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1
《圓明園的毀滅》是小學語文的課文。用對比手法寫是為了通過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壯觀來讓讀者記住屈辱的歷史,增強讀者的民族使命感,激發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練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13個生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了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三、教學準備:
1、利用計算機教室,網上查詢相關資料。
2、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交流網上搜集的資料;理清寫作思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提出并解決部分疑難問題。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自讀自悟法;合作討論法;感情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二、介紹、交流網上搜尋的資料。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部分資料。
三、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1、找出生字新詞,利用工具書、結合課文理解字詞。
2、默讀課文,說一說當年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的;把寫圓明園被毀滅的句子找出來。
3、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找出疑難問題,小組提出來。
四、檢查自學情況,個人匯報與小組匯報相結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合作學習課文,探究寫法,練習從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合作討論法;感情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揭示課題。
2、出示課件:圓明園平面圖。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圓明園有了初步了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3、瀏覽課文,提出你不理解的問題。
4、梳理問題。
A為什么說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B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C、圓明園為什么被毀滅?
D、教師相機板書:園林瑰寶;建筑精華;博物、藝術;化為灰燼;不可估量。
二、展標
這節課,我們采用自主與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重點來研究這幾個問題。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看看課文哪些地方是寫園林與建筑的。
三、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邊讀邊動手劃一劃重點詞句。
(二)指答。
1、如果學生說到第二自然段,引導理解舉世聞名眾星拱月兩個詞語。
A、相機出示課件:圓明園結構示意圖,理解眾星拱月的意思。板書:眾星拱月
B、圓明園布局獨特、舉世聞名,真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大家再讀原文,讀出你的喜愛、贊美之情。
2、相機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第一句):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A、指說理解。教師相機板書:有也有。
B、教師小結:景觀各有特色,各有風格,大家回讀體會,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C、指讀、范讀、賽讀。
3、相機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24句):
A、指說理解。相機把描寫的景物名稱用不同的顏色著重顯示。
B、園中景觀多而優美,風格各異,大家回讀課文,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C、出示課件,欣賞圓明園有代表性的景觀,教師相機介紹、激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景觀,抒發情感。
D、學生談感想。教師板書:愛
E、教師小結:圓明園真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智慧與才能的結晶。
F、自由讀、范讀、指讀。
4、相機出示課件:漫步園內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說理解。教師指導:漫步在圓明園中,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讀出這種感受。
B指讀,范讀,齊讀。
(三)、總結這一自然段先后寫了什么,理清寫作順序。
(四)、引導背誦,積累語言。
A、導語:讓我們把這些優美的語言積累起來,把圓明園的美景常留心中。
B、教師出示課件(背誦提示),練習背誦。
C、師生齊背。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自然段。
(一)出示自學提綱:
1、為什么說圓明園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意見。
3、練習有感情朗讀。
(二)小組匯報:
1、匯報第一題。重點抓上自下至、最等詞語;相機板書:上自、下至。
2、怎樣通過朗讀讓大家都感受到圓明園的確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指讀、評讀、賽讀。
過渡語:圓明園真是太美了!然而,就是這樣一座經過千千萬萬勞動者的雙手一磚一瓦修建起來的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竟在三天之內化為灰燼。是誰毀滅了可愛的圓明園?
