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初三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4 20:00:12 教案 我要投稿

岳陽樓記蘇教版初三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岳陽樓記蘇教版初三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岳陽樓記蘇教版初三上冊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常見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2、疏通文意, 學習文章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體會文章駢散結合的句法形式。

  3、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學難點:

  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作家簡介。

  《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范文正公集》等。

  2、背景資料。《岳陽樓記》是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眾但豪邁自負,被權貴所嫉,貶謫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箴知己的好機會,因自己在貶中,亦有抒發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自己胸襟、規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敘說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寓含著作者在政治改革失敗后,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癡情。

  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并解決生字詞

  指導朗讀其氣勢之壯闊,構制之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2、學生根據詞語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結構 (共分三個部分)。

  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自然段):記敘了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及作記的緣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體。寫“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第一層(2自然段):寫洞庭湖雄偉壯麗的景象并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問。

  第二層(3—4自然段):用兩個排比段分別寫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是全文的核心。

  3、詞語注釋:

  第一段需要補充的詞語意思

  乃:于是 增:擴大 其:指岳陽樓 予:我

  作文:寫(一篇)文章 之:指重修岳陽樓這件事

  第二段需要補充的詞語意思

  夫:指示代詞,那

  勝:優美

  銜:用嘴含,引申為包含

  際涯:邊際

  景象:氣象

  大觀:雄偉的景象

  第三段需要補充的詞語意思

  排推:這里是沖的意思

  耀:這里指光輝,名詞

  潛:沒于水,引申為潛藏,隱沒

  去國:離開國都。國,國都、京城

  蕭然:蕭條冷落的樣子

  第五段需要補充的詞語意思

  嗟夫:感嘆聲。夫,表感嘆語氣

  心:這里指思想感情

  然則:然,這樣,指上文“進亦憂,退亦憂”。則,連詞,就,那么

  4、一詞多義:

  則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判斷詞,是

  然則北通巫峽:連詞,那么

  極

  南極瀟湘:盡,直通

  此樂何極:窮盡

  或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也許

  和:

  政通人和:和樂

  春和景明:和煦

  4、古今異義

  前人之述備矣:古義 詳盡;今義 準備

  去國懷鄉:古義 離開;今義 前往

  去國懷鄉:古義 國都;今義 國家

  予嘗求:古義 曾經;今義 品嘗

  沙鷗翔集:古義 鳥停在樹上;今義 泛指聚集

  微斯人:古義 沒有;今義 微小

  增其舊制:古義 規模;今義 制度

  屬予作文:古義 寫文章;今義 文章

  5、通假字

  百廢具興:同“俱”,全,都

  屬予作文:同“囑”,囑托

  三、合作探究

  1、哪些語句記載滕子京的政績?

  2、“屬予作文以記之。”中“之”指代什么?

  3、哪些句子寫岳陽樓大觀?(洞庭湖全景)

  4、為什么略寫岳陽樓之大觀?

  5、第二段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6、 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7 課文三 四兩段文字描繪了洞庭湖哪兩幅畫面?

  8 第三四段作者用虛筆設想了一明一暗兩個場景,為什么會產生一悲一喜的結果?

  10文中寫了幾種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屬于哪一種?

  11、“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之為”指什么?

  12、“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1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和“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兩句中的“異”字,分別指什么?

  14、“進亦憂,退亦憂。”中“進”、“退”各照應什么?“進亦憂”、“退亦憂。”各照應什么?

  15、作者的闊大胸襟,政治抱負?(警句、名句、勸勉滕子京的話、主旨句、中心句、觀點)

  16、第五段的議論作用是什么?

  17、“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8 、最后一段的時間有什么作用?

  19、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20、“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結合現實生活評價一下“古仁人之心”。

  2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出作者怎么樣的思想境界?

  22、“銜遠山”“吞長江”這兩句話中哪兩個字用得好?說出好在哪里。

  23、如何理解“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這句話?

  2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描寫岳陽樓、 洞庭湖的美景,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也表達了對滕子京的慰勉和規箴之意。

【岳陽樓記初三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初三上冊語文教案10-14

初三語文上冊心聲教案06-15

初三語文上冊心聲教案08-26

蘇教版語文上冊《雪》初三語文教案02-23

初三語文上冊課件04-11

初三上冊語文《楊修之死》教案04-03

與妻書初三上冊語文教案10-14

如夢令語文初三上冊教案10-14

《岳陽樓記》語文教案11-2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