緒和內容
三.學唱與表演
①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重點學習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及歌曲中的休止符的教唱。
2、集體學唱。
3、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
4、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四、幼兒可根據歌曲的節奏,內容自編表演的動作。
價值分析:
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愿望。
反復欣賞歌曲,強化記憶,能使幼兒的情感有一定的影響。
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幼兒自由結伴,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把握節奏、喜歡這首歌曲。同時對個別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4
幼兒園音樂課程4—5歲教學提示:指導小朋友用優美、婉轉的聲音唱好歌曲,培養孩子習倡表達親情、尊敬老人。首先請小朋友們聽這首歌,老師再將這首歌唱一遍,請小朋友們感受一下這首歌的優美規律。請將歌詞中的“爺爺”換成奶奶、爸爸、媽媽,說出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愛,并說出理由。
課堂游戲:
《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的:
知道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老師:”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是甜蜜、溫馨的,中秋節的月餅是香香的,小朋友個個都是幸福的。
2、小朋友欣賞老師示范唱《爺爺為我打月餅》。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小朋友唱準歌曲中的音符、節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提示:
老師可以為小朋友講一些關于月餅的傳說,以此豐富小朋友的常識。
(第三課:爺爺為我打月餅)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中歡快、活潑的情緒,并練習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節奏創編練習,學習節奏創作的簡單方法。
3.欣賞“映山紅”,感悟時代特點及音樂的鼓舞作用。
4.豎笛“小寶寶要睡覺”。
教學重、難點:
學習節奏創作的簡單方法,注意附點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準備:
鋼琴、磁帶、錄音機、打擊樂器、動物卡片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感受節奏
1.教師放音樂、做律動。
學生拍手律動進教室。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幾個小動物,請你們看……
2.出示掛圖:小動物、雞、鳥、喜鵲、蜜蜂、蝴蝶等。
提問:你們都喜歡哪些動物?讓同學模仿動物叫聲,并拍一拍。
3.雞:
嘰嘰嘰.×××
×××
用木魚敲擊節奏。
鳥:
吱吱.×
×
用鼓敲擊節奏。
喜鵲:
喳喳.××
××
三角鐵敲擊節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沙槌敲擊節奏。
二、欣賞“映山紅”
1.同學們,我們來回憶一下故事片“閃閃的紅星”中唱的《映山紅》。
2.這首作品表達了什么情緒?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三、歌曲
1.放錄音:讓我們來感受一下當年音樂的情緒。(爺爺為我打月餅)
提問: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詞表現了什么情緒?
學生回答:活潑、有趣。
2.伴奏:隨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視唱歌曲的旋律。
4.按節奏湊詞:輕聲模唱歌詞。
5.隨琴合唱,邊唱邊感受歌曲的情緒。
四、音樂創編活動學生分兩組進行創編表演活動,邊歌唱邊表演。
第一組:用打擊樂器,打架子鼓為歌曲伴奏。
第二組:編舞,用舞蹈表演。
五、表演:架子鼓、打擊樂伴奏、歌表演。
齊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課歌詞,第二遍唱自編詞。
六、豎笛“小寶寶要睡覺”1.學習連音奏法,以567三個音進行練習“小寶寶要睡覺”。
2.學過的三個音編一段小曲,編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七、小結
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6
教學目標:
復習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熟記歌詞與節奏。
根據教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學會整套舞蹈動作。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視頻、音樂、電子琴、鈴鼓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回憶歌曲唱法、節奏,為學舞蹈做基礎。
2、教師彈奏電子琴,復習《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唱法。
二、觀看多媒體視頻
1、觀看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看視頻讓幼兒先跟著練習做舞蹈動作。
3、讓幼兒注意打月餅的動作和節奏感。
三、學舞蹈動作
1、在學舞蹈之前,每人手拿鈴鼓準備好。
2、教師唱一句做相應的動作,幼兒也跟著做動作。
3、在教學中強調舞蹈開場的動作,多重復的練習。
4、練習手拿鈴鼓打節奏,邊做動作邊注意節奏。
5、在打月餅的動作時,幼兒要隨著老師轉成一個圈。
6、舞蹈的動作要多做幾遍,才能熟能生巧。
四、學會聽音樂,記住做動作
五、跟著音樂,做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全套的動作
六、舞蹈表演,用鈴鼓完成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的情景之中。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7
活動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慣的泥團用模具印刷的方法來表現月餅的'圖案。
活動準備:
各色手工紙.各色橡皮泥.記號筆.剪刀.廢紙框等。
活動過程:
1.從中秋節到中秋節。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射日等。
吃月餅,欣賞月亮。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看月餅,說月餅。
讓我們談談月餅的區別。
形狀不同--
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紋不同——
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
餡兒不同——
豆沙.玫瑰.鮮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
冰淇淋.冰皮.廣式.蘇式...