五、學習第三段。
出示課件:他們把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
(1)默讀,找出你認為最能突出英法聯軍罪行的詞語,談談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說,重點理解凡是、統統、實在任意等詞語。相機板書:掠、燒、毀。
(3)出示圓明園毀滅的圖片。
(4)你們有什么感受?板書:恨
(5)帶著這種情感,齊讀。
六、學習第一段。
先后出示課件:
[A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B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與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損失。]
(1)指兩人讀,比較兩段話有什么不同?抓兩個不可估量的作用。
(2)作者為什么這樣寫?請你用具體事實說一說。
(3)指讀、齊讀,讀出惋惜之情。
七、總結全文:從內容體會思想。出示課件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前面提到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八、作業
布置:現在有人建議在圓明園的舊址上重建圓明園,恢復它的原貌。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課下討論討論。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召開小小辯論會,把個人或小組意見進行書面總結。
教學方法:辯論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過程:
1、導入:板出辯論主題:重建圓明園
2、召開辯論會。教師指導學生辯論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A、正反方分別在組內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交流意見。
B、正反方開始表述各自的觀點。
C、正反方駁斥對方觀點。
D、教師肯定雙方觀點,要求雙方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寫出書面總結。
3、教師巡回指導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五年級教材第七單元中的內容,本組包括《圓明園的毀滅》、《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最后一分鐘》等四篇課文,重點在使學生感受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文通過描寫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搜集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在今后的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
二、教材處理
本課為本單元重點課文,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使學生掌握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劃分段落;第三課時展示學生所收集的資料,寫出文章的讀后感,背誦第3、4自然段。本節是第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寫字詞;
(2)學習通過詞句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提高朗讀能力,積累語言;
(2)培養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一朝的毀滅,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德育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想象,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2、難點:
(1)通過自讀、感悟和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別具用心。
五、教學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
圓明園曾經的輝煌通過文字較難形成完整、清晰的形象,學生很少到過圓明園,對它現在的景象也知之甚少。本節課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更通過圓明園的今昔對比,理解它的毀滅給人類文化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影片片斷,感受侵略者的野蠻,激發痛恨侵略者、振興中華的情感。
2、學生課下搜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文字及音像資料,既豐富文章內容,有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六、教法、學法
1、合作交流:以學生自讀感悟為基礎,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和體會;
2、自主探究:抓住重點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
3、重視朗讀:只有反復的朗讀和感悟,才能再現圓明園昔日的景象,才能引發學生與作者的共鳴。
七、教學過程
1、引入:學生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首先設計:你還有哪些不懂得問題?學生合作學習,匯報學習結果。
2、本文第2—4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首先從第二段入手,考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和內容的把握,設計:誰能描述圓明園的整體布局?
重點:眾星拱月
(1)眾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培養學生對景物的想象和對文字的理解能力)
(2)觀看課件演示“眾星拱月”
(對圓明園整體布局有更深刻的認識)
(3)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對文章的再次閱讀,可以獲得與初讀不同的感受,可以對詞句有更深的理解)
2、導入第三自然段:圓明園不僅有眾星拱月的布局,更有眾多獨特的景觀。
(1)讀第三自然段。要求:誰能把這些著名的景觀介紹給大家!
(學生喜歡表現,這一要求既使學生明確了閱讀重點,更增強閱讀興趣,又能夠通過介紹培養表達能力)
(2)介紹
結合各自搜集到的圖片和演示圖片,學生描述園中景觀。
(描述中教師指導和范讀,體會不同景物的不同特點和對景色的贊美之情;通過朗讀后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語感、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圖片欣賞及教師解說,使課文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
說明:省略號運用的含義。
(3)自己也來讀一讀,讀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漫步園內,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
(新課標要求要加強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技巧上加以指導,更要使學生通過進入情境,在朗讀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本段文字最為優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既培養朗讀能力,又激發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生自己的語言敘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導入第四自然段
問題: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4、延伸:作為中國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上的學習,通過設置問題,學生自己閱讀,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對圓明園產生了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抓住學生的激情讓學生談出各自此時的感受,引發學生的感想,使課本內容得到延伸,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學習的方式)
5、此時學生激情高漲,話鋒一轉,引起心理上的強烈落差:多好的園林,這一切已經不復存在,被強盜一把火燒毀了!導入第5自然段。
快速瀏覽第5自然段。要求:用詞語簡要概括。
(通過詞語,體會侵略者的野蠻和貪婪)
師:面對強盜,皇帝只顧逃命,中國人也只能緊握空拳,眼睜睜的看著這樣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轉眼間變成一片殘垣斷壁。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目睹那慘痛的一幕!
