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陋室銘》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陋室銘》教案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陋室銘》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于一間陋室,他的心態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是什么?
物質——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說山道水嗎?
重點在于“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么?體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實而受局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的。
環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說說這是怎樣的環境?
。2)“上”“入”兩字是什么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么?
交往風雅:
(1)“鴻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
。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經”?
(2)“素琴”“金經”意在說明什么?
。3)“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了中國寫文章強調“起承轉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復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
《陋室銘》教學反思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八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后,將朗讀作為了這節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并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
朗讀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為補充的,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后,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為什么”?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導入之后,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于中學生來說,寫字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后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全班齊讀了課文,并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么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并在文中圈畫相關詞句。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并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通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復推敲;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致的指導以及示范朗讀。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啟示是什么?并寫成敘議結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內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為整節課的結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節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課也是圍繞著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注釋的關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言為我所用。
《陋室銘》教案優秀2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3、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設想
1、疏通文意與對內容、寫作的分析結合進行。
2、可由《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引入,在課上盡量多給學生朗讀時間,爭取當堂背誦。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內容,點撥寫法。
2、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解題
1、引入提問:我們曾經讀過莫泊桑寫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福樓拜的宿舍和劉禹錫的陋室,有什么相類似的地方?歸納:都很簡陋:福樓拜的“屋子很簡陋,墻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劉禹錫住的“斯是陋室”。他們都有很多高尚博學的客人:那一篇寫了幾位大文學家;這一篇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倍弑磉_了相近的情趣,但寫法不盡相同。前一篇描寫細膩,是寫人的散文,后一篇是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于自我規戒或激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于一般散文。一般押韻。請找出本文的韻腳。歸納: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請同學看《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二、分析課文。
1、范讀全文,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提問: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
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志,不譯。
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
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
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3、討論、講析。
全文八十一字,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開頭至“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和日常生活,表達室主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層(“南陽諸葛廬”到結尾)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
。1)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湍苈劽煜;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拔┪岬萝啊笔侨牡暮诵,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于德馨。指名背誦第一層。全體背誦第一層。
。2)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梢詮椬嗨貥愕墓徘伲x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情趣?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提問: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罢勑τ续櫲,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指名背誦第二層。全體背誦第二層。
。3)請學生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么?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說明陋室不陋,還含蓄的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后一半,總結全文,有什么好處?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回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指名背誦全文,全體反復背誦全文。
三、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背誦。
2、將本課字、詞記入積累本。
【《陋室銘》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陋室銘》優秀教案08-24
《陋室銘》教案11-02
陋室銘教案04-07
《陋室銘》教案01-23
陋室銘教案04-24
陋室銘教案08-25
《陋室銘》教案07-11
《陋室銘》教案07-21
關于《陋室銘》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