3.做月餅。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餅。
橡皮泥制作。
剪畫
重點介紹:
泥塑印刷-用花片或模型輕輕按壓,取出花片。模型可以看到剩下的圖案。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制作。
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范等幫助。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8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3、加深幼兒對我國民族節日的理解,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
活動準備:
1、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
2、打月餅的圖片。
3、音樂磁帶;
4、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經驗。
師:你們知道什么節日要到了?
中秋節要吃什么食物?月餅是什么形狀的?味道如何?
二、欣賞歌曲,播放電腦音樂。
1、你聽到了什么?
2、幼兒學唱第一段。
3、傾聽第二段
問:爺爺是做什么的?
教師講述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教育幼兒熱愛老一輩革命家。
4、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5、完整地演唱歌曲,輔以動作表演。
三、視頻課件欣賞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內涵,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內容,學習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2、嘗試選擇2~3種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爺爺為我打月餅》教師教學資源
2、月餅圖片
3、圓鼓板、手鈴、三角鐵等樂器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內容,學習用樂器為歌曲伴奏。
難點:嘗試選擇2~3種樂器進行演奏。
設計思路:
1、圖片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播放月餅圖片)師幼共同欣賞月餅圖片,交流月餅的特征,回憶中秋節習俗,引發幼兒興趣!
2、熟悉歌曲旋律,學唱兒歌。
師:“劉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有關月餅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兒歌)
(1)幼兒傾聽,提問兒歌中有誰,在干什么等,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
(2)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3、用肢體動作練習歌曲節奏
(1)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為兒歌伴奏“爺爺說打月餅很辛苦希望小朋友們為他的兒歌配上好聽的伴奏,爺爺就不累了!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要怎么給兒歌伴奏呢?”(引導幼兒拍打肢體各部位為兒歌伴奏,拍手、拍肩、拍腿、跺腳、抖手等等)
(2)出示節奏圖譜,引導幼兒練習身體動作,掌握歌曲節奏。
(3)將幼兒分成三組,先分組練習,然后教師指揮幼兒分別用肢體動作合作練習。
4、探索打擊樂器的配器方案
“劉老師還為小朋友們帶來了幾樣新朋友,為我們的兒歌配上好聽的伴奏,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都有誰!”(師帶幼兒認識樂器,并講解樂器的使用方法)
“我們要怎么用這些樂器給兒歌伴奏呢?”(引導幼兒討論選擇適宜的樂器,如拍手的地方用什么樂器等。)
5、打擊樂器演奏
(1)幼兒自由選擇樂器,看教師指揮,集體演奏幾遍。
(2)幼兒自由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3)組織幼兒收放打擊樂器。
過程中提醒幼兒輕拿輕放樂器。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節奏圖譜及樂器,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做小指揮。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10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二、活動準備:
給孩子們講過紅軍的故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感受
①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②熟悉歌曲中的歌詞。
理解歌曲的內容幼兒在欣賞中,教師可用語言激發幼兒去感受,當年紅軍生活艱苦,沒有糧食,吃草根:沒有棉布、穿草鞋,他們卻在中秋節為娃娃們打月餅。紅軍爺爺關心小娃娃;小娃娃關心、敬愛革命老人等感人情景。在欣賞中,幼兒可能會出現許多的提問,教師可讓幼兒討論,也可以直接解答。由于孩子的情感形成是來自外來的影響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因此反復欣賞歌曲,強化記憶,能使幼兒的情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加大革命傳統教育的影響和尊敬革命老人的情感。
2、學唱與表演。
①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②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③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復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④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⑤幼兒可根據歌曲的節奏,內容自編表演的動作,在"我來表演"中,充分發揮幼兒創編的能力以及對音樂對情感的感受力與表達力。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 篇11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2、指導學生正確運用附點音符、切分音及休止符演唱歌曲,并明確它們在作品中的作用。(作用:使歌曲更加明快,富有跳躍性。)
3、能為歌曲配上簡單的動作并進行表演,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在活動中提高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的的演唱歌曲并表演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
教學難點:
附點音符、切分音節奏的掌握和運用。
教具準備:
錄音機、教學磁帶、電鋼琴、歌曲掛圖、月餅道具、紅五角星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學生聽歌曲錄音《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按節奏進教室。
2、師生互唱問好歌。
3、謎語:
教師:同學們,相處這么多日子,我感受到咱班同學都可聰明了,今天我想出個謎語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猜出來?請聽好:有圓有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能吃上。(教師出示月餅道具)
二、新授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來了。是什么呀?