(播放《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斷,使學生親眼目睹圓明園變成一片廢墟的真切畫面,激發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和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憎恨之情)
6、師:這把火燒毀了什么?
回歸第一段,出示字幕:“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給祖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所帶來的損失,使學生的激情得到升華)
7、寫作特點:本篇課文題為《圓明園的毀滅》,與文章內容對比,你覺得寫作上有什么獨特之處,為什么要這樣寫?
8、教師總結:100多年過去了,圓明園廢墟依然屹立在那里,它不僅記載著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記載著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更在時刻警醒著我們:貧窮、落后就要挨打!為了悲劇不再重演,中國只有強大、強大再強大!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9、課下拓展: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通過學習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形成正確的思想、獨到的思想。
思考:
(1)面對圓明園廢墟,你想說些什么?
(2)關于圓明園是否需要重修,你的意見是什么?
八、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布局:眾星拱月
瑰寶精華景觀風格各異(愛)
博物館藝術館
毀滅:掠毀燒(恨)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敘述內容的。
3、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敘述內容的。
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圓明園的歷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二)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三)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四)學習第一段。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圓明園的歷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二)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圓明園遺址位于北京市西郊。這是一座建筑宏偉的皇家園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和耗費巨額資財,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這座中外聞名的園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瘋狂搶劫后縱火焚毀,變成了一片廢墟。我們這篇《圓明園的毀滅》講的就是這段歷史,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記住國恥,長大建設我們的祖國。
(二)檢查自學生字詞情況,掃除文字障礙。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3、區別形近字。理解字義,然后組詞。
博(淵博)銷(銷毀)幻(夢幻)
搏(搏斗)鎖(鎖門)幼(幼稚)
流(流水)奉(奉獻)剔(剔除)
統(統一)棒(冰棒)踢(踢球)
損(損失)瑤(瑤族)瓏(玲瓏)
捐(捐獻)謠(謠言)嚨(喉嚨)
4、查字典理解詞義。
眾星拱月:群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玲瓏剔透:玲瓏,精致靈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內部鏤空的工藝品。
流連:留戀,舍不得離開。
瑰寶:珍奇的寶物。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象征:用具體東西表現事物的某種意義。
西洋:泛指歐、美各國。
有如:好像,仿佛。
損失:沒有代價地消耗或失去的東西。
宏偉:(規模、計劃等)雄壯偉大。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飽覽:飽,足足地、充分地。覽,看。充分地觀看。
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專供皇帝、后妃居住游樂的皇家園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將這里的一座面積約600畝的園林賜給他四子胤禎,并親自題寫園名為“圓明園”。
5、理解詞義,找出近義詞、反義詞。
(1)近義詞:
環繞(圍繞)宏偉(雄偉)估量(估計)
奉命(遵命)任意(隨意)珍貴(寶貴)
(2)反義詞:
損失(收獲)破壞(建設)
銷毀(保存)精華(糟粕)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和遭毀滅的歷史。)
師:對照書上的插圖,想象當年圓明園的壯觀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發散思維,主要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做準備。
(四)理清脈絡,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指導學生逐段朗讀,弄清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課文一開始點明了圓明園是我國及世界文化的壯舉,它的毀滅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接著分了三個層次對圓明園輝煌的景觀進行了介紹。第一,先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布局;第二,再介紹圓明園中的景點;第三,對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及其文化藝術價值進行了介紹。最后講述了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根據以上分析,這篇課文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講當年的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寫英法侵略軍毀滅了圓明園。
(五)學習第一段。
指導朗讀第一段,體會這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這一段告訴我們圓明園毀滅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說明了什么?
(“估量”的意思是推算、計算。“不可估量”說明圓明園毀滅的損失之巨大,沒有辦法推算了。)
齊讀第一段,使學生體會到圓明園的價值和侵略者的可恥。
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點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二)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來敘述內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二)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來敘述內容的。
三、教學難點
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來敘述內容的。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學習了第一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課文分幾段寫的?第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通過讀書和分析課文結構,我們把這篇課文分為三段,第一段告訴我們:圓明園毀滅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書:損失不可估量
為什么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朗讀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范讀課文,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圓明園的輝煌景觀。
2、默讀、思考。
第二段從哪兒方面向我們介紹了圓明園?
提示學生按照不同方面把這一段分成三層。
(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別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圓明園的輝煌景觀。第二自然段是一層,介紹了圓明園的位置與總體布局;第三自然段是第二層,介紹了圓明園的種種景點,突出了它在園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第四自然段是第三層,介紹了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突出了它的文化藝術價值。)
3、逐層講解,理解當年圓明園的輝煌。
(1)學習第一層(第二自然段)。
找一位同學朗讀這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畫出圓明園由哪幾部分組成?
(圓明園主要是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因此也叫圓明三園。另外,還有很多小園。)
這些小園是怎樣分布的呢?
(“眾星拱月”般地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眾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眾星拱月”的意思是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畫“眾星拱月”的各種園子。
引導同學想象圓明園當年的模樣,根據自己的“眾星拱月”圖,談談感想,體會圓明園的布局規模(宏大)。
板書:圓明三園眾星拱月
(2)學習第二層(第三自然段)
①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圓明園的宏偉建筑的?
(作者很形象地描述)園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觀。
指導學生畫出具體的景點和建筑,結合修飾語,想象當時的景觀,并為背誦做準備。
②理解“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請同學討論理解這句話,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這一句話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連”這些詞語進一步點明了游覽圓明園的感受,對園內匯聚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作者由衷地贊嘆。
板書:民族建筑西洋景物
③組織學生討論。
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結合第3自然段內容,前后桌討論。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圓明園集中外名勝于一身,所以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學習了這一部分,我感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常聰明,也感到作者對祖國的燦爛文化非常熱愛。)
⑤練習背誦這一自然段。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也可以抓住重點詞句,同學們互相提示著背誦。
(3)學習第三層(第4自然段)
找一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史名人書畫,”說明年代久遠,種類繁多,可稱做“奇珍異寶”。因此,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板書:博物館、藝術館
指導學生朗讀,練習背誦。
(4)小結第二段
這一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圓明園的輝煌。你認為這一段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怎樣看待圓明園的輝煌。
(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燦爛文化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我覺得圓明園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世界園林史上的奇跡。)
(三)學習第三段。
1、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在文中找出三個字來概括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
(“掠”、“毀”、“燒”這三個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強盜行徑。)
指導學生具體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這句中的“凡是”和“統統”二詞說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動的”也不放過,還用車拉,牲口搬運。
還有“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任意”一詞突出表現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樣就怎樣。
“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很快化為灰燼。)
板書:
同學們,我們這樣一個舉世矚目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強盜燒毀了。
2、結合課后練習第2題,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并談談體會到什么?
(祖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指的是我國和世界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不可估量”指的是無法推算,不能估計。
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巨大損失。)
3、簡單介紹侵略者毀壞園林的資料,滲透近代史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這一內容教參第135頁有詳細介紹,可參考。
4、觀察書中的插圖,或播放有關錄像資料片,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進一步體會圓明園的毀滅在中外文化史上所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5、組織同學討論:侵略者為什么能如此為非作歹?