Xxx
月餅(eng),
瞧,他是什么形狀的呀?
xx
圓圓的
他又是什么味道的呀?
Xxxx
甜又香啊
看,老師把月餅的特點都加上節奏了,大家一起按節奏讀一讀
xxxxx︳Xxxx‖
月餅(eng)圓圓甜又香啊
大家喜歡這個大月餅么?嗯。下面咱們一起玩個游戲,聽著音樂按節奏傳遞這個大月餅,老師相信每位同學的表現一定都很棒,開始!
2、范唱歌曲。
教師: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表現真是太精彩了,今天梅子老師帶來了一首和月餅有關的歌曲,大家想不想聽呀?(想)歌曲的名字叫《爺爺為我打月餅》
下面,請同學們坐姿端正,看誰能夠獨自認真聆聽這首歌曲,并能說出這首歌曲中還唱出了誰?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事情?
(1)教師范唱歌曲
提問:歌曲中唱到了誰?(爺爺)
爺爺在干什么?(爺爺為我打月餅)
爺爺是做什么的呀?(爺爺是個老紅軍啊)
爺爺對我怎么樣?(爺爺對我親又親啊)
我又是怎么對待爺爺的呢?(我為爺爺唱歌謠)
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獻給爺爺一片心呀)
(2)讀歌詞
同學們,讓我們用節奏的形式,把這首歌曲的歌詞試著讀一遍好么?
出示節奏歌片(帶歌詞:引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3、試著隨琴唱旋律(及時糾錯)教師:下面大家一起看大歌片中的歌曲旋律,聽老師完整彈唱一遍歌曲旋律,請同學們跟著我的彈唱對口型認真看譜子,并伸出右手的食指,為老師的演唱劃拍子好嗎?一拍一個小對勾。
B/解決旋律難點
教師:同學們,這首歌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看:
同音重復:是歌曲的特點,能讓歌曲更活躍,更歡快。
在這首歌曲旋律中,我們還發現了很多以前見過的讀譜知識:
附點四分音符:附點在音符的后面,一拍半。
四分休止符:空一拍
八分休止符:空半拍
切分音:旋律在進行當中,由于音樂的需要,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生了變化,而出現的節奏變化。
以上作用:使歌曲更加明快,富有跳躍感。
反復跳躍記號:當樂譜出現重復時,在最后結尾處略有不同,在反復時跳過第一遍唱過的小房子,進入第二個不同的小房子里演唱,這就是反復跳躍記號。
C/學生隨琴唱旋律(學生視譜自學多遍,唱會為止)
D/師生接龍演唱旋律
E/師生接龍演奏旋律(放聲唱)
備注:特別是結尾處的低音和中音的區別。
4、學生隨琴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旋律
4、完整演唱歌詞談感受(演唱情緒)
三、歌曲拓展
1、歌曲簡介
同學們,你們知道么,這首歌曲是選自故事片《啊,搖籃》中的一個插曲,影片描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一支紅軍小分隊掩護保育院的孩子們由延安撤退,沖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的感人故事。在八月十五那天,炊事員老羅不顧傷勢惡化,早早地為大伙準備月餅。不知情的孩子們調皮地纏著爺爺玩,羅爺爺強忍著傷痛,高興地教大家打月餅,于是孩子們愉快地唱起了這首《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曲…
2、提問:同學們,老紅軍羅爺爺為什么能夠不顧自己傷勢的惡化,堅持著為孩子們打月餅呢?
(因為愛)是啊,他們雖然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有千千萬萬的革命先烈,千千萬萬的老紅軍,老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學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對!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時刻也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前輩們。好好學習,立志成才,以實際行動來感謝父母、感恩師長,報效祖國。)
同學們,請大家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我相信,同學們的表現一定很棒。好,全體起立,用你最好的姿態和表情以及美妙的聲音來演唱這首難忘的歌曲好嗎?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四、組織下課,布置任務
教師:同學們,難忘的40分鐘很快就結束了,希望同學們回家能把今天學到的歌曲唱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梅子老師期待著下次音樂課和大家見面,同學們下課。
【大班音樂教案《爺爺為我打月餅》】相關文章:
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教案08-30
《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教案02-23
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教案09-18
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教案09-17
《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教案12-12
爺爺為我打月餅大班教案10-25
爺爺打月餅大班音樂教案02-09
中班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教案07-04
中班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