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今天我們的國家改革開放,越來越富強的自豪感。
(四)總結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圓明園有眾星拱月的布局,民族建筑、西洋景物非常宏偉、博物館、藝術館中的文物都很珍貴。因清政府腐敗無能,這樣一個皇家園林遭到侵略者的浩劫,這一切都是野蠻的強盜行為。今天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把我們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這種可恥的歷史再不能重演。
板書:布局宏偉珍貴強盜
請同學結合板書,歸納課文的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圓明園慘遭侵略者毀滅的經過,揭露和控訴了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瘋狂掠奪的罪行,表達了作若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敘述的呢?請同學完整地朗讀一遍課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作者圍繞中心思想著重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相它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二是侵略者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這兩方面的內容緊密聯系,都能激起人們熱愛祖國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師: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該怎么辦?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板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4
教學要求: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讓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利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圓明園的過去和現在(輝煌和毀滅)。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并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5、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利用網絡自主查尋,拓寬視野,了解圓明園的過去輝煌和現在的慘狀。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過網絡考查制作電子作品,匯報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
教學準備:
網絡環境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理解有關詞語;弄清段落段意,了解課文重點。上網收集資料并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二、三段;網絡查尋資料制作一份電子作品。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導語:(略)。
2、揭題齊讀課題。
3、復習總結、學生質疑。(出示網上論壇中學生討論的相關內容。)
①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通過初讀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②課文中還有哪些沒有讀懂的地方?(出示學生在BBS上的討論、留言)
[歸納學生問題:
1、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2、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3、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滅?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分組考查明確目的。
1、分組:(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分組)園林藝術
歷史文物
園林毀滅
2、明確各考查小組的`任務。[園林藝術:園林布局、景色特點。歷史文物:文物種類及其價值。園林毀滅:毀滅原因、毀時慘狀、毀后慘景。]
3、制作簡報步驟。(略)
三、網絡瀏覽查尋收集資料,制作電子作品,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分工協作根據不同任務學習不同內容。]
四、展示匯報協作交流,演示講解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三、五自然段。]
[扶、放結合體現學生自主性。]
㈠學習第二自然段。
1、介紹園林概況。(電腦演示)
2、[扶]理解課文內容。
⑴學生自讀課文。
⑵結合電腦理解眾星拱月的含義。
㈡學習第三自然段。
1、介紹園林景觀。(電腦演示)
2、組長主持:游覽圓明園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它組學生談感受。)
3、[放]互問互答理解課文內容。(其它組學生提問由園林藝術考察小組進行解答。)
[預設問題:
⑴圓明園中有哪些景物?
⑵圓明園內的建筑有什么特點?
⑶為什么說買賣街和山鄉村野都是象征的景物?
⑷平湖秋月蓬萊瑤臺西洋景觀有什么特點?]
4、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⑴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文中描寫園林景觀的優美語句讀一讀,說說它美在什么地方。
⑵品讀:圓明園中山鄉村野。
A、指名讀。美在什么地方?
B、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點?具體說一說。怎樣朗讀才能讀出各自的特點?
C、自由讀。
D、指名讀。
⑶品讀:漫步園內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名讀。
B、理解飽纜流連的含義。
C、指導:在園內游覽景色眾多看不夠也不想走,應該用依依不舍、緩慢的語調來朗讀。
D、自由讀、指名讀。
⑷導讀第三自然段。(教師讀導語部分學生跟讀。)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讀、演、講結合體現主導、主體作用。]
㈠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用筆勾出重點詞句理解。
2、理解重點詞句。[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說明文物種類很多。上自下至說明時間長。]
3、經過這么漫長的歷史歲月,這些文物還能遺留下來,說明園內文物怎樣?(珍貴價值高。)
4、學生匯報考察結果。(電腦演示)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㈡第五自然段。(園林毀滅)
1、演示匯報。(電腦)
2、組員補充。
3、自讀課文。思考:英法聯軍采取了什么野蠻手段來毀滅圓明園?
4、出示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語。[闖進、統統、凡是、毀掉、實在。]
5、看視頻。
6、寫作訓練。(談感受)(電腦輸入)
7、小結。
五、總結。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08-16
《圓明園的毀滅》的優秀教案08-26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12-24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12-24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模板08-06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范本09-25
《圓明園的毀滅》的優秀教案(精選15篇)06-21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6-12
《圓明園的毀滅》優秀教案3篇12-24